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17|回复: 103

葡萄美酒光杯,提杯上马交警追,葡萄百科书科普贴,大葡萄时代已来临,你还不来看看?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4-9-1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本帖最后由 琨翔 于 2014-9-17 14:07 编辑

作为葡萄板的铁粉已多年,一直在默默潜水,不敢在葡萄板发言,但是今日忽然天生异相,有一将星冉冉升起,我估计要有好运降临,特发一科普贴普天同庆,话不多说,上图:




    • 紫北塞(Alicante Bouschet)

  • 中文别名:

    紫北塞

    英文别名:

    Alicant de Pays, Alicante, Alicante Bouchet, Alicante Bouschet 3, Alicante Extra Fertile, Alicante Femminello, Alicante H. Boushet, Alicante Henri Bouschet, Alicante Nero, Alicante Noir, Alicante Tinto, Aa, Alikant Buse, Alikant Buse Bojadiser, Alikant Bushe, Alikant Bushe Ekstrafertil, Alikant Bushe Nr. 2, Alikant Genri Bushe, Alikante Henri Bouschet, Aragonais, Aragones, Arrenaou, Baga, Bakir Uezuemue, Barvarica, Blasco, Bojadiserka, Carignan Jaune, Cupper Grape, Dalmatinka, Garnacha, Garnacha Tintorera, Lhadoner, Kambuša, Moraton, Mouraton, Murviedro, Negral, Pe de Perdiz, Pe de Pombo, Petit Bouschet, Redondal, Rivesaltes, Rivos Altos, Roussillon, Rouvaillard, Sumo Tinto, Tinta Fina, Tinta Francesa, Tinto, Tinto Nero, Tinto Velasco, Tintorera, Tintorera de Liria, Tintorera de Longares, Tinturao, Uva di Spagna.

    原产地:

    法国

    种植区域:

    西班牙、葡萄牙、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

    紫北塞(Alicante Bouschet)通常被简单地称为“Alicante”,其果肉呈红色,是法国种植最广泛的染色(Teinturier)葡萄品种。尽管在20世纪末该品种的重要性开始下降,但在21世纪初,它仍是法国种植面积第十二大的红色葡萄品种。该品种在法国的种植面积为8,800公顷,主要分布在朗格多克-露喜龙产区(尤其是埃罗省和加尔省),另外还在普罗旺斯及较靠北的干邑有分布。

      1865年到1885年间,亨利•北塞(Henri Bouschet)将小北塞(Petit Bouschet)和流行的歌海娜进行杂交,紫北塞由此诞生。当时,被称为“Alicante”的紫北塞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成功。紫北塞葡萄的叶子带有独特的紫色斑点。由于该品种的果肉呈深红色,它酿制出的葡萄酒与高产且传播迅速的阿拉蒙(Aramon)酿制出的葡萄酒相比,其酒液的红色程度是后者的15倍。较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的紫北塞,酿制出的葡萄酒产量可轻易达到20,000公升/公顷,这些葡萄酒的酒精度为12%。

      9世纪末20世纪初,紫北塞在葡萄栽培业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当时,该品种是许多其他染色葡萄品种(几乎只能由紫北塞与其他非酿酒葡萄杂交而成)的双亲之一。20世纪下半叶,作为唯一的一种酿酒染色葡萄品种,紫北塞大获益处,成为法国相关机构正式认可的葡萄品种。

      在法国以外的地方,西班牙或许是该品种种植最广的地方。在这里,紫北塞又被称为“Garnacha Tintorera”,其总种植面积超过了16,000公顷。在阿尔曼萨(Almansa),紫北塞尤为常见。此外,该品种在葡萄牙南部气候干旱的阿连特如(Alentejo)产区的种植也越来越广,这里的紫北塞多用来酿制单品酒。

      在科西嘉岛(Corsica)、托斯卡纳(Toscana)、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亚(Calabria)、前南斯拉夫(Fomer Yugoslavia)、以色列(Israel)及北非,紫北塞也有种植。2002年,紫北塞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种植面积为740公顷,主要分布在气候炎热的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



    各位葡萄爱好者,欢迎加入群:江浙沪种植群 196247849  一起分享种植的乐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鲜花 +10 收起 理由
justin123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典型香气:苹果和柠檬等水果。

作为勃艮第产区的“另外一种”白葡萄品种,阿里高特(Aligote)常被霞多丽(Chardonnay)的光环所掩盖,但在优异的年份里,当其标志性的酸味得到平衡时,它也能反败为胜,超越霞多丽。DNA检测(DNA Profiling)证实,阿里高特属皮诺家族,据记载,该品种在18世纪末就出现在了勃艮第地区。

  该品种的生命力旺盛,根据葡萄园位置的不同,其产量会有相应的变化。种植在勃艮第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及土壤最贫瘠的斜坡上的阿里高特,在较温暖的年份里,能酿制出优质的干白,口感比霞多丽更紧实,不过没有霞多丽的经济效益高。

  在金丘(Cote d’Or),和两种更娇贵的葡萄品种—霞多丽和黑皮诺(Pinot Noir)相比,阿里高特的重要性较低,但在21世纪初,其种植面积仍接近700公顷,几乎和勃艮第南部一样多。如今,该品种大多种植在地理位置最高或最低的葡萄园里,这些葡萄园里的葡萄酿制出的葡萄酒酒体轻盈且较早熟,并且只能在酒标上标注勃艮第阿里高特(Bourgongne Aligote)葡萄酒。这种酒要么用来与简单的菜肴搭配,要么用来与黑醋栗利口酒一起调配柯尔酒(Kir)。只有夏隆内丘(Cote Chalonnaise)产区内的布哲宏(Bouzeron)村才出产一些优质的阿里高特葡萄酒。在布哲宏,阿里高特拥有自己的法定产区身份,其法定的最高产量只有4,500公升/公顷(勃艮第阿里高特葡萄酒的产量是6,000公升/公顷)。

  在夏布利(Chablis),较之以前,阿里高特的种植面积有了一些增加。在该产区,阿里高特常用来酿制日常干白葡萄酒。

  在欧洲东部,阿里高特尤为流行。例如,21世纪初的中期,阿里高特在保加利亚的种植面积仍有1,000公顷左右,并且其天然的高酸度颇受赞誉。2005年,阿里高特在罗马尼亚的种植面积接近6,000公顷,主要分布在摩尔多瓦和多布罗加地区。此外,据估计,阿里高特在前苏联一些共和国的种植面积也高达数千公顷,这些国家主要是指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巴贝拉(Barbera)



中文别名:

巴贝拉

英文别名:

Barber a Raspo, Barbera a Peduncolo, Barbera Amaro, Barbera Crna, Barbera Forte, Barbera Mercantile, Barbera Nera, Barbera Nostrana, Barbera Riccia, Barbera Rissa, Barbera Rosa, Barbera Vera, Barberone, Barbexinis, Besgano, Cosses Barbusen, Gaietto, Lombardesca, Perricone, Pignatello, Ughetta.

原产地:

意大利

种植区域:

