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lt

浅议实生和嫁接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17

帖子

281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高中二年级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昵称
山间匹夫
UID
195066
鲜花
815 朵
农币
7506 枚
发表于 2023-4-27 1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晋城
无论是嫁接还是扦插,随着继代的增多,生物的无性繁殖个体会受到光温水肥,以及生物侵扰,发生变异,病毒感染等现象,所以才有育苗界的脱毒苗。这是一个复壮的方法。物种的杂交是世界物种多样性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选育新品种的最佳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1

帖子

324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毕业生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UID
368992
鲜花
298 朵
农币
39540 枚
发表于 2023-4-27 2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98

帖子

705 小时

在线时间

16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昵称
大叔
UID
229628
鲜花
1857 朵
农币
13752 枚
居住地
广东 湛江 廉江市
专职
种植园主
发表于 2023-4-27 2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你说代数影响果实性状还说得通,但是生命力和抗性这些,和代数真有关系?逻辑上说不通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24

帖子

691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UID
351115
鲜花
2614 朵
农币
13492 枚
发表于 2023-4-29 0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揭阳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有实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385

帖子

3191 小时

在线时间

90

好友

★溉帮★八袋长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昵称
嚓咔咔嚓
UID
22276
鲜花
23399 朵
农币
90526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23-4-29 0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因为微生物的关系,一棵树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其组成千差万别,才有了不同,但其DNA还是很稳定的,总体表现差异并不会过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

帖子

3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364949
鲜花
76 朵
农币
476 枚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湖田一品山庄 发表于 2023-4-26 10:58
如果有实例证明,就更有说服力了

实例比比皆是。多代嫁接造成难开花,难结种子,甚至不开花,不结种子,长势衰微,病害多发。百度搜搜就知道有多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

帖子

3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364949
鲜花
76 朵
农币
476 枚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HSORFL 发表于 2023-4-26 15:42
不完全同意您的观点,有性繁殖可能有优势,这是大自然设计的,要不也不会这样了。嫁接应该不同于插殖(对病 ...

实生苗嫁接基本等同于实生苗了,嫁接肯定是有非常多的优点的。我主要针对的是多代嫁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

帖子

3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364949
鲜花
76 朵
农币
476 枚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广州学徒 发表于 2023-4-26 21:49
普通人谁知道是几代呢?无从考究

从品种推广种植的年限和种植热度可以有个大概的判断,当然每个苗圃出的苗也会有很大差别。我猜测无籽大十应该是代数比较高的品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

帖子

3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364949
鲜花
76 朵
农币
476 枚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转载一段网络上的文章

仙人掌的病毒
植物病毒是很常見的病害,但是症狀通常都很輕微/不明顯。
病毒感染最大的問題,是永遠無法痊癒。
只要植物一被病毒感染,就會永久終生帶病,無性繁殖出的小苗也都會通通帶病。
這對於經常以無性繁殖的仙人掌/多肉植物是頗嚴重的問題。

植物病毒有可能會以這幾種方法傳染,實際上要看病毒種類:
1.共用修剪刀具傳染  (所有病毒都可用這種方法傳染
2.嫁接傳染    (所有病毒都可用這種方法傳染
3.植物彼此互相接觸 摩擦造成的傷口傳染 (所有病毒都可用這種方法傳染 但傳染效率極低
以上三種方法,在病毒學上通稱是機械傳染,因為都是由物理機械性的傷害所媒介的傳染。
自然狀況下只有情況三會發生,而且發生的可能也非常低,主要都是人類栽培的植物才會以這三種機械方法傳播病毒。


4.盆水傳染
5.重複使用盆栽或土壤傳染
以上兩種傳染法都是因為植物根部有傷口 傷口的病毒跑到水或土壤裡,間接造成傳染
算是廣義的機械傳染,但並不是所有病毒的傳染力都強到可議用這麼間接的方法傳染。


6.昆蟲叮咬傳染
7.花粉傳染  (A植物染病 用A植物的花粉幫B授粉 B就會被感染 目前只發現大約20種病毒可以靠花粉傳播
8.種子垂直傳染  (只有不到5%的病毒可以靠種子垂直傳染
以上三種方法都是要特化過的病毒才能這樣做

无性繁殖,病毒是代代累积的(我个人对这篇问的理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5

帖子

38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364949
鲜花
76 朵
农币
476 枚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无性繁殖只是个体基因的延续,而有性繁殖是两个个体基因的重组,在重组中基因多样性得到了保留,而且相比较而言,基因突变也更加的常见,而无性繁殖只能是延续个体部分的基因,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多样性是递减的。
基因多样性对于生物来说是关乎与生存的,因为基因越多,其发生突变的几率就越高,这些突变能够帮助生物更好的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

点评

生物遗传是个复杂的过程,果实繁殖可能会优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相当于动物的近亲繁殖,但生物的遗传也是会经过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的,传下来的应该是优秀的品种。早些年前,我们当地种的红薯(甘薯、番薯),就是年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4-30 0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30

帖子

106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初中一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25517
鲜花
1113 朵
农币
2336 枚
居住地
广东 江门 鹤山市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23-4-3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alt 发表于 2023-4-29 17:04
无性繁殖只是个体基因的延续,而有性繁殖是两个个体基因的重组,在重组中基因多样性得到了保留,而且相比较 ...

生物遗传是个复杂的过程,果实繁殖可能会优于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相当于动物的近亲繁殖,但生物的遗传也是会经过大自然的自然选择的,传下来的应该是优秀的品种。早些年前,我们当地种的红薯(甘薯、番薯),就是年复一年地插条繁殖的,并未见有明显不好现象。相反在这见年,果实繁殖被国内外的种籽公司做了手脚,不能用种籽繁殖第二代,以木瓜为例,种籽繁育的第二代,只有乒乓球那么大,但嫁接技术却能避过这个缺点,但嫁接10代以后怎样,我还没有试过,不过嫁接是一们很好的技术,这是不容置疑的了。育种技术就像菜刀,就看掌握在什么人手中。我们遇到“高科技”的不能留种的植物,可以用嫁接的技术绕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9-13 19:07 , Processed in 0.034871 second(s), 5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