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20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阜新
金手指葡萄是我所1987年从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引入的葡萄新品种。推广8年来,该品种适宜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栽培面积迅速发展,大多数种植户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但在多雨潮湿的地方栽培,也有果农反映该品种存在果粒小、产量低、不抗葡萄白腐病、不耐贮运等问题。为了解决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现将该品种的关键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1 选用嫁接苗
栽植金手指自根苗、贝达砧、巨峰砧嫁接苗,则不同程度地发生叶片黄化、小叶病,树势逐渐衰弱,最终导致果穗、果粒逐渐变小、产量逐年下降。本所从1996年开始推广葡萄良砧SO4, 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金手指选用SO4作砧木,在全国各地均生长结果良好,特别是在涝洼地、盐碱地、瘠薄地和果树重茬地栽植丰产稳产。我们在试验对比中还发现,金手指嫁接在华佳8号砧木上,其生长势强、主干增粗快、果粒大、长,产量和经济效益高,葡萄商品价值高,但华佳8号砧不抗葡萄根瘤蚜,不适宜在发生葡萄根瘤蚜地区栽培。
2 简易避雨栽培
据我们调查,在黄河、秦岭以南年降水量800 mm以上的地区,金手指采用简易避雨+套袋栽培,其好果率在98%以上,露地套袋栽培好果率在90%以上,而露地栽培好果率80%左右。
简易避雨栽培多选择行株距3 m×1 m,架式为“Y”形架或高宽垂架,基本树形可概括为: 1根主干, 2条臂蔓, 13~15个结果枝分布在两边,每667m2栽植220株。
简易避雨棚的搭建方法(沿海和台风多的地区除外), 1行葡萄搭建1个避雨棚。避雨棚由棚柱代写论文(即原来的葡萄架支柱)、横梁(竹竿、木杆、10?钢筋)、纵向铁丝、棚弓(竹片或直径1 cm竹竿)、棚膜、拉膜线、夹子组成,棚宽1·6~1·8m、高0·4m。每隔1m固定1根棚弓,棚弓长2·2 m,棚膜宽2·3 m、厚0·05 mm。开花前后(汛期来临前)扣膜,膜两边折叠3~5 cm卷在两边的铁丝上,每隔0·5 cm用1个竹夹子固定,膜上每隔1 m拉1道拉膜线固定(大风多的地区可用防护网盖住棚膜)。果实采收后或汛期结束后揭膜,避雨棚的骨架可不需拆除。避雨棚要比叶幕宽10 cm,比叶幕高30 cm以上。每667 m2简易避雨棚用材量是, 2·2 m长棚弓380根、1·8 m长横梁40根、两边纵向12?镀锌铁丝800 m、棚膜280 m、压膜线900 m、夹子1 600个。棚膜需要1年1换,棚弓可使用3年以上,木质横梁可使用5年以上,钢筋和镀锌铁丝可使用10年以上。据调查,只要棚膜搭建科学、牢固,棚膜到9月底的完好率大都在95%以上。
3 重摘心和喷施PBO
金手指发枝力强,新梢生长快,生长势控制不好就会严重影响花序的多少和大小。多年实践结果表明控制生长是其关键技术措施,开花前3~5天在结果枝花序以上留2片叶重摘心;无花序的营养枝留5~6片叶重摘心,只保留顶端1个副梢延伸生长,每次留3~4片叶反复重摘心;花后15、30、50天分别喷布PBO 150、130、100倍液,以抑制其枝条生长,减少摘心次数。8月中下旬以后抽生的新梢,在保证基部4~5个冬芽不萌发的前提下,全部抹除。采用上述措施,苗木定植后第3年结果枝率可在90%以上, 667m2产量稳定在1 500 kg以上。
4 生长调节剂处理
(1)吡效隆 花后6~8天,用吡效隆液500倍+保美灵15 000倍液浸蘸果穗,据我们多年多点多次试验对比,处理后平均粒重增加2·5~3·0 g,穗重和产量增加明显,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2)美国奇宝 花后6~8天,用美国奇宝4 000倍液+保美灵15 000倍液浸蘸果穗,平均粒重增加2·0~2·5 g,穗重和产量明显提高。花后20~25天,再用吡效隆400倍液+保美灵12 000倍液浸蘸果穗1次。美国奇宝和吡效隆交替使用的效果最为理想。用吡效隆处理果穗,果粒膨大,增产效果明显,但处理葡萄成熟期推迟7~10天。用美国奇宝处理果穗,葡萄果粒拉长效果明显,且能按期成熟,但果粒膨大、增产效果不及吡效隆。
5 覆盖地膜和果穗套袋
用棚膜覆盖葡萄园地面,可减少雨水渗入土壤,葡萄园土壤湿度小,干燥快,减少并隔断了土壤中的病菌对金手指葡萄叶、枝、果的侵害,还能改善葡萄树下的光照条件。覆盖棚膜的时间和方法是,开花前10~15天,结合浇水冲施或喷施1次除草剂后,用棚膜顺葡萄行铺好,将膜边用不生锈的快刀切入地下3~5 cm (土地湿度越大,膜边切入越容易,速度越快),这样降水会从葡萄园顺利流出,葡萄园内很少会有积水。
果穗套袋是防治病虫害、鸟害和药剂残留、灰尘污染的有效措施,并能提高果实的清洁度和亮丽度,提高商品果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