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俊亮

葡萄病害大全 高清 (转载)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748

帖子

765 小时

在线时间

314

好友

大学毕业生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昵称
哈尔滨001
UID
70499
鲜花
3743 朵
农币
12379 枚
居住地
黑龙江 哈尔滨
专职
农场基地
发表于 2011-6-2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清晰的图片。资料!!谢谢!!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95

帖子

208 小时

在线时间

17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UID
63320
鲜花
573 朵
农币
4120 枚
发表于 2011-7-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今天又回来看,真是一次比一次明白,太感谢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60

帖子

194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UID
74114
鲜花
460 朵
农币
4526 枚
发表于 2011-7-19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包头
下来看看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90

帖子

48 小时

在线时间

13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75270
鲜花
12 朵
农币
608 枚
居住地
云南 楚雄
专职
种植户
发表于 2011-7-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很好学习了谢谢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96

帖子

90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昵称
小黄
UID
62868
鲜花
7 朵
农币
1350 枚
居住地
湖南 怀化 溆浦县
专职
种植园主
发表于 2011-7-2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怀化
写得比较详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80

帖子

342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高中二年级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UID
62144
鲜花
214 朵
农币
6160 枚
发表于 2011-7-2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好资料实用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60

帖子

48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高中三年级

Rank: 12Rank: 12Rank: 12

UID
74533
鲜花
31 朵
农币
6446 枚
发表于 2011-7-2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赞一个!!!!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

帖子

9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78070
鲜花
0 朵
农币
77 枚
发表于 2011-9-2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学习了~!谢谢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04

帖子

640 小时

在线时间

6

好友

大学三年级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昵称
茗兰
UID
73362
鲜花
4901 朵
农币
10077 枚
居住地
山东 日照 东港区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9-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日照
好资料,收藏了。辛苦楼主了,谢谢 !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41

帖子

1506 小时

在线时间

81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昵称
重庆市君道生态葡萄园
UID
74929
鲜花
206 朵
农币
15408 枚
居住地
重庆 大足 三驱镇
专职
农场基地
发表于 2011-9-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学习了
谢谢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16

帖子

787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大学二年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UID
75607
鲜花
33 朵
农币
5868 枚
居住地
四川省
专职
农场基地
发表于 2011-9-20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眉山
好资料,先收藏,以后慢慢学习,辛苦楼主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3

帖子

207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初中一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091
鲜花
2 朵
农币
1750 枚
发表于 2011-9-2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好资料学习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69

帖子

777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昵称
智超园艺
UID
77675
鲜花
10053 朵
农币
8217 枚
居住地
江苏 常州 新北区 新桥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9-2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太感谢楼主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69

帖子

777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昵称
智超园艺
UID
77675
鲜花
10053 朵
农币
8217 枚
居住地
江苏 常州 新北区 新桥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9-2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好像没看到灰霉病与霜霉病的防治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69

