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牧马人

[讨论] 走向直流供電,耗電量更低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7

帖子

167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68989
鲜花
30 朵
农币
2461 枚
发表于 2011-5-25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曲靖
我更喜欢太阳能发电。我太反对什么核发电。太她NN的危险了。瑞士好像已经决定不搞了。
我希望还是回到100年前的生活方式好。一切靠大自然。无污染。那才是人的生活呀。
妹妹妹妹 发表于 2011-5-25 22:21

核反应有两种:聚变和裂变。
       可控核裂变装置叫反应堆,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高放射性,不安全。
       聚变现在还没法控制,只能制成氢弹。聚变反应物是氢的同位素氘,生成的是氦,无放射性,非常清洁。

评分

参与人数 1农币 +10 收起 理由
牧马人 + 10 正确的解说

查看全部评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7

帖子

167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68989
鲜花
30 朵
农币
2461 枚
发表于 2011-5-2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曲靖
  这想法,是好思考的人的科学幻想。
不过,一个 线圈里面的磁力线的单位时间变化量。是决定产生电动势的大小。宏观上地磁场是稳定的,微观上 是在变化的。强度虽然不大。因为面积大。变化量,还是不小的。有人算过 ...
妹妹妹妹 发表于 2011-5-25 22:16

     在公式 E=nΔΦ/Δt中,{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
           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能测出来吗?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5-2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不产生温室气体
牧马人 发表于 2011-5-25 20:31

是不产生温室气体,但是要为大气层内增加能量,那就是说要增加温室能量,可能不一定比温室气体的危害小。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5-2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有个人提出一种发电的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做。好多明白人辨论以后,认为原理正确,施工困难。。哈。
就是在地球的赤道上做一线圈。利用地球磁场的变化 发电。
妹妹妹妹 发表于 2011-5-25 19:22

我认可它的原理,确实是施工困难。
想过永动机没有?
能量守恒,如果你发了电,如果没有新的能量加入的话,地磁场就会渐弱,到时候,我们地球的保护伞就会没有或者渐渐减弱,我们就会暴露在宇宙射线下,发电的人就会成为地球生命的罪人,你还会支持这种毁灭地球生命的疯子吗?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403

帖子

2272 小时

在线时间

164

好友

农艺达人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昵称
鬼才
UID
51933
鲜花
2094 朵
农币
27519 枚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是不产生温室气体,但是要为大气层内增加能量,那就是说要增加温室能量,可能不一定比温室气体的危害小。
菜豆 发表于 2011-5-25 23:21
这个问题是在燃煤发电的基础上做论述,少了二氧化碳的积累,但同样会对大气层增温。如果完成这个方案,人类才有机会拼命种树,将二氧化碳固化,将有人类以来使用的碳还回环境。环境问题的复杂是人类长久制造的,让人类想办法去解决吧。。。。。。
我们就是支持和平发展和唾弃贪腐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403

帖子

2272 小时

在线时间

164

好友

农艺达人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昵称
鬼才
UID
51933
鲜花
2094 朵
农币
27519 枚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这想法,是好思考的人的科学幻想。
不过,一个 线圈里面的磁力线的单位时间变化量。是决定产生电动势的大小。宏观上地磁场是稳定的,微观上 是在变化的。强度虽然不大。因为面积大。变化量,还是不小的。有人算过 ...
妹妹妹妹 发表于 2011-5-25 22:16
我很耽心有件事会发生------还没架设好就被偷了。。。。。呜。。。。。永远看不到实验的结果
我们就是支持和平发展和唾弃贪腐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581

帖子

3815 小时

在线时间

53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UID
11867
鲜花
1200 朵
农币
23506 枚
居住地
辽宁 沈阳 铁西区 保工街道
发表于 2011-5-26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我认可它的原理,确实是施工困难。
想过永动机没有?
能量守恒,如果你发了电,如果没有新的能量加入的话,地磁场就会渐弱,到时候,我们地球的保护伞就会没有或者渐渐减弱,我们就会暴露在宇宙射线下,发电的人 ...
菜豆 发表于 2011-5-25 23:28

是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可能地球转速变慢,因为。产生的电流的反作用。是阻止地磁场的变化。这是最危险的、大家 都知道。地球转速变化一点。地球的气候就变化老大了。可了不得呀。所以 最后 大家决定,不实验了。也就是 在爱果者论坛说说。当科学普及。就行了。。 哈哈哈哈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581

