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学毕业生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443
347 小时
0
男子汉 发表于 2020-10-05 16:32 土培我是弄好长时间了但水培方面只是个初级班,如果队长可以开一个水培技术贴子详细说一下水位的高度,营养液的配置及各阶段的浓度等等细节那就好了,帮友们就受益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学一年级
3
17 小时
浮城大队长 发表于 2020-10-05 18:13 不要把水培看的多神秘,也不是什么高大上黑科技。给水就行! 水培难在转变思想而不是技术,第一个看到螃蟹的估计吓死谁都不会想到这是一道美味。夸张点太空总署用的也就无土栽培,未来发展必然方向。日本人7/80年代就用来生产的技术为什么我们要抗拒诋毁? 传道授业我不敢,帮里早有前辈在玩,等我有时间详细说说怎么玩。
农艺达人
4431
2119 小时
234
浮城大队长 发表于 2020-10-06 13:38 定植后快10天,东莞持续高温今天总算降2度。状态不错,全部成活。
男子汉 发表于 2020-10-06 23:18 队长,今年我也弄了几十株水培,请介绍一下定植蓝水位有多深,EC各阶段是多少?谢谢
浮城大队长 发表于 2020-10-07 01:14 另外一个重点是品种问题,前面有个叼毛提到草莓水培根系会老化这个问题,他啥鸡儿不懂但是说到了重点。水培的根系问题,根系老化并不是草莓不适合水培,是部分品种会因为温度高或者低出现问题。正常人都知道植物根系会分阶段来工作,老的储存新的吸收,木质化 根尖负责的任务都不一样。 我一直在挖掘水培草莓最适合的品种,几乎每年都往水里实验不同的品种。市面上能买的我都拿来实验,比如去年四星就给我怼水里怼死过,前年的淡雪,今年估计怼丽瞳 星月。 我给小伙伴总结出了一系列品种对照,最适合水培的品种有 (桃熏 美白鸡 红花系列 )其次生产用艳丽 越秀 丽雪 白雪公主 天使系列 维C 妖精 还有带法兰地基因的果期可以很长。反正没有不能水培的,只是水培出来效果不比土培差的就那些,我还在试验中来着,国产的大部分都能拿来水培的,京字系列就比土培产量高,越系也可以玩,丫的都或多或少的带着法兰地基因。 这里重点讲讲红颜 脏鸡这类北方传统种植品种,也可以水培,但是水温不能高,高于25/28度就会容易出现上头那个叼毛讲的根系老化,南方嘛,傻子才种红颜脏鸡,到了30度土里也得死更别说水里。香蕉我水培了2年,产量还行,就是果期太短没什么意思。高口感女峰基因的都需要冷量,咱南方玩不转。
男子汉 发表于 2020-10-07 10:10 相比瓜菜之类品种草莓的根系耐水泡能力确实较差,通过调低水位等等操作,我弄的几十株隋珠也算活的不错,试验后本人认为水培草莓是可以的但根系问题确实是重点要再进一步探讨解决的,昨天又Dly了一个水培架子,苗子在路上,下图是我水培了二十多天的隋珠,是土培苗转水培,成活率也达到百分之百,长势还是可以的,
浮城大队长 发表于 2020-10-07 12:16 要么不用,但是千万别用陶粒。容易滋生细菌。
男子汉 发表于 2020-10-07 12:52 用海棉就怕保水能力太强会造成茎腐所以用了疏松透气性比较好的陶粒
浮城大队长 发表于 2020-10-07 13:00 你这样成半干不湿了,属于二培行列。上半截是土培模式,然后再低水位运行。前期扎根是个难题,直接用海绵泥炭或者椰糠,高盆运行。用万象盆种在里头,加棉线吸水。跟我那个黑盆一样加高,群里有个小伙伴就这样搞,效果还不错,就是植料前期会污染管道。
男子汉 发表于 2020-10-07 13:06 现在我观察到的问题是,根系在陶粒微湿润环境时长的非常好嫩白嫩白色的,真正扎入水中就开始变成灰色了状态非常不理想,但植株外观长势好像还是正常的,EC是500左右一直不敢提升
大学一年级
329
568 小时
浮城大队长 发表于 2020-10-07 14:56 根系性质不同,陶粒里出来的是带毛的气根,到了水里就要转换成水根,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氧气才不腐烂。 这样生长速度慢,还不稳当。要么全水培,要么二培。陶粒中空根系接触空气后再到水里这个过程并不好,等于大冬天上身毛衣下身光腚。转化过程太漫长,不符合水培高速生长的理念。关键是这陶粒非但不能储存营养还容易入侵病害,你有2选择,换模式做二培。加高水位打氧出纯水根。
男子汉 发表于 2020-10-07 15:40 好的,新建的管用你的方案试试,谢谢
★溉帮★五袋长老
3866
551 小时
2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4-26 21:46 , Processed in 0.156273 second(s), 8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