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溉帮★五袋长老
参加活动:5 次
组织活动:0 次
1906
899 小时
180
使用道具 举报
月影花添色 发表于 2018-05-27 12:17 20亩桃,连续4年不施肥不打药,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我的桃树种在小山向阳坡,土质不怎么好,以前这里是一片坟墓,混栽了一些杉树,周边是灌木荒山和泡桐林。品种有春雪和加纳岩,从邦中2个会员商家购入,不知道是挂果太多,还有肥料不足,果个大小差异大。我的春雪桃打了2个药,打了一次肥,感觉不够。 第一次防病虫药是初花期,菊酯+啶虫脒+科博混配。打完药当天施肥,每棵树用手抓两把复合肥。离主干半米挖一条半圆浅沟施入。 第二次防虫药是过一个月后,再打一次杀虫药,菊酯+啶虫脒。 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目前,春雪己经采摘清空,加纳岩个别露红,估计两周后可以采摘。然而,加纳岩被桃小食心虫侵害,食心虫多半从果柄处钻入桃果,然后果面有流胶。 我的桃树去年和今年初果,主要病虫害有一种穿孔病,卷叶病和小食心虫。目前小食心虫为害很大,我没有找到防治小食心虫的有效对策。希望各位师傅多多指教!
参加活动:0 次
3106
1041 小时
14
冯祥云 发表于 2018-05-25 22:52 我的园子三年没打农药了,这三年从没看到芽虫,安装了两盏杀虫灯,今年又加了一盏(一个地方太偏,每年虫多果少),今年又加了糖醋液,虫伤害不大,就是六月的梅雨季节,病万法防治,用了几十种杀菌药,效果不大,桃子七月底至八月二十号左右摘完,果子有病斑很难看,就是糖度高,十元一斤客人吃了也愿买,我改成采摘园,三十多亩,离县城远,销路没做开。
大学三年级
1971
453 小时
12
月影花添色 发表于 2018-05-27 17:16 大哥,请问你的杀虫灯是如何供电的?
生活电器批发二 发表于 2018-05-26 07:56 你是什么地方的朋友
大学二年级
1602
267 小时
19
初中三年级
471
121 小时
2
1995
381 小时
11
一路平安 发表于 2018-05-27 23:01 楼主只做到了好吃!再离好看近一点!俗话说:“货卖一张皮”。我很看好楼主的桃!
高中一年级
593
168 小时
1
alidd8888 发表于 2018-05-26 22:58 楼主辛苦了,写的很好,给赞!!绿色无公害种植是一个老话题,但真正做好真的并不容易,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市场的认可度,光好看不行,光好吃也不行,好吃好看才能好买才有好效益。今后国家对果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政策上也会有倾斜,提质增效是以后发展方向,坚持住了,总会有化茧成蝶的那一天。
月影花添色 发表于 2018-05-27 12:29 你的果多而小,和我差不多。这种果商品性差,我的产量少自己零售。若是走批发路线,恐怕难以出手。
菩提叔 发表于 2018-05-26 22:01 不下肥的地可以选择压草法,不要割草,这样过两三年就很肥了。
完美生活czq 发表于 2018-05-26 17:18 建议还是要用些腐熟透的有机肥,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综合抵御病虫害,有机食品应与高产、优质、美观完美组合,才能取得高效益哦!
sunlala 发表于 2018-05-26 21:10 想办法提高销路和赚钱。卖点苗子也行。一棵赚15块钱。3000棵也是4万5。
荒野之神 发表于 2018-05-27 04:18 有学习参考作用,探索生态栽培方式 事实证明,有一定人为参与的生态栽培是可行的。
sunlala 发表于 2018-05-26 20:54 几年时间巨亏60余万,至今还有外债,家庭几近破裂,今年四十有三,头发己白了大半,其中之苦无以诉说,多说几句权当警示, ~~~~~~~~~~~~~ 种的好不如销售好。多方找销路还是很重要的。
文化复兴 发表于 2018-05-26 20:29 力挺你!虽说文章不够严谨,但是您的思想很有力度! 肥料、农药、果实、人力、健康,它们的辩证关系,您都有思考和和很成熟的认知,您一定会成功的! 生态农业,也许就是需要像您在一线挣扎的人才,大公司有钱但更嗜血,它们估计没你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所以呢,生态农业如果未来有大公司,就是从今天的您开始起步!
fandunfeng111 发表于 2018-05-26 20:14 老张加油,在修剪,留果,培养壮枝的方面再努努力,不施肥不打药不应该成为长小果的理由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3 16:12 , Processed in 0.158237 second(s), 8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