帖子

3815 小时

在线时间

53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UID
11867
鲜花
1200 朵
农币
23506 枚
居住地
辽宁 沈阳 铁西区 保工街道
发表于 2011-5-26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以上 纯属 瞎扯。活跃气氛。。。。哈哈哈哈哈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7

帖子

167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68989
鲜花
30 朵
农币
2461 枚
发表于 2011-5-26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曲靖
本帖最后由 铛当珰 于 2011-5-26 07:16 编辑

哈哈哈哈。。。。。。
12872068130811826.jpg
1297912399423.gif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5-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本帖最后由 菜豆 于 2011-5-26 10:47 编辑
这个问题是在燃煤发电的基础上做论述,少了二氧化碳的积累,但同样会对大气层增温。如果完成这个方案,人类才有机会拼命种树,将二氧化碳固化,将有人类以来使用的碳还回环境。环境问题的复杂是人类长久制造的,让人 ...
牧马人 发表于 2011-5-26 00:40

这个问题,以后单帖子讨论。

我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路:

在地层记载中最近的地质年代的二氧化碳情况:

侏罗纪是高二氧化碳,植物非茂,动物昌盛,身体巨大,气候炎热,地球碳循环旺盛,侏罗纪的沉积岩物质丰富,在侏罗纪沉积岩上发育的土壤,营养物质丰富,肥力高。
白垩纪时气温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植物生长量降低,动物物种减少,体积减小,白垩纪的沉积岩物质相对贫乏,在其上发育的土壤,比较贫瘠。
到第四纪初期,温度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随着降低,冰川发生,几乎覆盖地球陆地的大部分地区,亚洲部分地区幸运得免,但是山地冰川发育旺盛。动植物大量灭绝,地球生命在严冬中苟延残喘,后来气温上升,二氧化硫浓度也随着上升,地球有开始生机勃勃,不过由于温度低,和二氧化碳量低,陆地上大型动植物不再出现,海洋中出现巨型动物蓝鲸。

对地球的二氧化碳问题,地层有记载,我们可以研究,至少有先例可循,所以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问题,功过还难以说清楚,我们可以继续翻地书寻找答案。
但是对于核能加热的问题,我们没有先例可循,无法预测后果,也难以预测它会把地球气候带到何处,大气层外太阳能的使用也存在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地球生命史中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5-2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本帖最后由 菜豆 于 2011-5-26 15:14 编辑

就如现在拦截河流的人没有想到径流模数的降低会危及河流和湖泊的生命,进而危及地球生态系统。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403

帖子

2272 小时

在线时间

164

好友

农艺达人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昵称
鬼才
UID
51933
鲜花
2094 朵
农币
27519 枚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在人类沾沾自喜的发现大自然可尽情使用的能源时,以政治目的为首的选择,让深入及广泛的评估工作受阻或忽视,无知的挑战环境与天意,终将让子孙尽尝环境反扑的苦果或许灭亡。拦河筑坝,截风发电,围滩建田,阀林滥垦,良田他用,广建核子反应堆等等都是现代高歌的功绩,官越大,好像书读的越少,理想愈肤浅。我们需要开发,但是是稳健和平衡的做法。
我们就是支持和平发展和唾弃贪腐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5-2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人类才有机会拼命种树,将二氧化碳固化,将有人类以来使用的碳还回环境。牧马人 发表于 2011-5-26 00:40


森林、植被对小环境,小气候有影响,有时候是决定性影响。

但是对碳循环和固定来说,决定性的影响是海洋,森林、植被对碳固定几乎没有贡献。对碳固定最大贡献的是沉积岩,特别是海相沉积的灰岩。同理对氧的释放海洋也起决定性作用,森林和植被几乎没有贡献。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5-2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宜宾
人类才有机会拼命种树,将二氧化碳固化,将有人类以来使用的碳还回环境。牧马人 发表于 2011-5-26 00:40


森林、植被对小环境,小气候有影响,有时候是决定性影响。

但是对碳循环和固定来说,决定性的影响是海洋,森林、植被对碳固定几乎没有贡献。对碳固定最大贡献的是沉积岩,特别是海相沉积的灰岩。同理对氧的释放海洋也起决定性作用,森林和植被几乎没有贡献。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370

