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0|回复: 2

[分享] 春播选种四个误区和应对之策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9

帖子

17 小时

在线时间

3

好友

小学二年级

Rank: 3Rank: 3

UID
126033
鲜花
129 朵
农币
890 枚
发表于 2015-3-2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作物创高产,良种是关键。每年春播前夕,都有许多农民朋友四处寻购作物良种,以期秋季有一个好收成。但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农民对作物品种了解不够,在品种选择上很容易走进误区,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误区之一:片面求新、求奇。新品种一般是指经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多年检验,并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品种。但在市场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将刚培育出来、未经区试及生产试验检验的品系就以新品种的名义向农民宣传,有的甚至将已被淘汰的品系也冠以“新品种”或“奇特”品种大量推销,结果引种后造成减产或绝产。

    对策:购买通过审(认)定的品种。种子主管部门在品种审定、推广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购买通过审定的品种一般都能保证高产、稳产。对未经审定的品系,只能作为搭配品种试种或示范,绝对不能作为当家品种大面积推广。对所谓的“奇特品种”,千万不要购买、引种,因为真正有推广价值的品种,种子主管部门都会积极主动地予以审(认)定;至于一些广告宣传中称某品种已经某科研单位(或专家)鉴定或认定,也不能作为推广的依据,只有各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才是唯一合法的审(认)定。

    误区之二:不看适应范围,盲目追求高产品种。高产品种一般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但并不是说种植高产品种作物就一定能高产。因为作物品种都具有地域性,外地的好品种不一定适应本地的种植条件。

    对策:根据当地生产生态条件,严格审查品种的适应范围。每年春播前,农业部门都要通过报刊等新闻媒体公开推荐一批作物良种,供各地选用,生产上可根据品种介绍“按图索骥”;而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和个人在推介品种时,往往只讲推广,不讲适应范围,甚至称“不择气候、不择土壤”,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切勿轻信。另外,引进外地品种时,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以免造成的损失。

    误区之三:不看地力条件,片面追求高肥水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其适应的地力水平,高肥水品种只有种在高肥水地块才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在中低产田种植,往往表现早衰,产量低而不稳。同样,中低肥水品种种在高肥水地块,因其增产潜力有限,往往发生倒伏现象,产量也上不去。

    对策:根据地力条件,选用与产量水平相适应的品种。在考察品种的产量水平时,要以种子主管部门发布的品种介绍为依据,不能听信非种子主管部门的片面宣传。

    误区之四:只看产量,不看品质。不少农民朋友在选择作物品种时,往往只看产量水平,不看品质指标,到头来增产不增收。

    对策:根据种子主管部门的推荐.综合考虑地力条件、产量水平和籽粒品质,选用产量高、品质好的作物品种。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4万

帖子

2817 小时

在线时间

68

好友

★千户长★

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Rank: 25

昵称
你是我的唯一
UID
176125
鲜花
62967 朵
农币
143703 枚
居住地
河南 商丘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5-3-2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嘉兴
帮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3万

帖子

1375 小时

在线时间

40

好友

★万户侯★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UID
194146
鲜花
65867 朵
农币
470357 枚
居住地
北京 石景山 五里坨街道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5-7-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10-2 05:38 , Processed in 0.070208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