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7|回复: 2

专家支招草莓栽培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2

7976

帖子

352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029
鲜花
16056 朵
农币
20748 枚
发表于 2008-4-21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来源:沁源县科技局 作者:王芬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浆果,也是人们特别喜吃的一种早春果品。在世界各国的小浆果生产中,草莓的产量和栽培面积居于首位。我省近年来也大量种草莓,草莓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大,对土质的适应性也较强,几乎全省各地均可栽培。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具有特殊的芳香和风味,果实除含糖、酸、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磷、铁、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味美而富有营养价值的生食水果。草莓繁殖较为容易,结果快,果实成熟早,一般情况下,在我省5月初至中旬左右开花,6月初至中旬开始成熟,草莓产量较高,效益好。
  
  一、品种选择
  
  1.奥利红:引于美国,植株长势中等,适应性强,果个均匀,平全省均单果重35克,最大果重80克,极丰产。果实甜酸,口感好、耐储,适宜设施栽培。
  
  2.港丰:丰香品种优良变异株。植株长势旺健,繁殖力强,叶肥厚鲜绿,花果量多,果实近圆锥形,果肉细腻,味香甜,硬度较好。一级序果重50克左右,丰产,休眠期浅,适宜温室栽植。
  
  3.90-11-4:为日本品种。植株长势中等,株态直立,叶片深绿色,根系发达,大果率高,几乎所有花序都结果,果实中等大,单果重40克左右,圆锥形,口味甜美,果实稍硬,丰产。
  
  4.P2:为日本品种,植株生长强势,抗病,叶片椭圆形,花柄较粗长,果实圆锥形,果肉淡红,口感香甜有芳香味,硬度中等,一级序果重35克左右。
  
  5.C2:日本品种,植株长势强,叶片中大叶片多。叶色较绿,属于大果形,果面鲜红有光泽,果肉细腻,香味浓有独特的芳香味,是鲜食极佳品种。
  
  6.给为它:又称钙维他,大果型品种,长圆锥形,果实风味好,大小整齐一致,单果重可达50~70克,株体矮小,品质极优。极丰产。对环境适应性强,抗潮湿、霉菌和炭疽病,适合保护地和陆地栽培。
  
  二、主要栽培技术
  
  (一)建园
  
  1.园地选择:建园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酸碱适宜、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点为好。若为坡地,则坡度应不超过50~100,坡向以南坡东南坡为好。在风大地区,尤其是春季干风严重的地区,应事先建立防风林,以防影响授粉受精。若土壤不适宜,应先进行改良,前茬作物为番茄、马铃薯、茄子、黄瓜、西瓜等的地块,应严格进行土壤消毒后,才可种植草莓。
  
  2.苗木选择:定植时壮苗的标准是:叶片5~6枚,短缩茎粗1厘米以上,根系强大,苗重40克。在生产上,对购进幼苗,栽植时应将植株外围的大叶剪掉,只留中间2~3片叶,这样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最好选择脱毒原种1代苗。
  
  3.定植时间:草莓露地栽培在8月20日前,大、中棚在9月10日前,温室10月10日前,也可在春季结合繁苗栽植。
  
  4.定植密度:草莓采用高垅双行,株距10~15厘米或15~20厘米,每667亩栽苗8000~10000株。
  
  5.定植方法:为促进缓苗,可选在阴天栽植。定植前将苗木老叶剪除,留2~3片新叶,同时可用5~10ppm的荼乙酸(生根粉)浸根,增加新根量。注意保持秧苗根系的湿度,不要将秧苗的根暴露于空气中。定植的深度是草莓栽后成活的关键,要做到使苗心与地面平齐,过深埋住苗心,使苗心易烂死苗,过浅新茎外露,秧苗枯干死亡,栽时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同时要注意苗的方向,将凸面朝向垅外侧,这样果穗多集中于畦或垅的外侧,便于采摘。定植后要及时灌透“定根水”,灌后要及时检查,对露根或埋心苗要及时进行调整。
  
  (二)定植后管理
  
  1.栽后管理
  
  (1)草莓栽植成活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做好土壤封冻前防寒物的准备,露地栽培苗上覆盖防寒物厚5厘米左右,设施栽培的草莓要进行扣膜保温,等到棚内结冻时,让草莓进行休眠400~600小时,然后再进行加温,白天棚内温度保持20℃~25℃,夜间保持在8℃~12℃,加温后要注意室内通风。
  