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


典型香气:樱桃、李子、黑莓和玫瑰等。
  巴贝拉(Barbera)是一种多产且可塑性强的红葡萄品种。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意大利巴贝拉的种植面积为28,300公顷(约70,000英亩,20世纪90年代时,意大利巴贝拉的种植面积近50,000公顷),是意大利种植面积第三大的红葡萄品种,仅落后于桑娇维塞(Sangiovese)和蒙特布查诺(Montepulciano)。大部分的巴贝拉用来酿制尖酸廉价的葡萄酒。巴贝拉在世界各地的分布范围较广,尤其是在美洲地区。
起源及品种特性
  尽管葡萄品种学家皮埃尔•维亚拉(Pierre Viala)指出伦巴第大区(Lombardia)的奥特莱-帕韦斯(Oltrepo Pavese)是巴贝拉的原产地,但皮埃蒙特(Piemonte)的蒙费拉托(Monferrato)还是常被认为是巴贝拉的起源之地。
  巴贝拉较晚熟,比皮埃蒙特较次要的葡萄品种—多姿桃(Dolcetto)晚两周,但通常比内比奥罗(Nebbiolo)早。该品种的主要特征是天然酸度较高(即使是在完全成熟的状态下),因此巴贝拉葡萄酒在气候炎热的产酒区很受欢迎。由于巴贝拉具有较高的酸度,因此,许多野心勃勃的葡萄生产者会推迟巴贝拉的采摘时间,如今,在兰格(Langhe)地区,生产者有时会在内比奥罗之后采摘巴贝拉。由于该品种在意大利种植广泛,因此毫无疑问它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品种,其中有一种白色葡萄品种被称为“Barbera Bianca”。
巴贝拉葡萄酒
  或许是因为巴贝拉葡萄的种植面积过于广泛,它所酿制出的葡萄酒风格多得让人困惑,既包括年轻且低廉的起泡酒,也包括强劲、浓郁、高价且需要长时间窖藏的葡萄酒,这恰好也反映了巴贝拉种植区域内土壤及中气候(Mesoclimates)极大的多样性。巴贝拉高产,且可酿制各种类型的葡萄酒,因此它曾经被称为皮埃蒙特的“大众葡萄”。但自1984年以后,该品种便开始逐渐失宠,这是由于当年发生了一件甲醇(Methanol)丑闻—廉价的巴贝拉葡萄酒中掺入了致命的甲醇,致使30多人死亡。
  尽管巴贝拉可酿制出风格多样的葡萄酒,但这些葡萄酒还是有一些共性:深浓的宝石红(巴贝拉葡萄酒在过去常用来为巴罗洛(Barolo)及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的内比奥罗葡萄酒增色);酒体丰满,单宁含量低;酸味明显(产量过高的情况下更明显);生命力旺盛且高产。在过去,为了平衡巴贝拉因为高产而带来的尖酸瘦弱之感,常会加入意大利南部的葡萄品种进行混酿,不过,随着巴贝拉产量的降低,这一做法已经不复存在。相对于巴贝拉葡萄酒所能达到的酒精度和酒体,DOC法规定的法定产量偏高(阿尔巴(Alba)地区为70百升/公顷,阿斯蒂(Asti)地区为63百升/公顷)、法定酒精度偏低(阿尔巴和阿斯蒂地区为12%,蒙费拉托地区为11.5%)、法定酸度偏高,这些规定并不能提高巴贝拉的品质。
  阿尔巴、阿斯蒂及蒙费拉托是皮埃蒙特内的三个DOC产区,这三个产区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阿斯蒂产区包括171个镇,蒙费拉托产区包括215个镇(这两个产区有一些重叠的地方)。由于巴贝拉种植面积广泛,因此很难判断出最适合种植该品种的下一级产区。但根据当地人的知识,阿尔巴DOC产区内阿尔巴及蒙福特-达尔巴(Monforte d’Alba)以北和以南的丘陵区及阿斯蒂省内从尼扎-蒙费拉托(Nizza Monferrato)往西北一直到维奇欧(Vinchio)、卡斯泰尔诺沃-卡尔恰(Castelnuovo Calcea)、阿吉阿诺(Agliano)、贝维格利欧(Belveglio)和罗榭托-塔纳罗(Rocchetta Tanaro)的区域被认为是巴贝拉种植的经典区域。在意大利有很多风土条件与葡萄品种并非完全匹配,因此,人们正努力改善这一问题。2001年,根据更严格的法律规定,尼扎被认定为阿斯蒂巴贝拉DOC产区内的一个子产区。尼扎产区是阿斯蒂产区内最温暖的地区之一,所生产的巴贝拉是最成熟最优质的。在阿斯蒂,巴贝拉种植在风土条件最佳的葡萄园里,而在阿尔巴,最优质的葡萄园里往往种植着内比奥罗(Nebbiolo)。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桑娇维塞(Sangiovese)为主要原料的超级托斯卡纳(Supertuscan)葡萄酒正盛行时,意大利的葡萄酒生产商开始对少量的巴贝拉使用橡木桶熟成(Barrel Maturation)。最早使用橡木桶熟成的是波罗那酒庄(Giacomo Bologna)用巴贝拉酿制的游赛龙干红葡萄酒(Bricco dell’Uccellone)。毫无疑问,新橡木桶的使用可大大改善巴贝拉的一些特性,如为其极为不突出的香气增加馥郁之感,丰富单宁的含量以使结构紧实,并使尖酸感柔和。此外,葡萄酒在橡木桶熟成过程中发生的葡萄酒氧化能有效抑制葡萄酒发生过度还原反应(过度还原会带来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臭味)。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些“现代”的巴贝拉葡萄酒,是用低产葡萄酿制的,且酿制过程十分讲究,因而它们已经具有较丰满的酒体和较丰富的风味,从这个角度来说,小橡木桶可能并非酿造优质巴贝拉葡萄酒的“灵丹妙药”。当年人们坚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使用橡木熟成的巴贝拉葡萄酒将会极受欢迎,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无论是价格适中的巴贝拉葡萄酒,还是价格较高的巴贝拉葡萄酒,都未能捕获消费者的芳心,这便是上述论断的明证。
巴贝拉在意大利的种植情况
  巴贝拉分布在伦巴第大区内的大部分葡萄园里,尤其是奥特莱酒庄(Oltrepo Pavese)的葡萄园里。在奥莱特酒庄,巴贝拉用来酿制品质各异的单品酒,其中有些葡萄酒精美而活泼。此外,巴贝拉还用来与当地较柔顺的科罗帝纳(Croatina)或伯纳达(Bonarda)混酿。在弗兰奇亚考达(Terre di Franciacorta)葡萄酒中,巴贝拉扮演着日益次要的作用;在意大利的其他地方,巴贝拉也用于酿制各种各样的初级普通餐酒(Vino Da Tavola,简称VDT)葡萄酒。
  巴贝拉在皮埃蒙特东南部也种植广泛,主要分布在艾米利亚-罗马涅(Emilia-Romagna)产区内的皮亚琴察(Piacenza)地势较高的佩森提尼丘陵(Colli Piacentini)区。在这里,巴贝拉也常和伯纳达葡萄混合酿制各种葡萄酒,尤其是瓦尔提多(Val Tidone)酒庄的古特欧尼(Gutturnio)DOC红葡萄酒。在博洛尼亚(Bologna)、帕尔马(Parma)丘陵区及科林斯-布罗格尼斯(Colli Bolognesi)等地区,巴贝拉也有种植。在这些地区,巴贝拉也可用于酿制单品酒,这些单品酒常有规则的气泡,但缺少皮埃蒙特最优质巴贝拉单品酒的浓缩度。在意大利中部,巴贝拉常和更具本土特色的葡萄品种混酿,在这些混酿酒中,大部分巴贝拉扮演着较次要的作用。尽管,在意大利较靠南的地区,巴贝拉的真正使命在于为葡萄酒赋予恰到好处的酸味,但在意大利中部,有时它所带来的酸味有些画蛇添足之意。
  此外,一种被称为“Barbera Sarda”的葡萄在撒丁岛(Sardegna)也有种植;在西西里岛(Sicilia),有人认为当地所种植的派瑞科恩(Perricone或“Pignatello”)也是巴贝拉。
巴贝拉在新世界国家
  在与斯洛文尼亚接壤的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巴贝拉也有种植。在欧洲其他地方,巴贝拉很少见。但在北美,尤其是南美,巴贝拉却很常见,这多亏了当地的意大利移民。在阿根廷,巴贝拉的种植面积近1,000公顷,主要分布在门多萨(Mendoza)和圣安河(San Juan)省。在南美其他地方,巴贝拉的种植面积较有限。在加利福尼亚州,巴贝拉的种植面积超过了3,200公顷(约8,000英亩),当然并非全部位于炎热的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地区。加利福尼亚州很多葡萄品种都是从皮埃蒙特引进的,在这些品种中,巴贝拉总是比更娇贵的内比奥罗表现更出色。在澳大利亚,该品种也有种植,主要分布在维多利亚州(Victoria)。此外,在南非较温和的产区内,如帕尔(Paarl)及马姆斯伯里(Malmesbury),巴贝拉也有种植,在这里,巴贝拉具有较高的天然酸度,因此,在酿制巴贝拉葡萄酒时无须进行酸化(Acidification)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白莱拉(Biancolella)



中文别名:

莱拉白

英文别名:

Bianca, Bianca Tera, Biancolella selvatica, Biancolella Veraca, Biancolella Verace, Biancolillo, Bianculella, Bianculellu, Ianculella, Ianculillo, Jancolella, Janculella, Janculillo, Petite blance, Petite Blanche.

原产地:

意大利

种植区域:

意大利


白莱拉(Biancolella)是意大利卡帕尼亚(Campania)产区内的一种白葡萄品种,它常和个性更足的葡萄品种混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蓝佛朗克(Blaufrankisch)


中文别名:

蓝色佛朗克

英文别名:

Blanc Doux, Blau Fraenkisch, Blau Fraenkische, Blauer Lemberger, Blauer Limberger, Blaufränkisch, Blaufranchis, Blaufranchisch, Blue French, Burgund Kekfrankos, Burgund Mare, Cerne, Cerne Skalicke, Cerne Starosvetske, Cerny Muskatel, Chirokolistny, Cierny Zierfandler, Crna Frankovka, Crna Moravka, Fernon, Fraenkische, Fraenkische Schwarz, Franconia, Franconia nera, Franconia nero, Franconien bleu, Franconien noir, Frankinja, Frankinja Modra, Frankovka, Frankovka Cerna, Frankovka Crna,Frankovka Modra, Fruehschwarze, Game, Grossburgunder, Imberghem, Imbergher, Jubilaeumsrebe, Karmazin, Kekfrank, Kek Frankos, Kekfrankos, Lampart, Lemberger, Limberg, Limberger blauer, Limberger noir, Limburske, Maehrische, Modra Frankija, Modra Frankinja, Modry Hyblink, Moravka, Moravske, Muskateller Schwarz, Nagyburgundi, Neskorak, Neskore, Neskore Cierne, Noir de Franconie, Oporto, Orna Frankovka, Portugais Lerouse, Portugais Leroux, Portugais Rouge, Portugieser Rother, Pozdni, Pozdni Skalicke Cerne, Schwarz Limberger, Schwarz Fraenkische, Schwarzer Burgunder, Schwarzgrobe, Serina, Shirokolistnyi, Sirokolidtnyj, Sirokolstnii, Starosvetske, Starovetsky Hrozen, Szeleslevelue, Teltfuertue Kekfrankos, Teltfurtu Kekfrankos, Vaghyburgundi, Velke Bugundske, Vojvodino.

原产地:

奥地利

种植区域:

奥地利、德国、美国、澳大利亚



典型香气:覆盆子、醋栗、樱桃、雪松、甘草、丁香花蕾、皮革和烟熏味等。
蓝佛朗克(Blaufrankisch)是奥地利人对中欧地区的一种红葡萄的称呼。在德国,该品种被称为琳贝格(Lemberger)。该品种常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起源于法兰克的(高级)蓝佛朗克,其他的属另外一种,这种分法自中世纪前开始,一延续至今。
  如今,该品种是奥地利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之一,它酿制出的葡萄酒个性十足,颜色深浓,单宁丰富,活力十足。为此,奥地利野心勃勃的生产商们常会不惜代价地使用大量的新橡木桶,并采用与西拉一样的酿制方式来酿制蓝佛朗克葡萄酒。在非专业人士看来,蓝佛朗克与萨瓦(Savoie)地区的梦杜斯(Mondeuse)及博若莱(Beaujolais)地区的佳美(Gamy)有几分相似。多年以来,它一直被误认为是博若莱的葡萄品种佳美。
  在奥地利,蓝佛朗克的种植面积近3,000公顷,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其原产地布尔根兰。在中部布尔根兰(Mittelburgenland)气候温暖的诺伊齐德勒湖(Neusiedlersee)边及南部布尔根兰的冰堡产区,其种植面积尤为广泛。如今,作为奥地利最出众的本土葡萄品种之一,蓝佛朗克在国内外均可见。用该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酸味紧实,酒体适宜,颜色深浓,单宁恰到好处,香料味丰富。通常蓝佛朗克葡萄酒会使用橡木桶熟成,并且具有巨大的陈年潜力。
  在捷克共和国及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Vojvodina),该品种被称为“Frankovka”。在这两个地方,蓝佛朗克葡萄酿制出的葡萄酒活力十足,果香浓郁,适合趁早饮用。在意大利东北部的弗留利,被称为“Franconia”的蓝佛朗克能酿制出口感爽脆且果香飘逸的葡萄酒。
  保加利亚人如今仍称该品种为“Game”;在罗马利亚,该品种被称为“Burgund Mare” ;匈牙利人则直接将其奥地利名“Blaufrankisch”翻译成“Kekfrankos”,有时也称其为“Nagyburgundi”。在这里,蓝佛朗克种植在位于索普朗(Sopron)的湖边。奥地利的DNA检测(DNA Profiling)表明该品种与白高维斯(Gouais Blanc)存在亲子关系,其中白高维斯在奥地利被称为“Heunisch”。
  蓝佛朗克发芽较早,成熟较晚,因此只能在较温暖的地方茁壮成长。虽然有可能会遭受春霜的侵害,但该品种的生命力十分旺盛,极不易染病。因此,蓝佛朗克十分高产,产量约7,500公升/公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白博比诺(Bombino Bianco)



中文别名:

白博比诺

英文别名:

Abondante, Bambino, Bambino Peloso Gentile, Bammino, Banjac, Bilana, Bobbino, Bommino, Bonvino, Bonvino Bianco, Buon Vino, Buonvino Bianco, Butta Palmento, Butta Pezzente, Buttspezzante, Calatammurro, Calpolese, Camblese, Campanile, Campolese, Campolese Camplese, Campolese Chiuso, Campolese Scinciaro, Campolese Sciniato, Carapa, Castella, Cococciola, Cola Tamburo, Colatammurro, Donnee, Marese, Ottenese, Ottonese, Pagadebiti, Poulzhinatz, Pulizanac, Puljizanac, Ribola, Ripona, Scacciadebiti, Schiacciadebiti, Straccia Cambiale, Strappa Cambiale, Tivolese Bianco, Trebbiano Abruzzese, Trebbiano Bianco di Chieti, Trebbiano Campolese, Trebbiano d''''''''Abruzzo, Trebbiano d''''''''Ora, Trebbiano d''''''''Oro, Trebbiano di Abruzzo, Trebbiano di Avezzano, Trebbiano di Macerata, Trebbiano di Teramo, Trebbiano Dorato di Teramo, Trivolese, Uva Castellana, Uva da un Osso, Uva Fermana, Uva Romana, Zapponara Bianca.

