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8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因哀国而自尽的梁漱溟之父——梁济
广西, 老先生, 桂林人, 北洋政府, 民政部
本帖最后由 师从百家 于 2011-5-29 00:26 编辑
因哀国而自尽的梁漱溟之父——梁济
老马杂谈
梁济(著名学者梁漱瞑先生之父),字济川,广西桂林人,满清末年官至民政部主事、员外郎(相当今日副部长),清帝退位后辞官赋闲,以后曾坚拒北洋政府内政部高官之聘,也曾在辫子军张勋武装复辟之际,上书满清逊帝建议停止复辟活动。
1918年,老先生在发出“若正义、真诚、良知、公道等吾国固有之性、立国之根本丧失,则国将不国”这一沉痛哀叹后,于60大寿儿女们正筹备寿庆之前,留下一篇万言《敬告世人书》后在京城北郊积水潭净业湖自尽而去。他在遗言中明确表示,自己十分痛恨共和政体不仅未能改善社会风气,反而使之更加恶化,到了“全国人不知信义为何物”的可怕境地。他严厉抨击自上而下的道德沦落风俗败坏,他坚信法治非万能,而人的良心和对事业的敬畏才是社会安宁的基础;他提倡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各阶层都应该负起教育约束职责,不能一味向外推卸责任,致使法律不堪重负。
梁先生公子梁漱溟先生后来著书反思中国文化,也回顾了其父在遗嘱中的警世之言: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梁巨川先生“以死唤道” 行为在当时的中国掀了巨大波澜,甚至包括陈独秀、陶孟和、徐志摩在内的新潮人物及其多位思想理论对手均以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敬意。1912年即发表了《国性论》一文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写道:中国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在其国民性基础上恢复其传统的道德规范,没有一个共同的是非标准,任何组织(家庭、村落或民族)都会陷入分裂混乱。
后来,一些国人发誓“砸烂孔家店”、打倒“旧传统旧礼教”、一些国人则轰轰烈烈打土豪杀劣绅还敢“在地主老财女儿的床上打个滚”;后来,“礼义廉耻”变成了反动阶级专用词汇;再后来,“炮轰、油煎、砸烂狗头、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马上叫他阎王”战歌响彻了中华大地;鼎盛期间,包括毒打父母妇孺在内的非仁爱行为也要“一分为二”了,人性和人道主义全部要做阶级分析;大文豪郭沫若表示应该烧毁自己的全部著作;作家老舍先生不得不步多位教授后尘跳进了北大未名湖。
尊崇梁先生的后人将这位既非革命家也非保皇党但却真正哀国忧民的梁先生安葬于北京市积水潭并立“桂林梁巨川先生殉道处”碑以誌怀念(“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毁)。
目睹今日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笔者不禁想起了为了让国家和社会变得更美好而自杀以警示国人的老前辈梁济先生,更想起了老先生如果看到“黑心棉、毒奶粉、假文凭、买官卖官和变质疫苗”恶行猖獗泛滥时的震惊表情。
二O一O年三月二十三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