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温岭市津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颜剑锋
在去津岭农业的路上,我指着沿路的葡萄园跟许涛(杰士农科江浙沪事业部负责人)说:“这个就是我们温岭葡萄的采后管理模式。”6月葡萄采收之后,基本上是放任不管的,早期落叶非常严重。
“老产区都是这样的,宁波、金华都这样。”许涛倒是见怪不怪,“我这边跑了那么多家,‘阳光玫瑰’种得好的都是以前没种过葡萄的。”
颜剑锋(温岭市津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天津做了近20年的日用品批发生意,2016年心血来潮回家乡投资农业,600亩土地,其中有200亩葡萄。结果毫无悬念,亏了几年后终于抓住“阳光玫瑰”这根救命稻草,总算起死回生,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龙头企业。
“今年卖得怎么样?”等到了园区,我问颜剑锋。3月时我来过一趟,花穗长得很整齐,在温岭这个剑走偏锋的葡萄促早产区算是比较难得的。
3月的花穗发育情况
“400万元应该有吧?”许涛估算道。
100亩投产园,3/4走批发渠道,最高20元/斤,最低10元/斤;1/4供线上平台和直播带货,结算价75元/盒,单穗装。直立型的包装设计得很独特,被我调侃为:让葡萄觉得自己还挂在树上,可以活得更久一点。
“钱都在我老婆那里。女人管钱,她心里踏实,不然睡不着觉。”颜剑锋不肯明说,倒是这番回答惹得众人大笑。
“今年实际产量有多少?”我对卖了多少钱和谁管钱都没有兴趣,但想了解具体生产情况。
津岭农科的新款包装
“今年我有点黑心了。”颜剑锋笑了笑,介绍道:“我原来计划是3500斤/亩,听说大家都没花,就多留了一点花穗;疏果时工人又多留了一些,本来的标准是60粒,结果70~80粒的都有。有些大棚的产量甚至超过5000斤/亩。”
“有没有出现问题?比如软果、夹青。”我问道。
一周前,我在常熟卢家葡萄园就发现这种现象。高温干旱导致叶片早衰,光合产物减少,营养供应不上。许涛告诉我,今年这种现象在亩产超过5000斤的葡萄园中普遍发生。
卢家葡萄园的挂果情况
“基本没问题,没软果,大小粒倒是有的。”颜剑锋说。
“软果我们有一套解决方案,亩产量控制在5000斤以下基本上没问题。”许涛解释道:“今年比较难的是上糖的问题。如果负载量超过5000斤,树体又不强壮,再加上叶片早衰,后期上糖是很慢的,到13%~14%就止住了……”
“你的糖度能达到多少?”我问颜剑锋。
“现在糖度比较高了,底糖18%应该有的,颜色都变黄了。”颜剑锋说:“刚开始的时候糖度比较低,14%,15%,慢慢增加到15%,16%……”
许涛(右)和颜剑锋在查看树体的营养状况
“早期市场糖度15%左右够不够?”我记得今年在云南的时候,采购商告诉我的标准是底糖16%,这还是比原来降了2个百分点的要求。
“够了,14%,15%就够了,在温岭基本上到不了16%的。”颜剑锋说:“因为大家都赶早,差不多就卖了。”
这也是温岭葡萄产区的特点。因为葡萄正常成熟的7—9月都是台风季,必须采用破眠、双膜、环割、控产等一系列促早措施避开台风季,抢占早期市场,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益。
津岭农科限根栽培的“阳光玫瑰”上市最早
“今年他前期的糖度不高,我们也有责任。”许涛说:“因为我给他的营养方案是按照3500斤/亩的负载量设计的,没想到最后留了这么多。今年又碰到高温,像刘以勇、曹海忠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咖会及时调整,把乌金绿、扶它旺这些有机营养的用量全部调上去。比如,我们原来设计的乌金绿一年的用量是8公斤,他们会增加到12.5公斤起,明年可能还要加……”
许涛这番话让我想起在云南建水种植葡萄的老乡徐夫明,他对这些产品的用量往往比推荐用量翻了几番,而且跟张飞宇(杰士农科云南事业部负责人)明言,只需告诉他这些产品起什么作用,不必告诉他多少用量。虽然听起来荒唐,但这几年的收益却能让人羡慕嫉妒恨。