帖子

777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昵称
智超园艺
UID
77675
鲜花
10053 朵
农币
8217 枚
居住地
江苏 常州 新北区 新桥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9-22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葡萄扇叶病
简 介
  英文名  Grape fanleaf
  异名  葡萄退化病。
  病原  葡萄扇叶病毒。属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Nepoviruses )、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亚组。
  寄主  自然寄主只限于葡萄属,试验寄主包括7个科的30种植物。
  危害  表现为病株衰弱、寿命短,平均减产在30%~50%。
  分布  世界各葡萄产区。1980年首先在新疆发现,目前国内葡萄带毒范围较广。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病毒的不同株系引起寄主产生不同的反应,有3种症候群。
  (1)传染性变形,或称扇叶:由变形病毒株系引起。植株矮化或生长衰弱,叶片变形,严重扭曲,叶形不对,呈杯状,皱缩,叶缘锯齿尖锐。叶片变形,有时伴随着斑驳。新梢也变形,表现为不正常分枝、双芽、节间长短不等或极短、带化或弯曲等。果秘少,穗型小,成熟期不整齐,果粒小,座果不良。叶片在早春即表现症状,并持续到生长季节结束。夏天症状稍退。
  (2)黄化:由产生色素的病毒株系引起。病株在早春呈现铬黄色褪色,病毒侵染植株全部生长部分,包括叶片、新梢、卷须、花序等。叶片色泽改变,出现一些散生的斑点、环斑、条斑到各种斑驳。斑驳跨过叶脉或限于叶脉,严重时全叶黄化。初夏远看葡萄园,可见到点点黄化的病株。叶片和枝梢变形不明显,果穗和果粒多较正常小。
  (3)镶脉:或称脉带,传统说法认为是产生色素的病毒株系引起。可能有不同的病因学。
病原物
    (1)形态:病毒颗粒同轴,直径30纳米,具角状外貌。
      (2)特性:致死温度为60~65℃,10分钟,体外存活期为15~30天(20℃)。
      (3)检测:①草本指示植物检测萄萄扇叶病毒。由于葡萄汁浓的pH值(约3.5)较低,且含有较高浓度的单宁等抑制病毒活性的物质,因此用普通方法研磨组织获得活性病毒极难成功,须在含2.5%尼古丁或2%聚己烯毗咯烷酮的0.lmol/L磷酸缓冲液(pH7.0)中进行,之后才能摩擦指示植物接种成功。昆诺黎,接种后8~10天,新叶产生明脉,上位叶产生系统症状,秋季顶叶变白。千日红,接种后叶片上出现褪绿斑,后变为紫色不规则斑。黄瓜,接种后15~20天,产生淡绿色的花叶,有时也有斑驳、斑块及环纹等症。菜豆,接种后叶片产生局部褪绿斑,系统症状为明脉、线纹和叶扭曲。②木本指示植物检测萄萄扇叶病毒嫁接木本指示植物是检测葡萄扇叶病毒最可靠的方法,常用的指示植物是沙地葡萄圣乔治。通过芽接,圣乔治展叶后产生油斑、花叶、叶形不对称等症;系统性症状为植株叶缘的缺刻急剧加深,枝蔓节间缩短,有时有扁蔓现象。③血清学测定,血清学方法逐步应用于葡萄扇叶病毒的检测和鉴定。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测定和免疫电镜(ISEM)技术也用于葡萄扇叶病毒的检测,具体方法有:双抗体夹心法;异种动物抗体夹心法;间接异种动物抗体双夹心法;蛋白A抗体夹心法。近几年又有葡萄扇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出现,用以区分多抗血清不能区分的分离物。
侵染循环
    病原在同一葡萄园内或邻近葡萄园之间的病毒传播,主要以线虫为媒介。有2种剑线虫可传毒,即标准剑线虫和意大利剑线虫,尤以标准剑线虫为主。这种线虫的自然寄主较少,只有无花果、桑树和月季花,而这些寄主对扇叶病毒都是免疫的,不表现症状。扇叶病毒存留于自生自长的植物体和活的残根上,这些病毒,构成重要的侵染源。长距离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感染擂条、砧木的转运所造成的。机械传染。扇叶病毒极易进行汁液接种,病毒为害胚乳,但不能侵染胚,故葡萄种子不能传播,但试验草本寄主可由种子传播。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建立无病母园,繁殖无病母本树,生产无病无性繁殖材料。
  (2)脱毒处理:葡萄病毒病的药物防治较困难,其防治措施主要是葡萄脱毒与培育无病毒苗木。①热处理脱毒法是根据病毒和寄主细胞对高温的忍耐程度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使寄主体内的病毒浓度降低或失活,而寄主细胞则快速生长,最终导致寄主生长点附近的细胞不含有病毒,从而达到脱毒的自的。②茎尖培养脱毒的依据是病毒在感染植株上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幼嫩组织含量较低,生长点含病毒很少或无病毒侵染,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切取微茎尖进行培养,即可达到脱除病毒的目的。茎尖越小,去除病毒的机会越多,但外植体成活率越低。③单纯的热处理与单纯的茎尖培养均不能完全脱除病毒,且条件要求高,操作困难。④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葡萄先在温室内培养以促其生长,然后取其茎尖消毒,在灭菌的超净台显微镜切取茎尖,嫁接在预先消毒后培养在暗室内的试管中的砧木上。⑤病毒抑制剂能抑制病毒的发生,与茎尖培养结合能脱除植株体内的病毒。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69

