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田田园

田田园(我的屋顶花园)成长记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914

帖子

1022 小时

在线时间

38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116935
鲜花
25212 朵
农币
32677 枚
发表于 2016-4-2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黄冈
楼主你辛苦了!好喜欢你写的帖子,好详细。你好有男人的斗智!好勤奋!不错是个好男人!你前期的工作都做的非常好!后期的规划,我建议你去我爱菜园网看看,那里也有好多的高手,把楼顶规划的好漂亮!

点评

原来是领导视察来了。 谢谢领导的夸奖。实话实说,我文笔还是差了些。作为工科男,我研究个技术还是可以的。写文章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哈哈。 到目前为止,我的帖子还一直停留在楼顶承重的分析上。2014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7 0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期待明天的快乐 发表于 2016-4-26 18:20
楼主你辛苦了!好喜欢你写的帖子,好详细。你好有男人的斗智!好勤奋!不错是个好男人! ...

原来是领导视察来了。
谢谢领导的夸奖。实话实说,我文笔还是差了些。作为工科男,我研究个技术还是可以的。写文章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哈哈。
到目前为止,我的帖子还一直停留在楼顶承重的分析上。2014年的刚写完,最近事情多,人又有些懒散。
2015年准备分享下避雷等。2016年做的工作比较多,滴灌,植物分类学,重金属污染等等。因为是成长记,就慢慢写吧,直到不再成长为止

我爱菜园网,我很早之前就看过,那时候中毒还不深,慢慢就忘了去了。谢谢您的提醒,我去那面取经,把园子建的更好,然后分享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9

帖子

75 小时

在线时间

6

好友

小学三年级

Rank: 4

UID
179532
鲜花
101 朵
农币
919 枚
居住地
江苏 徐州 鼓楼区 丰财街道
发表于 2016-4-2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田田园 发表于 2016-3-27 23:35
我们都是某迁大学毕业滴

想买金手指等,花市只有巨峰葡萄卖。上某宝买。

其实自己培育果苗是最好的!无论什么果树我都是看好品种,自己培育(用扦插、压枝等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61

帖子

671 小时

在线时间

3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91632
鲜花
3236 朵
农币
17801 枚
发表于 2016-4-27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帮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徐培宏 发表于 2016-4-27 11:44
其实自己培育果苗是最好的!无论什么果树我都是看好品种,自己培育(用扦插、压枝等方式)。

条件成熟了,我也向你学习。我之前都不知去哪买品种去,幸好有水果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田田园 于 2016-5-2 10:38 编辑
小绿洲 发表于 2016-4-27 17:27
帮顶

你顶的很勤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53

帖子

344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昵称
东哥
UID
221361
鲜花
998 朵
农币
9850 枚
居住地
广西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4-28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来宾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47

帖子

299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215108
鲜花
966 朵
农币
894 枚
居住地
山东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7-17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9

帖子

113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高中二年级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UID
225187
鲜花
1449 朵
农币
5583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7-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
默默地看完了,学到不少知识,感谢楼主无私分享,期待更新

点评

客气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0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6

帖子

93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昵称
井之头萝卜
UID
228668
鲜花
405 朵
农币
744 枚
居住地
广东 佛山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7-1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楼主按250Kg/m2算承载力算是理论值,如果楼主当地下雪的话承载力设计值还会大一点。但楼主应该也要考虑下重力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不要一边特别重,否则会导致不均匀变形。楼主的是几楼?一般不地震没啥大事,地震的话加了这么多重物估计就有点悬了

点评

谢谢邦友提醒。 这两年一直往土里面掺椰糠,锯末,减少土的比重。 同时,扩大种植面积。由于建筑结构的原因,我家的承重梁特别多,而且梁与梁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楼上只有两个大开间:3.9*3.9,3.9*4.x,一个中开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09:11

评分

参与人数 1鲜花 +10 收起 理由
田田园 + 10 对我很有帮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江上翁 发表于 2016-7-18 21:56
默默地看完了,学到不少知识,感谢楼主无私分享,期待更新

客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Jenzzz 发表于 2016-7-19 10:32
楼主按250Kg/m2算承载力算是理论值,如果楼主当地下雪的话承载力设计值还会大一点。但楼主应该也要考虑下重 ...

谢谢邦友提醒。
这两年一直往土里面掺椰糠,锯末,减少土的比重。
同时,扩大种植面积。由于建筑结构的原因,我家的承重梁特别多,而且梁与梁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楼上只有两个大开间:3.9*3.9,3.9*4.x,一个中开间3.9*3.0。我因地制宜,除了开间中间不放土之外,剩余的地方全盖上土。这样就有效地分散了负荷。
再,我家房子的开发商是个良心开发商。房子用料足,承重梁的高度都在55cm,45cm以上。楼顶的楼板多厚我没法测量,我测得的二楼的楼板厚度在18cm。也就是说浇筑厚度应该在15cm以上。国家的标准是10-12cm(设计厚度还和跨度、结构类型、支承方式等有关)。根据我上面的承重分析。15cm厚的楼板承重能力大概是12cm的1.9倍。

点评

楼顶的板规范要求是120mm,一般都是这个数,除非是些大跨度的板。你量出来比这个数大可以是把批荡也算进去了。而且不是说梁截面够高,板够厚就说明承载力大,主要是看里面的钢筋截面面积的大小,以及是施工质量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09: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6

帖子

93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昵称
井之头萝卜
UID
228668
鲜花
405 朵
农币
744 枚
居住地
广东 佛山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7-2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田田园 发表于 2016-7-20 09:11
谢谢邦友提醒。
这两年一直往土里面掺椰糠,锯末,减少土的比重。
同时,扩大种植面积。由于建筑结构的 ...

