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216007
好友4
记录0
日志0
相册0
帖子373
主题303
精华0
积分1263
注册时间2016-3-7
最后登录2017-8-22
在线时间26 小时
居住地河南 郑州 金水区 花园路街道
种植规模1000
专职农技推广
初中一年级 农币3623 枚
鲜花898 朵
- 积分
- 1263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初中一年级
  
- UID
- 216007
- 鲜花
- 898 朵
- 农币
- 3623 枚
- 居住地
- 河南 郑州 金水区 花园路街道
- 专职
- 农技推广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灰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在实际病害防治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如药剂喷施,难以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采用以下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治灰霉病的发生。
【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在蔬菜苗定植后,采用双垄覆膜,膜下滴灌技术,降低棚内湿度;中午前后当温度为25℃~30℃时,通风降湿降温,增加二氧化碳,使温度降为20℃~25℃,湿度降到70%。在幼果(瓜)1~2厘米长时,摘除番茄、黄瓜等幼果、幼瓜上的残留药瓣及柱头,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
【选用对路的药剂,适期防治】。防治蔬菜病虫害只有在病害诊断正确的基础上,选择高效对路药剂,才能保证防病效果。同时,用药时还要做到适期用药,防治茄科类蔬菜灰霉病等病害的最佳适期为发病初期,即药果期。防治灰霉病常用的杀菌剂有4类: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噻菌类、甲基托布津等;甲基酰胺类及其他有机杂环类杀菌剂,如腐霉利、异菌脲等;氨基甲酸酯及其复配剂,如乙霉威、硫菌霉威、多霉灵等;抗菌素类杀菌剂,如多抗霉素、抗霉菌素120、武夷霉素、特立克等。
【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治质量】。棚室内茄科类蔬菜灰霉病是高湿型病害,为了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降低棚内湿度相当重要,除搞好棚室通风降湿外,棚室内最好选用烟熏剂防治,尽量少用喷雾方法。如果要选择喷雾时,最好选用低容量喷雾,即选择0.7~1.0毫米的喷水片,替代常规的1.3毫米的喷水片,药液雾滴细,黏着力强,植株接触的药液多,防治效果好,用水量为30~40公斤。同时,对茄科类蔬菜的灰霉病防治要在花果期连续用药3~4次,间隔7天用药1次。还要选择不同药剂品种,交替轮换使用,确保防治效果,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