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日本的精致农业和相应的消费状况,对我国水果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这并不是说水果会象日本那么贵),对于园艺产品和品质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改变。近年来,在经济活动中,最流行的词语莫过于消费升级以及相对应的供给侧改革。并且消费升级正在越来越快的改变着生产和生活。
在去年的文章中,我认为网纹瓜这样的产品要成为园艺产品中的新贵,需要到下一个消费升级,我自认为目前以70-80后的主力消费并不习惯于这样的消费习惯,所以我认为当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时,可能网纹瓜会迎来市场。正是由于这篇文章在公众号的推送,同时被放到了水果邦中,竟然达到了2万多的阅读量,于是有几位种植网纹瓜的朋友加了我的微信。
在今年与一位种植网纹瓜的朋友聊天中,他说,网纹瓜的市场已经起来了,他已经在布局网纹瓜的种植基地,而这个市场的兴起可能会比较快。这着实让我有些吃惊。不过想想现在市场上还基本见不到这个瓜,也就只是少量种植而矣,当然如果真正看好未来5-10年的网纹瓜市场,确实已经到了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了。
(这样的气袋包装效果真的不错)
需要说明的是,我以前并还没有好好地品尝过网纹瓜。在本月的5号,一位本家的兄弟从青岛给我寄了二个日本阿露思早生蜜网纹蜜瓜,他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网纹瓜了。我在7号收到了这二个瓜,网纹还可以更好一点,没有如美篇中的那个瓜的网纹好看。当然这东西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所说,网纹瓜其实你可以看成二个部分,网纹和瓜,网纹的价值在于观赏,而瓜的功用在于食用,网纹瓜是这二个结合在一起最好的园艺产品之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把这二个瓜摆放在了办公室,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与之相配的瓜托,我认为制作一个精美的适合网纹瓜放置的瓜托应该也是未来一个不错的配套产业。
(没有瓜托,放在一个茶叶罐上,不少同事看到都说这瓜漂亮)
因为17日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是到了15日我就把这二个瓜给劈了。正如意料之中的一样,瓜肉很软,汁液很多,体现着十足的蜜瓜的样子,然而作为一个蜜瓜最主要的是看可溶性固形物了,然而测出来的结果却并不让我感觉满意,只有12.2%。这也让给我寄瓜的兄弟感觉十分的不解,“你看,我这边的瓜都有15-16%啊!”确实,蜜瓜之所以称之为蜜瓜,那是因为一是软,水分多,而最重要的是如蜜一般的味甜。
(瓜肉很软,多汁,香味浓,如果事先冷藏下肯定味道更好)
当然,不能说这12.2%可固的蜜瓜就不好吃,一般情况下瓜的可固达12%就已经不错了,13%以上就感觉比较甜,15%就非常的甜了。所以对于这个瓜,不少的同事尝了后感觉还是不错,不过总体认为,这个比较软,感觉不如哈蜜型的甜瓜好吃,那个好脆啊。
(糖度只有12度多点,真不高,却实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
而我认为,阿露思早生蜜这个甜瓜的口感、香味还有瓜的色泽还是不错的,虽然我拿到的这二个瓜并不是很甜,不能体现网纹蜜瓜的特点,不过第一次吃,或者说我们还没有消费这个瓜的经验,我希望下次有机会能体验到更棒的网纹瓜。这里再次感谢送我这二个网纹瓜的兄弟。
(蜜瓜应该切小块吃,好东西应该慢慢品)
(你可以看到叉上的瓜汁)
虽然这次体验并没有达到我想像中的那样,但还是基本达到了我的目的,就是展示网纹瓜的消费过程。
我认为网纹瓜的价值在于其观赏性和食用性,如果光是食用性,正如前面所说,不少的蜜瓜或甜瓜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有时可能比我拿到的二个要好吃得多;然而说到观赏性,网纹瓜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网纹如印象派大师的作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自然而富有想像。因此,在消费中把这样的价值展示出来,是提升网纹瓜价值或者说档次的重要关键。