原产地:

意大利

种植区域:

意大利


白博比诺(Bombino Bianco)是意大利普利亚(Puglia)北部及艾米利亚-罗马涅(Emilia-Romagna)、拉齐奥(Lazio)、马凯(Marche)和阿布鲁佐(Abruzzo)产区内的一种重要的白葡萄品种,尤其是在普利亚北部。其中在阿布鲁佐,该品种常和该产区的特雷比奥罗(Trebbiano)相混淆。值得一提的是,在普利亚,还有一种更少见的红葡萄品种——黑博比诺(Bombino Nero)。
  该品种原产自西班牙。它成熟较晚,产量极高,酿制出的葡萄酒个性较平淡。这些酒大多被销售至意大利以北的地区,尤其是德国(在这里,这些酒大多卖给热衷于混酿的酒商)。许多德国塞克特起泡酒(Sekt)或欧盟餐酒级别的混酿酒的大部分原料均是白博比诺,这些酒中的香气与德国的一种尤为芳香的葡萄品种莫里欧麝香(Morio-Muskat)相似。该品种的许多别名,尤其是“Pagedebit(意为它可偿还债务)”和“Straccia Cambiale(意为撕毁票务清单)”,都暗示了该品种给葡萄种植者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巴加(Baga)




中文别名:

巴格、巴加

英文别名:

Baga de Louro, Baguinha, Bairrada, Bairrado Tinta, Baya, Carrasquenho, Carrega Burros, Goncalveira, Morete, Moreto, Paga Dividas, Poeirinha, Poeirinho, Povolide, Preiinho, Pretinho, Preto Rifete, Rifete, Rosete, Tinta Bairrada, Tinta Bairradina, Tinta da Bairrada, Tinta de Baga, Tinta Fina.

原产地:

葡萄牙

种植区域:

葡萄牙


巴加(Baga)属红葡萄品种,在整个葡萄牙中部均有种植,但主要种植在百拉达(Bairrada)产区。在百拉达,该品种的种植面积占该地所有红葡萄品种的90%,这在葡萄牙十分少见。该品种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不易染上白粉病(Powdery Mildew),但它成熟较晚。因此,在葡萄牙西部气候潮湿的海滨地区,该品种容易腐烂,并且还易受初秋降雨的侵害。
  巴加(其外文名意为果实)粒小,皮厚,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深浓,酸味足,单宁重。若该品种的成熟度不够,则酿制出的葡萄酒十分苦涩,难以入口。此外,带梗发酵(至今仍十分常见)还会使这种苦涩感更明显。不过,如果制作工艺精湛,同时葡萄成熟度足够的话,巴加葡萄酒的果味丰富,陈年时间也长。大部分巴加还是用于酿制桃红葡萄酒,生产马刁士(Mateus)桃红葡萄酒的苏加比(Sogrape)酒厂在百拉达产区就拥有一个较大的酿酒厂。2004年,该品种的总种植面积约为10,200公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75

帖子

840 小时

在线时间

47

好友

大学二年级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昵称
金凤凰
UID
175871
鲜花
598 朵
农币
5271 枚
居住地
江苏 苏州 张家港市 凤凰镇
专职
种植户
发表于 2014-9-17 1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搞这么多新品种,楼主是在下毒,实在没地方种植!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巴斯塔都(Bastardo)
英文别名:

Bastardinha, Bastardinho, Bastardo Do Castello, Bastardo Dos Frados, Bolonio, Capbreton Rouge, Chauche Noir, Cruchenton Rouge, Donzelino De Castille, Gris De Salces, Gros Cabernet, Merenzao, María Ardoña, Maturana Tinta, Verdejo Negro, Pardinho, Pinot Gris De Rio Negro, Semillon Rouge, Tresseau, Triffault, Trousse, Trousseau, Trousseau Gris, Trousseau Noir, Troussot, Trusiaux, Trusseau, Trussiau.

原产地:

法国

种植区域:

法国、西班牙、美国、葡萄牙、澳大利亚








巴斯塔都(Bastardo)是葡萄牙的一种表现平平的红葡萄品种,其葡萄皮呈黑色。如今,它仍在汝拉(Jura)、杜奥(Dao)及百拉达(Bairrada)产区有种植,此外,在马德拉(Madeira)岛上,巴斯塔都也有极少面积的种植。被称为巴斯塔都的葡萄数量可观,但加力(Galet)认为该品种与特卢梭(Trousseau)葡萄是同一品种。同时,巴斯塔都还是西班牙葡萄品种梅伦萨奥(Merenzao)的别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283

帖子

4020 小时

在线时间

20

好友

★溉帮★六袋长老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UID
174640
鲜花
2261 朵
农币
25477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4-9-1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德阳
琨翔 发表于 2014-9-17 14:11
白博比诺(Bombino Bianco)

全是烤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中文别名:

赤霞珠、卡本内·苏维翁

英文别名:

Burdeos Tintos, Bidure, Bordeaux Bordo, Bouschet, Bouschet Sauvignon, Breton, Burdeos Tinto, Cabernet Petit, Carbonet, Carmenet, Castet, Kaberne Sovinjon, Lafet, Lafit, Marchoupet, Navarre, Petit Bous

原产地:

法国

种植区域:

美国、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南非、意大利、法国



典型香气:黑醋栗、蓝莓、甘草、丁香花蕾和烟熏等。陈年之后还会有菌菇类、干树叶、动物皮毛和矿物的香气。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红葡萄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的历史并不是特别悠久。它和与其种植面积不相上下的梅洛(Merlot)一起堪称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两种深色葡萄品种。在其起源地波尔多,赤霞珠总是与其他葡萄混酿。目前,赤霞珠在法国的其他葡萄酒产区及新旧世界的众多产区均有种植。在这些地区,它总是与当地传统的葡萄品种混酿,同时也经常被用来酿制正宗的单一品种葡萄酒。
赤霞珠的起源
  赤霞珠的起源一直以来是一个谜。1997年,相关专家利用DNA检测技术解开了这一谜团。结论显示赤霞珠正是由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波尔多白葡萄品种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自然杂交而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赤霞珠的香气与其父母亲如此相似的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品丽珠在文献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赤霞珠早的原因。
  在葡萄酒文献中,并没有关于赤霞珠的早期记载。该品种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在波尔多的葡萄园里崭露头角。木桐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曾经的主人—布莱•凯特男爵和其邻居阿曼德•达马邑对赤霞珠在梅多克的普及起到了重大作用。
赤霞珠的风味及特点
  或许,赤霞珠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能酿制风格极为明显的葡萄酒。目前,这一优质的葡萄品种在梅多克(Medoc)、佩萨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纳帕(Napa Valley)、索诺玛(Sonoma)、圣克鲁斯山、保格利(Bolgheri)、库拉瓦拉(Coonawarra) 、玛格利特河(Margaret River)及佩内德斯(Penedes)的部分地区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用赤霞珠酿制的葡萄酒通常具有黑醋栗的风味和青椒的香气,不过,这并不是赤霞珠葡萄酒最显著的特点。其真正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明显的结构,它能忠实地反映各年份特点、酿酒和熟成技术特别是当地的风土特色。与种植面积也很广泛的霞多丽(Chardonnay)不一样的是,晚熟的赤霞珠必须种植在气候相对较温和的地方。在有些年份里,即使是在和梅多克气候一样温和的地区,赤霞珠也有可能无法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
  与其他种植广泛的葡萄品种相比,赤霞珠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酚类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它酿制出的葡萄酒颜色深浓,可进行长时间的浸渍,具有巨大的陈年潜力。几个世纪以来,赤霞珠葡萄酒一直呈现出独特而丰富的法国橡木味。赤霞珠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其丰富的果香(佳美(Gamay)和黑皮诺(Pinot Noir)等葡萄品种的特点所在),而在于其在瓶中数年的陈年所带来的风味物质。这些微妙的风味物质来源于葡萄本身、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以及酒精和橡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使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赤霞珠所酿制的葡萄酒依然品质不俗,这也是赤霞珠种植如此广泛的部分原因所在。
  赤霞珠标志性的特征是颗粒较小,葡萄籽与葡萄肉之比较高(赤霞珠为1/12,赛美蓉(Semillon)为1/25),皮厚,颜色呈深蓝色。赤霞珠的葡萄籽多,因而酿制的葡萄酒单宁含量丰富;又因其皮厚,所酿制的葡萄酒颜色深浓,在众多盲品中,这成为了辨别赤霞珠葡萄酒的典型特点。此外,赤霞珠不易腐烂。
赤霞珠的生长条件
  不过,赤霞珠易染上白粉病以及侵害葡萄藤的葡萄顶枯病和excoriose病。白粉病很容易控制,但后两者的控制就并非易事。当然若能用心栽培,疾病还是可以避免的。赤霞珠的发芽和成熟都较晚,通常比在波尔多经常与之混酿的梅洛和品丽珠晚1到2周。赤霞珠成熟得较慢,因而相比其他葡萄品种(如西拉(Syrah)),其对采摘时间的要求并不高;但是该品种在气候凉爽的地区不能完全成熟,尤其是在塔斯马里亚(Tasmania)或新西兰这样的地方,赤霞珠的能量很容易被转移,为葡萄果实遮挡阳光的葡萄叶,就对果实的生长十分有害,但若能采取树冠管理的方法,这种情况也能避免。未完全成熟的赤霞珠尝起来口感奇怪,与品丽珠有些类似(和未成熟的赛美蓉口感如出一辙,还碰巧和长相思的口感相近)。
  即便是在气候温和的波尔多地区,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也会对赤霞珠的开花产生影响,不期而遇的降雨会对赤霞珠的成熟产生影响。因此,波尔多地区的葡萄种植者通常会混种一些早熟和晚熟的当地葡萄品种,以减少风险。通常,在梅多克和格拉夫(Graves)地区,赤霞珠的种植比例为75%,剩下的为梅洛和品丽珠,有时还会种植一些味而多(Petit Verdot)。
赤霞珠与其他品种的混酿
  混酿在葡萄酿造界被认为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果肉丰富,果香浓郁而又早熟的梅洛和口感强劲的赤霞珠是天作之合;味而多则能为赤霞珠增加特别的香料味(只在阳光最充足的年份里发生);品丽珠则能在某种程度上使赤霞珠倍增芬芳。一般情况下(除了一些较温暖的地区),用赤霞珠酿制而成的单一品种葡萄酒总会少了点魅力,丰富度也不够,缺少了与强劲的单宁和深浓的颜色平衡的物质。随着赤霞珠与梅洛、品丽珠及味而多的搭配越来越受普及,一些新兴产酒地区的葡萄酒生产者们开始紧随波尔多的步伐,将赤霞珠和其他的葡萄品种混酿。不过,梅多克地区的混酿方法并非唯一的方法,在意大利托斯卡纳(Tuscany)地区,赤霞珠常与桑娇维塞(Sangiovese)搭配;在澳大利亚及普罗旺斯,赤霞珠则常与西拉搭配,所酿制出的葡萄酒口感大为不同。
赤霞珠在法国的种植及表现
  赤霞珠,这一极具法国魅力的葡萄品种,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里,在新世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这同一时期,其原产地波尔多却开始倾向于种植梅洛(目前这一状况已经得以改变)。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顶级葡萄品种赤霞珠,被梅洛超越。即便如此,赤霞珠依然有着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有人说一个产酒区现代化的最初标志之一便是引进赤霞珠葡萄藤的插枝并尝试着栽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少数一些地区(如英国、德国和卢森堡)因气候原因,不得以才与赤霞珠失之交臂。
  在法国,赤霞珠的种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到2000年前,该品种的种植面积为53,400公顷(约132,000英亩),其中60%种植在波尔多吉伦特省(尽管在吉伦特省,更加稳产的梅洛一直都更为普及)。赤霞珠的大本营位于吉伦特河的左岸,它在梅多克及格拉夫的列级名庄里,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那里的葡萄园里到处布满了排水性能好的砾石,为赤霞珠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在这些地区,赤霞珠葡萄酒通常会在新的法国小橡木桶中陈酿,而这会带来昂贵的成本,因此这些葡萄酒的售价并不低。拉图(chateau latour)和木桐(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两个酒庄,这两个波雅克(Pauillac)一级名庄均以大面积种植赤霞珠而著称:大约每四株葡萄中就有三株是赤霞珠(尽管最近两个酒庄梅洛的种植面积得到了巨大的增长)。这两个酒庄所出产的赤霞珠葡萄酒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可长期陈年。
  赤霞珠在法国西南的许多地区也有种植。在该地区,赤霞珠经常是酿制红葡萄酒的品种之一,有时也用来酿制桃红葡萄酒,但并非主要的葡萄品种。只在贝格拉克及比泽地区,赤霞珠才是重要的葡萄品种。在更具国际风格的葡萄酒中,赤霞珠的作用也不小,如赤霞珠可使加亚克和弗龙地区的内格瑞特葡萄酒,贝亚恩、雷基和马德兰地区的丹娜葡萄酒更具结构感。赤霞珠也用来增加圣-蒙特丘红葡萄酒的丰富度。
  20世纪80年代,赤霞珠在朗格多克-露喜龙(Languedoc-Roussillon)地区的种植面积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到1997年为止,其种植的总面积达到了12,000多公顷。不过在这一气候干燥的地区,赤霞珠的表现自然不能与西拉同日而语。到2000年为止,该地区的赤霞珠种植面积为13,000公顷,而西拉的种植面积则为30,000公顷。在朗格多克-露喜龙地区,赤霞珠经常需要灌溉,用这些赤霞珠酿制的葡萄酒通常具有草本植物的味道,丰富度不够。
  在法国南部,表现较成功的赤霞珠通常用来与西拉及其他罗讷河谷的葡萄品种搭配酿制产量较少的混酿酒,如:埃罗省的达摩哥玛酒庄或更靠东的普罗旺斯省的特维伦酒庄和维格尼洛酒庄。
  据2000年的统计显示,在南罗讷河谷地区的罗讷河口省,赤霞珠的种植面积和西拉旗鼓相当;在普罗旺斯的瓦尔省,赤霞珠的种植面积比西拉多1,700公顷。
  卢瓦尔地区是赤霞珠在法国的另外一个阵地。在该地区,通常品丽珠更加普遍,因为该品种更容易成熟,但是赤霞珠慢慢地在这里扎下了根。
赤霞珠在法国以外地区的种植及表现
  根据现有的最精确的估计,在苏联解体前,这里种植的赤霞珠面积达30,000公顷(约75,000英亩)。用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中最具陈年潜力的一些酒款产自摩尔多瓦。目前,赤霞珠在该地区仍被广泛种植,不过在一些冬天易受冰冻之苦的产酒地区,耐寒的杂交品种解百纳塞佛尼(Cabernet Severny)则更为普遍。赤霞珠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地区也有种植。在中国,赤霞珠目前已成为最普遍的葡萄品种,它见证了中国葡萄园总面积从1997年的118,000公顷上升至2004年的约450,000公顷。
  另外一个重要的国家是智利。在1997年到2003年间,赤霞珠在该国的种植面积从16,000公顷增加到40,000公顷,成为了智利最重要的葡萄品种。这里种植的赤霞珠尤为健康,若能在较现代化的酿酒厂里精心酿制,其口感将会极其浓郁而丰富。
  此外,赤霞珠在南美一些地区也十分盛行。如阿根廷(在阿根廷,从数量上来说,赤霞珠逊色于马尔贝克(Malbec))、巴西、乌拉圭、墨西哥、秘鲁和玻利维亚。
  赤霞珠是酿制加利福尼亚膜拜酒的重要葡萄品种。因为这些酒品质出众,北加利福尼亚被公认为是赤霞珠的第二故乡。到2004年为止,该州的赤霞珠种植总面积达到了30,000公顷,这相比1996年时的面积,增加了一倍,已与波尔多地区的种植面积不相上下。到目前为止,赤霞珠成为了除霞多丽外加利福尼亚最重要的葡萄品种。在加利福尼亚北部较优越的地区,赤霞珠在精心呵护之下能达到较好的成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100%的赤霞珠酿制而成的葡萄酒通常具有出色的表现。
  赤霞珠也是华盛顿州的两大主要红葡萄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人们疯狂种植梅洛的时候,赤霞珠牢牢占据着该州第二大葡萄品种的位置。2005年,该州赤霞珠总种植面积为7,000英亩(约2,830公顷)。赤霞珠强劲的口感及晚熟的特性,并不受俄勒冈州葡萄种植者的欢迎,这是因为该州潮湿而凉爽,不适合赤霞珠的生长。不过,在包括亚利桑那州和德克萨斯州在内的其他大洲,赤霞珠都有着十分成功的表现。而在加拿大,虽然这里的自然气候不适合赤霞珠的生长,但该国仍在坚持种植。
  如果加利福尼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纳帕谷(Napa Valley)是赤霞珠最适合生长的地方,那澳大利亚人脱口而出的地方则是库拉瓦拉 (Coonawarra)。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赤霞珠-西拉混酿酒(该混酿方法由盖奥特于1865在普罗旺斯提出)一直是澳大利亚酒业市场上的宠儿。澳大利亚的西拉,口感丰富而柔顺,能弥补赤霞珠口感的不足,并且效果比盖奥特所推崇的法国西拉更好。到2004年为止,赤霞珠在澳大利亚的种植面积超过了29,000公顷(约71,600英亩),成为了该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随着1996年以来梅洛种植面积的猛增及近年来味而多的激增,以赤霞珠为主要葡萄品种的波尔多混酿酒在澳大利亚越来越盛行,目前,其普及度已经超过了赤霞珠-西拉混酿酒。
  从数量上来说,赤霞珠一直在新西兰酒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20世纪90年代,该品种是该国种植面积第四大的葡萄品种。到了21世纪初,其种植面积又增加了700公顷,但这一面积依旧只占黑皮诺的1/6。在新西兰,为了使赤霞珠达到完全成熟状态,需要精心的树冠管理。目前,赤霞珠已经稳稳地成为了该国的标志性葡萄品种。
  在20世纪末,赤霞珠在南非也同样备受推崇。2004年,该国赤霞珠的种植面积为13,500公顷(约33,400英亩)。目前,该品种已经成为该国种植面积最广的红葡萄品种。以前,赤霞珠在南非多用来酿制单一品种酒,但近年来,波尔多混酿酒(通常价格更高)开始在南非享有更高的地位。不过在该国,无论是酿制何种风格的酒,西拉都比赤霞珠更受欢迎。
  在西班牙,那些具有国际头脑的葡萄酒生产者,越来越钟情于赤霞珠。19世纪中期,里斯卡尔侯爵在西班牙里奥哈(Rioja)种下了赤霞珠。此外,在贝加西西里亚酒庄(Vega Sicilia)的葡萄园里也种有赤霞珠。20世纪60年代,米高•桃乐丝和雷恩•路特将赤霞珠引进佩内德斯(Penedes) ,这才让伊比利亚半岛人认识了赤霞珠。20世纪晚期,赤霞珠在西班牙尤其是在卡塔鲁尼亚省的种植面积得以扩张。在这里,赤霞珠不仅用来酿制赤霞珠单一品种葡萄酒,而且还用来酿制混酿酒(尤其是与丹魄(Tempranillo)混酿)。到2004年为止,赤霞珠在西班牙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0公顷(约24,700英亩),成为了该国种植面积第六大的红葡萄品种。在葡萄牙,赤霞珠比较少见,主要用来与当地本土葡萄品种混酿一些口感丰富的里斯本红葡萄酒。
  在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地区最早于19世纪20年代引进赤霞珠。目前,该国赤霞珠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2000年,赤霞珠的种植面积为8,000公顷(约19,800英亩),这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2,400公顷有了巨大的增长。现在赤霞珠在该国的种植面积比品丽珠更广。在意大利,赤霞珠的种植由皮埃蒙特开始向南扩张,最远到达了南边的岛屿。它被思维更为国际化的意大利葡萄酒生产者们用来酿制他们十分珍爱的葡萄酒。赤霞珠对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的出现功不可没。此外,在越来越多的基安蒂葡萄酒中,赤霞珠也被用来调味。在托斯卡纳的卡尔尼亚诺、艾米利亚-罗马涅的科利-布罗格尼斯、特伦托和威尼托 的里森-普朗姆等DOC产区,赤霞珠的使用有正式和具体的规定。在托斯卡纳,赤霞珠是酿制太阳园葡萄酒、西施佳雅葡萄酒、维尼佳葡萄酒和蓝宝拉圣马可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在内比奥罗(Nebbiolo)盛行的皮埃蒙特,赤霞珠被用来酿制嘉雅达玛吉和阿尔伯特•贝特利弗莎尔蒂干红葡萄酒。在皮埃蒙特,赤霞珠常与巴贝拉(Barbera)混酿,并且这种做法越来越普及。
  在意大利东部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尤其是保加利亚,赤霞珠在酿酒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那里,其总种植面积达成千上万公顷,其中 在保加利亚的种植面积为13,000公顷(约32,100英亩),在罗马尼亚的种植面积为2,700公顷(约6,700英亩),不过这一面积远远少于当地梅洛的面积。东欧地区所产的赤霞珠个性十分鲜明,即便是在产量较高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辨别。用赤霞珠所酿的葡萄酒中品质最佳的要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葡萄酒,颜色深、风味浓厚、富有深度。不过,在苏联解体后,许多土地需要花费精力去整修,保加利亚的赤霞珠葡萄酒品质出现了巨大的滑坡。另外,匈牙利、奥地利和希腊也种有较少的赤霞珠,其中希腊的卡拉斯是现代(年代甚至更久)最早种植赤霞珠的地方。
  或许最顽强的赤霞珠种植者是黎巴嫩穆萨酒庄的塞奇•霍查。在过去20年里,赤霞珠和神索(Cinsault)的种植面积几乎占到了黎巴嫩所有葡萄种植面积的一半,成为了该国种植面积最广的两种葡萄。此外,在受战争之苦少一些的地中海东部国家,赤霞珠也有种植,如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及摩洛哥等,其中摩洛哥地区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广。亚洲也对该品种进行了种植实验,尤其是中国和日本。在日本,该品种与波尔多著名城堡的密切联系备受赞誉。
  世界各地的葡萄种植者们只要在葡萄酒界拥有一席之地,且只要晚熟的葡萄品种栽培成本较低,他们就一定会种植赤霞珠—除非他们生活在天气过冷或过热的地区,如勃艮第和罗讷河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霞多丽(Chardonnay)


中文别名:

霞多丽、莎当妮

英文别名:

Aubaine, Beaunois, Gamay Blanc, Melon Blanc.

