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溉帮★七袋长老
    
- UID
- 216566
- 鲜花
- 33997 朵
- 农币
- 51073 枚
- 居住地
- 广西 桂林 象山区 象山街道
- 专职
- 种植园主
|
发表于 2016-10-2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一种新的耕作系统---保护性农业耕作体系(免耕或微耕等)及其优越性的体现:
其基本操作体系可概括为:1)最小化土壤扰动;2)持续的作物残茬覆盖;3)多样化的轮作制度(或覆盖作物)。秸秆不焚烧、尽可能生物防治、低压轮胎、注重减少土壤的化学过程等、还有许多其他小的措施也基本都遵循这个原则、这样土壤一般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应用免耕6-7年内就会得到改善。实施保护性免耕系统(穴播、条播、、)有利土壤生产力基础的恢复、挽留了犁耕引起的碳失从而变为正量的碳汇、是解决土壤贫瘠和农业污染以及水源可持续的最大利好--土壤会越种越肥。是目前实施可持续农业中最有效的途径、也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其优越性体现在:1)保留了土壤有机碳物质因犁耕造成的碳流失、为土壤生命和土壤生产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减少化肥施用奠定基础,土壤碳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是修复受损土壤的基础;2)。有利于改善入渗环境缓解土壤侵蚀、同时保水、节水、改善水质、等化解水源困局的最基础办法;3)减少了土壤压实对土壤环境及生物生境的破坏以及为作物根系伸展释放土壤空间。更好保障了田地生产力和作物品质提高。也奠定了农药施用量减少的基础;4);5);生物多样性生产有利于发挥生物犁的作用和土壤有机质的提高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稳态的建立、减少病虫害的发病率,有利于抗体蛋白多样性的形成、和元素多样性平衡等综合品质的提高。6)减少生产投入及环节、有利于提高农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改良水体污染,减轻水资源紧张形式。增加土壤固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影响空气和水系的稳态循环、可用于于土壤状态保持恢复和荒漠化防治、增加农业(土壤)产出量---总体提高环境质量、为农业可持续性奠定基础。。7)石化燃料带来的CO2排放污染随免耕体系生物固碳量的的增加而有所缓和,实际上在土壤储碳方面农业耕作措施比土地利用变化和石化燃料燃烧控制更有潜力。有资料显示:此生产体系如今已被广泛认同为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可行性概念,其原理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科学的农业生产不但可以解决一般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减缓温室效应。【据报道前期6-7年产量和传统农业相比或许会有5%-16%的减产过程、通过改善措施通常会不明显,后期有不低于50年的10%--30%的增产空间、和其他可持续性综合效益】
古书《天工开物》里就有:江西吉郡种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垦耕、、、、这就是免耕农业(保护性农业耕作)的雏形。一本著名的书《耕作者的荒唐行为》中陈述道:“简单地说、一开始就不需要犁地、如果土地从来没有被梨耕过、那么绝大部分随梨耕而来的操作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土壤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人类的干预。大量的事实证明、犁的使用确实破坏了土壤的生产力 。
因免耕而沃土---因沃土而产出优质优量----因优质优量土壤肥沃而有了脱离药肥的基础---真正的碳储储备是土壤健康得以恢复的基础也应是来自整体群落对健康恢复的渴望。
大道至简---科学是尽可能遵循自然规则的。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论》里就有深刻的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想 放手的减法农业有时候也不妨是一种挽回式的生产力、也是一种科学?
科学技术的实验、推广、与普及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由于认识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提高示范的普及和关注度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在自己的小实践中感觉良好、不知道是科技传播途径有问题还是作为普通农民的我视闻闭塞至今很少见到过与其相关的报道。所以感觉有必要为之留下点儿足迹。
这就是一个小农对可持续农业的一些认识、。QQ549198758百草园、电话13525800064.作者--老孔。
后语:在大自然的生物性稳态面前我们只有选择敬畏、尽可能多的放下对自然稳态的束缚是我们前进的最佳选择;我们应该知道的一些:1)在人类群落的活动中农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也始终呈现着一个相辅相成的稳态关系、任何一个产业都无法呈现独善其身的持续性发展。2)沃土的保护性农业系统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成熟的农业创新系统、其实施受制于农业产业内外的多方参与的共同影响。3)在其产业链内部-从科研推广--农业生产--价值体现-呈现U型链型态,需找出并分析该系统实施的制约因素并加以优化。4)提高认识把技术变革作为整个系统的内生变量,以民生改善为最终目标【(只有民生的改善才会有经济发展的稳态基础,只有搭建好托起农业生境短链的体制价值平台才会有民生改善的体制基础)】的变革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需求。也是人们追求生活幸福安康(生活稳态)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倘若我们只是忧虑它所造成的结果,只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呼吁人民制定一些保护绿色的对策,那么天地间的这抹绿色是难以从根本上恢复的。
不忘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