(阿露思早生蜜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糖度,期待这样的网纹瓜)
如果说网纹瓜当作一件活的装饰品,其价值与时间的长短还是有关系的,能放几天也很重要,放3天跟放15天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网纹瓜的特性,在正常非高温的情况下,放上个十天半个月应该没有问题。而这仅仅从观赏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个蜜瓜来讲,每一种蜜瓜都有最佳食用期,多少的成熟度加上在何种环境下多长时间的后熟,才是最美味的时候,而这正是网纹瓜消费中最值得去尝试和体验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我尝试的网纹瓜,仅仅只能是一个开始,因为从青岛寄过来的瓜中,并没有给出最佳的放置温度和建议时间,也缺乏生长期和采摘期等必要的参考数据,而这我认为正是国内网纹瓜市场并没有出现的原因,因为我们还没有成熟而富有经验的种植者,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消费群体。
在目前的情况下,市场依然把网纹瓜当作网纹甜瓜在种植和消费,种植者更加关注种植采摘的成熟度及品质,注重整个批发流通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及后熟情况,并建议网纹瓜消费者放入冰箱,这样味道更好。当然消费者往往希望切开吃一块,看看好不好吃。
(二个瓜,底色有些差异,部分网纹有点大,但总体还是不错)
也许有些朋友注意到了阿露思早生蜜这个瓜被称为蜜瓜,蜜瓜与甜瓜的区别在我的理解中,蜜瓜相对来说是比较软的,而这种瓜肉的软化往往是通过后熟作用而达到,这个后熟的时间就为网纹瓜成为一个艺术装饰品提供了时间。
而这种后熟的过程既是网纹瓜品质显现的经历,更是消费者如等待一件艺术品般的体验,在最美味的时候品尝,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浪漫得一塌湖涂。而能够接受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消费者,那是需要站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并且慢慢培养。
如果我们的网纹瓜种植者,能从为消费者获得更好体验的角度去安排网纹瓜的种植,那意味着种植者对于某一个网纹瓜的品种的品质变化过程具有十分的了解,这需要多年的试验和积累。我认为这样的过程促使种植者更加的关注网纹瓜的大小,采摘时的成熟度,相应的网纹的情况,水分的变化,耐贮性、批发和流通环节所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渠道,并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和消费指导,而这些我认为对于我们现在的网纹瓜种植者及经销者来说,似乎要走的路还是很长。
也许从这个角度,是否能理解我在《横井网纹瓜的种植日记》中所说的,上网纹是网纹瓜种植技术的核心。就是对于网纹甜上纹期的温度、湿度和生长三者的控制,其中温度为第一要点,需要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温度范围,第二是湿度,湿度对于网纹形成的好坏大小也很要紧,再次是控制生长速度,当然这里涉及到气候,因此调控就很重要。这些最核心的技术,没有一家网纹甜瓜生产企业会告诉你,因为在未来成熟的网纹瓜市场,大家比的是外面的网纹形状颜色谁漂亮,内在比的是品质,相对于品质来讲,外面的更难。为此我提出国内种植者,一定要注意这方面数据的积累。那么在今天,我认为更应该加一部分,就是对于整个网纹瓜后期品质的指导性控制,如何让你的瓜在消费者手中最好吃的时候进行消费,我想这也是网纹甜瓜与网纹蜜瓜最主要的区别。
当然,对于未来网纹瓜的市场,我依然非常的乐观,无论是现在当作甜瓜消费,还是以后作为蜜瓜在品尝,消费升级必然会催生出我国的网纹瓜产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种植者能够更加的关注网纹瓜消费过程的需求,提升网纹瓜的消费价值,而消费者也更应该去体验网纹瓜所带来的艺术性和美味性相结合的特点,感受网纹蜜瓜真正的魅力。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买到与网纹瓜相配的漂亮的专用瓜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欢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