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高中三年级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412
164 小时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14
234 小时
4
846
227 小时
青帝 发表于 2019-05-25 18:21 有机需要:无污染土壤,空气,地下水,防病虫害方案。这些先不谈。。。只谈有机肥,何来?需要有机养殖的牲畜。。。有机牲畜何来?需要有机伺料。。。有机伺料何来?需要达到有机标准的土地。。。谈有机,太浮躁,太虚假。。。还是谈顶级的绿色食品标准更有实际意义。。。
莓莓莓果子 发表于 2019-05-25 19:33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用农药化肥吗?他如果只靠人力耕地,没有现代农业技术,几亿中国人早饿死了
初中三年级
546
188 小时
1
环保 发表于 2019-05-25 17:47 社会高度发展,有闲钱后,才能任性滴讲情怀。。。有机肥从哪里来???从养殖场来。。。养殖场的饲料从哪里来?化肥。农药才能保证产量。。。如果没有你嫌弃的农药,化肥,粮食都不够人吃,哪里来的喂猪,羊牛。鸡鸭。。现有温饱,后有礼仪。。。后有更高级的品质需求。。。有天这种需求出来了。。。也是因为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溉帮★五袋长老
4966
571 小时
3
湖湘人家 发表于 2019-05-25 20:10 农业迟早要自动化,老年人干不起了,年轻人不想干,也无心思干,不要停留在过去的思维,一心种水稻、玉米、土豆、小麦、红薯,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需求不断改变,在此断言将来是水果的天下!
大学一年级
1030
215 小时
桂系黄分农 发表于 2019-05-25 18:58 我们不过是跟着蛋折腾:前辈跟着蛋干掉地主与资本家,几十年后,蛋看着不对了,蛋现在拼命补贴地主与资本家。只有补贴地主与资本家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至少还能活下去,全部小农则整个民族都没得玩。这是趋势。
nongnong123 发表于 2019-05-25 19:46 我的理想只是有机的能生存罢了。没有敢说消灭非有机。有我们这种人的努力我相信就算是用农药的人也会知道像日本人一样用低毒的。高毒的不用。现实情况是。农民现在打药往往是百草枯加草甘膦。百草枯不是被禁了吗?农民现在是专门去寻找暗地里卖的。生怕不够毒。没有我在村子里努力宣传。我隔壁的不会用割草代替打药。就因为我一句话。打了药的土地不值钱。后来我邻居发现。也许还没有等他收到环保钱。也许他就已经破产了。不过他吸收了我的知识后知道了。不打药比打药有前途。只要能不打他坚决不打。这也是一种改变。其实减少打药也是一种进步。不求成功。只求进步也许就是有机农业的一个好的开始吧。
★溉帮★六袋长老
6124
615 小时
14
nongnong123 发表于 2019-05-25 20:15 起先我也是想你们说的一切有机。总纠结鸡吃的玉米去哪里找有机玉米呢?可后来一想连我都没有吃上有机。还顾鸡?就是让鸡自己野放罢了。我的水源是山泉。就这一点来说简直是不可复制。其实我们不必纠结真正有机。我就是想找到一条懒惰农业之路。懒农民也能有机种植。通过多年生野菜种植。代替一部分菜。这样就可以节省劳动时间生产更多食物。因为你不需要重复种植。通过水果种植代替一部分食物来源。因为水果也不需要重复种植。通过小规模有机畜禽养殖带来肥料和人食物需要的蛋白质和油脂。少食淀粉。通过人类饮食结构调整。来适应有机。不是我想吃什么就种什么。而是人类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先有个结论。然后通过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农作物的产品复杂性来解决多样食物的要求和量上的要求。然后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来让有机懒农成为现实。即要懒人也能种植得好。而不是一味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样才真正的能普及。我是个文化人。所以不能真的和农民一样想。拼命干活来获得收获。我就想用最少的劳动力。甚至不施肥来活动食物。最少数量的重复种植来获得食物。甚至全家人只靠我一个人。并且我一周只种田一到两天就能获得全部食物。低成本机械化投食喂鸡。低成本自动浇水系统。等等等等。因为社会的发展。农民的传承基本已经失去了价值。农民就应该有新的传承。这传承就应该是秒杀一切进城务工的优越感。我当你一天小规模农民就应该收入超你两天进城务工。这才是新农民应该有的传承。
大学四年级
541
405 小时
yitahutu 发表于 2019-05-25 20:28 搞清楚 百草哭是被禁止水剂 怕人喝的 多做些功课
838
252 小时
4686
708 小时
小学三年级
61
44 小时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8-7 06:57 , Processed in 0.047494 second(s), 8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