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属于农业五小害虫(五小害虫是指蚜虫、粉虱、蚧壳虫、螨类、蓟马)之一。介壳虫种类繁多,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受其危害的植物也很多。近几年来在国内百香果主要产区均有发生。
一、危害症状: 蚧壳虫常群集于百香果叶片、枝条和果实。多数种类的蚧壳虫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 蚧壳虫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百香果叶片、枝蔓组织中吸取汁液,其排泄物会诱发煤污病,表现为在枝叶与果实表面布满黑色霉层,阻碍光合作用,影响正常生长。为害较轻的造成百香果树生长不良,叶片发黄,提早落叶落果,为害重的情况下,造成部分枝蔓枯萎、树势衰退,甚至整株死亡。 (粉蚧及其危害状) (腊蚧危害状—诱发煤污病) 
(盾蚧危害百香果果实状)
二、发生规律:
蚧壳虫因种类不同,而体型不同,多数虫体较小,繁殖快,1年繁殖2~7代,为害期从3月~11月份不等,蚧壳虫若虫阶段,蜡质外壳没有形成或在形成中,较容易杀灭。高龄若虫形成蜡质外壳后,费事费药,所以杀蚧壳虫的要点之一是在卵盛孵期,迁移前喷药杀灭。 三、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冬季落叶后至次年萌芽前,于无风晴好天气,建议使用2-5度石硫合剂,用喷雾法对园区进行细致周到的打药;
2、选用优质无毒嫁接苗,虫源少,另外合理施肥,植株健壮,可增强抵抗力;
3、可用植物油涂抹主蔓和粗枝,或用绿护800倍防治蚧壳虫;
4、加强百香果修剪技术,提高果园通风透光,对受害严重的枝条进行整枝剪除,并对受害枝叶、果实集中销毁,减少虫、卵基数;
5、药物防治:若虫阶段或卵盛孵期防治最佳,每隔7-10天,连施2-3次。推荐用药: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噻嗪酮,吡虫啉、螺虫乙酯等(不建议使用有机磷农药);
6、生物防治:蚧壳虫的主要天敌有瓢虫和草蛉等捕食性天敌,蚜小蜂和跳小蜂等寄生性天敌,选择对这些天敌低毒的药剂,尽量采取田间挑治,少用全面喷雾。
仅供参考,百香果交流、合作、投稿请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