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30995
好友1
记录0
日志0
相册0
帖子48
主题3
精华0
积分145
注册时间2016-8-1
最后登录2016-8-16
在线时间12 小时
居住地宁夏 银川 兴庆区 富宁街街道
专职园艺爱好者
小学一年级 农币200 枚
鲜花74 朵
- 积分
- 145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小学一年级

- UID
- 230995
- 鲜花
- 74 朵
- 农币
- 200 枚
- 居住地
-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富宁街街道
- 专职
- 园艺爱好者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本人40出头,不是职业农民,现居宁夏银川。由于是甘肃人,又有长时间在新疆和上海生活的经历,入邦时间不久,看到很多邦友尤其是南方邦友种植的早黄表现不佳、口感不好,所以想把早黄这个品种为何在新疆和内地表现差异这么大的原因分析一下,只是个人理解,也不懂很多专业农学术语,如果说得不对,请各位高手轻喷。
新疆是我国水果大省,新疆水果有个很大的特征就是甜度高,个头却不一定大。本人在新疆哈密地区生活了近5年时间,新疆本地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品种当地人称为“绿宝石”的品种,无籽皮薄颗粒小,甜度极高,连吃一串能倒牙。也是在风房里制作葡萄干的主力品种。这个品种在新疆以外的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然而甜度与新疆种植的差距很大。再有就是哈密地区的特产哈密瓜,其实现在全新疆都广泛种植了,完熟的哈密瓜甜度不必多说,除了新疆,未曾听说其他省份有种植哈密瓜,因为甜度跟不上,如果甜度不够,哈密瓜是不如很多内地的甜瓜好吃的。
为何新疆的水果甜度如此高?因为新疆属于典型的西北戈壁荒漠地区(青海西北部、内蒙西北部、甘肃西部都是这种地形),而且新疆有很多地方海拔很低,盆地,海拔是负数。所以新疆这个地方有以显著的气候特征:干旱、少雨、空气湿度小、紫外线照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极大。我在哈密时,经常有白天气温高达40度以上,然而夜晚气温却在20度以下的情形,白天光膀子还嫌热,晚上却要穿夹克。“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新疆俗语就表现了新疆巨大的昼夜温差。在这种昼夜温差情况下,水果虽然生长较慢,然而糖分积累却异常的高。
再说紫外线,新疆热,但没人敢在中午(新疆的中午大约3点——4点)光膀子,因为晒一阵必然晒伤,不仅仅是晒黑的问题。晒伤以后皮肉剧痛,过几天就要掉一层皮。我相信凡在新疆呆过的朋友,几乎没有不被晒掉皮的。综合原因就是新疆空气湿度小,污染小,所以导致云少、日照强烈,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到达地面的强度远大于内地特别是南方,又因为空气湿度小,没有水分子折射这些紫外线。所以新疆的日晒对人类来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但对植物来说,这样强烈的日晒无疑是光合作用的强大能量源,光合作用强大,必然果实的糖分积累要多。所以新疆虽然不能种植一些喜湿喜阴的水果,但凡是喜阳的水果,都长得很好。无花果本身喜阳光充足,早黄又是无花果所有品种中最耐晒的(在哈密五年,没有见过一棵被晒死的早黄)。
当然新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无花果,新疆传统上分南疆和北疆,有一些地方冬天极冷且整个冬天大雪覆盖,这样的地区没见过无花果。
新疆另一特点就是降水少,无花果本身怕涝,如果果实膨大期长时间阴雨,会导致不仅果实不甜还开裂掉果,这个想必很多邦友都有切身体会。而早黄这个品种,可以说是无花果所有品种中最耐晒、耐旱的,却又是最不耐阴雨的,一旦果实膨大期长期阴雨,掉果极严重(我在酒泉试种早黄时遇到连续三天中雨,导致一棵树颗粒无收,而三天中雨相比南方的梅雨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就算有果子幸存,糖分也大量流失,所以口感会很差。
离开新疆时,我从附近的农场要来两颗早黄苗,回到甘肃酒泉后种到了家里的冷棚。因为甘肃酒泉也属于戈壁荒漠气候,除了昼夜温差比新疆稍小(大约15度左右),其他气候条件和新疆非常接近。所以除了一年因为遇到上文所说的三天中雨导致几乎绝收之外,年年丰产,而且口感与哈密原生的相差无几。
综上所述,我认为早黄这个品种想要种好,达到新疆地区的口感和产量,就必须有终年强烈且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极大的昼夜温差和很少的降水量与湿度。这三个条件有一个达不到,就不可能种出和新疆一样的口感。在南方,首先昼夜温差就达不到,我在广东佛山出差时,佛山盛夏时昼夜温差有时连4度都没有,而且南方多阴雨,日照也不强烈(越往南,把人晒到脱皮越是不可能),所以早黄这个品种基本就废了,不是徒长就是落果,或者果实口感差。
如果能有什么办法在南方也营造出一个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降水少、紫外线强烈的小环境,那应该是能种好早黄的。这种条件用人工的方法应该不是不能制造出来,只是成本太高,别说作为无花果爱好者的广大邦友,就是实力强大的大型农业企业,恐怕考虑到成本也只能望而却步。
本人现已长时间定居宁夏银川,因为银川气候干燥、日照强烈、昼夜温差也可达到15度,降水量虽然比新疆大但是比南方小得多。所以我觉得通过几年的尝试,应该是能在银川种好早黄这个品种,起码口感就算比不上新疆产,也不会差太多。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到底能不能成功,还要看很多因素,在果子没有结出来之前一切都是空话。由于离开新疆已很久,没有熟人,酒泉的家早已拆迁掉,目前没有早黄的苗,就等陈宁老板育苗后购入开始试验。
也许有一天,有什么更好的科技可以改变早黄这个品种基因,使早黄也能适应南方的气候,这样广大内地尤其是南方的邦友,也就能种好吃上这种甜度最高的无花果了。不过就现在看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情况,暂时还无法改变。
以上纯属个人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的一些没有经过科学分析的论点,,在水果邦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实属班门弄斧,如有高手批评指正,本人非常欢迎!
(图片来自百度)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