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溉帮★六袋长老
     
- 昵称
- 中国有机苹果
- UID
- 14701
- 鲜花
- 794 朵
- 农币
- 98992 枚
- 居住地
- 甘肃 平凉 静宁县
- 专职
- 合作组织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日本苹果栽植有135年的历史,面积约5.3万hm2[约80万亩],年产量300万吨以上.主要以内销鲜食为主,加工原料约占总产的10%左右,以残次果为主.日本苹果主要分布在青森县、长野县、山形县和岩手县.总产中,青森占到50%,其次是长野约占25%.从日本苹果生产的大局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栽植区域化.日本岛国的土地面积小,海拔低,苹果栽植主要集中在中部的高原地区,海拔在1000—1500米不等,布局相对集中.二是生产优质化。日本对鲜食苹果的质量要求很高,质量对销售价格的影响很大。质量要求高必然引导日本果农对决定果品质量的技术措施落实细致。如高光效树形、疏花疏果、摘叶转果、覆反光膜等技术措施应用十分普遍。三是栽培良种多样化。日本富士栽植面积占总面积的52%以上,其次是津轻、王林。四是育苗专业化.由专业公司负责育苗,基本实现了无毒化生产,质量有保证。五是营销专业化.果品产后全部实行机械化处理、冷链化贮运。鲜食苹果主要依靠农协组织销售,实行严格的质量追踪制度。六是生产服务社会化。果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问题都由农协解决,农协不仅有冷库、果品采后处理系统、果品加工厂、专业技术指导人员,还有保险公司和银行.做到了产业链条化和全程协作化。
日本苹果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因为果农每户拥有的种植面积太少、果园地处的位置坡度较大给操作带来困难等原因,使得果农收入长期停滞甚至下降;二是由于近年来水果逐渐多样化、年轻人消费苹果的欲望不高,以及进口水果的冲击导致苹果市场消费减弱;三是当今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果园劳动,使苹果产业生产者呈老龄化态势,60岁以上的人占到了50%。上述问题已经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准备按照“三化”(操作省力化、果品优质化、劳力年轻化)原则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准备通过适当形式增大果农户均面积,用相对的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并修建道路改良坡度以方便果农操作。二是推广优良品种以增加优果率、推广矮化品种以减少劳动时间,推广机械化园艺管理以适应老年人劳动强度;三是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从事苹果产业生产。此外,有关部门还在研究考虑对果农购买新机械、新苗木时增加补贴等优惠措施。日本从各级政府到科研院所再到果农,都非常注重挖掘苹果产业各个环节中的科研潜能,因而具有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特点。比如,为了适应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苹果种植,从而导致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日本开始大力推行苹果矮化栽培。据介绍,日本有的苹果基地县矮化栽培面积已经占到了总面积的70%以上,于是这一趋势又带来了各地果树试验站更加重视矮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据青森县果树研究所介绍,目前日本已经研发出了青台和JM系统矮化砧,都很适合老年人的劳动强度,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日本在苹果产业方面的科研成就为世界业内公认,其成绩应该归功于政府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充足的科研经费保证了科研机构的相对稳定,也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探索研究新技术。以苹果品种选育为例,一支几十年持续稳定的育种科研队伍,保存了众多的杂交亲本、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抗逆性且易于栽培的优质品种,推动着苹果品种这个潜力巨大的朝阳科技产业不断前进。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日本果农非常重视科研、崇尚技术。一位专业人员在介绍中说:“果农们的研究有时远远超过了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