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5|回复: 2

云南蒙自石榴园:农业产业化驶入快车道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843
鲜花
-1458 朵
农币
-3810 枚
发表于 2007-11-16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在云南蒙自县采访,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石榴。一个小小的产业如何成为大家口中的城市名片呢?

  当记者来到蒙自,看见了万亩连片的石榴园,了解到这个产业让老百姓一亩地有约4000-5000元的纯收入时,记者明白了石榴对于蒙自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万亩石榴园共有12万亩,是2003年蒙自县提出的种植业“8512”工程中的数字“12”。截至2006年底,蒙自农业总产值达10.3亿元,在全州经济中的比重为55.1%。自主打造的品牌“草坝甜辣椒”荣获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蒙自石榴被指定为2008年奥运会南方专供果品。

  万亩石榴园造就小康村

  2006年8月,蒙自甜石榴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南方组一等奖。这个小小的产业,不仅为蒙自人民赢得“中国石榴之乡”的美誉,还带领蒙自人民奔小康。

  为了打造好石榴产业,让百姓增加收入,当地的领导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蒙自县县长陈强看来,万亩石榴园就是蒙自人的孩子,一定要细心认真地去呵护。

  呵护的第一步是实施标准化生产。蒙自县以实现石榴无公害生产为目标,加快石榴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步伐,经过3年的努力,全县石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已达1.5万亩,实现年产量3030万公斤,产值1.06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县10.5万亩石榴标准化生产;第二步是大力推广石榴套袋技术。石榴套袋能有效地错开石榴上市时间,延长石榴采摘期近两个月,使果实外观得到极大改善。通过2003年的示范,到目前,共推广石榴袋膜6亿个,面积3万亩;第三步是在成功申报石榴原产地标识的基础上,2005年7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蒙自石榴”证明商标。2006年3月,经国家工商总局初步审查通过;第四步是石榴品种园共引进80个石榴品种,经过农技人员的精心管理,已有58个品种经过筛选和品质鉴定,“净皮甜”等8个品种列为蒙自石榴储备品种。

  前不久,蒙自石榴已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专供果品。由于蒙自石榴的成熟期与奥运会举办时间不一致,为确保奥运会期间能够提供蒙自优质石榴,蒙自县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通过栽培措施试验、设施栽培试验和石榴贮藏保鲜试验三项技术,解决如期供应问题。并新建了近500平方米的钢架大棚,采用多种农业技术,于2007年1月开始进行奥运水果“石榴”早熟试验,为保证如期供应奥运石榴做好准备。

  陈强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以后,产量和质量都上去了,再加上政府的引导,形成蒙自石榴品牌,就能在市场上卖出好的价格,这样一来,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

  新安所镇是蒙自种植石榴规模比较大的镇,也是较早开始种植石榴的镇。记者了解到,以前,村民们也有种石榴,但由于当时村民的技术还不成熟,没有使用套袋技术,石榴的味道不太好,而且,经常有裂果,损失的果子占到一半以上。后来,政府提出要连片种植,发展特色产业以后,引进了新的品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加以指导,石榴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推广套袋技术,不仅延长了石榴的采摘期,还使裂果的比例下降到20%左右。

  在新安所镇小红寨村,村书记周明种石榴已经十多年了,算得上是一个种植石榴的能手,他的一亩地产量有4-5吨,收入14000元,村里很多农民都到他这里来学习经验。周明告诉记者:“我们村的石榴相对产量要高一些,味道也更好。我们都是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到市场上去销售。我们现在在研制把石榴裂果用来榨酒,这样就避免了很多浪费,石榴产业做起来了,还带动了像纸箱、纸袋等相关产业,提高了我们村的就业率。”

  如今,村民们不但在自己的地里种上了石榴,还到外村租地种石榴。村民戴勇强家里原本有3亩地,现在又到邻村承包了22亩地。他告诉记者,以前,他的石榴亩产量不到一吨,现在达到3吨。扣除租金和肥料等的支出,一亩能挣6000元,25亩就是150000元。他说,“对于现在的收入很满意,基本过上小康生活了。”

  2006年,蒙自石榴实现产量7854.5万公斤,产值1.96亿元;2007年,全县石榴种植面积达11.1万亩,预计产量8.4万吨,产值2.4亿元。

  “十百千”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2004年,蒙自县委、县政府开始实施扶持建设10个养殖、加工、营销龙头企业、100户养殖专业大户、1000户养殖示范户的“十百千”工程。

  政策出台后,充分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在全县迅速掀起了一股大力发展畜禽养殖的热潮。截至10月底,全县新培植养殖和营销龙头企业11户,新培植养殖专业大户59户,新培植养殖示范户666户,同时扶持和完善原有的45户养殖专业大户,累计投入的扶持奖励资金120万元。蒙自县畜牧局周小石局长告诉记者,“虽然"百和千"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但是,该项目已经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畜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据周小石介绍,2004年以来,全县外销商品仔猪累计213.36万头,外销肥猪24.2万头,加上牛、羊、禽(蛋)的外销收入,4年累计外销畜禽及其产品现金收入达5.07亿元。2007年,全县预计外销肥猪6万头、外销商品仔猪59万头,外销畜禽及其产品现金收入1.2亿元,预计全县畜牧业产值可达2.5亿元。蒙自县畜禽及其产品不仅打入州内的12个县市,而且销往省内的昆明、文山、丽江、大理、景洪等地州市和省外的广西、广东、香港等地区,并出口越南等国家。