津岭农科今年新扩种的60亩“阳光玫瑰”
“你在做方案的时候,浙江和云南在量上有差别吗?”我知道许涛还是杰士农科的葡萄专员,除了负责江浙沪的业务外,还要为全国各地的事业部和经销商提供葡萄的营养方案。
“有差别,云南的量至少比这里多1/3。”许涛说:“而且他们反馈回来的使用量也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提供的是基础版,他们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再作调整。如果按肥料的成本来算,云南一亩地需要5000元左右,这边不到3000元。”
“可能跟土壤性质有关系。”颜剑锋也有所耳闻:“我听在云南种葡萄的老乡说,他们1~2万元/吨的水溶肥都不要,非得用进口的3~4万元/吨的水溶肥。”
杰士农科新推出的活土神器——土贝康
“他们说效果差别很明显的,所以像杰士这类产品在云南卖得特别好。”我感叹道。
“我们浙江人做事,都是以结果为导向,对前期投入不会特别计较。”颜剑锋说:“所以这趟请杰士他们来,就是想在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营养方案,争取明年能更上一层楼。”
“从你们生产者的角度考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在哪一块?是希望减少肥料成本,还是提高品质和口感。”我问颜剑锋,并预先排除了另一个选项:“产量肯定是极限了,我想你不可能再在产量上动脑筋了。”
高负载量加高温导致叶片早衰
“产量要往下调,明年还是计划3500斤/亩。”颜剑锋说:“温岭的区位优势还在于早,虽然比不过云南建水,但比宁波、嘉兴一定要早,所以明年我想把上市期提早到6月中旬,6月10日开始卖,到7月结束。我今年产量留得太多,6月28日开始,一直到前几天才结束。树累人也累。”
“7月老贾的‘阳光玫瑰’都还没结束。”我想起今年7月中旬到云南弥勒时,惊奇地发现贾润贵的“阳光玫瑰”居然还没上市,而江浙一带促早的“阳光玫瑰”已经蠢蠢欲动。
“我今年刚开始的时候卖20元/斤,3500斤,一亩地还有7万元的产值。”颜剑锋摊了一本非常明了的经济账。
云南5月上市的“阳光玫瑰”
“他要赶早,不是追求产量和品质。”许涛已经明白颜剑锋想要的结果。
“对,两个目标。一个是产量,3500斤/亩;一个是时间,7月结束。”我特意把时间节点把后挪了一点,6月风险太大,“在这两个目标的前提下,他的营养方案具体要做什么样的调整?”
“我们有促早的营养方案。”许涛说:“首先从萌芽期开始,用(挪威)海藻素刺激生根萌芽,用乌金绿增加根系活力;然后在花前用美加富+微肥,提高开花整齐度;再是膨果期,高活性氨基酸+钙,乌金绿结合水溶肥,快速壮果;最后是成熟期,用点秋香、护力钾提糖增香,提早成熟。通过这4个节点让整个生育期往前赶。”
郝志鹏(右)向颜剑锋介绍产品的特点
“还有一个使用频次的问题。”具体负责对接这个园区的杰士区域经理郝志鹏补充道:“按照我们的方案,除了适当增加用量之外,使用频次也要适当增加,比如其他地方是7~10天用一次,这里就要每7天用一次,尤其是后期果实快速膨大的时候。”
“其实不少人会在我们的方案基础上增加用量和频次,嘉兴的陈方明就很典型。”许涛说:“比如,我们推荐每年叶面喷施美加富5次,陈方明一年不少于12次,翻一番还不止。”
工人在撒施有机肥
“从你们肥料供应商的角度来讲,主要是考虑成本的问题吗?”我颇感困惑,按理说供应商应该希望用户用得越多越好,不仅收益变大,而且使用效果也更加明显。
“对!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陈方明,他一亩地的产值很少低于5万元,所以觉得无所谓。但大部分种植户还是很在意成本的,而且我们的产品价位也是比较高的。”许涛说。
“你对成本考虑得多吗?”我再次向颜剑锋求证,前面他已经说过不会特别计较前期投入。
经历挫折但依然信心满满的农业投资者
“我主要还是看结果。”颜剑锋笑着说。
“主要还是收益的问题。有钱赚,大家都舍得投入;没钱赚,大部分人就不舍得了。”郝志鹏一语中的。 2022年9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