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4-9 0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没钱又老 发表于 2018-04-08 22:48
俊首岳侯状》等确切的宋代白话文献通常还是用物,物 事',或者'物件'而不用'东西'"."唐人甚至宋人
关于"东西"的用例也不可信"【_3]."东西市"起源如此之 早,为何数百年后"东西"一词才突然间使用量急增?这 使得"东西市"难以令人相信.可见,"东西市说"不仅 缺乏文献证据,情理上也难以服人.
旧说之外,陈江,宋潇潇与周昌乐吲提出两种新说. 陈江认为"东西"源于明朝的"东矿西珍",但马永康?指 出其时间上晚于元曲使用"东西"的大量句例,因而证实 其说不确.而宋潇潇与周昌乐指"东""西"的本义为"粮 袋"和"盐罐",经过"三重换喻"之后,才"结合在起 泛称物事".这种说法证据虚悬,无法取信于人.总而言 之,关于"东西"的词源,目前尚无有理有据的说法. 二,"东西"指"物",宋以前无句例
明末的方以智首先提出"东西"一词初见于《南齐书? 萧嶷传》的"东西一百"句,并为《辞源》及《辞海》所 援用.此说实为误解原文,尚芳一,水康_8_等学者都已经 以切实证据予以批驳.《辞源》义引《唐会要》"暂时东 西"句为"东西"之早其用例,任筱萌lg],尚芳,马永康诸 用,但一开始是以"文身"为主导,到了当代,"文"和 "纹"的分工使得"纹身"的说法逐渐占据上风,虽然 "纹身"还未完全取代"文身",但是可以看出"纹身" 在使用中的优势,不仅一股文化层次的人喜欢使用,而且 也有一部分专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开始提倡"纹身" 的说法.
文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也具有符号的 任意性特点.文字演变过程中"积非成是"的现象比比皆 是,这都是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的任意性的表现.当一 种说法(写法)在语言中产生并逐步被人们接受之后,它
谢谢专家点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