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2485
好友24
记录0
日志1
相册1
帖子290
主题36
精华8
积分1616
注册时间2009-6-3
最后登录2016-10-9
在线时间77 小时
居住地陕西 渭南
种植规模1000亩
专职农场基地
雅琴桃树栽培研究所 初中二年级 农币4718 枚
鲜花45 朵
- 积分
- 1616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初中二年级
 
- 昵称
- 烂娃桃
- UID
- 42485
- 鲜花
- 45 朵
- 农币
- 4718 枚
- 居住地
- 陕西 渭南
- 专职
- 农场基地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富平稳社弟联系,最近能否出去放风。我有些惶恐,虽是秋种季节,这几年因偏了果业而淡了庄稼,自己闲散,但能约到几位对我们影响的大师在一个时段为我们开光,的确有些不易。
好在国庆长假,赵鸿章教授的得意门生,渭南农科所高级研究员王文彦老师第一个约好,渭南果树研究所张默所长、渭南市多经局刘宏武局长也相继联系上了。又约张孝敬、赵天成二位老友,做好规划,决定十月四日出发。
稳社弟三日下午纵车从美原赶来,相约他在龙阳东王张六三书记处碰头。六十多岁的老张,依旧精神干练,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东王农业科技园早已成了蒲城的一道风景,上级领导参观、现场会络绎不绝,头上的花环不计其数,仅省劳模、县能人协会首席会长两项绝不徒有虚名。今年春因为《德耳新农报》我的两篇稿子张书记觉得革新立异,并且应用了BGA土壤调理剂,但传统观念影响太深的他“只要早、只要有产量、谁还管甜不甜、香不香”的思想我总是极力反对,一杆旗连质量都不保证,怎么来回头客。“人家客商不谈嫌”。这或许对于做生意者有益,对消费者可就吃亏了。我联想前段时间在华县探望老桃友张积善,这位华县久经沙场的农业老将的一句话让我就心痛了半晌,同行的张孝敬、赵天成老师报之淡淡一笑,不知是讽刺,还是赞许,而“只要客商满意,谁还管能不能吃”,一点品牌意识都没有,你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过没有?
稳社手里有着五十亩土地资源,水电条件优越,由于原有的苹果树树龄太长,且经历几次风雨变革,维持已没了意义。张书记发展的大棚杏、设施水果、露地韭菜或许于稳社有所启发。
四日中午,我带稳社、赵天成老师去春季结识的大荔南环路金果商行参观,以我的所见所闻,金果商行是最有品牌意识的一个,所陈列的商品都基本是金果包装,且以时令水果为主;在与其老板刘金泉多次的交流,我反复阐述生产过程的重要性,而他的进货渠道,基本是在市场上挑所谓好的而已。但金果商行品牌意识且多年之举绝对是果业大荔的典范。
去德耳公司接张孝敬老兄,德耳老总丁亚武对我们渭南之行寄予深深的厚望,言谈之下合作社思想也影响着公司将来的前途和命运;而实质社会发展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合作、共赢之上。
同行的几位各有千秋,但都有品牌意识,且都为陕西果业做着奉献。老张同志建造了长寿塬最规范的主干形示范园,与我同在张文和老师那里研修小冠开心形,并把自己的果园用两种手法结合的惟妙惟肖;赵老师注重于枣树技术实践上的研究、理论上的总结,尤其从地方资源选育出早熟品种“蜂蜜罐”并为之鼓与呼在同州大地影响至极;父亲是富平苹果界元老的赵稳社年纪虽小,却是苹果行当的老手,精湛的日语时不时在网上与外界沟通和交流,兼收并蓄,且在圣女果栽培上独树一帜;我注重于果树简化管理总结多年,用着最简单的技术去影响果农生产最有益的产品让消费者找到真正水果的样子,虽步履坎坷却期望自己的思想能发扬光大。我们已不是黑暗中奔跑的孩子,共同的品牌理念怂恿我们去学习、考察、团结、奋进,让优质水果象绿天使一样给人们带去甜美和享乐……
下午四、五点时,王文彦老师已在朝阳路中心公园等候,一见面便与我们谈笑风生。从事农业大半辈子,一直与农民锅锅盆盆搅稀稠,他深谙农业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退休之后不忘农业科技的传播,积极组建陕西省粒粒橙农民种子专业合作社。他讲,合作社是必由之路,政策这么好,就看我们能不能去做,并且做好。。。。。。并言简意赅地指出我多年来的缺陷,肯定了技术上以及生产上的成绩;他是我农业生产体系的奠基人之一,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的进步和发展。