楼顶的板规范要求是120mm,一般都是这个数,除非是些大跨度的板。你量出来比这个数大可以是把批荡也算进去了。而且不是说梁截面够高,板够厚就说明承载力大,主要是看里面的钢筋截面面积的大小,以及是施工质量如何。凭良心说,国内的开发商没一个是良心开发商,所以质量再好都有极限,一般楼龄10年以上的都多多少少会出现问题。然后结构变形还要考虑徐变,所以楼顶不建议对太多重物,还是那句,没地震多数没问题,有也是漏水问题,地震了就看人品了,个人浅见不喜欢迎来喷

点评

看来你是这一行业的。 我测量的整个厚度是18cm。除掉批荡,混凝土现浇也有15cm厚吧。 你说的很对,混凝土里面的钢筋截面大小更关键。我给售楼处要过设计或施工图纸,说没有。我也很纠结这个问题。 房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12:21

评分

参与人数 1鲜花 +10 收起 理由
田田园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Jenzzz 发表于 2016-7-20 09:35
楼顶的板规范要求是120mm,一般都是这个数,除非是些大跨度的板。你量出来比这个数大可以是把批荡也算进 ...

看来你是这一行业的。
我测量的整个厚度是18cm。除掉批荡,混凝土现浇也有15cm厚吧。
你说的很对,混凝土里面的钢筋截面大小更关键。我给售楼处要过设计或施工图纸,说没有。我也很纠结这个问题。
房子是在成都,是经历过518地震的。按照现在覆土的厚度,整体算是大半个厚的楼板重量。
如果再发生地震,是不是承重梁和楼板的强度不够?竖向的框架应该没的问题吧?
还有,我在个别的地方加了个支撑柱。支撑柱是不是有意义?
谢谢

点评

图纸一般不会给你,除非你认识人。地震主要破坏梁和柱剪力墙,现在感觉你这最危险是柱,剪力墙可能还好点,梁顶多把你的填充墙压裂。你另外加的柱子不知道施工工艺是哪种,不过估计只能算是个构造柱,起不到太大作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0 13: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6

帖子

93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昵称
井之头萝卜
UID
228668
鲜花
405 朵
农币
744 枚
居住地
广东 佛山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6-7-2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田田园 发表于 2016-7-20 12:21
看来你是这一行业的。
我测量的整个厚度是18cm。除掉批荡,混凝土现浇也有15cm厚吧。
你说的 ...

图纸一般不会给你,除非你认识人。地震主要破坏梁和柱剪力墙,现在感觉你这最危险是柱,剪力墙可能还好点,梁顶多把你的填充墙压裂。你另外加的柱子不知道施工工艺是哪种,不过估计只能算是个构造柱,起不到太大作用,而且柱子太多对抗震也不是好事,会导致你的楼房顶层刚度大,地震时更容易被破坏。我没去实地看过,不知道你的房子构造和改造后楼顶的荷载,但还是建议还是不要堆太重了,毕竟你那也算地震高发区,危险系数还是有点大的

点评

你是专业人士。你看下我62楼关于承重的分析又没错误。 http://bbs.shuiguob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0593&page=4#pid465991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1:33
对。我增加的那个柱子就是个构造柱。只能把楼顶的载荷帮着往下层的梁上传导些。 下面的图是我家的平面图。 红色是我加上去的梁的位置。 [attachimg]1301544[/attachimg] 图中下半部分是通过框架梁和邻居连着一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Jenzzz 发表于 2016-7-20 13:02
图纸一般不会给你,除非你认识人。地震主要破坏梁和柱剪力墙,现在感觉你这最危险是柱,剪力墙可能还好点 ...

对。我增加的那个柱子就是个构造柱。只能把楼顶的载荷帮着往下层的梁上传导些。
下面的图是我家的平面图。
红色是我加上去的梁的位置。
DSC_0006_梁.jpg
图中下半部分是通过框架梁和邻居连着一起。

下面这张图是我现在的覆土:
DSC_0006_布局.jpg
蔬菜区大概18,20cm的厚度。果树区,果树是种在土堆上,土堆最高40cm;离树干远的地方土层15-30之间。
我整个的面积大概是100平,土大概15方。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本帖最后由 田田园 于 2016-7-21 15:38 编辑
Jenzzz 发表于 2016-7-20 13:02
图纸一般不会给你,除非你认识人。地震主要破坏梁和柱剪力墙,现在感觉你这最危险是柱,剪力墙可能还好点 ...

你是专业人士。你帮看下我62楼关于承重的分析有没错误。
http://bbs.shuiguobang.com/forum ... 3&page=4#pid4659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3120

帖子

968 小时

在线时间

85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昵称
爱上泥
UID
149526
鲜花
2473 朵
农币
16039 枚
发表于 2016-7-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太原
楼主写得很好,也分析得透彻,顶起来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21: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5

帖子

22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一年级

Rank: 2

UID
227105
鲜花
10 朵
农币
365 枚
发表于 2016-7-2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南昌
什么鬼,楼顶还会被土压塌吗……感觉杞人忧天了,不过我是不用园土,园土真的太重了,种植效果也不好啊,杂草种子什么的也很多。用椰砖加泥炭就很好。

点评

如果不仔细考虑,还真有可能出现问题。有人在阳台剁饺子馅都能把阳台震塌。何况我这有十几二十几吨重的土在楼顶。楼顶设计承重250公斤每平米也是有根据的。设计值越大,成本越大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1 21:3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32

帖子

1695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218053
鲜花
4242 朵
农币
8671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屋顶栽大树 发表于 2016-7-21 15:33
楼主写得很好,也分析得透彻,顶起来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4-26 14:46 , Processed in 0.164583 second(s), 9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