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普通会员
- UID
- 6843
- 鲜花
- -1458 朵
- 农币
- -3808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芒果切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
学名 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
别名 切叶象甲、切叶虎、芒果剪叶象甲等
分类地位 鞘翅目 象虫总科
寄主 芒果
为害特点 成虫咬食嫩叶上表皮, 留下下表皮, 使叶片卷缩、干枯; 雌虫在嫩叶上产卵后, 在近基部横向咬断, 留下刀剪状的叶基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mm, 红, 有白色绒毛。喙、复眼、触角黑色。鞘翅黄白色, 周缘黑色, 每个鞘翅上有10行纵列的粗密深刻点, 刻点上着生白色毛。腹部膨大, 腹端露出鞘翅之外。
卵长椭圆形, 长约0.8mm, 宽约0.3mm, 表面光滑, 初产时白色, 后变淡, 幼虫 共3龄,老熟幼虫黄白色,体长5——6.5mm,宽1.4——1.8mm,胴体11节,无足,腹部各节两侧各有1对小肉刺。
蛹裸蛹,长约3.5mm, 宽约1.7mm, 淡, 老熟时黄褐色, 头部有乳状突起, 末节具有肉刺1对。蛹外面具扁椭圆形土质的蛹室。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1年发生7~9代, 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 次年3月中旬至4月初羽化, 成虫出土为害嫩叶, 4~7天交尾, 产卵于嫩叶正面主脉里, 随后咬断叶片, 卵随叶片落地, 幼虫孵出后由主脉向叶肉潜食, 可见婉蜓曲折隧道, 幼虫期5天, 老熟后入土化蛹, 土栖期12天。成虫具群集性、趋嫩性。5月下旬至6月和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是危害高峰期。
在海南每年发生9代,成虫寿命长,世代重叠,夏秋季每代约30天,冬天为50天左右,冬期无明显滞育现象。每年2~3月在土内过冬的老熟幼虫化蛹并羽化,成虫取食杜果嫩叶上表皮和叶肉,交尾后选择嫩叶中脉产卵,卵散产,每叶片l~8粒,卵随被雌虫咬断的叶片坠地,卵期2.5~4天。幼虫孵出后潜食叶肉,经3~6天后入士作室化蛹。蛹室深度1.5~3厘米,踊期19~27天,土壤含水量对蛹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低于10%或高于20%均能引致前期蛹的死亡。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防害虫随果实、果核或种苗向疫区外传播。新区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扑灭。
2、 结合除草、施肥、控冬梢时, 松翻园土, 破坏化蛹场所。
3、在芒果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至收获期,经常注意捡拾地面落果及遗弃的果核烧毁。
4、每年3—5月成虫活动、交尾产卵之前,用40%乐果乳油与90%敌百虫晶体和水按1:2:100O配制的混合液,或20%速灭了乳油5000倍液、或80%敌敌畏加40%乐果各1000倍液, 或2.5%敌杀死、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7天1次, 连喷2~3次。喷杀成虫,还可同时兼治扁喙叶蝉、木虱、蚜虫等害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