帖子

3191 小时

在线时间

90

好友

★溉帮★八袋长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昵称
嚓咔咔嚓
UID
22276
鲜花
22873 朵
农币
88956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5-3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最好是人类不要考虑清楚这些所有种种问题,真到完全清楚时,也许那时地球已不复存在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403

帖子

2272 小时

在线时间

164

好友

农艺达人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昵称
鬼才
UID
51933
鲜花
2094 朵
农币
27519 枚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森林、植被对小环境,小气候有影响,有时候是决定性影响。

但是对碳循环和固定来说,决定性的影响是海洋,森林、植被对碳固定几乎没有贡献。对碳固定最大贡献的是沉积岩,特别是海相沉积的灰岩。同理对氧的释 ...
菜豆 发表于 2011-5-26 15:12
对碳固定最大贡献的是沉积岩在现在如何大量形成呢?
我们就是支持和平发展和唾弃贪腐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56

帖子

3367 小时

在线时间

521

好友

★版主★

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Rank: 47

UID
71081
鲜花
97919 朵
农币
166534 枚
发表于 2011-6-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对碳固定最大贡献的是沉积岩在现在如何大量形成呢?
牧马人 发表于 2011-6-3 17:08

不是普通沉积岩是灰岩。
因为是海相沉积,人类暂时的还没有办法干预。
其沉积机制是生物化学沉积。
但是人类的活动已经影响了固定过程。
海洋生物,特别是鱼类和贝类的减少,会降低沉积。
海洋中钙的减少会降低沉积。
海水中铁的减少会减少氧的释放,同时降低碳的固定。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把容易的事情做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51

帖子

335 小时

在线时间

13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70716
鲜花
-10 朵
农币
1843 枚
发表于 2011-6-3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根据本人几年的工作经验,普通的低压电我不太很懂;但高压的我可以说我是个比较了解内行,大型直流电比如“银川东-青岛”的660千伏+—特高压电力,从起点到终点没有一个升压站;全部线路至少500公里以上。但它没有一个升压站,大家都知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消耗掉一部分电力的,但直流就比较少;这就是直流的优势但它的投资也比较高!它采用了目前中国架空电力里最大的导线6分裂乘以1000的导线,而另一条“云南曲靖到广东”的800千伏+-直流电力才用6分裂乘以720的导线,总电力的运输里程1100公里以上;直流的优势是什么,直流它的优势就是长途运输时中间不需要升压站。而交流就不一样了,交流电力如果长途运输必须要升压站,比如“兰银线”750千伏(兰州东—白银—银川东)的特高压电力里程超过700公里了就在甘肃的白银增加了个升压站,如果不增加升压站的话;送的电力是750到了终点了就只有300-400千伏了达不到送电的目标。再比如说“葛上线”(葛洲坝-上海):500千伏交流,全程1700公里穿越中国7个省份但到了上海后就只有200多千伏的电力了;就是中间的升压站不够。作为中国的骨干电力来讲;个人认为还是交流比直流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交流电在长途运输中给中国的电力供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说“贵州的施秉——广东的贤岭山”全程1500多公里中间加了4座升压站,给广西和广东沿线带来了丰富的电力。据我所知在广西桂林灵川县变电站进了一条500千伏的电力却送出了2条500千伏的电力线还变了3条220千伏的,当然这是国家的规划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无关的,总之交流和直流各有各的好处;个人认为交流比直流更好。以上为个人愚见和了解的事实。。。。。。。。。。。。。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370

帖子

3191 小时

在线时间

90

好友

★溉帮★八袋长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昵称
嚓咔咔嚓
UID
22276
鲜花
22873 朵
农币
88956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6-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说到输变电,其实就是降低传输损耗为关键技术。目前广泛使用的交流高压输电,主要是除了电阻损耗外,还有交流输电中不可避免的容抗、感抗造成的损耗,而纯直流高压输电,理论上讲只有电阻损耗要考虑。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403

帖子

2272 小时

在线时间

164

好友

农艺达人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昵称
鬼才
UID
51933
鲜花
2094 朵
农币
27519 枚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当今的科学家有二个任务。一是寻求新的能源或方式。二是如何减少能耗和损失的方法。一是长期目标。二是短期做为。
在能源不可再生的基础上,我想在可以减少损耗的设备投资上是选择,也许初期的费用较高,但是是一次性的投入,可以在长期的性价比上做分析。
我们就是支持和平发展和唾弃贪腐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7-10 09:29 , Processed in 0.052637 second(s), 8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