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1|回复: 2

苹果M系砧木历史与现状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80

帖子

130 小时

在线时间

41

好友

科研人员

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Rank: 28

UID
10689
鲜花
258 朵
农币
3778 枚
发表于 2010-2-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沈阳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M系砧木历史

有关苹果矮化栽培1472年法国人Champier 在叙述法国诺曼底的苹果时提到过乐园苹果。至于道生苹果1519年始见于文献。当时欧洲各国对乐园苹果和道生苹果的名称应用很混乱,直到1872年英国园艺学会首先提出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912年英国东茂林试验站(果树育种世界知名试验站!!)的Hatton将其定名为营养系砧木,以后选出了EM系砧木,1972年英国东茂林试验站站长Perlira提议将EM改为M,同时推动了世界,尤其是欧洲苹果矮化砧木选育和应用。
现仅就国外利用情况介绍如下。

    英国东茂林实验站从1929年开始利用M系和各种砧木杂交,从中选育出一些矮化极好的优良砧木。如1959年发表的M26M16*M9,属于半矮化砧,1974年发表的M27M13*M9,属于矮化砧。该站现在还在实验的3426,其亲本为M7*M9,属于极矮化砧,十年生嫁接树的高度不足60厘米。英国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营养系砧木为MM106M9M26M27MM111,其他如M2M4M25等也有应用。
    法国 对苹果营养系砧木的应用较广泛,全国已有85%以上的苹果树为M系的矮化砧和半矮化砧。M9约占30%M2约占40%M5约占15%,其他还有M4M26MM106[8]
意大利 苹果栽培面积近70000公顷,在苹果主产区已有20%以上利用M4M2MM106等半矮化砧,约5%M9矮化砧,M26半矮化砧也在试用中[9]
荷兰 是欧洲应用矮化砧较普遍的国家之一。由于利用矮化砧使苹果生产一跃成为主要出口国之一。现在全国约有70%以上的苹果树是用M系砧木嫁接的,主要推广M9M1M2M4M7等砧木


    德国 根据西德Jork果树实验站最近发表的J9半矮化砧是由M9自然授粉的实生苗中选育成的。多年的试验表明它容易繁殖,早果性,丰产性和固地性均好,抗寒性也好,优于M9Maurer等人从二十万株自然生长的实生苗中选出一些营养系砧木,命名Da营养系砧木,其越冬性和M系差不多[11]Schindler从道生和乐园苹果的实生苗中选出一系列的 Pi系砧木,东德对M系砧木区域化试验结果认为M1M2M4M9M11较好,M4M9M5M7砧上的果实色泽好

    波兰 波兰果树研究所以M9和普通安托诺夫卡杂交选育出P系抗寒砧木。在波兰对M系枕木的应用主要有M7MM106,也有采用M4M9MM111A2。现在广泛推广的是前苏联选育的B9(布达戈夫斯基教授选育的半矮化砧)作中间砧[131415]
捷克
捷克栽培的果树主要为苹果,栽培面积30400hm2,占果树栽培总面积的42.94%。捷克果树一般采用无性系矮化砧木。苹果矮化砧木主要是M2M4M5M9Pajam2,其他砧木品种有M 26,J-Te-G(大小相当于M27)J-T系列的其它品种和J-KL系品种等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11

帖子

368 小时

在线时间

45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59375
鲜花
177 朵
农币
4196 枚
发表于 2010-8-3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好资料 楼主辛苦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898

帖子

1449 小时

在线时间

28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65617
鲜花
978 朵
农币
12896 枚
发表于 2023-10-2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秦皇岛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好的苹果矮化砧木,生产上已试用的有英国东茂林试验站的M2、M4、 M7、M8、 M9、 M26、 M27、 MM106、MM111等,加拿大的渥太华3号以及波兰的P1和P22等。这些引入的砧木目前在我国多用做中间砧,以我国各地适宜的砧木为基砧,既利用了这些砧木的矮化特性,又扩大了矮化砧的适应范围。

(1)M2(EM2)

原名道生苹果,又名英国乐园。在我国被列为半矮化砧。成熟新梢为褐色,枝条粗壮,长势旺。根系主要分布在40~100厘米的土层内。较抗旱、抗涝,能适应贫瘠土壤。根系发达,根蘖少,压条生根差,繁殖量不如M4、M7,树体比M4小,比M4、M7 结果早,根皮率为79.18%。抗寒性较差,在辽宁兴城、绥中一带,寒冷年份易受冻害。与苹果多数品种嫁接愈合好,有“小脚”现象。

M4的应用范围为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

(2)M3(EM3)

属半矮化砧木。根系浅,比较耐涝,抗盐碱力强,越冬性强,在地下水位高的滨海或盐碱地区可用。

(3)M4(EM4)

