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分享#】干货!冬枣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了
干货!冬枣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了解一下!
危害冬枣的病害种类较多, 发生较普遍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缩果病、锈病、疮痂病、枝腐病等。冬枣的病害防治, 应根据枣园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综合防治”的方针前提下, 综合运用农业、人工、物理、化学等各种防治措施和生态调控手段, 改善枣树的生态环境, 创造不利于病害滋生的环境条件, 从而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最终达到生产无公害优质冬枣的目的。
1 枣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 也可危害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 最初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点, 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的黄褐色斑块, 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 病斑扩大后连片, 呈红褐色, 引起落果 (图1) 。
枣炭疽病
防治措施:
(1) 清扫果园、清扫落地的枣吊、枣叶、僵果、摘除树上老枣吊, 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枯枝, 集中烧毁。
(2) 加强肥水管理, 增强树势, 秋季追施有机肥, 花期和幼果期及时追施磷钾肥以增强抗病能力。
(3) 药剂防治:6月下旬喷70% (质量分数, 后同) 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1 200倍液, 福星乳油8 000~10 000倍液, 各种杀菌剂交替使用, 每半月一次, 连续喷2~3次, 即可控制该病的发生。
缩果病
缩果病危害枣果, 引起果实腐烂和提前脱落。初期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 进而果皮水渍状, 果肉土黄色、松软, 外皮暗红色、无光泽;果实大量脱水后, 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 进而果柄形成离层, 果实提前脱落 (图2) 。病果小、皱缩、干瘪、味苦, 糖分明显下降, 果实成熟初期为发病高峰期。缩果病是一种细菌病害, 靠昆虫和雨水传播, 该病发生与刺吸式口器昆虫密度成正相关, 空气湿度大, 尤其是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 高温高湿, 病害往往大流行, 蔓延成灾。
枣缩果病
防治措施:
(1) 枣园集中清理病果, 集中烧毁或深埋。
(2) 加强枣园肥水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3) 加强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 降低虫口密度, 减少传播媒介。
(4) 在枣果变色转红期的发病前后, 用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毫升, 或农用土霉素200单位/亳升, 或卡那霉素140单位/毫升进行树冠喷雾, 每隔8~10天喷1次。喷时加入一定量杀虫剂, 效果更好, 在发病高峰期, 喷春雷霉素500倍液或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能有效控制此病。
3 枣锈病
枣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严重时果面也出现病斑和孢子堆。叶片发病初期, 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 后渐变成淡灰褐色, 最后为黄褐色 (图3) 。受害严重的树, 全树叶片8—9月落尽, 果实不能正常成熟, 品质低劣, 产量锐减, 树势衰退。
枣锈病
防治措施:
(1) 加强栽培管理:栽植时不宜过密。对稠密的枝条要适当修剪, 以利于通风透光, 增强树势。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 降低枣园湿度。晚秋清扫树下落叶, 集中烧毁或深翻掩埋于土中, 以减少越冬菌源。枣树行间不宜种植高秆作物。
(2) 药剂防治:5月中旬喷50%翠贝7 500倍液一次, 7月初每隔10天喷一次1∶2∶2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绿乳铜800倍液, 连喷2~3次, 发现病果后, 用20%三唑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5%烯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喷防。
细菌性疮痂病
细菌性疮痂病是一种近几年发生的细菌性病害。它侵染枣叶、枣吊、枣头等部位, 致使枣吊断裂, 落叶, 落果。发生严重时, 常使花蕾不能形成, 叶片大批脱落, 直接影响冬枣的坐果率, 成为冬枣生产的大敌 (图4) 。
枣吊发病:发病时间在5—6月份, 主要症状为枣吊出现纵向裂痕, 大批落叶。发病初期, 在枣吊上纵向出现浅色至白色稍隆起的类似线状突起, 之后开裂, 出现菌脓, 呈一条状裂痕, 减弱树势, 严重影响冬枣的坐果与发育。发生严重时花蕾较少甚至形不成花蕾, 坐果率明显下降, 甚至坐不住果。
枣头发病:常使枣头曲折, 生长点失去顶端优势, 不能形成茁壮枣头, 对树体发育影响较大。发病后期, 随着树体的生长发育, 形成干裂的疤痕。
叶片的发病症状:枣叶发病通常从6月份开始, 病菌初期侵染的部位是叶子的叶脉。初侵染时叶脉出现浅褐色病变, 并顺叶脉逐步延长, 变为褐色或黑色, 伴有菌脓的溢出。菌脓风干后, 形成黑色的菌脓斑, 酷似真菌的病原物。随着疮痂病的不断侵染蔓延, 叶脉的坏死, 叶脉所作用的叶面开端出现水渍状, 渐渐干涸, 形成“缘枯”, 并大批脱落, 所以人们也叫它“缘枯病”。
枣细菌性疮痂病
防治措施:
(1) 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有机肥料和钾肥的使用量, 特别是杜绝和减少速效化肥的施用。
(2) 注意适时浇水, 降低发病高峰期的土壤湿度, 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3) 芽前对树体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4月下旬防治好早春盲蝽象、蓟马等害虫, 防治越冬病害可用72%农用链霉素、花霉素、春雷霉素等防治1~2次。
枝腐病
在树干或枝条的基部形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病斑, 病斑不断扩大后, 失水凹陷, 病皮翘起, 枝干树皮粗糙, 深达木质部, 小树常造成干枯死亡, 大树树势衰弱, 甚至死亡 (图5) 。
枣枝腐病
防治措施:
(1) 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能力。
(2) 及时剪除病枯枝, 减少园内病菌密度。
(3) 发芽前, 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发病期, 可用刀尖在病部划道 (间隔5毫米左右) 然后用辛菌胺醋酸盐50倍液加氨基酸50倍液涂干。
6 斑点病
枣叶斑点病也是一种危害枣叶片的严重病害。发病初期, 叶片背面有零星黑点, 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 严重时连接成片。被害叶片卷曲、落叶 (图6) 。枣树斑点病的严重流行, 能使冬枣减产20%~40%, 形成的残次果有的占到60%以上, 直接减少了枣果的经济效益。树势弱、枣叶发黄的枣树容易发生斑点病。发病与树势的强弱有关, 树势弱发病早而重, 树势壮发病晚而轻。发病与树体环剥、环割有关, 田间调查发现:环剥、环割树, 新梢少, 叶片薄, 叶色淡, 树势弱, 发病早而重。
枣叶斑点病
防治措施:
(1) 降低菌源基数, 减少病源。做好害虫防治, 杜绝传播途径。
(2) 对蝽象类、叶蝉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要重点防治。
(3) 化学防治:参照真菌性病害防治。
7 枣疯病
枣疯病, 又叫丛枝病, 属病毒病, 是枣树上一种毁灭性病害 (图7) , 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看到明显的病症后必须刨除病株, 目前无理想治疗药剂。
感病三因素: (1) 带病菌的土或种苗; (2) 蚜虫等传播; (3) 农事操作传播。
枣疯病
防治技术:
(1) 石灰处理土壤或高锰酸钾浸种苗。
(2) 防除蚜虫等害虫。
(3) 修剪后伤口涂抹药剂。来源 果农之友杂志 杨天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