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54732
好友0
记录0
日志0
相册0
帖子5
主题4
精华0
积分63
注册时间2017-3-24
最后登录2018-11-7
在线时间4 小时
居住地广东 清远
专职农资农具商
小学一年级 农币111 枚
鲜花89 朵
- 积分
- 63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小学一年级

- UID
- 254732
- 鲜花
- 89 朵
- 农币
- 111 枚
- 居住地
- 广东 清远
- 专职
- 农资农具商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多雨季节,炭疽病是很常见的病害,有一种病害和炭疽病症状很相似,很多人将其认错,用防治炭疽的药物防治,效果不好。这就是褐斑病,也叫急性炭疽。该病侵染快,容易爆发,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柑橘幼嫩枝梢叶片干枯脱落,常被与炭疽病混淆。
叶脉褐变是褐斑病叶典型特征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也叫柑橘褐斑病。其病状和炭疽相似,但是发病的病原病理大不一样。
链格孢褐斑病,主要感染品种为贡柑、茂谷柑、爱媛38及少量柚类品种,脐橙不感染该病。主要发病时间为春梢期,秋梢期。而且不论弱树还是壮树,病菌均染病。
易于炭疽混淆
病菌感染幼果、叶片和枝梢,产生褐色到黑色斑点,斑点周围常有黄色晕圈。晕圈为病毒分泌毒素所致。
叶龄越小病斑越小,大叶片染病后,黄色晕圈明显,并沿着叶脉扩散,形成带尾须的病斑。病叶极易脱落,严重时整个枝梢染病枯死。
幼果、膨大期近成熟的果实发病病斑多为圆形,褐色,中央灰白凹陷。果实不易脱落,但是商品性极低。果实上产生灰白色的微隆起痘疮状病斑,隆起部位用指甲刮之易脱落。
湿度高,发病快
褐斑病有高湿度情况下发生快而重的特点,病害的传播和严重性和叶片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降雨后湿度下降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大多数侵染发生在雨后。因症状和炭疽相似,所以又被称为急性炭疽。
春、秋梢发病重
在温度20-29度之间,叶片表面8小时左右的潮湿,病菌即可侵染树体。温度相对较低时期,春秋梢发病较重,夏梢发病相对较轻。
防治:雨前使用内吸性药物
1、注意修剪,保证果园的通风透光
2、坚持在雨前使用杀菌剂,褐斑病发病迅速,合适温度湿度下致病菌快速增殖,几小时就遍布全园,雨前用药防治效果比雨后用药效果要好很多。
3、坚持下雨前使用内吸性药物
推荐药物
1、发病后:可以使用啶酰菌胺,也可使用腐霉利、异菌脲等。 另外三唑类杀菌剂,氟硅唑、戍唑醇、甲环唑、丙环唑等效果也很好,是防治该病的主流药物。
2、发病前:可以使用丙森锌、代森锰锌和铜制剂如氧化亚铜、氢氧化铜、喹啉铜等。
高温多雨季节是柑橘炭疽病的高发期,炭疽病遍布柑橘产区,在高温多雨季节和管理粗放的果园易爆发,严重的导致叶片、枝条干枯,和落叶、落果,严重影响作物生长与生产。
咪鲜胺是防治炭疽病非常有效的一种药剂,是拜耳公司于1977年开发的咪唑类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通过抑制甾醇干扰病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尽管其不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
1炭疽克星,美容大师
经过使用发现,在果树上使用,咪鲜胺在强效杀菌的同时具有提高果实品质和美化果面提高商品率的显著效果。因此也被用做种子和果实的采后处理。对柑橘炭疽病和蒂腐病、青霉病以及芒果、火龙果、香蕉炭疽病及冠腐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混用种类多,增效性强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萎莠灵或多菌灵混用,对腥黑穗病和黑粉病有极佳防治效果。
3持效期长,杀菌效果出色
咪鲜胺杀菌效果出色,通过实验对照可以看出,使用了咪鲜胺的培养基,病菌被迅速高效地控制住。
好的咪鲜胺持效期长,用药后能在作物表明形成一层耐雨水,保湿的油亮薄膜,持续产生效果,好的产品持效期有20天左右。
4如何预防柑橘炭疽?
柑橘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枝稍和果实,具有潜伏侵染和弱寄生特性。在叶片和枝稍症状分类大体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常见的是叶枯型和叶斑型两种。叶枯型也称急性炭疽,病斑多从叶尖开始,V形,病叶极易脱落,常见叶片掉一地的现象,严重影响柑橘产量。
秋梢期:治疗用45%咪鲜胺微乳剂1500倍。
转色期:45%咪鲜胺1500倍、30%苯甲•丙环唑3000倍,预防落果性炭疽。
采收期:采收前10—15天用45%咪鲜胺1500倍,采后用45%噻菌灵悬浮剂浸果1—2分钟,可有效减少贮藏期烂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