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溉帮★七袋长老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8072
2219 小时
15
一只猪猪 发表于 2023-04-30 21:32 豆浆机磨粉的可以不?
使用道具 举报
★万户侯★
7265
633 小时
0
大学一年级
1718
452 小时
古籍翻录 发表于 2023-03-07 12:03 这个是刀片打出来的吧,看着有点碎了。我的是砸出来的,颜色要更浅一些。
★溉帮★五袋长老
4063
802 小时
3
我家的小千金 发表于 2023-11-16 18:38 这么砸的,能讲详细点嘛
初中一年级
170
69 小时
古籍翻录 发表于 2025-02-16 16:20 砸艾绒没有啥门道,全是力气活。把艾叶在背光的地方晾干,这样会好砸些,但注意艾叶一定不能放在太阳下晒。最好能找到类似打年糕的那种石臼,把艾叶放在石臼中,然后就甩开膀子拿杵砸吧,刚开始不要太用力,倒不是怕伤绒,主要是要砸很长时间,不能一开始就把力气用光了,得细水长流。然后就是细水一直流、一直流、一直流······不停地流,现在回忆一下还都是泪。 刚砸一会,叶子会碎掉,没关系,不用管它,继续砸。叶子会到处乱飞,这个就有关系了,得赶紧把飞出去的收回来。真正取制绒的时候,艾叶的出绒率实际是很低的,大部分都成碎末筛掉了,所以容不得浪费。 等砸一段时间,叶子变得粉碎,下层开始有绒出现,但此时绒会很散,不成团,这时的绒还不能用。 继续砸,随着叶子形状变得模糊,粗绒清晰可见,但此时的绒仍然很散,仍然不成团,绒是和叶子碎末混在一起的,仍然不能用。此时恭喜你完成大约五分之一的工作量了。 继续砸,完全不见叶子,粗绒也开始变细,变得没有那么散了,不再和叶子碎末混在一起,有明显的分层,有要开始聚在一起的感觉,白色的绒很难见到了,此时恭喜完成五分之二的工作量了 继续砸,粗绒不见了,都是细细密密的绒,这些绒呈淡黄色,用手抓过松开后,绒团不散不变形,此时恭喜完成五分之三的工作量了。 下面将进入我个人感觉最痛苦的环节,把绒抓出来,也可为了避免辛劳被浪费,连同叶子碎末一起放进细筛中(筛孔不需要特别密,能筛细沙的就可以),把叶子碎末筛掉,这部分不痛苦。痛苦的是接下来要开始把绒里的碎梗挑出来,一点点挑,太痛苦了。我是抓一小团放在手心,稍微一握,感觉有扎手的就是细梗,挑出来后这团绒再揉一下,揉的时候感觉还有扎手的就继续挑,如此反复。这是最笨的方法,如果您和各位老师有更好的方法,麻烦快来解救我于苦海。这步完成就五分之四了。 最后的五分之一要相对轻松多了,挑完碎梗后,感觉绒还不够细不够柔顺,可以再继续砸一会,当然砸完之后还要继续筛,甚至还要继续挑梗。挑完再砸,砸完再筛,如此反复。最标准的绒呈现的状态就像是从铺了很多年的褥子中拆出来的旧棉花团,满满一团都是绒,只可见很少量的颗粒杂质。此时的绒就可以用了,品质已经远胜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各种所谓高中低档艾绒了。我的体会是此时的绒会有些燥,如果能把这些绒用棉布包起来,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一个月后再用,效果会更好。这个因人而异,您不认同可以忽略。 要是您问没找到石臼咋办?简单,把艾叶直接放到地上,蹲那里拿木棍捶吧,过程和用石臼砸大同小异。异在一是刚开始艾叶飞溅会更厉害,要更注意及时收回来不能浪费,要不然最后真得不了多少绒;二是等叶子完全碎掉后就砸一会筛一遍,砸一会再筛一遍,这样或许能提高些效率。 这是最笨的制绒方法,也是最正宗的方法,砸出来的绒品质要好于磨出来的绒,比粉碎机打出来的绒更是胜出至少一个等级。 顺便提两句,一是要注重叶子质量,现在市面上卖的艾叶绝大部分是种植货,一年可以收割四次,真的,很恐怖的四次。我所听闻到的以及亲身体验到的,只有端午的艾能称得上是药。如果不是真正端午的艾就没必要费这个功夫,直接拿粉碎机打吧。我家的艾也是端午割一次,这种端午艾是纯手砸的,这部分绒藏起来,不是亲友至近都不让看的;秋季艾结籽前再收一次,这批制出来的绒就是平时用的,品质称不上多好,胜在可以以量取胜,灸个感冒酸疼小症还是不错的。 再就是再好的绒也只是工具,会使用才是关键,灸的关键不在艾上,在配穴上,这部分会有个漫长的学习,千万千万不要像墙里边那些砖家说的哪痛灸哪。
小草你好 发表于 2025-5-18 20:02 写的好详细,厉害了,这样搞太累了啊,有其他方法吗?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7-31 14:50 , Processed in 0.030516 second(s), 4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