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禁止发言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6000
157 小时
0
桃之精华 发表于 2019-12-24 22:25 地栽的话 ,你种下后提前准备一根顺直的细竹竿,立在葡萄树一边,这是必须的第一步,第二,葡萄成活后,最低80厘米前不要打顶摘心,树势弱的话,树体长到80厘米时摘心,树势壮的话一米到一米二摘心打顶,让最顶端的一两个付稍继续生长,如果长势不是旺盛,留最顶端一个付稍继续生长,庭院栽培,由于和生产栽培要求不一样,有人采用葡萄不大顶,一直延伸生长,这样的措施也可以借鉴。 摘心打顶和不摘心的区别是 摘心后树体暂时停止生长,这样根部供给的养分就会集中供应到主干和芽子上面,使主干木质化程度高,芽体有了充足的养分,如果树势健壮的话,当年就会形成花芽,而不打顶的树体会一直优先顶端生长,而使主干细扁无力,木质化程度低,芽子秕弱质量不好,属于近乎无效的生长。不符合葡萄栽培的目的。 葡萄打顶后,主干上初最顶端的付稍继续生长外,其余叶片间萌发的所有付稍必须留一片叶子反复摘心,如果把付稍都抹除的话,主干上的冬芽会被迫大量萌发,这样第二年就会有大量本该有花芽的芽子提前一年萌发而报废了 要做好葡萄病虫害的防治,第一年尤其是霜霉病,会让你欲哭无泪的 苗子长高后会倒伏的,及时把枝条绑缚在旁边的竹竿上面,绑的越直,长的越快,如果需要埋土防寒,竹离苗子远一点,让苗子基部有一个角度再直着上去,树体大了会容易弯平到地面上的 先说这些吧,有别的问题再及时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贤人不闲 发表于 2019-12-25 17:02 庭院葡萄不用打顶,直接长到想要的高度再打顶,抹去所有的侧芽,不留侧枝,你就会发现非常快速的获得了一条光滑无伤疤的主干,况且主干下部的芽根本用不到,也不用来结果,到了棚架高度再反复摘心促壮或培养分枝,培养得好,第二年葡萄在架面上有果!
★溉帮★九袋长老
1万
4471 小时
8
GDP 发表于 2021-2-18 21:00 学习
洛知秋 发表于 2021-02-24 11:23 一直想看无与伦比的葡萄辫子
GDP 发表于 2021-2-24 17:30 。。。。什么葡萄辫子
★溉帮★六袋长老
6048
1358 小时
3
喜中500万 发表于 2021-02-24 22:15 没错地栽架下不用打顶。
喜中500万 发表于 2021-02-24 22:18 8月底9月初到达架面上预留长度就打顶。当年长成图一模样,2图三图是第二年春结果状。
洛知秋 发表于 2021-02-24 20:33 无与伦比用葡萄树编的辫子
★溉帮★五袋长老
2344
883 小时
初中三年级
204
200 小时
★元老★
参加活动:2 次
2411 小时
192
莫墨 发表于 2021-04-22 21:22 霜脲氰代森锰锌有用吗?看到别人都是这组合就跟着买了
桃之精华 发表于 2021-04-22 21:34 如果说有用吗,肯定是有作用,但这两种药一般有效期有限,会让你疲于应付。
小学二年级
63
31 小时
桃之精华 发表于 2019-12-26 00:16 看来你有这样管理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管理方法也是一项成熟的管理技术,感谢邦友把技术无私地分享出来,我这里是大田种植,但在家里种植基本也是这样的习惯,在我们石家庄地区,当年苗长到一米左右时,也就进入七月份,这时候地温和气温已经上来了,葡萄植株已经进入旺长期,先打顶充实一下植株,顶端萌发出新稍留两根再两根做延长枝,同时开始肥水紧供,少量多餐地每隔半月连施四次肥料,两个月后主蔓粗度最粗可以近三公分,长度可以达到近三米,但上部由于是两根延长稍,每根粗度会有一厘米多,正好是结果枝的理想粗度,由于两根延长稍一起生长,不会徒长,这样延长稍冬芽就会很充实,第二年就会形成一些产量,由于下部粗度很大,产量高些也不会带不起来,打顶是为了使用两根延长稍。
大学三年级
1582
315 小时
大学二年级
628
404 小时
3080
1156 小时
210cjp 发表于 2019-12-27 09:56 这样处理主干是长得好快, 但是我嫌当年主干生长不够粗, 我的架面离地有四五米, 能不能这样: 上到架面之前不摘心, 副梢一律留三叶绝后摘心.
高中一年级
332
301 小时
1521
928 小时
39
高中三年级
606
189 小时
桃之精华 发表于 2019-12-24 22:25 地栽的话 ,你种下后提前准备一根顺直的细竹竿,立在葡萄树一边,这是必须的第一步,第二,葡萄成活后,最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4-28 17:09 , Processed in 0.146730 second(s), 8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