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1|回复: 0

香蕉尾孢菌叶斑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843
鲜花
-1458 朵
农币
-3808 枚
发表于 2008-1-19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30年代初该病在中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发生,70年代中国的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蕉区也普遍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引起蕉叶干枯,明显减少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导致植株早衰,影响果实充实,病株减产30%-50%。此外,病株果实不耐贮藏、易腐。
    症状 该病首先发生于下部叶片,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发展,病斑初为米粒状或线条状、淡或褐色,先见于叶背,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黄褐色或黑褐色,叶片反复感染,出现大量单独病斑,多个病斑汇合,致辞使蕉叶大面积干枯,加速蕉叶衰老枯死,田间病株可达50%-100%,叶发病率高达70%。主要为害香蕉、大蕉。
    病原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香蕉尾孢菌(Cercospora musae Zimm.)。初步认为尾孢菌存在有黄斑型(Yellow Sigatoka)和黑斑型(Black Sigatoka)种,在症状、致病力和危害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该病初侵染源来自田间越冬病叶,春季病原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传播。露水或雨水在蕉叶表面形成水膜,其中的分生孢子2-3小时即可萌发,4-5小时后侵入气孔细胞及薄壁组织。在珠江三角洲每年5月份初见发病,6-7月高温多雨,病情迅速加重,8-10月病害进入高峰期,10月底以后随降雨量养活和气温下降,病害发展速度减慢。黄斑型叶斑病潜育期20-25天,黑斑型叶斑病潜育期为10-15天。每年发病的严重程度和降雨量、雾及露水关系密切。在香蕉品种中,高秆品种比中、矮秆品种抗病;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的蕉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①每年春季到来之前,清除蕉园的病、枯叶,减少初侵染源;生长期最好每月割除下部重病叶片1次。②种植密度应视品种高度而定,矮秆品种每666.7平方米200株;中秆品种每  666.7平方米项50株,如63-1、巴西、东莞中把;高秆品种每666.7平方米120株,如威廉斯、巴西蕉、台湾8号、高脚遁地雷等。③多施钾肥、磷肥,切勿偏施氮肥;水田蕉园应挖深沟,雨季及时排水,降低蕉园小环境的湿度。④在发病期或从现蕾期前1个月起应加强化学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1000-1500倍液、40%灭病威悬浮剂600-800倍液、42%喷克悬浮剂600-800倍液、23%应得悬浮剂1000-1500倍液轮换用药,全株喷雾3-5次,每隔10-20天喷1次效果好,也可延缓产生抗药性。有黑斑型叶斑病的蕉区应特别注意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加强施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香蕉叶斑病综合防治效果要求达到在果实接近采收期时仍有4-6片绿叶,才能保证果穗大、产量高。
1.jpg
2.jpg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4-27 13:48 , Processed in 0.064530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