  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于2004年9月进驻蒙自县,主要是养殖英国改良公司提供的PIC猪。神农集团养殖事业部场长蒋成砚告诉记者,公司正好赶上“十百千”工程,蒙自县政府给了很好的投资环境,除了减免一些税收,还给予每引进一头母猪100元的补助,现在公司养殖的母猪一头赚的钱比以前要高出1000元。从2006年开始,神农公司平均一头母猪每年能产20头猪,而云南省的平均水平是14头。目前,神农集团已经与上万户的农户合作,合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的精液,让农户自己繁殖;二是农户把仔猪送到集团去培养。

  蒙自县的草坝农场是以养殖肉牛为主,从国外引进品种以后在本地自己改良。目前农场有牛300头,其中,母牛250头,小牛50头。草坝农场也是“十百千”工程受益者,除了得到政府50000元的补助,饲养的肉牛价格翻了一倍到二倍。农场负责人胡爱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以前的技术养牛,一头牛只有300-400公斤,现在他们改进了技术,还把技术推广到养牛的农户中,目前,他们养殖的肉牛一头有1000多公斤,增加收入1000余元。

  据悉,蒙自县培养的养殖专业大户有59户,记者在对其中几户的采访中了解到,他们的收入比产业化前增加了至少一倍。

  草坝镇波黑村的李正科从2001年开始养猪,那时他是靠着自己自学的经验去养,养了50头,每头大概能赚200元。2004年产业化以后,他家一年卖出的数量在500-600头,一头可以赚400元。他告诉记者,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已经有300多户养猪户。

  “在我们村里,我算是养猪大户了,现在存栏的猪有70头,每年出栏的猪是200-300头。目前,我们村饲养百头以上的有几十家,其他村民家饲养的数量也在每年增加。”来自草坝镇假邑村的王家文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我是2000年开始饲养的,那时只有10头,每头自己杀自己卖,收入也只有200元左右,现在猪的品质好了,价格也高了,一头能赚500元,比以前翻了一倍多。最忙的时候我一天杀三头猪,每年要卖200头左右,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据记者了解,从2005年起,蒙自县的畜牧业产值突破2亿元,2006年达到2.41亿元,2007年预计可实现2.5亿元,比2003年没有开展“十百千”项目之前增加1.14亿元,增长83.82%。据蒙自县畜牧部门五年来对11个乡镇养殖户进行年度随机抽样调查和长期固定的畜牧业基点调查数据显示,畜牧业经济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0%。

  正如蒙自县委书记范华平说的一样,“畜牧业经济是蒙自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鼓起"钱袋子"的主要来源。”

  特色产业助推农业发展

  记者在蒙自县文兰镇北庄村,看到了成片的枣子林,由于已经过了时令,枣子都采摘完了,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告诉记者,北庄村主要是以种植小元主,全村600多亩地,基本上都是种枣子。

  据村里的科技指导员王红明介绍,北庄村从1990年开始有村民零星种枣,到1995年的时候发展到了200多亩。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8512”工程,小枣纳入了县里发展特色产业的范畴,开始动员和组织村民们连片种植,并且专门派了技术人员到农户家进行专业指导。由于部分先种的农户种枣收入比种粮食赚的钱多,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种枣行列,最终发展到现在全村的农民都在种枣。

  王红明除了技术指导员的身份,也是村子里的村民,也种枣。谈到枣子的收益时,他告诉记者,“我有4亩地,年总产量10吨左右,去年的枣子价格是12元/公斤,扣除肥料、请工等各种成本每亩400元,净赚了近10万元。”

  蒙自县农业局赵志斌局长告诉记者,2003年,蒙自县提出了在全县实施农业产业“8512”工程,其中,“85”就是把优质稻、蔬菜、甘蔗、葡萄、蚕桑、大枇杷、小红枣、石榴8个产业规模化发展,达到每个产业5万亩的规模。