随后张默友打来电话,我们赶到三马路渭南果树所已是华灯初上。都是熟人,且同一个行当,在一起格外亲切。从专业技术角度讲,被三秦百姓称为陕西果业一杆旗的张默所长已不太言重,他特别从这几年启动越野族消费《烂娃桃》做切入口,加上去年和今年《香妃梨》在西北大学、铁路系统的认同,三番五次的肯定就是生产健康有益、安全且耐人寻味的农产品才对,北京张文和老师的技术做成了苹果产业,是因为《中日友好观光果园》的诚信;西安灞桥区郭缠俊老师的《灞苑葡萄》在陕西乃至全国影响广泛,也是协会加基地的连锁生产,效益互补的经营模式最好的体现。你们去二马路看看,要好东西的有钱人多的是,开店卖货的商家却苦于找不到好东西而难堪……所长同志言语幽默,诙谐风趣,让我们忘了夜色已深,纵车盘山而行抵张孝敬老兄的家乡却已午夜时分。
清晨的长寿塬空气让人舒畅,巷道中的玉米柱子挂在空中金黄金黄格外惹人眼馋;进了老张的果园,虽然树上的果子因为套了纸袋1.4元早已销售一空,但碧绿的树叶仍能让我们遐想果满枝头的样子,西邻家的叶片虽然不错,但套着膜袋的果子还在树上无奈的吊着;老张讲,七、八毛钱一斤,人都不太服价,管的没眯眼的园子只能进加工厂了,想法、看法,干法、得数,真是我们所要深思的。我最关心的是BGA在老张处的表现,稳社在那行实验树拍了几张照片,百思不解的BGA让树那么精神,看来一场用肥的革命是要到来了。
张老师去了乾县讲课,我们几位一起在二马路浏览,三家水果大店,惟独田青果业做的最大,且接人待物颇具礼节;另两家大店几乎见了我们不想睁眼,缘由简单到底是未买他们的产品;生产者外形鲁莽但心地善良,是为商者提供产品的重要途径,是他们的财神爷,一旦生产者建立了营销系统,受益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吃亏的是他们二道贩子,赶紧巴结可能还来不及呢。
浏览的过程让我们看到许多空间。赵老师感慨的讲,仅一个果行,冬枣就卖三个价,贵的二十元一斤,差的三、五元一斤,而这段时间大荔不少枣农的果子还烂在地里,真让我们反思呀!稳社关注圣女果,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确实价格差异很大,他更坚定种好圣女果的信心;我最关注的当然是桃和梨,从北京运到渭南的桃几乎连味都没有,六块钱一斤,只是好看而已,本应是渭南生产果子给北京,因为那是皇宫啊。。。。。。世事却打了颠倒,真不知能否引起我们的警觉。从新疆运过来的西域香妃梨个小、面也差,却卖五、六块,而其品质与我带的香妃梨品质相比简直天地各异,商家大惊,当地的果子?都在一个天底下,人家做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却去远途跋涉,崇洋媚外;我的家乡蒲城是酥梨大县,收获的季节却到处飘扬着《新疆贡梨》、《库尔勒香梨》、《砀山梨》的旗帜,我不知道蒲城政府花巨资注册的《尧山》酥梨起了什么作用,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虚荣而已。
最后一站的刘局长还要等到下午,也许是内心的激动,或因身心憔悴,在东风街的街心花园我在不知不觉中被两位朋友携进了渭南市二院,清醒过来已将近三点。真惭愧呀,在人们心中的铁汉子竟成了病瓜瓜,何况赵老师常说我是不倒翁,稳社弟常言及是他的榜样,张老师常念叨这家伙就是精神,这下完了,烂娃这个牌子快要找不见了……
刘局长是多年的老朋友,身为渭南市多经局长,也是很知名的经济专家。前多年做协会时他多次指导,现在转型合作社,他掌握着政府的动向和相关政策,尤其对合作社的理解他最透彻,被我信赖的还有蒲城的冯振华和张功望。刘局长语重心长地与我们交流近两个小时,大加赞同我们的思路,他肯定的讲,只有以合作社法为依据,创立自己的思想,走合作团结之路,才能把市场做大、品牌做长久。
回乡路上,车跑得愈显精神,愉悦的心情让我们充满斗志;虽有秋高气爽,远不如出去吹吹清风,感受大师们的指点,定会让我们在心灵和事业有质的飞跃。
陕西天使瓜果专业合作社
许 东 胜
二〇〇九年十月六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