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对于百香果种植户来讲,病毒病很常见,危害很大!早在2016年8月时,广西农科院专门邀请台湾百香果专家张清安教授和林莹达先生分别作了题为“东南亚地区百香果病毒病研究与防治现况”和“百香果无病毒种苗的生产与栽培管理技术”的学术报告。
张教授在分析百香果产业时说到,现在百香果的收益不仅要看挂果率,还要看出浆率和比重,百香果鲜果的外观也尤为重要,毕竟这是看“脸”的年代。目前加工产业包括饮料、果粉等衍生产品的利润较为丰厚,还特别指出了越南百香果果汁加工行业的强劲势头。而广西的百香果种植主要出现了花叶、残叶、长不起来、口感酸涩且出浆率低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是因为植株受到病毒感染所致,甚至在一棵树上就能检出6种病毒,因而呼吁大家重视无病良种,强调了无病良种是百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开端。
张教授强调对抗百香果病毒首先要全面掌握病毒种类,然后确定主要病毒。目前发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百香果木质化病毒(PWV):表现为叶片颜色变浅,呈花叶症状,稍有皱缩现象。果实小且畸形,硬化,果皮厚,果腔缩小,花不育。病株矮化,生长发育不良。
2、黄化病(CMV):表现为叶片及果实出现黄斑。
3、百香果花果病毒(PaMV):表现为果实出现花斑,严重影响鲜果卖相。
以上三种病毒都是借由器械或者蚜虫传播,因此在种植特别是培育时要做好防虫隔离措施,并尽量做到一株一剪刀,以大大降低植株之间相互传染。
为对抗百香果病毒,实现无毒苗的产业化尤为关键。无毒苗田间病化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5月份气温较低,不发病,无毒苗可延缓发病,管理不佳时9月份起迅速感染,10-11月最为严重。
台农一号百香果育成者林莹达先生作了《百香果无病毒种苗的生产与栽培管理技术》的报告。对于无毒苗的栽培,林先生提出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①实生播种(种子栽培) ②扦插法 ③接插法(选黄色种抗病毒枝条,嫁接后进行扦插) ④嫁接法
实生播种法有可能会产生分化,形状的表现不一;扦插法无抗病毒功能,种植时易感染基腐病;接插法和嫁接法都可以实现,只需要选择黄色品种抗病毒的枝条作为枮木,即可发挥抗基腐病的功效。(如果栽种时不慎用了带病毒的种苗,一般情况下植株长到1m左右就会出现如叶片畸形等病症)。
对于无毒苗的育种,为防止病毒借由媒介传播,应当在32目的网室中进行,建立起育种的系统,并配合病毒检测进行。培育时至少要做到一行使用一把剪刀,不可随意混用,运苗通道也要形成防虫的密闭空间。在做嫁接时要等苗长在25cm左右,嫁接到砧木的高度要在15cm以上,以防感染土壤中带的基腐病毒,并做好覆盖以防止下雨沾染土壤的病毒,值得注意的是,嫁接也必须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随后运送至净化室培养2周左右。
牵引与枝条修整:保证只有一枝主干,并向上紧密牵引,侧芽不可用剪刀剪,以防止病毒传染,而应在侧芽长出3-5cm时以手掐除。
最后,林先生提出了百香果病毒的防止策略: 笔者注:上图是台湾的种植时间和做法。
百香果病毒在百香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 通常在苗期发现病毒病只能将整株幼苗直接销毁,如果是到了结果中晚期,就只能控制病情,待收果后再作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