  赵志斌说,“发展特色产业的决策,特别符合蒙自这个传统农业县的发展。以前农民们都是凭着互相之间学到的技术零星种植,而且经常是种一段时间,觉得收成不好,就改种其他的作物,随意性比较大。后来政府提出规模化种植,把很多农户连在一起,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统一指导,不仅节省了时间,减轻劳动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记者在蒙自县农业局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了这8个特色农业的成果:1、优质稻产业。2004-2006年,全县累计种植优质稻15.34万亩,为农民增加纯收入4443.87万元;2、优质蔬菜产业。大白菜和大棚甜椒产业已具相当规模,有效地带动了全县优质蔬菜的生产。2006年,大棚甜椒获得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国家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4-2006年,全县蔬菜累计种植31.17万亩,总产量51.1万吨,实现产值3.68亿元;3、大枇杷产业。通过建立100亩的大枇杷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广疏花疏果、修剪拉枝、套袋等技术,有效促进了大枇杷产业的发展。2004-2006年,全县枇杷面积从2.5万亩发展到3.3万亩,三年累计产量9700.25吨,实现产值8926.25万元;4、小红枣产业。2004-2006年,全县小红枣面积从1.47万亩发展到2.42万亩,三年累计产量6959.67吨,实现产值5101万元。2005年9月蒙自县种植的小红枣在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水果奖;5、蚕桑产业。蒙自县利用退耕还林政策积极发展桑园,全县共计补助桑苗款464.77万元,对贷款兴建蚕室的农户给予贴息扶持,扶持资金共计69万元;同时开展示范村、示范户建设,积极开发新蚕区,大力推广大蚕台育上方格簇的养蚕新方法,引入新的优良桑品种和蚕品种进行推广,加快了蚕桑产业的发展。2004-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由1.58万亩发展到2.14万亩,共养蚕27162张,产茧1020吨,产值1769.25万元;6、甘蔗产业。截止到2006年,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达到4.69万亩,蔗糖产业又重新成为蒙自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7、葡萄产业。为做大蒙自县的葡萄产业,县财政在农田水利设施、种苗、化肥、农药、葡萄酒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扶持,共投入近1700万元用于发展葡萄产业,全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7977亩,其中鲜食葡萄7574亩,酿酒葡萄403亩;8、石榴产业。到2006年底,全县石榴面积达10.5万亩,实现产量7854.5万公斤,产值1.96亿元。

  冬季农业开发“甜”了百姓的生活

  在另外一个特色产业乡镇——草坝镇,主要是发展优质蔬菜。尽管已经是初冬季节,走到田间地头,仍然能见到一派热闹的景象,丝毫不输给秋收的时候,而这一切,都得感谢那个大棚技术。

  草坝镇相比于其他特色产业镇,最大的特点就是冬季农业开发。草坝镇海拔1268米,年平均气温18.8℃,无霜期333天,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1999年,草坝镇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发展大棚甜椒,截至2007年,种植大棚甜椒18500亩?草坝大棚甜椒已成为当地上规模、有特色的一项优势支柱产业。

  草坝镇书记莫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椒农投资一亩大棚甜椒,固定成本在1600元左右,但是塑料膜、棚杆等物资可以连续使用3-5年,而且,冬天的时候也可以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以平均亩产2600公斤,每公斤平均3元的价格计算,一亩甜椒的产值可达7800余元,扣除成本后有利润6200元,比冬玉米等其他常规作物的效益高出10倍以上。甜椒的种植,还使土地的复种指数从原来的145%提高到现在的186%,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莫伟介绍,一亩地一个大棚,一般农户都是2-3个大棚。由于大棚甜辣属劳动密集型生产,从整地到采收结束,每亩大棚甜椒需要请工24人左右进行田间管理,每年上万亩甜椒需用工近20万人次,劳动力转移收入达5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他说,“特别是在定植和采收期间,草坝甜椒生产用工较多,工价从按天算转变为按小时算,一般每小时4-5元,一名打工者一天可获40-50元的收入,这样打工者既获得了收入,从中又学到了种植技术,加入到种植甜椒的行列,促进了甜椒产业的发展。”

  草坝镇一村三组农民高金德是第一批修建大棚的为数不多的农户之一,虽然只有3亩地,但是他春秋季种水稻,冬季种大棚甜椒,一年下来没有闲的时候。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大棚的时候,冬天基本上就是农闲,现在有了大棚,冬天的时候也开始忙活了。种水稻每亩能收入800元-900元,种甜椒每亩可以赚5000元-6000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大棚好,也都纷纷开始修建。

  高金德说:“我们是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就知道种地,如今政府派技术人员指导我们种地,还贷款让我们建起了大棚,让村民们致了富,这样的政府村民们打心里拥护。”

  近几年来,通过种植甜椒,村民们的生活渐渐宽裕了。记者了解到,2007年,草坝种植大棚椒18500亩?预计今年甜椒总产量将达51800吨,总产值达1.65亿多元,扣除生产成本后?全镇在甜椒上的收益将超过1.1亿元。

  蒙自县委书记范华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群众的腰包鼓了,底气足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变化,生活自然也就甜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05

帖子

450 小时

在线时间

6

好友

高中二年级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昵称
红茉莉
UID
152712
鲜花
20 朵
农币
2810 枚
居住地
福建 泉州 南安市 美林街道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3-6-2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楼主有蒙自石榴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92

帖子

540 小时

在线时间

4

好友

大学二年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昵称
冬海
UID
257115
鲜花
3542 朵
农币
7937 枚
发表于 2017-9-2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求蒙自石榴苗,发那么长耐心看完了,祝蒙自石榴产业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4-4-25 08:45 , Processed in 0.032571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