帖子

777 小时

在线时间

12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昵称
智超园艺
UID
77675
鲜花
10053 朵
农币
8217 枚
居住地
江苏 常州 新北区 新桥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1-9-2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葡萄霜霉病
简 介
  英文名  Grape downy milde
  病原  葡萄生单轴霉Plaamopara viticola(Berk.& Curt.)Berl.& de Toni,属鞭毛菌亚门。
  寄主  葡萄等。
  危害  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我国葡萄的主要病害。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病害引起新梢生长低劣、不充实、易受冻害,引起越冬芽枯死。
  分布  各葡萄产区。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只为害葡萄地上部幼嫩组织,如叶片、新梢、花穗和果实等。
  (1)枝干:新梢上端肥厚、弯曲,由于形成孢子变白色,最后变褐色而枯死。如果生长初期侵染,叶柄、卷须、幼嫩花穗也出现同样症状,并最后变褐,扭曲或干枯脱落。
  (2)叶片:病部油浸状,半透明,角型,淡黄色至红褐色,限于叶脉,病斑大小因品种或发病条件而异。发病4~5天后,病斑部位反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似霜物,这是本病的特征,霜霉病因此而得名。病叶是果粒的主要侵染源。严重感染的病叶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的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
  (3)花:花穗积聚的露水利于病菌侵染,发病小花及花梗初现油渍状小斑点,由淡绿色变为黄褐色,病部长出白色霉层,病花穗渐变为深褐色,腐烂脱落。
  (4)果实:幼嫩的果粒高度发病,感染后果色变灰色,表面满布霜霉。果粒长大到直径2厘米时,不形成孢子,也就是没有霜霉状物。果粒成熟时较少发病,但感染的果梗可以传染给老果粒,病粒变褐色,但不形成孢子。白色葡萄品种感染的较大果粒变暗灰绿色,而红色品种则变粉红色,感染的果粒保持坚硬,甚至比正常果还硬,但成熟时变软。病粒易脱落,留下干的梗疤。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也会脱落。
病原物
    (1)形态:①菌丝。管状,多细胞核,直径8~10微米,病原以吸盘凹入细胞壁而被包住,然后进入细胞吸收养料。病菌形成孢子囊进行无性繁殖。②孢子囊。椭圆形,透明,大小为(12.6~25.2)微米×(11.2~16.8)微米,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长140~780微米)。每个孢子囊产生4~8个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它从孢子囊顶端乳状突的开口游到外面的水中,或者直接穿破孢子囊壁游出。孢囊梗。自叶片病组织反面的气孔抽出,或从果粒皮孔抽出,4~6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次,分枝2~3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端有2~3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孢囊梗在较潮湿的条件下生长较长。③游动孢子。单细胞,呈肾形,大小(7.5~9)微米×(6~7)微米,鞭毛在游动孢子扁平的一侧长出,长30微米。游动孢子经数分钟至半小时后,停止游动,生出芽管。在寄主组织内的各个游动孢子所形成的菌丝进行原生质融合,产生异形核菌丝体。④卵孢子。有性繁殖在寄主组织,主要是叶部病斑的海绵状组织中进行,偶尔也在栅栏组织中繁殖,在这些组织中形成卵孢子。夏天菌丝顶端膨大,分化成精子器和藏卵器,两者融合,形成卵孢子。卵孢子直径20~120微米,由两层壁膜包藏,并由皱缩的藏卵器壁覆盖着。春天卵孢子在游离水中萌发,产生1个细芽管,偶尔也产生两个芽管,芽管长度不一,宽约2~3微米。芽管萌发,产生梨形孢子囊,大小28微米×36微米,每个孢子囊形成30~60个游动孢子。
      (2)特性:霜霉病菌不能用人工培养,对病菌的生长适温不够了解,但已查明,气温在30℃以上,寄主组织内的菌丝生长受抑制。13℃以上,病叶形成薄壁孢子囊,22~24℃,湿度95%以上时大量萌发。孢子囊形成温度为9~36.8℃,最适温度为18~22℃。黑暗环境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是起传染作用的重要器官。游动孢子在12~23℃经24小时萌发。卵孢子萌芽适温为16~24℃。
侵染循环
    病原葡萄霜霉病菌的孢子囊抗逆力较差,寿命不长,即使在葡萄终年不落叶的地区,孢子囊也不能越冬。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越冬,其中以病叶海绵组织中形成的卵孢子数量最多。卵孢子的抗逆力很强,病残组织腐烂后落入土壤中的卵孢子能存活两年。越冬的卵孢子经3个月的休眠后,当降雨量达10毫米以上,土温15℃左右即开始萌发。萌发时产生1个孢囊梗,并在其顶部形成1个大型的芽孢囊,通过气流或雨滴溅散传播至叶片上。在有水滴的情况下,芽孢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休止后再萌发长出芽管,从寄主的气孔或皮孔侵入,开始了1个生长季的初侵染。病菌侵入后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寄生和扩展,长出圆球形吸器伸入细胞内吸取营养和水分,引起发病。在有些地区,当秋季气温下降,水分减少时,存在于枝条或芽内的霜霉病菌的菌丝体,也可以和寄主一道进入休眠状态而越冬,到下一年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又开始活动,长出新的孢子囊,开始当年的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在有雨、露、雾,湿度达95%以上时,病斑上长出成簇的孢囊梗和大量的孢子囊。孢子囊靠风传、露水或雨水分散。在整个生长季可重叠的进行多次的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病害的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在适宜的温度下为4~7天;潜育期还因品种抗性不同而异。发病品种只需7~12天,而抗病品种则可长达20天。生长季末当气温下降,水分减少,植株落叶休眠时,病组织内的菌丝产生藏卵器和雄器,配合后形成卵孢子休眠越冬。霜霉病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的时期有所不同。华北地区于7~8月份开始发生,9~10月份为发病盛期;华东地区于5月份开始发生,6,7月和9月为发病盛期;广东地区以5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份为发病盛期,秋季如遇降雨或重露,发病可延续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而苗圃则于3月中旬使开始发病。
发生因素
    (1)寄主抗病性:美洲种较欧亚种抗霜霉病。不同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发病品种病斑较大,组织坏死速度较慢,孢子囊形成的密度大、数量多,病害潜育期较短,而抗病品种形成较小的病斑,病组织较快坏死,病斑上形成的孢子囊较稀疏,病害潜育期较长。高感霜霉病的品种有金玫瑰、乐选7号、大宝等;中感品种有白香蕉、玫瑰香、新美露、甲州、甲斐路、标加拉等;中抗品种有吉丰18号、巨峰、先锋、希来特、玫瑰露、高尾、梅露汁、黑皮诺、龙宝、红富士、黑奥林、纽约玫瑰等;高抗品种有北醇、康拜尔等。植株抗性的差异与植株本身生化特性的差异有关。抗病品种按态氮的含量比发病品种高;游离氨基酸和蔗糖含量则比发病品种低;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抗病品种高于发病品种。抗病品种植株内含有高毒的植物杀菌素,可以阻止侵入后的病菌进一步在体内扩展。此外,植株地上部分组织中钙含量高的具有抗病作用,葡萄细胞液中钙/钾比值是决定抗病力的重要因素,当比值大于1时表现抗病,而小于1时则表现较发病。老叶片的钙/钾比值大于1,故老叶抗病,而幼叶的比值小于1,因此幼嫩叶片较发病。发病类型叶片气孔密而大,抗病类型叶片气孔稀而小,并且气孔周围有白色堆积物。气孔的密度和结构是葡萄抗霜霉病的机制。
  (2)气候因素:气象条件对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总的一般说来,潮湿、冷凉、多雨、多露雾的天气或季节利于霜霉病的发生。病菌卵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3~15℃,最适温度为20℃,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孢子囊在有水滴和高湿度的前提下,萌发形成游动孢子的温度范围为4~22℃,最适温度为10~15℃,湿度不够或温度过高,孢子囊直接萌发长芽管;气温在13℃以上,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便可以形成孢子囊;温度22~24℃,有雨、露、雾,湿度95%以上,是孢子囊形成的最佳条件。在饱和大气中形成的孢子囊萌发更快,更为一致,而且游动孢子释放持续的间时也更长。孢子囊的存活力随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降低。在30℃时仅能存活6小时,离体的孢子囊对低湿度更为敏感。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1~30℃,最适温度为20~24℃,气温超过30℃时,病组织内的菌丝即停止发育,侵染的最适湿度为相对湿度大于95%,湿度越大越利于病害的发展。由此可见,秋季冷凉,潮湿,降雨多、雾重、露大、风少的地区,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各地如春季遇多雨潮湿的天气,霜霉病叶片外,还可为害花序和幼果。
  (3)栽培因素:地势低洼,土质黏重,雨后不易排水的果园,田间湿度大,较之坡地排水条件好的果园,霜霉病发生较重。如南方一些由水田改种的葡萄园发病较重;缺少有机肥而靠大量施用速效化肥的果园,枝叶茂盛徒长,组织幼嫩,抗病力差,田间郁闭,小气候潮湿,也利于霜霉病的发生;种植密度过大,棚架过低以及不重视夏季修剪和管理粗放的果园,或由于通透性差,或由于植株抗性低,发病均较重。
防治方法
    在病害流行地区防治葡萄霜霉病应以栽种抗病品种为主,在此基础上,搞好越冬期防治,尽可能减少初侵染菌源;重视丰产控病栽培管理,并结合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①种植抗病品种。通过杂交和嫁接尽可能选用美洲种系列品种,因美洲种葡萄较欧亚种抗病。抗病品种有巨峰、康因尔、康苛、香槟等;较发病品种有龙眼、紫电霜、无核白、牛奶等。玫瑰香、黑罕、罗马尼亚属于发病品种。嫁接时选用吸收钙能力强的抗病砧木。②秋末和冬季,结合冬前修剪进行彻底的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及秋冬季深翻耕。③加强葡萄园的管理,做到。三光、四无、六个字。。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叶为三光;树无病枝、枝无病叶、穗无病粒、地无病残,早期架下喷石灰水杀死病残体中病原为四无;六个字则为提:提高结果部位及棚架高度(25m);摘:摘心;绑:主蔓斜绑;锄:锄掉园中杂草;排:排水要好;施:适当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①清园后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可大量杀灭越冬菌源,减少侵染。②6月中、下旬开始喷药,雨早、雨多年份及南方地区可提早到6月初开始喷药。用1∶0.7∶200倍式波尔多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泰克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或75%猛杀生800~1000倍液,或90%疫霜灵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6.5%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剂800~10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40%锌霉磷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均匀才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上述杀菌剂或复配剂应交替轮换使用,每隔10~15天防1次,全期防治3~5次。秋雨多的年份,中、晚熟品种采收后还应喷药2~3次,以免早期落叶。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325

帖子

1623 小时

在线时间

16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47501
鲜花
195 朵
农币
14950 枚
居住地
重庆市
发表于 2011-9-22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好贴 收藏 比我是书还清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3

帖子

146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109403
鲜花
5 朵
农币
1512 枚
居住地
福建 三明 将乐县 水南镇
专职
种植户
发表于 2012-4-1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三明
太强大了,这么好的贴,没有理由不顶啊,图文并茂,一看就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小学一年级

Rank: 2

昵称
葡上萄下
UID
111907
鲜花
5 朵
农币
145 枚
居住地
广东 湛江 遂溪县 洋青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2-5-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很好的资料,LZ辛苦了!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7

帖子

71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小学三年级

Rank: 4

UID
112907
鲜花
26 朵
农币
852 枚
专职
种植户
发表于 2012-5-2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有图有说明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9-19 21:54 , Processed in 0.045518 second(s), 8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