原名霍尔斯坦道生,又名黄色道生或荷兰道生。我国列为半矮化砧木。成熟新梢为黄褐色,枝条直立,生长中等,根系主要分布在60厘米的土层内,根蘖多,压条生根容易,繁殖量多,根系较浅,不太牢固。根皮率为75.6%。耐湿,喜较潮湿的土壤,抗旱力较差,比较耐寒。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强,但与金冠、凤凰卵等品种嫁接不亲和。应用地区同M2。

(4)M5(EM5)

属半矮化砧。根系分布较深,比较抗旱,结果早,在丘陵山地可试用。

(5)M7(EM7)

我国列为半矮化砧。成熟新梢为褐色。根系主要分布在100厘米土层内,生根容易,根系良好。繁殖系数高。适应性强,耐贫瘠土壤,抗旱、抗寒力均较强,在我国各地表现较好。不抗绵蚜。与苹果主要品种嫁接愈合好,嫁接后结果较早,比较丰产,但根蘖较多,嫁接部位应高一些,定植时可深栽一些,以便抑制根蘖的大量发生。与苹果品种嫁接后有“小脚”现象。根皮率为85.1%。M7上的苹果树比M4上的稍小。应用地区同M2。

(6)M8(EM8)

原名法国乐园、红乐园、玛尔加·亨德左尔、矮化克拉克等。我国列为半矮砧。根系较浅,固地性较浅,易倒伏,抗寒力弱。在土温-9℃时就可发生冻害,-10℃时会引起死亡。抗旱性也比较差,但比较耐湿、耐碱。与苹果品种嫁接愈合良好,但树势较弱。

(7)M9(EM9)

原名黄色梅兹乐园。我国列为矮化砧。木质化新梢黄褐色或赤褐色枝条粗而光滑,茎部很粗,木质脆,节间短,芽下有明显突起。根脆,易折断,分布较浅,主要分布在20~60厘米土层内。不易生根,繁殖系数低。固地性差、易倒伏,土层深厚时,固地性加强。不抗旱、不耐涝、不抗寒,适应性较差。与苹果品种嫁接愈合良好,有“大脚”现象。根皮率为84.2%。M9上嫁接的苹果品种成年树高仅有2~3米。M9砧的苹果早果性强,多数品种栽后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M9一般多用于中间砧。

(8)M26(EM26)

由M16×M19杂交育成。我国列为矮化砧。木质化的新梢为青褐色,枝条粗壮,节部稍膨大,节间较长。根系较脆,但固地性较好,容易生根,繁殖容易,比M9根系好。喜欢排水良好的轻松沙壤土,但要求有灌溉条件,不适合黏重积涝土壤,耐瘠薄。M26抗软枝病、花叶病、白粉病等。能耐短期-17.8℃的土温。抗旱性较差,不抗绵蚜和颈腐病。与苹果主要品种及其他乔化砧木嫁接愈合力强,有“大脚”现象。M26上嫁接的苹果树大小介于M9与M7之间,比M7上的早结果,比M9上的丰产。

(9)M27(EM27)

由M9×M13杂交育成,为极矮化砧。嫁接苹果品种时,其树高仅有1.5米左右,适于高度密植。结果早、丰产。抗病毒能力强。可用于“草地果园”、庭院栽培和盆栽。我国各地可试用。

(10)MM106

由君袖×M1杂交育成,我国列为半矮化砧木。容易生根,硬枝扦插的成活率较高,繁殖系数高。根系比较发达,固地性较好,不生根蘖;抗寒力较强,能耐短期-17.8℃的土温。抗涝、抗绵蚜、抗病毒能力也强,但易患根冠腐烂病和白粉病。与苹果品种及其他乔化砧嫁接亲和力良好,但与元帅嫁接亲和力较低。MM106上的苹果树大小与M7上的相似,结果也较早。我国各地可试用。

(11)MM111

属半矮化砧木。根系发达,根蘖少;抗旱,比较抗寒耐湿;对土壤的适应力强。硬枝扦插也能生根,压条繁殖容易。结果早。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强。我国各地可试用。

(12)渥太华3号(O3)

为(山定子×塞威氏苹果)×M9杂交育成,为矮化砧。容易生根,可用根插法繁殖。与苹果品种嫁接愈合良好。O3上的苹果树比M26上的小,比M9上的稍大。结果早,比M26上的丰产。O3比M26抗寒、抗病毒病和根颈腐烂病,但不抗白粉病和苹果绵蚜。

(13)P1和P2

由安托诺夫卡×M9育成。均为波兰的P系砧木,属半矮化砧。抗寒力不及M4。与苹果品种嫁接亲和力强。结果早、丰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2 11:48 , Processed in 0.06331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