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夏天,是各种水果的狂欢季,这其中,少不了李子朴实无华的身影,或青黄或暗红,酸甜中常带一点涩意,在琳琅满目的水果架前,很难占据C位。
但如果寻常的李子与“文化”嫁接,能否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6月初,源味团队来到大冶市金山店向阳村朱家山头,去探访一枚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李子,是如何让一个省级贫困村,蝶变为让人一见倾心的美丽乡村。
不一样的李子
置身朱家山头,只见连绵的山丘,一片苍翠,砖混结构的民居三三两两、星星点点散落其间。
和别的山不同,朱家山头的山并不高,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漫山的李树。
春来,李花开,一棵比一棵热烈,一朵比一朵漂亮,洒在地上的阳光被李花剪碎,和散落的花瓣装饰着大地。
进入5月,李子开始转色,由青转绿,再染上淡红。阳光的香甜慢慢地挤进一枚枚小小的果。
等到6月中旬,李子彻底成熟,满树滚珠缀玉的,看一眼都会让人流口水。
朱家山头的李子,并不寻常,当地人叫香李,也叫状元李,一听名字便知大有来头。
相传,光绪年间的状元郎朱国桢,他的“宿舍楼”,也就是翰林院后花园里,种上了慈禧太后爱吃的贡李。
返乡省亲时他便捎回了几株苗带到了家乡,三年后,结出的李子香甜酥脆,朱国桢将此李命名为“香李”。
因为有这一段历史渊源,后大家也把香李称之为“状元李”。
除了品种来源堪称传奇,朱家山头的气候条件也特别适宜种李。
得天独厚的三湖水系源头,湖光潋滟,水质清澈。
当地严寒期短,雨量丰沛,四季温和。
土壤则多为稀松的乌黑麻谷土壤,夹杂黄土,耐旱排涝,被人们称为乌沙(乌纱)土。
为了进一步提升香李的品质,向阳村成立香李专业合作社,统一田间管理。
无论是嫁接、扦插、分株,还是选苗、定植、修枝,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经过几代定向的培育,朱家山头的香李口感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
千方百计卖李
在村支书朱加明的记忆中,儿时村子里就种了不少香李树,屋舍的左右,菜园的边角,东一棵,西一棵,随意,散漫,像极了闲适的汉子,站在村庄里聊天。
他还记得,小时候待大人出门去田野里干农活去了,就偷偷地翻进园子,滴溜快速地爬上树的情形。
摘下的李子,用手一捏,手感绵软,咬一口,皮软汁满,脆脆的,先是一种微酸,然后是满口的甜,仿佛是清晨的阳光,清新,一下子让满屋场都是李子特有的味道。
向阳村支书朱加明
惦记着家乡的李子,在外多年的他于2019年返乡,继续扛起家乡的香李产业。
现如今,村子里556户村民家家都种上了李子树,规模大一点的种有200余亩。
算下来,村子里有60多万斤的产量,怎么在短短的十余天的上架期,把李子卖出去,这让大家犯了愁。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深加工,“延长”李子的售卖期,为此,研发了李子酒、李子果脯等产品。
香李酒
香李蜜饯
联系企事业单位,做礼品定制,这样也可以消化掉一部分。
作为“一村一品”的项目,登上中国扶贫网,也接到了不少爱心人士的订单。
当然,最成功的,当属一年一度的“香李文化节”,开展文艺演出,举办李子采摘比赛,评选“吃李子冠军”……
每一年6月中旬至下旬,在香李口感和甜度达到峰值的时候,村子能吸引10余万人前来采摘游玩。
游客不仅可以在此吃到好吃的李子,还能吃到水蜜桃、狗血桃以及石磨豆花、农家腊肉等原生态美食。
一定能走得更远
依靠种植香李,每一户村民每年可以轻松入账万元,但仅仅十余天的售卖期,不能持续盈利。
怎样找到适宜的产业,多维度发展,对此,朱加明和村委领导,绞尽了脑汁。
他们察觉市场上艾草类产品销量不错,于是发动村民开始试种艾草。
当地市场对鸡和蛋类的需求较旺,又率先干起了散养鸡。
而更大的一盘棋,是发展文化旅游版块,这是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的。
朱家山头可谓人杰地灵,诗书传家。
有进士朱映清、神童朱国桢、举人朱佑臣、朱蔚……有父子同科、兄弟同科双双中举之奇事。
朱家祠堂
近代有革命之家朱少甫,医学之家朱祜廷,书法家朱九如……
清朝时,朱家山头考中进士两名,举人十三名,秀才一百四十多名。
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如今文脉却无人传承,确是一桩憾事。
机缘巧合,有投资商找到到朱家山头,想要在这里发展文旅,一拍即合之下,一个以“鸡”为主题的庄园,就这样诞生了。
在向阳村毛岭湾后背山,正在打造一个集观光、游学、拓展、产品展示及销售、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噗叽农场。
“千鸡岭”“小食鸡”“鸡缘时光”“岭间风景线”“岭峰书局”……各色功能分区定位,观景台最高点矗立着一只神采奕奕的公鸡雕塑。
源味君去的时候,农场正在打造中,不过已初具规模。
金茶苑
网红“霍比特”小屋
除此之外,村里众多的古民居,古石城墙,古石板路,这些非物质文化联系一起,开发一条旅游线路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除了村委的努力,外地的很多游子,也一直心系故园。
在海南工作的朱世勋,就是其中一位,翻阅他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关于香李的推介。
“我总记得,登上茗山的情形,前面大冠山形如笔架,九枝朝北的山形有九龙下海之势。山上有跑马场、仙人座,山顶空旷,视野开阔,瞧上一眼,便可忘忧。”
“日月楼”观景台
离家多年的他告诉源味君:
清脆可口的香李,俨然已经成了家乡植入梦中的特殊符号,诱使我常常在梦中甜甜地笑醒。
朱世勋一直牵挂家乡的老父亲
朱世勋说,香李,早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春节无法返乡的打工族,总不忘和亲朋好友打招呼:
“等李子熟了,我就回来了。”
就先天条件来说,朱家山头的优势并不突出,2020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空心村。
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一跃成为省级美丽乡村,这里面,除了香李产业的加持,更有积极为村庄寻求出路的基层干部的努力,以及心心念念记挂家乡发展、并愿意返乡创业的游子的贡献。
一群人合力去做一件事,可以想见,朱家山头,未来可期。
来源:农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