  (2)疏花蕾、除弱花序:草莓花序上高级序花开花晚,往往不能形成果而成无效花,即使能形成果实,也因成熟晚,果实小而无采收价值。所以在开花前将二级花序疏除,并除去枝丛下部的弱花序。
  
  (3)垫果:果实触及地面,影响着色与质量,又易引起腐烂,所以应在花后用碎草铺垫在植株周围,如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不用垫草。
  
  (4)除匍匐茎:浆果采收后,当匍匐茎刚出现时,应及早摘除,使植株积累大量的有机养分,促进当年的花芽分化。保证来年丰收,并提高植株越冬能力。
  
  (5)除叶:浆果采收后,对于发生匍匐茎多的品种,可割除地上部老叶,除叶可减少匍匐茎的发生,刺激多发新茎。增加花芽数量和翌年产量。
  
  2.肥水管理
  
  1施肥:春季田园清理之后,应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并结合松土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采取覆膜栽培可在两垅(两畦)间的沟内进行。在草莓生长期中应根据各阶段对肥料的不同需求而分期追肥:
  
  a结合返青水,追施化肥,亩施速效氮肥7~8公斤。
  
  b.开花结果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
  
  c.果实采收后追肥,恢复植株长势,以速效性氮肥为主。
  
  2灌水:草莓是喜湿作物。生长期要灌好以下几次水:一是土壤解冻后,结合施基肥灌透返青水。二是开花期、浆果成熟期需要大量水,根据降雨情况灌3~4次水,对提高草莓产量效果显著。三是土壤封冻前灌好封冻水。
  
  3.病虫害防治
  
  (1)病害:
  
  1白粉病: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发病时可用0.2%~0.3%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也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剂600倍液。
  
  2灰霉病:每隔10天连喷2~3次25%瑞毒霉1500~2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霜霉病:发病前喷1∶0.7∶200波尔多液或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每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发病期用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虫害:
  
  1红蜘蛛:春季发芽时喷0.3度度石硫合剂加0.3%粉衣粉,6~8月间喷73%克螨特3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
  
  2蚜虫:可喷50%辛硫磷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倍液,间隔10~15天一次,连喷2~3次。
  
  (三)采收与包装、贮存、运输
  
  采收: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现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逐渐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每1~2天采摘一次,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每次采收都要将成熟适宜的果实采净。
  
  包装:选择长50~70厘米,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的塑料(硬纸板或薄木)箱,箱内嵌入软纸或塑料沫,将果实轻轻放入箱内,按同方向排齐,使上层的果柄处于下层果的果间。大型果放3~5层;小型果放5~7层,定量封盖,系好标签,注明产地、品种、等级和数量。
  
  运输:用冷藏车或有棚的卡车在车厢上垫草帘,将果箱挨紧,排放一层,上面盖纸后再横向排放第二层,装箱至3~5层,最上层果箱加盖防尖罩、封车。
  
  贮存:临时储存的存放库要通风、凉爽、整洁。在3℃~4℃的条件下可存放2~3天。速冻冷藏,选择果形个头整齐的果实,去除萼片,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之后再用清水冲洗,沥水后装塑料盒(袋),每盒装5~10公斤,送入速冻室在25℃~30℃冻室内速冻5~7小时,再放入-18℃冷库存放。
  
  (四)防寒与解除防寒
  
  土壤封冻前灌一次封冻水,水渗后覆盖防寒物,越冬。
  
  撤除防寒物:早春土壤解冻后,分两次撤除防寒物。1解冻后,及时撤除上层已解冻的防寒物。2在芽萌发前将覆盖物全部撤除,同时将枯蔓、烂叶和杂草等清除,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5

帖子

10 小时

在线时间

1

好友

小学一年级

Rank: 2

昵称
无双
UID
67460
鲜花
0 朵
农币
179 枚
居住地
四川 成都 双流县 永兴镇
专职
农场基地
发表于 2012-11-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巴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13

帖子

1414 小时

在线时间

4

好友

★溉帮★五袋长老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UID
128272
鲜花
3026 朵
农币
15090 枚
居住地
广东 佛山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2-11-1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受教育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7 17:05 , Processed in 0.06986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