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溉帮★五袋长老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2150
907 小时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学一年级
1135
109 小时
杠精 发表于 2021-08-18 22:14 没事干嘛要搬,在说了要搬的话把它 放倒了滚着走啊
洛情鸢 发表于 2021-08-20 19:58 你怎么搬上楼的?
初中二年级
222
138 小时
3881
303 小时
1357
1038 小时
杠精 发表于 2021-08-18 21:02 1月25日种的,天天混在基地上没怎么管它,这是种下去时候的样子
艾斯卡 发表于 2021-08-22 12:01 被很多人认为种不好的大苗
杠精 发表于 2021-08-22 13:50 嗯,大苗长起来不是苔藓苗能比的,苔藓苗在怎么长,到明年能有这大苗上一半的果吗,直接省了两年的时间,今年种明年,后年就进入丰产期
艾斯卡 发表于 2021-08-22 13:54 我也喜欢大苗,抗性也好,适应性也强
杠精 发表于 2021-08-22 13:58 奇了怪了,为什么大部分说大苗种不活,到底是用什么骚操作
艾斯卡 发表于 2021-08-22 14:09 我也很奇怪啊,看不懂,关键这还是大部分人的认知
杠精 发表于 2021-08-19 18:07 呵呵,这是次要的,只要种下去它能活就有办法去改善,所谓的老苗是你们觉得老了,不是有木质化的苗就叫老苗,木质化高的枝条茂盛的苗一样好,苗袋过小团根的现象很正常也没什么大的影响,团根说明根系好才会团在一起,根都没多少怎么团?问题是出在不知道什么人引导的教你们洗根,不去动它根系自然会长开,你洗干净了在种跟种裸根苗一样的,裸根在冬季还可以,其他季节成果率低得可怕,在经过你洗了以后有的根系损伤,你想怎么种?发现黑根用药处理救过来了还能养,你不管它只有等死,黑根不会自己好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根腐了,图片里这棵够老吧,这棵是我开始种植蓝莓第一批大苗,买的时候就是四年多的苗,我种蓝莓也十来个年头了,这棵蓝莓年龄在15年左右了,期间品种调换挖了出来放在纺布袋里就没管过,几乎就是自生自灭,一月份看见它还有一口气我就把它挪回来了根系基本都没多少了就几条主根在,调理了一段时间现在也有新枝条出来了啊,慢慢到明年又是一条好汉了,原来的主干都枯得就剩下中间这两条了这不也救过来了吗,只要苗不死只是花点时间来养而已,你们买苗不会看,光看苗长的高,像那些就一个枝条的苗看都不用看,枝条越茂盛越好,低于三个枝条的苗根系都不会太好,有的拔了袋子给你看啊好多根团在一起,你就觉得这苗根系不错啊,你得分清蓝莓根和草根的区别,别一看全是根就买了回来蓝莓不长,全TM长草了
杠精 发表于 2021-08-22 14:20 大多对蓝莓的认知都是被一些奸商,键盘侠带歪了吧,有点木质化的苗就叫老,还看到很多说老树不行,要平茬复壮,什么老了萌发率差,就只会照本宣科,看我这些七八年的老树萌发率,新枝条的粗壮度,打脸吗?新枝不管是基生枝还是侧枝基本都是小拇指粗
艾斯卡 发表于 2021-08-22 14:22 我虹越那些大苗都是直接整团种的,正常都长,不长的都是土没弄好。之前我买过真正的老苗,店家直接明说了是好几年的那种,树皮都没有,杆子像发霉的枯树干,上面还有霉菌,种下去也长粗的新枝
杠精 发表于 2021-08-22 14:27 老苗,不管它枝条多老,只要根系好好好的,根系上没病,种下去都不会差,在适当配点根肥很快就能恢复,很多都知道大苗种的时候,什么洗根的,种下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平茬的,很多都不知道种植的深浅会有什么影响
杠精 发表于 2021-08-18 22:55 这个贴也可以诠释为什么说一棵苗种下去不要瞎剪,看到很多贴子种下去后基本平茬,要么乱剪,这两棵苗拿回来都是两年的苗了,在大多人里面都会说老苗了,老吗?这苗如果我种下去平茬或者乱剪的话不会长成这样的,所以说啊,别走弯路,别道听胡说,没事别瞎鼓捣,两棵苗种轮胎里面前段时间摘完果修剪后在我留的老枝条上这几天又开花了图片是这批苗进来时的样子,某些任何时候只能种苔藓苗的大神我弱弱的问一句脸上啪啪响吗?这是钵苗吗?这是钵小苗大的钵苗吗
艾斯卡 发表于 2021-08-22 14:34 它不止老,还枝干都发霉了灰褐色的枝干,还有霉斑,根就是没到黑的程度,所以缓了很久
杠精 发表于 2021-08-22 14:40 遇到这种,最好打点药处理下,把其他的传染才麻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7-8 22:21 , Processed in 0.050676 second(s), 8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