原产地:

法国勃艮第

种植区域:

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智利、意大利、南非、新西兰




典型香气:柠檬、西柚、菠萝、甜瓜、苹果、梨、杏仁、山楂花、椴花、蜂蜜、酒泥、新鲜奶油、烤面包、烤杏仁和烤榛子等。

概述

  霞多丽(Chardonnay)对于全世界的葡萄酒酒迷们来说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在他们许多人看来,霞多丽并不仅仅是一种白葡萄品种的名字,它甚至代表着一款款葡萄酒的名字。霞多丽原产自勃艮第(Burgundy),长期以来,它都是勃艮第最优质白葡萄酒产区内的唯一葡萄品种。在一个注重地理标示的的地区,霞多丽的名字长期以来只为葡萄种植者所知。到了20世纪末,随着品种标示的出现,霞多丽成为了一个品牌,这一境况才得以改善。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对霞多丽的狂热达到了顶峰状态,霞多丽被广泛种植。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各地的霞多丽出现了过剩的情况,于是人们一度停止了霞多丽的种植, 21世纪早期霞多丽在澳大利亚的短缺正是缘由于此。尽管霞多丽如此受欢迎,但它几乎没有别名,除了在施第里尔(UpperStyria)地区,它被一些奥地利人称为“Morillon”外。

霞多丽葡萄酒

  霞多丽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葡萄品种,其酿制的各种葡萄酒,风格多样,拥有众多的粉丝。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最盛行的霞多丽葡萄酒风格是口感丰富,橡木味浓郁。之后,酒体更清瘦,口感更美味,橡木味更清淡的霞多丽葡萄酒变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霞多丽葡萄酒酒精含量较高,尝起来略带甜味,这可能是霞多丽如此受青睐的部分原因。此外,酿制过程中橡木桶的使用为霞多丽葡萄酒赋予了十足的魅力,这也是其如此受青睐的另一个原因。呈金黄色的霞多丽,风味多样,易于入口,魅力十足。另外,澳大利亚葡萄酒研究所发起了一项研究,对该品种的主要风味成分进行了一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霞多丽的风味物质多种多样,根本无法清晰界定。该品种里所发现的风味成分也同样能在覆盆子、香草、热带水果、桃子、西红柿、烟草、茶和玫瑰花瓣等这些物质中找到。可见,钟爱霞多丽的并非仅仅只有葡萄酒饮用者。

霞多丽生长特性

  霞多丽在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下,都能轻松拥有较高的产量,这深得葡萄种植者们的喜爱。不过由于霞多丽天生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为了抑制其生长,葡萄种植者们有时会增加种植密度,或采用低活力葡萄根茎控制法或进行树冠管理。另外,霞多丽的产量多为8,000升/公顷(4.5吨/英亩),这会严重影响葡萄酒的质量。为了酿制品质极为优良的霞多丽葡萄酒,产量通常要控制在3,000升/公顷或更低。除此之外,葡萄种植者唯一的顾虑是霞多丽开花十分早(只晚于黑皮诺),这可能会使夏布利(Chablis)、香槟(Champagne)和智利卡萨布兰卡谷(Casablanca Valley)等地方最凉爽的葡萄园里的霞多丽遭受春霜之苦。而且霞多丽还可能出现开花后果实停止生长的情况,有时还有果实大小不一的情况。此外,霞多丽皮较薄,若收获时刚巧赶上下雨,则有可能腐烂。不过,该品种能在气候如法国北部夏布利及澳大利亚炎热的河岸地区那般复杂多样的地方生长旺盛。与赤霞珠不一样的是,采摘时间对霞多丽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成熟晚期,霞多丽至关重要的酸度会马上消失。

霞多丽酿酒特性

  霞多丽成熟度高,可塑性佳,因而深得酿酒师们的喜爱。霞多丽对各种酿酒技术的适应程度比大多白葡萄品种都要强。长时间的冷浸和较早的装瓶是摩泽尔(Moselle)或武弗雷(Vouvray)地区的酿酒秘方,而这一方法同样也适用于霞多丽。此外,它也能采用橡木桶发酵和熟成。一些品质极为优良的霞多丽葡萄还能适应新橡木桶。而且,该品种还能完全适应每个酿酒师的策略,如轻微的苹果酸乳酸发酵和轻微的酒渣搅拌。霞多丽也是酿制世界上品质最佳起泡酒(不仅仅是香槟)的重要品种。在这些起泡酒中,它拥有较大的瓶中陈年能力,即使是在采摘得较早的情况下。若采摘得较晚,它则可用于酿制一些倍受称赞的贵腐葡萄酒,这主要是指在马贡(Maconnais)、罗马利亚和新西兰地区。霞多丽可与其他不太普遍且更便宜的葡萄品种很好地混酿以满足低端市场的需求或价格定位,这些品种包括白诗南(Chenin Blanc)、赛美蓉(Semillon)或鸽笼白(Colombard)等。霞多丽如此优秀的可塑性可能是因为它的个性并不突出,这与另一极为普遍的白葡萄品种—长相思(Sauvignon Blanc)不同。从年轻的或产量过高的植株上采摘下来的霞多丽酿出的葡萄酒几乎寡淡如水。普通的霞多丽葡萄酒带有淡淡的果味(苹果或甜瓜),但上等的霞多丽葡萄酒,则是反映葡萄园风土的媒介,这与黑皮诺(Pinot Noir)不谋而合。如许多顶级勃艮第白葡萄酒产区所出产的葡萄酒一样,霞多丽葡萄酒的风味常具有陈酿带来的橡木味或酿酒过程中带来的味道。当霞多丽所在的葡萄园地理位置优越,产量不是太高,酸度不算太低及酿酒师技术娴熟的时候,该品种酿制出的葡萄酒呈干型,酒体丰满,口感美味,着实令人兴奋。并且,这些酒会继续在瓶中发展10年或20年,更突出的甚至会发展得更久。但和雷司令(Riesling)及品质最好的白诗南和赛美蓉贵腐酒不一样的是,霞多丽并不能酿制酒龄特别长的葡萄酒。

霞多丽起源及变种

  长期以来,霞多丽的起源一直不明。不过,最终人们通过DNA检测解决了这一难题。与法国东北部的其他常见品种一样,霞多丽是黑皮诺和白高维斯(Gouais Blanc)的后代。

  桃红霞多丽是霞多丽较特别的变种,该品种呈粉红色,比较少见。霞多丽-白麝香(Chardonnay-Moscato Bianco)也是霞多丽的变种,该品种芳香四溢,常用于混酿。在法国,霞多丽目前正式拥有34个克隆品种,其中部分品种有着类似的品种香,尤其是编号为77和809的品种。这两个编号的葡萄品种种植相当广泛,和其他克隆品种混酿时,常会带来极为不和谐的香气。在勃艮第地区,克隆选择技术得到极为狂热的应用,这意味着种植者们可以从一系列的霞多丽克隆品种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品种,尤其是高产的品种(如编号为75、78、121、124、125和227的克隆品种)。而追求质量而非数量的种植者们则更倾向于选择编号为76、95和96的克隆品种。许多新世界产酒区从一些品质较差的克隆品种如门多萨(Mendoza)克隆品种开始爱上霞多丽,随着勃艮第品质较好的克隆品种(有时被称为第戎克隆品种)的引进,这些产酒区对霞多丽的爱慕之情又再次加深。

霞多丽在世界各地的种植情况

  20世纪80年代末,霞多丽的种植得到了广泛普及。20世纪90年代早期,霞多丽成为了法国、加利福尼亚、华盛顿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种植面积数一数二的葡萄品种。目前,该品种在全世界的种植面积超过了175,000公顷(约400,000英亩)。在所有白葡萄品种中,这一面积仅次于西班牙广泛种植的阿依伦(Airen)。

霞多丽在法国

  以法国为例,到1993年为止,霞多丽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5,000公顷(约62,000英亩),这相当于1980年的2倍。到2000年为止,这一面积又增长至36,300公顷。这些增长主要是由于香槟产区葡萄园面积的扩大。目前,香槟产区霞多丽的种植面积占该产区所有葡萄种植面积的1/3。除开香槟产区,夏布利产区也功不可没。在夏布利,霞多丽葡萄酒会比较清瘦,而一些品质极佳的葡萄酒,还会拥有极长的酒龄。此外,抗霜技术的改进也对这些面积的增长起到了部分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曾经是众多当地葡萄品种原产地的法国,霞多丽这一国际性的葡萄品种逐渐成为了主导葡萄品种。在法国,白玉霓(Ugni Blanc)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白葡萄品种,霞多丽第二,赛美蓉第三(只占霞多丽种植面积的1/3)。

  在勃艮第,霞多丽有时被称为Aubaine或Beaunois,其在该产区拥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在勃艮第(Burgundy)的中心地带—金丘(Cote d'Or),霞多丽的种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4,达到了1,400公顷;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1/3,到2000年时,霞多丽的总种植面积达到了1,866公顷。尽管在金丘地区,霞多丽逐渐取代了佳美(Gamay)和阿里高特(Aligote),但它的种植面积仍不及黑皮诺(黑皮诺的种植面积是霞多丽的3倍多)。另外,霞多丽在伯恩丘(Cote de Beaune)南部的种植面积比夜丘(Cote de Nuits)地区的种植面积更广。霞多丽在许多著名的白葡萄酒产区,有着十分典型的特点(如产区后面括号中所示):这些产区从北到南有科尔登-夏山Corton-Chassagne(杏仁蛋白软糖)、默尔索Meursault(黄油)、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细腻)、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榛子)及所有包含了蒙哈榭这一词的产区(浓缩度极高,酒精含量为13%及更高)。

  在夏隆内丘(Cote Chalonnaise)及其南边的马贡,霞多丽的种植面积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超过了佳美(Gamay),到1988年,该地区霞多丽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500公顷,截止到2000年,这一面积增加到了6,200公顷。在夏隆内丘内,吕利(Rully)、梅尔居雷(Mercurey)和蒙塔尼(Montagny)产区所出产的霞多丽白葡萄酒,品质毫不逊色于更著名的夜丘产区出产的霞多丽白葡萄酒,而价格却更实惠。在马贡地区,霞多丽带有苹果味,而且这里的霞多丽不仅用于酿制带有一系列地理后缀的马贡白葡萄酒,还用于酿制各种各样的普伊(Pouilly)葡萄酒,其中最著名的是酒体丰满的普伊-富赛葡萄酒。在更靠南的地区,霞多丽还用于酿制与普伊-富赛葡萄酒相似的圣韦朗(St-Veran)和博若莱(Beaujolais)白葡萄酒。尽管相关法规规定,加入阿里高特(Aligote)酿制而成的博若莱白葡萄酒可以标上勃艮第的名字;加入白皮诺(Pinot Blanc)的白葡萄酒可以标示马贡的名字,但这些较便宜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大多还是采用霞多丽酿制。为了增加霞多丽酿制而成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对法国以外消费者的吸引力,人们开始将霞多丽这一词添加到酒标上,并且这一做法越来越常见。

  法国的霞多丽有近3/5种植在香槟或整个勃艮第产区。以这两个地区为基地,该品种不断地向南和向西扩张。目前,霞多丽在阿尔萨斯(Alsace)、阿尔代什(Ardeche)、汝拉(Jura)、萨瓦(Savoie)、卢瓦尔(Loire)、特别是朗格多克(Languedoc)均有种植,其中,在朗格多克,霞多丽最开始是用来增加柠檬味利慕葡萄酒的国际吸引力。官方数字显示,在1988年和1993年之间,共有超过5,200 公顷(约13,000英亩)的霞多丽种植在朗格多克-露喜龙(Languedoc-Roussillon)地区,目前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酿制品质各异的单一品种欧克地区餐酒(Vin de pays d'Oc)。截止到2000年,有近9,000公顷的霞多丽种植在朗格多克,其中有3,700公顷位于主要盛产红葡萄酒且气候炎热的埃罗省(Herault)。

霞多丽在美国

  1980年,加利福尼亚霞多丽的种植面积仅为18,000英亩(约7,200公顷),但到1988年,该州的总种植面积竟然超过了霞多丽种植面积增长也很迅速的法国,这几乎让人不能相信。到2005年为止,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霞多丽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00,000英亩(约40,000公顷)。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红葡萄酒的日渐盛行,霞多丽的增长率迎来了最后的顶峰状态。

  在除了加利福尼亚州以外的北美地区,霞多丽同样也是极为盛行。这些地区包括从加拿大的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纽约长岛在内的地区。不过与加利福尼亚的霞多丽相比,这些地区的霞多丽更加含蓄和内敛。1990年,华盛顿州的霞多丽以2,600英亩(约 1,000公顷)的种植面积,超越了雷司令(Riesling)成为该地区种植最广泛的品种;2004年,该州的霞多丽种植总面积达到了7,000英亩(约2,80公顷)。此外,霞多丽在俄勒冈州、弗吉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也很受欢迎,尽管它在这些地区的表现并不是总是很出色。其中俄勒冈州还引进了霞多丽的第戎克隆品种,这对当地葡萄的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霞多丽的整体喜爱程度可以从当时国际制桶业的规模中得到反映。

  南美的众多国家一直在寻找较凉爽的地方,以使它们的霞多丽具备该有的浓缩度。智利深受海洋影响的卡萨布兰卡山谷、圣安东尼奥及阿根廷拥有高海拔葡萄园的武考谷(Uco)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些地方品质最佳的霞多丽葡萄酒融合了新世界葡萄酒易于入口和物美价谦的优点。在阿根廷,霞多丽则呈现出极为细腻的口感。20世纪90年代,阿根廷的霞多丽种植面积超过了白玉霓、白诗南、赛美蓉和桑娇维塞(Sangiovese),成为了该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白葡萄品种,仅次于特浓情(Torrontes)。到2002年为止,该国霞多丽的总种植面积超过4,600公顷。而此时霞多丽在智利的种植面积则超过了7,500公顷,成为了该国种植面积最广泛的浅色葡萄品种。

霞多丽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就是尤为平易近人且风格多样的霞多丽葡萄酒。它通常带有丰富的果味、酸味及橡木片的味道,并且这些味道较平衡。此外,它的价格也是十分实惠,可谓是物美价谦。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对澳大利亚霞多丽葡萄酒的需求旺盛,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该地区霞多丽的种植面积在10年内增加了5倍多。1990年,澳大利亚霞多丽的种植面积达到了4,300 公顷(约10,600英亩),成为澳大利亚种植最广泛的白葡萄品种(虽然有1,300公顷的霞多丽树龄过于年轻,还不能结果)。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霞多丽种植面积的涨势更加迅猛,到2004年为止,霞多丽的总种植面积达到了28,000公顷,只落后于赤霞珠和西拉(Syrah)。其中,与赤霞珠差距并不大,但与西拉相比,差距则较大。同时,该品种葡萄酒酿造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细。在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较寒冷的地方,霞多丽酿制出的葡萄酒多具有丰富的酸橙味;在内陆炎热且需要灌溉的地区,霞多丽酿制出的葡萄酒则带有与糖浆及烟熏的混合味类似的味道。另外,澳大利亚霞多丽葡萄酒的平均酒龄很短,这一点与大多数新世界产酒国一样。

霞多丽在新西兰

  新西兰也同样被卷入了这场霞多丽种植热潮中。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新西兰霞多丽的种植面积一直比该国更著名的葡萄品种—长相思的种植面积广泛。2006年,新西兰霞多丽的总种植面积达到了预期中的4,000公顷。该国各地均出产品质优良的霞多丽葡萄酒。和其邻居—塔斯曼海对岸的澳大利亚所产的霞多丽葡萄酒相比,这里的葡萄酒拥有更明显的天然酸度。

霞多丽在南非

  在南非,霞多丽的发展历史比较曲折。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种植材料经常被走私,数量可观的欧塞瓦(Auxerrois)常与真正的“霞多丽”鱼龙混杂。然而,随着控制植物进口的法规得到修改,种植材料的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到2004年为止,霞多丽在南非的种植面积达到了7,300公顷(约18,000英亩),成为该国种植面积第三的白葡萄品种,不过这一面积依然远远落后于白诗南和鸽笼白的种植面积。

霞多丽在意大利

  在意大利,特别是北部的亚高山斜坡地区,霞多丽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十年来,意大利人不注重区分白皮诺(在意大利提洛尔(Tyrol)该品种被称为Weissburgunder)和霞多丽(传统上被称为Gelber或Golden,在意大利提洛尔,该品种也被称为Weissburgunder)。事实上,意大利1982年的农业调查统计出的霞多丽数量为零,而2000年的统计则表明意大利霞多丽的种植面积为11,700 公顷(约29,000英亩),这使得霞多丽成为该国种植面积名列第四的浅色葡萄品种。

  1984年,特伦托(Trentino-Alto Adige)地区的霞多丽最先在意大利获得DOC身份。自那以后,该品种就开始在意大利各地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这些地区包括从普利亚(Apulia)到皮埃蒙特(Piedmont)在内的地区,当然也还包括与法国交界的奥斯塔(Aoste)。

  如今,意大利的霞多丽大多产自风格大体一致的弗留利(Friuli)和特伦托两地。此外,威尼托(Veneto)产区也种有数量有限的霞多丽,这里的霞多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酿制卡尔卡耐卡。弗留利和特伦托风土优越的地区出产的霞多丽口感细腻,但多用于酿制起泡酒(这和伦巴第情况一样)。在酿制起泡酒的过程中,霞多丽的加入能使精美的气泡更加细腻。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霞多丽的种植面积得到了迅速的增加。当时,霞多丽主要种植在桑娇维塞较难成熟的托斯卡纳(Tuscany)地区和多姿桃(Dolcetto)没有市场的皮埃蒙特地区。皮埃蒙特的气候比托斯卡纳的更加凉爽,因而毋庸置疑,霞多丽在这里的表现更加出色。

霞多丽在瑞士及奥地利

  在瑞士,特别是瓦莱州(法语:Valais)的日内瓦和格劳宾登州(Grisons/Graubunden)),霞多丽的种植面积稍微少一些,但依旧很可观。在奥地利,霞多丽在施第里尔被称为“Morillon”;在维也纳和布尔根兰(Burgenland)被称为“Feinburgunder”。这些地方的霞多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认为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霞多丽。奥地利的霞多丽可酿制出风格多样的葡萄酒,既包括口感较丰富、橡木味成熟的葡萄酒,也包括酒体清瘦、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与奥地利口感最细腻的雷司令类似),更不乏高级甜葡萄酒。

霞多丽在东欧

  在21世纪初的中期,保加利亚霞多丽的种植面积为2,300公顷,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是,该地的霞多丽葡萄酒在瓶中陈年时,基本不能呈现出霞多丽真正的特性,这主要是种植方面的原因而不是酿制方面的原因。在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这里的晚收霞多丽已被出口),霞多丽的种植面积有限,这似乎与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的政治动乱有关(这一时期,霞多丽几乎渗透到了世界各个地区)。1993年的官方统计数据(目前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品种仅渗透到摩尔多瓦(Moldova)和格鲁吉亚地区,并且和白葡萄品种白羽(Rkatsiteli)、雷司令及霞多丽在勃艮第的对手阿里高特相比,它的重要性微乎其微。

霞多丽在德国

  1991年,德国成为最后一个承认霞多丽是公认葡萄品种的国家(尽管莱因哈特酒庄在这之前已经在位于莱茵河沙岛上的试验田里进行了种植),这或许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许多人看来,将德国较优越的地区品种让位给一个典型的法国品种,意味着德国标志性的白葡萄品种—雷司令的失败。到2003年为止,德国霞多丽的总种植面积达到了890公顷(约2,200英亩)。其中法尔兹(Pfalz)拥有最大的种植面积,其次是莱茵黑森(Rheinhessen)和巴登(Baden)。目前,这个无处不在的国际品种已遍布整个德国,这让拥护雷司令和传统的人们懊恼不已。

  虽然霞多丽可以茁壮成长在比较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如澳大利亚的灌溉区域),但它必须在酸度开始直线下降之前采摘(有时得在霞多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之前采摘)。此外,它的酿制过程还需要使用较精细的酿制技术,其中包括酒窖里的温度控制。这就是它不能很好适应地中海葡萄酒产区的炎热气候的原因所在。希腊、以色列和黎巴嫩能出产口感平衡而又让人真正感兴趣的霞多丽实属例外情况。

  以上就是霞多丽在各地的名气和人气情况。在与英国、印度和乌拉圭气候条件不一样的地方,它都有一定面积的种植。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Catalonia),霞多丽用于酿制卡瓦起泡酒,以增加酒的品位和众人熟知的风味。此外,霞多丽在有些地区还可用于酿制复杂的静止葡萄酒,这些地区包括加泰罗尼亚、塞格雷河岸(Costers del Segre)、纳瓦拉(Navarra)及素蒙塔诺(Somontano)。2004年,霞多丽在西班牙有记载的种植面积近3,000公顷。但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在疯狂地种植霞多丽时,葡萄牙似乎丝毫不受其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品丽珠(Cabernet Franc)


中文别名:

品丽珠、卡本内·弗朗

英文别名:

Aceria, Acheria, Arrouya, Bordo, Bouchet, Bouchy, Breton, Burdeas Tinto, Cabernet, Cabernet Aunis, Cabernet Franco, Capbreton Rouge, Carmenet, Fer Servandou, Gamput, Grosse Vidure, Hartling, Kaberne F

原产地:

法国

种植区域:

法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南非、阿根廷、智利




典型香气:樱桃、黑醋栗、烟熏和覆盆子等。
品丽珠(Cabernet Franc)是一种优质的法国红葡萄品种,常和著名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混酿。在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产区内的安茹-索米尔(Anjou-Saumur)及都兰(Touraine),还有波尔多(Bordeaux)吉伦特河(Gironde)右岸以及意大利东北部,品丽珠从种植面积上来说占据着比赤霞珠更重要的地位。从整体上来说,品丽珠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位于世界前20种种植面积最广的酿酒葡萄之列。

品丽珠的起源
  在葡萄园里,赤霞珠与品丽珠的区别在于赤霞珠葡萄树叶的凹陷程度更深,不过由于两种葡萄有太多共性,长期以来它们的关系都密不可分。1997年,DNA检测证实赤霞珠是由品丽珠与波尔多白葡萄品种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杂交而成。
  据相关记载,18世纪末之前,品丽珠已经在圣埃美隆(St-Emilion)、波美侯(Pomerol)及弗龙萨克(Fronsac)的黎布尔涅(Libournais)葡萄园里有种植,用于酿制高品质的品丽珠葡萄酒。如今,在上述三个地方,品丽珠常被称为“Bouchet”。不过,据相关人士称,早在这之前,品丽珠就已是法国西南产区的一种重要的葡萄品种。如今品丽珠在卢瓦尔的别名“Breton”便取自当年在卢瓦尔地区种植品丽珠的修道士院院长的名字。
品丽珠的品种特性
  品丽珠很适合在凉爽的内陆气候条件下生长,如卢瓦尔河中游及黎布尔涅地区。该品种的发芽和成熟均比赤霞珠早一个星期,因此它很容易出现开花后停止生长的情况,但它更容易完全成熟,在采摘时节,不易遇上恶劣的天气。由于赤霞珠和梅洛易遭受气候灾害,为了保险起见,葡萄种植者们常会种上品丽珠。不过,在波尔多梅多克(Medoc)及格拉夫(Graves)产区内的一个标准葡萄园里,品丽珠的种植面积仅占10%。在20世纪末梅洛(Merlot)极为盛行的时候,它所占的比例更少。在品丽珠和赤霞珠之间,大多数黎布尔涅种植者更倾向于选择品丽珠为梅洛葡萄酒提供架构,这是因为赤霞珠发芽晚,不容易完全成熟。
品丽珠葡萄酒
  与赤霞珠葡萄酒相比,品丽珠葡萄酒颜色较浅,单宁含量较低,成熟时间更早。白马酒庄(Cheval Blanc)所出产的以品丽珠为主要酿酒原料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奢华的葡萄酒,它们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品丽珠也有巨大的陈年潜力。通常来说,品丽珠葡萄酒酒体在轻盈和适中之间,香气明显,果味比赤霞珠更直接,有时带有一些草本植物香。这种香气在用未成熟的赤霞珠酿制的葡萄酒中也很明显。
品丽珠在法国的种植情况
  20世纪60年代末,在波尔多,品丽珠和赤霞珠的种植面积相当,约10,000公顷(约25,000英亩)。但后来在红葡萄品种取代许多经济效益低下的白葡萄品种的过程中,赤霞珠比品丽珠更受青睐。因此,20年之后,赤霞珠的种植面积几乎是品丽珠的两倍。如今,两种葡萄的种植面积之比仍是如此,不过,品丽珠在吉伦特地区的面积已增至14,300公顷。
  品丽珠在法国整个西南产区也有种植,不过,在贝尔热拉克(Bergerac)及马迪朗(Madiran,在这里品丽珠被称为“Bouchy”)产区,赤霞珠更盛行。
  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品丽珠在法国的种植面积居第六位,总面积达36,000公顷,其中一半分布在法国西南部,另一半分布在卢瓦尔河谷地区。随着酒体较轻盈且较早熟的红葡萄酒在法国地区日益受欢迎,如索米尔-香佩尼(Saumur-Champigny)和希侬(Chinon)葡萄酒等,卢瓦尔河谷地区的品丽珠种植越来越广泛。
品丽珠在意大利的表现
  品丽珠在意大利也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意大利东北部。在这里,品丽珠产量尤为高,酿制出的葡萄酒有过于浓郁的草本植物香,但果香不足。如今,托斯卡纳(Tuscany)及意大利中部的葡萄种植者也开始对品丽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用品丽珠取代赤霞珠,此举为该地的葡萄酒增加了更多的品种香和复杂香。一份2000年时关于意大利葡萄园的调查显示,意大利品丽珠的种植面积超过了7,000公顷,比1990的面积稍多,但赤霞珠的面积增加了3倍多。不过,在意大利东北部,有越来越多的品丽珠被证实其实是佳美娜(Carmenere)。而在托斯卡纳的保格利(Bolgheri)及近海沼泽(Maremma)的其他地方,品丽珠已经开始受到重视,在这两个地方,品丽珠较晚熟,酿制出的葡萄酒极为平衡和优雅。
  在意大利,有时,品丽珠被称为“Cabernet Frank”或“Bordo”,不过曾经在酒瓶上,“Cabernet”这个名词更常用。
品丽珠在新世界国家的表现
  早期,加利福尼亚州人常把品丽珠和梅洛混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当地人开始培植真正的品丽珠,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在这里,品丽珠最初是用于增加赤霞珠的复杂性。如今,在加利福尼亚州,品丽珠既可用于酿制越来越受欢迎的单品酒,也可用来酿制以该品种为主导的波尔多混酿,不过大部分品丽珠还是用来酿制梅里蒂奇(Meritage)式混酿。到2004年为止,该州品丽珠的种植总面积达到了近1,375公顷(约3,400英亩),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纳帕(Napa)及索诺玛县(Sonoma County)。由于该品种产量较有限,越来越流行的品丽珠葡萄酒的价格在加利福尼亚居高不下。
  在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华盛顿州(Washington),品丽珠也被用来酿制一些结构平衡,果香四溢的葡萄酒。在这里,更耐寒的品丽珠比梅洛更能抵抗冰冻的侵害,但如今,品丽珠正逐渐让位于更流行的西拉(Syrah)。
  在北美较凉爽的北部及东部产酒区,尤其是加拿大(Canada)的尼亚加拉(Niagara)半岛、宾夕法尼亚州(Pennsylvania)、弗吉尼亚州(Virginia)及纽约州(New York)的长岛(Long Island),品丽珠已经成为深受当地葡萄种植者青睐的红葡萄品种,这是因为它比赤霞珠更容易成熟,比大多数杂交品种所含的萃取物(Extract)更丰富。其中,在尼亚加拉半岛,品丽珠常被用来酿制冰酒(Icewine)。
  在南美,品丽珠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广。其中在阿根廷(Argentina),2003年品丽珠的种植面积为300公顷(约741英亩),这些面积大多分布在门多萨(Mendoza)产区;在智利,品丽珠的种植面积更广泛一些,达925公顷(约2,285英亩)。
  在法国和意大利之外的其他地区,品丽珠基本上是用来与赤霞珠混酿,这一点与波尔多地区一样。在新世界,相比品丽珠单品酒,酿酒师们更青睐于用品丽珠酿制复杂的波尔多混酿(Bordeaux Blends),因此,品丽珠的种植面积增长较缓慢。在澳大利亚,品丽珠就处于十分次要的地位。21世纪初,澳大利亚品丽珠的种植面积仅为数百公顷。在新西兰(New Zealand),尽管该地种植在较凉爽气候下的赤霞珠口感常与品丽珠相似,但品丽珠在这里的种植情况与澳大利亚的也差不多。2006年为止,新西兰品丽珠的总种植面积有望达到210公顷。21世纪初,南非品丽珠的种植面积不足1,000公顷,而其赤霞珠的种植面积则超过了13,000公顷。
  品丽珠在匈牙利(Hungary)、科索沃(Kosova)及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地区均有种植。在中国,它也是较重要的葡萄品种。
  有朝一日,若浓缩度极高,酒精含量也高的红葡萄酒不再盛行时,品丽珠将会大展身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佳美娜(Carmenere)


中文别名:

佳美娜、卡门

英文别名:

Bouton blanc, Cabernet Carménère, Cabernella, Carbouet, Grand Carmenet, Grand Vidure, Grande Vidure, Karmene.

原产地:

法国波尔多

种植区域:

智利、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新西兰、加拿大、法国



典型香气:蓝莓、黑莓、黑加仑、草莓、樱桃、巧克力和烟草等。
  佳美娜(Carmenere)的外文名可能与单词“Carmine” 相关。如今,该品种在波尔多的葡萄园里几乎不可见,但根据达雷(Daurel)所称,在18世纪早期,该品种曾被广泛地种植在梅多克的葡萄园里,并与品丽珠(Cabernet Franc)一起在此地声名显赫。达雷指出该品种生命力极为旺盛,可以用来酿制品质极佳的葡萄酒,但由于它容易出现开花后停止生长的问题,因而导致该品种产量低,所以人们不再种植它。如今,产量有限的佳美娜常被用来酿制颜色极为深浓,酒体尤为丰满的葡萄酒,并且它有可能和味而多(Petit Verdot)一样再度兴盛起来,因为波雅克(Pauiliac)的列级名庄克拉米伦酒庄(Ch Clerc Milon)承认酒庄的葡萄园里种有佳美娜;在21世纪初,佳美娜的单品酒(Varietal)也曾出现在了波尔多的市场上。
  据推测,19世纪末,智利直接从波尔多引进了佳美娜。1994年,经证实,在智利(Chile)大量的被误认为是梅洛(Merlot)的葡萄实际上是佳美娜,如今,智利成为了佳美娜的新基地。该品种比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更晚熟,若产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它能酿制出极为优质的集梅洛的魅力和赤霞珠的结构于一体的葡萄酒。佳美娜葡萄酒中,常带有成熟的番茄般的风味,有时还会散发出浓郁而丰富的草本香。到2004年为止,佳美娜在智利的种植面积至少达到了6,000公顷(14,825英亩)。
  在意大利北部,曾经超过4,000公顷的佳美娜被误认为是品丽珠。在意大利的威尼托(Veneto)、弗留利(Friuli)和特伦托(Trentino),佳美娜不能用于酿制DOC、DOCG或IGT级别的单品酒,但可用于混酿。不过,伦巴第大区(Lombardia)内的嘉迪堡酒庄(Ca'del Bosco),用佳美娜酿制出了一种结构壮实且物超所值的单品酒,取名为“Carmener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神索(Cinsault)


中文别名:

神索

英文别名:

Black Malvoisie, Blue Imperial, Bourdales Kek, Budales, Calibre, Chainette, Cincout, Cinq-sao, Cinquien, Cinsanet, Cinsault, Cubilier, Cubillier, Cuviller, Espagne, Espagnol, Froutignan, Grappu De La Dordogne, Hermitage, Malaga Kek, Marocain, Maurange, Mavro Kara Melkii, Milhau, Morterille Noire, Moustardier Noir, Navarro, Negru De Sarichioi, Oeillade Noire, Ottavianello, Ottaviano, Ottavinello, Pampous, Papadou, Passerille, Pedaire, Picardan Noir, Piquepoul D''Uzes, Pis De Chevre, Plant D Arles Boudales, Plant D''Arles, Plant De Broqui, Plant De Broquies, Poupe De Crabe, Pousse De Chevre Rouge, Prunaley, Prunelas, Prunella, Prunellas Noir, Salerne, Samson, Senso, Sensu, Strum, Takopulo Kara, Ulliaou, West''s White Prolific, Black Prince, Boudales, Oeillade, Picardin noir, Ulliade.

原产地:

法国

种植区域:

黎巴嫩、法国、南非、美国、意大利、智利




典型香气:桃子、覆盆子、醋栗、石榴、草莓和油桃等。
Cinsault,使用最广泛的中文译名是神索。该品种最有可能来自于法国的南部,尤其是普罗旺斯(Provence)沿海地区,是法国最古老的酿酒葡萄品种之一,现广泛种植于澳大利亚、南非、法国和北非等地。用其酿制的葡萄酒呈桃红色或浅宝石红色,口感较为清淡,柔和,带有迷人的水果香气,略带草莓酱和煮李子的风味,适和在年轻时饮用。神索多用来酿制桃红葡萄酒:与歌海娜调配混酿,可以降低酒精含量;和佳丽酿调配混酿,可以减弱苦涩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白诗南(Chenin Blanc)

中文别名:

白诗南

英文别名:

Anjou, Blanc d''''Aunis, Capbreton Blanc, Confort, Coue Fort, Cruchinet, Cugnette, Feher Chenin, Franc Blanc, Franche, Gout Fort, Luarskoe, Pineau d''''Anjou, Pineau de Briollay, Pineau de la Loire, Pineau de Savennières, Pineau Gros, Pineau Gros de Vouvray, Pineau Nantais, Plant de Brézé, now more often applied to Romorantin, Plant de Salces, Plant de Salles, Plant du Clair de Lune, Quefort, Rajoulin, Rouchalin, Rougelin, Steen, Stein, Tête de Crabe, Vaalblaar Stein, Verdurant, Blanc d’Anjou, Gros Chenin, Gros Pinot Blanc de la Loire, Plant d’Anjou, Gamet blanc.

原产地:

法国

种植区域:

法国、南非、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典型香气:柠檬、苹果、梨、木梨、椴花、蜂蜜和烤榛子等。
  白诗南(Chenin Blanc)也称“Chenin”。该品种原产于皮诺(Pineau)或卢瓦尔皮诺(Pineau de la Loire),它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多才多艺”的葡萄品种,它既可用于酿制一些品质优、酒龄长的甜白葡萄酒,也常用来酿制一些初级的新世界餐酒。此外,它还可以用来酿制大量的起泡酒。在南非(South Africa),作为目前种植面积最广的葡萄品种,白诗南是酿制各种加强酒及烈酒的基本葡萄品种。在新世界,白诗南通常十分高产,因而常常缺少白诗南特有的风味—蜂蜜及湿稻草的味道。在卢瓦尔(Loire)地区一些成熟度不够的年份里,该品种的酸度会偏高,但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其稍偏高的酸度就会恰到好处。
白诗南在南非
  荷兰人赞•范里贝克(Jan Van Riebeeck)在1655年将第一棵白诗南葡萄藤引进到南非。目前,南非白诗南的种植面积相当于法国在2000年时种植面积(少于10,000公顷/24,700英亩)的两倍,占该国葡萄园总面积的17%。该品种在南非有时被称为“Steen”,二者之间的联系在1965年得以建立。“Steen”是开普(Cape)地区种植面积第三大的葡萄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病和抗风能力强,因而备受欢迎。在20世纪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南非酿酒师们利用新的低温控制技术酿制出了大量清新爽脆且口感甘甜的白葡萄酒。近年以来,南非出现了一批优质的白诗南生产商。他们将白诗南种植在风土条件最佳的产区,酿制出了大量高品质的白诗南葡萄酒,其中一些极为出色的葡萄酒价格一路飘升,其品质也赢得了卢瓦尔顶级葡萄酒生产商的肯定。
白诗南在美洲
  20世纪8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的白诗南种植面积超过法国,如今,该州白诗南的种植面积还剩下5,000公顷(约13,000英亩)。这些白诗南常用来酿制甜度各异,口感尤为爽脆的普通混酿白葡萄酒,这一点与南非一样。不过,在这些混酿葡萄酒中,白诗南通常不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此外,该州的白诗南还常与种植更广泛的法国鸽笼白(Colombard)混酿。这两种“身兼重职”的葡萄品种,主要种植在炎热干燥(这与白诗南的故乡—卢瓦尔河谷产区的气候截然不同)的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该品种也用来为廉价的霞多丽葡萄酒增加酸度。在中央山谷最北部的克拉克斯堡(Clarksburg),白诗南葡萄酒常具有独特的甜瓜及麝香风味。其实,在加利福尼亚州,只有少部分的葡萄酒生产商较重视白诗南,其中较著名的有香贝乐酒庄(Chappellet),他们一直在尝试酿制陈年潜力颇丰的白诗南葡萄酒。
  在整个美洲,白诗南的种植面积较广泛,多用来酿制大量口感较爽脆的葡萄酒。2002年,阿根廷的白诗南种植面积为3,333公顷(约8,2325英亩)。在阿根廷,白诗南多种植在需要大量灌溉的葡萄园里,用这些白诗南酿制出的葡萄酒品种特色不明显。在智利,白诗南也有少量的种植。在墨西哥、巴西及乌拉圭,白诗南常被称为“Pinot Blanco”(如今,许多阿根廷葡萄种植者仍这样称呼白诗南)。在加利福尼亚以外的北美州地区,白诗南也有一定量的种植,但并非十分普遍,如在华盛顿州,到2005年为止,白诗南的种植面积只剩下200英亩。
白诗南在大洋洲
  在新西兰,白诗南常用来酿制甜度较高的卢瓦尔风格葡萄酒,这一点在加利福尼亚州比较少见。到2004年为止,新西兰白诗南的种植面积下降至100公顷,主要分布在北岛(North Island)。而在澳大利亚(Australia),白诗南的种植面积是新西兰的6倍,但白诗南在这里的地位并不重要,产量较高的它大多用来充当廉价的混酿原料,通常与霞多丽(Chardonnay)、赛美蓉(Semillon)以及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混酿。
白诗南在法国卢瓦尔河谷
  加力(Galet)指出早在9世纪时,白诗南就已经在安茹(Anjou)产区盛行,15世纪时,该品种被引入到都兰(Touraine)产区。拉伯雷(Rabelais)确切地提到的白诗南别名有“Chenin”、“Pineau”和“Pineau d’Anjou”。1999年在奥地利进行的DNA检测(DNA Profiling)证实白诗南与长相思(Sauvignon Blanc)可能存在亲子关系。
  白诗南的生命力旺盛,发芽较早,成熟较晚。这种特性不利于白诗南在凉爽的卢瓦尔河谷地区生长。因此,人们研制出了最大限度改善这种特性的克隆品种,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有6种白诗南克隆品种成为法国法定的葡萄品种。
  20世纪70年代,卢瓦尔河谷产区种植的白诗南(约占整个法国白诗南种植面积的1/3)被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取代。如今,大部分的白诗南种植在安茹-索米尔(Anjou -Saumer)和都兰产区的中心地带。它酿制的安茹葡萄酒、索米尔葡萄酒及武弗雷(Vouvray)葡萄酒等其他葡萄酒都有着极为出众的品质,其中沙文尼亚(Savennieres)葡萄酒是一种口感呈干型的葡萄酒。
  大多优质的白诗南葡萄酒,尤其是所有的甜白葡萄酒,均采用100%的白诗南葡萄酿制而成,但在安茹或索米尔产区,白诗南可与多达20%的霞多丽或长相思混酿。在酿制以都兰命名的葡萄酒中,白诗南可与更多的葡萄混酿,不过霞多丽所占的比例也不得超过所有葡萄品种的20%。与种植广泛的长相思和霞多丽相比,白诗南日益成为卢瓦尔产区中部的标志性葡萄品种。
白诗南在新旧世界中的双重身份
  在19世纪末,以色列也引进了白诗南。白诗南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在新世界,它任劳任怨地“身兼数职”;在安茹-索米尔(Anjou-Saumur)及都兰(Touraine)地区,它又变成了“超级明星”。这是由于气候、土壤和产量的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山谷产区,白诗南的产量是175百公升/公顷(约10吨/英亩),而在安茹产区,酿制最初级白葡萄酒所用的白诗南产量也不能超过45百公升/公顷。因此,在卢瓦尔河谷产区以外的地区,白诗南的特性不明显也就不足为奇了。
白诗南葡萄酒的特性
  最初级的卢瓦尔白诗南葡萄带有淡淡的花香和清爽的酸味,若在较古老的酒窖中酿制,还具有硫磺的味道。而最优质的葡萄酒,不管是甜型、干型或是半干型,则都带有浓郁的蜂蜜风味,令人兴奋不已,另外还带有白诗南特有的活泼酸味。
  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带来的令人不愉快的口感可以让白诗南葡萄酒的酸味更突出,而一些年份里的贵腐菌感染也可以使它的酸味更浓缩。白诗南葡萄酒装瓶较早,最优质的白诗南在装瓶后通常可以保存数10年,其中的秘诀正是它所特有的酸味。除开上述特性外,白诗南还比较晚熟,且可以酿制甜度各异的葡萄酒,从这个角度来说,白诗南相当于法国版的德国雷司令。
  酸味十足的白诗南是酿制各种起泡酒的重要原料,尤其是索米尔起泡酒(Saumur Mousseux)及卢瓦尔起泡酒(Cremant de Loire),另外,白诗楠甚至还可以用于酿制一些口感丰富的武弗雷起泡酒(这种酒和武弗雷静止葡萄酒一样,陈年后可变得更加美妙)。由于白诗南常具有较高的酸度和怡人的香气,因此它常与莫札克(Mauzac)及霞多丽搭配酿制利慕(Limoux)起泡酒,而且与霞多丽的搭配越来越常见。
  在卢瓦尔河谷产区,为了确保干型尤其是甜型白诗南葡萄酒具有较高的品质,相关部门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此外,有迹象显示,世界其他地方所出产的注重品质而非仅仅关注易饮性的白诗南葡萄酒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克罗青(Crouchen (Cape Riesling))
克罗青(Crouchen)是南非和澳大利亚用于酿制个性平淡的葡萄酒的白葡萄品种。该品种起源于法国比利牛斯山西部,但由于该品种易染上各种真菌性病害,如今它在此处已不再种植。

  有记载表明,在1850年时,克罗青经轮船被运输至南澳的克莱尔谷(Clare Valley)。引入该地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品种都与赛美蓉(Semillon)葡萄相混淆。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人常将赛美容称为雷司令(Riesling),因此该品种在澳大利亚一直是以克莱尔雷司令(Clare Riesling)而著称,这一状况直到1976年葡萄品种学家保罗•丘埃尔(Paul Truel)证实其真正的身份才得以结束。截止到21世纪初的中期,该品种在澳大利亚的种植面积刚过100公顷。

  2004年,在南非,被称作开普雷司令(Cape Riesling)的该品种种植面积约为1,300公顷。在这里,克罗青酿制的葡萄酒可以以雷司令的名义售卖,不过,该地真正的雷司令被称为“莱茵(Rhine)”或“维斯雷司令(Weisser Riesling)”。此外,和德国伟大的雷司令葡萄品种一样,克罗青葡萄酒也具有较好的陈年潜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卡丽托(Calitor)

卡丽托(Calitor)是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传统葡萄品种,如今它几乎绝迹。该品种是南罗讷河谷葡萄酒的法定酿酒葡萄品种,但在实际酿酒中很少使用。卡丽托酿制的葡萄酒酒体轻盈,尤其是山坡地带所产的葡萄,所酿制出的葡萄酒更是个性十足。该品种可能与加泰罗尼亚(Cataluna)的加里奇(Garriag)是同一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卡塔拉托(Catarratto)是西西里岛的一种白葡萄品种。在意大利,该品种是种植面积第二大的葡萄品种,也是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2000年,普通白卡塔拉托(Catarratto Bianco Comune)的种植面积为43,000公顷,闪亮白卡塔拉托(Catarratto Bianco Lucido)的面积约为7,500公顷。20世纪80年代,普通白卡塔拉托占据了闪亮白卡塔拉托(酿酒品质更高)的许多地盘。
  卡塔拉托几乎全部种植在意大利较靠西的特拉帕尼(Trapani)省。过去它多用于酿制马沙拉(Marsala)葡萄酒,如今该品种多用于蒸馏或生产葡萄浓缩汁(Grape Concentrate)。此外,该品种还酿制一些口感爽脆,个性十足的优质餐酒。尽管该品种产量较高,但它却只是3个DOC产区内的法定葡萄品种,当地人并不重视它,这似乎是由于它过于常见。
  2004年,卡塔拉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种植面积为1,215公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90

帖子

321 小时

在线时间

9

好友

初中三年级

Rank: 9Rank: 9Rank: 9

昵称
琨翔
UID
104883
鲜花
180 朵
农币
40 枚
居住地
上海 宝山 顾村镇
专职
园艺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开普雷司令(Cape Riesling)


开普雷司令(Cape Riesling)是法国白葡萄品种白克罗青(Crouchen Blanc)在南非的叫法,不过这种叫法十分具有误导性。目前,该品种的种植面积正不断下降,但仍十分可观,2003年,它在南非的种植面积约为1,300公顷。该品种在法国几乎绝迹,此外,曾经在澳大利亚,它也有种植(在这里,它被称作“Clare Riesling”)。

开普雷司令的外文别名还包括“Paarl Riesling”和“South African Riesling”,虽然其外文名中包括“Riesling”这一单词,但它远没有真正的雷司令著名。用开普雷司令所酿制的葡萄酒口感尤为干涩,不过,由于该品种外文名中带有“Riesling”这一词,再加上它酿制出的葡萄酒物美价廉,因而它备受青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2 14:17 , