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一、关于红豆杉的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红豆杉吧! 目前,国内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已经遍布大江南北。前段时间浙江省林科院有专家问我,眼下还能种植红豆杉吗?我的回答是如果种植目的是要提取紫杉醇,用于抗癌药物的生产,就不能再种植了,即便是用于园林绿化,因为国内种植的基数已经很大,也不能再种了。 为什么?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目前有6个品种(包括变种),它们是欧洲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变种),目前国内种植的为后五种。这后五种红豆杉,目前的技术,尚无法提取出纯净的紫杉醇。但欧洲红豆杉能否在国内种植,由于气候的原因,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家与紫杉醇提取有关的企业——信汇科技,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与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旗下的一家从事化工及制药业务的国际化集团公司。业务涵盖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生物能源等四个方面。 天津信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的一项业务就是紫杉醇的提取,其紫杉醇的提取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信汇科技的董事长朱德权教授有一次来拜访我,正好我们的话题聊到了红豆杉和紫杉醇,他告诉我,他们所用的红豆杉原料全部来自欧洲,用的全部都是欧洲红豆杉修剪下来的枝条,而国内的红豆杉虽然种植面积很大,但提不出纯净的紫杉醇。只能用于园林绿化。 这里还要提到一家以前经常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企业——红豆集团,这是一家以服装、轮胎、房产和红豆杉种植为主业的企业。由于红豆杉种植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因此在全国开了开了很多红豆杉连锁店,并打出诱人的广告——家有金山银山,不如有棵红豆杉。一年之后,连锁店基本上都关门歇业。 因为红豆杉在家庭条件下的长势很缓慢,气候环境也不是很适合,树姿也算不上优美,至于能否净化空气,提供足够的负离子,只有老天爷知道,所以市场打不开的结果,就是慢慢的被人摒弃了。 而用在园林绿化上的例子在南方也有一些,有些地方作为政绩工程,把红豆杉当做行道树,不但价格昂贵,不好管理,而且效果也很一般。 欧洲国家的红豆杉,一般都用作绿篱和造型树来种植,采用强修剪来保证它的园林效果,效果极佳,种植量也很大,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在欧洲,红豆杉能够与环境完美结合,这是他们的成功之处,而修剪下来的枝条能够卖到一万多美金一吨,也确实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概括以上种种,红豆杉在我们国家只能说是种错了,这是气候的不适应,更是张冠李戴的结果,而当时鼓噪一时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再也不会为红豆杉论长短了,因为,毕竟那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去了,谁还会重翻旧账,打自己的巴掌。所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产业的没落和种植者的自食苦果。 二、关于无花果的那些事 哈佛大学和以色列等国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中东约旦河谷发现距今约11400年前的无花果化石表明,无花果要比小麦等农作物栽培时期提前1000年之久,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农作物。 无花果自汉唐时期从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引入我国,已经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比较典型的是新疆的阿图什和山东的威海。由于种植历史悠久,无怪乎很多人把无花果当成了本土品种。 无花果是世界上惟一一种花托、花萼、花瓣、花蕊、子房、种子连同果实一起,能够同时食用的水果! 目前,世界上约有600多个无花果品种。主产国除中东诸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挪威、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巴西等国家,踪迹遍布世界五大洲各地。 最新研究表明,只要外界条件适合,这种奇特的果树,可以四季常青,全年挂果。 我前面特意将无花果与红豆杉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物种联系起来,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大家要重新审视目前已经在国内发展的无花果品种,不要人云亦云,跟风发展。我考察过很多无花果种植户,盲目发展的后果,就是对无花果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抱怨,失去了耐心和信心。 山东省林科院曾经承担过国家的一项无花果品种选育课题,杨福兰研究员是课题组的负责人,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1997年和1998年,她们分别从美国、日本引进了大约70来个品种的无花果,分原生型无花果、斯密尔那行无花果、中间型无花果和普通型无花果,进行立地栽培和品种选育研究。 我与杨福兰研究员以及威海农科院的孟艳玲研究员有过接触和交流,对当时的研究课题,两位研究员这样告诉我:由于课题经费有限,因此,引进的基本都是无花果品种的枝条,引进后分别在山东嘉祥和威海的基地进行扦插繁殖,再通过观察,分别得出她们认为在国内适培的各色品种,以及一些简单的深加工产品。 这里要补充一点,杨福兰和孟艳玲两位研究员的研究工作是没有关联的,而且是前后进行的。杨研究员的经费是国家的,而孟研究员的经费来自威海经开区。 研究成果申报以后,这项工作就搞一段落,除了少数品种被推广并大量繁殖外,大部分品种都流失了,到目前也不知所踪。而两项研究工作维持的时间都很短,我去调研的时候,基地已经面目全非了。 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还依然落后的科研制度造成的悲哀。急功近利并不是研究人员的初衷,但有限的后续乏力的科研经费往往只能支撑很短的时间,因此,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虎头蛇尾”式的。我们不能像老外一样,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在研究同一个课题。不得不说,袁隆平是我国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由于引种地来自两个国家,导致我们现在很多人没法分辨“麦斯衣陶芬”和“波姬红”、“美丽亚”和“金奥芬”等品种的区别在哪。 而即便是这两次短短的、小规模的科研项目,也已经是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仅有的实践和探索了,除此之外,再无像模像样的无花果课题研究了。 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迷信“专家”,在无花果这个小宗水果领域,目前有的是“砖家”,而没有“专家”,而专业大户只会将所谓的“好品种”卖给你。 泱泱大国不可能没有高人,他们藏匿于民间,有些只是阳台族,很多是不重视无花果行业的,但种植无花果都有相当长的历史,实践出真知,他们对所谓的“专家”的结论和观点,都嗤之以鼻,令人钦佩,比如传说中的“朱哥”、“云上听歌”等。所以,凡是希望在无花果产业领域谋得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长远的打算。 你在规划无花果产业之前,需要早作谋划,是打算卖鲜果谋取利益,还是准备把她当做一个产业来发展,是值得推敲的。因为这涉及到地域的选择、交通环境的选择、当地经济条件的选择,而最后需落实到品种的选择。但“专家”圈定、已经在国内泛滥的绝大部分品种,因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是不能再盲目发展的,我们不能再重滔红豆杉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