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听故事,学技术专题系列
二00八年秋季,阴雨绵绵,新建的冷库准备收果入库,但久雨难晴的天气,不但影响了果实正常的成熟,也潮湿了人的心情——果农、果商最怕的就是果实成熟采收期下雨。
和所有的冷库一样,新建冷库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以检查冷库密封性,为果实贮藏保鲜提供基本保障。冷库“气密性”检测,实际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给冷库注入CO2气体,在注入CO2气体前,将冷库换气窗、库门,风机管道等全部进行密封处理,以保证注入的CO2气体不能有丝毫逸出,通过48小时库门关闭,之后再进入冷库检测空气中的CO2浓度,根据库内空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减幅),来评价冷库的密封性。实施冷库气密性检测的是一家国际知名公司,设备先进,技术精良。按照约定,对我的冷库进行了“气密性”检测。
令人意想不到的,48小时后打开库门,按照严格的检测流程,在库内检查(仪器)CO2浓度变化,结果是CO2无法检出,早已“逃之夭夭”。每一道工序都是按标准严格施工,CO2跑到哪里去了?大家如坠云烟,一片茫然。最后合议,也许哪里出了漏洞,建议重新再测。第二次的检测和第一次检测比较,每一道工序更加认真,特别是冷库有可能逸出的地方,查了又查,封了又封,可谓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投放CO2之后,静待结果。
48小时后,惴惴不安的担忧再次出现,重新检测CO2,依然踪影全无。由于是给我检测冷库,我便向这家公司咨询,之前有过类似的现象没有,他们说没有。我继续问,同一批次检测的其他冷库有没有这种现象,他们说有的有,有的没有。我说你们是国际知名公司,应该把你们的技术力量尽快调来,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眼看收桃在即,时间不等人啊。但是针对CO2“逃跑”事件一直僵持了一个礼拜,公司也没有给出结论,而且因为类似CO2“逃跑”不止我一个冷库,公司上下陷入到了面对客户无法交待的紧张气氛中。
求人不如求己。既然投放的CO2,没有任何“出口”,它到底“钻到”哪里去了。这时,我联想从事农技研发推广工作几十年,一直在“破案”,难道这次要“栽”了,我就不信这个邪,非“抓”到“掠走”我库内CO2“凶手”不可。
还是老办法,排除、推理、分析、探究......CO2是一种气体,但是也是一种化学物质,对,化学!化学反应,有了。顺着这个思路,深入库内,一路追查,面壁思索,对,壁,墙壁墙壁里有什么?好在网络时代,什么知识都一“网”打尽。经过详细查证,冷库墙壁涂刷的“胶体”,是一种含有大量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材料。联想到了阴雨绵绵,冷库内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H2O),再把这些物质排列在一起,CaO、H2O、CaHO2、CO2、CaCO3,找到了,找到了。
新建冷库墙壁材料含有大量的CaO,冷库在秋季阴雨天气条件下,冷库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H2O,CaO+H2O=Ca(OH)2,Ca(OH)2就着附在冷库墙壁上,在冷库投放CO2后,库内CO2与库壁上的Ca(OH)2发生了反应,CO2+Ca(OH)2=CaC03+H2O。两个分子式,两次化学反应,CO2“逃逸”之谜,终于破解。当我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给这家国际知名公司时,一种农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案子破了,问题解决了,CO2找到了,我这里向我的读者提问:新库为什么用CO2进行气密试验CO2“跑”了。而老库用同样方式CO2“跑”不掉?
声明:本平台文章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