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一边倒栽培的理论与整形技术 作者:刘冠义 蔡英明 目前果树生产上普遍存在,结果慢、产量低、质量差、难管理的难题,譬如要想早果、高产,须加大栽植密度多留枝叶,但这样一来会导致果实质量差、生产难管理;而要想优质、易管,须适当减少栽植密度并少留枝叶,但这样一来又会导致结果慢、产量低。为寻求解决目前的栽培树形的缺陷,我们进行了以桃树为主的果树一边倒形栽培的理论探讨和技术研究。提出了干性果树(桃、杏、樱桃、苹果、梨等)单主枝式整株树体向西或向南开张角度45°左右,使整个园片的全部植株呈一边倒形的新理论、新技术。 1、一边倒形树体结构特点及依据 一边倒形全树就是单主枝树体,开张角度45°,无主干,也无侧枝,主枝上直接着生各类结果枝组。南北成行向西倒,东西成行向南倒,全园所有树体都伸向同一方向。露地栽植株距1-1.3米,行距2.5米,205-206株/亩;保护地栽植株距0.75-1米,行距1.8-2米,333-500株/亩。 1.1主枝开角45°的依据。 如果主枝开角小于45°,那么因顶端优势过强,造成上强下弱,主枝基部易光秃而影响产量;如果主枝开角大于45°,那么(1)主枝背上易发生直立旺枝,修剪量大,影响产量,(2)主枝背后光照不良,影响果实质量,(3)树下空间太小,不便于生产管理;主枝45°角时支撑力较大,基本不用支撑就能负载高产量。 1.2一边倒树形方向的依据 南北行向西倒是因为下午的光照比上午的光照强;东西行向南倒是因为主枝开角45°时,中午的强光照不能直射主枝背后的果实,果实被强光照射并不好。 1.3一边倒形株行距的依据 露地栽植株距1-1.3米为宜,小于1米导致株间结果枝组交叉而光照恶化。超过1.3米须培养侧枝才能占满空间,那样又会导致株间侧枝交叉而光照恶化。而行距2.5米为宜,是因为主枝在45°角任其生长,当长到3.5米左右时便自动缓和了长势,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自趋于平衡,这时的主枝投影处恰至行距2.5米处。同时2.5米的行距可以便于机械化生产。 大棚栽植时株距是0.75-1米,行距是1.8-2米,因为棚内是促成栽培,今春栽树,明春丰收,缩短结果周期才能使农民获取高效。对于高密度的控制生长,除利用树形本身的整形修剪优点外,还需要借助于生长调节剂来控制。 2、桃一边倒形的生物学原理 果树高产的基本原理是: A、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多 B、骨干枝少--无效建造生长消耗的营养少 C、全树不挡光--无效呼吸消耗的营养少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营养积累,促进高产。 一边倒形正是基于这个原理而设计出来的。一边倒形不仅要求栽植密度大,而且全树就是一个主枝,无主干,无侧枝,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体拉倒恰当位置即成形,保护地栽后1年内枝叶满园,露地栽后2年内枝叶满园,极易达到形成常规产量的亩技量。一边倒形注重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 遵循的是下垂的果实大而端正的结果习性,充分利用的是一边倒形主枝背后的优秀光照,具备了早果高产优质的一边倒形结构基础。 3、果树一边倒的演变由来 果树生产上走过了乔化稀植,过渡到矮化密植,生产周期大大缩短。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矮化密植树形主要有纺缍形、小冠分层形、开心形和v形。 纺缍形适于密植,结果较快,产量较高。而纺缍形一旦跟不上管理或掌握不了整枝技术,很容易导致树冠郁闭。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只好通过间伐后疏枝变成小冠分层形。 小冠分层形虽受光较好,但结果较慢,且多由纺缍形改造而来。仍解决不了树上部果实小和枝背后果色差的问题。所以就搞起了开心形。 开心形较好的解决了光照问题,但开心形是放射状形成主枝,浪费阳光和土地,同样会影响产量,而且开心形因主枝交叉仍然解决不了主枝背后见光的问题。因此出现了二主枝开心形,即v形。 二主枝v形使全部主枝平行排列,光能利用率高,不浪费阳光和土地。但v形主枝在行间交叉也不能使阳光照到枝背后,同样解决不了下垂果的质量问题。那么将二主枝v形再去掉一个主枝,实质是将每株树作为一个主枝都向一个方向伸展,最后就成了果树一边倒形树体结构。 一边倒形树体矮,结构简单,即使2.5m的行距也可以机械化耕作,整地、施肥、浇水、喷药、修剪、授粉、蔬果、套袋、采收等最方便。合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低投入高产出,丰产、优质。 4、桃一边倒形栽后整枝成形技术 苗木发芽后立即抹去砧木芽,其余芽不抹。每株留先端一个最旺长的新梢作为树干延长头,延长头上再发的芽也不抹。除树干延长头外,其余新梢长到30cm即捋平,捋平的新梢缓和了长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使花芽形成,提早形成结果枝或结果枝组,为一边倒形的早结果打下基础。捋平的新梢缓和了长势不再与树干延长头竞争营养,那么树干延长头会更加旺长,这就加速了树体成形。所有新梢都不要摘心,以免发生过多无用的小弱枝;更不能将树干延长头摘心,以免影响树干伸展。树高2米左右时,在树干两边插上小竹杆,把捋平的枝都弄到行向上来,使树体看上去就像竖着的扇面或像竖着的鱼骨。阳历七月份,将树干拉倒变成主枝。露地栽植第一年开张角度20°左右,第二年开张角度达到45°左右;保护地第一年一次成形,棚边因较矮开张角度要大,其余植株开张角度45°左右。南北行向西倒,东西行向南倒。不要把主枝拉成弯弓,主枝还是直的,只是斜生。树干拉倒后,及时将背上直立旺枝捋平。冬剪时本着“满、透、平”的要领改造直立枝、重叠枝、过密枝和交叉枝。让每个方位都有,以占满空间,此即为“满”;让每个部位的枝都见光,此即为“透”;除主枝抬头外,让其余所有枝保持水平、斜向上或斜向下,此即为“平”。如此露地栽植2年内成形,保护地栽植1年内成形,再结合综合性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成花技术,成形后即进入盛产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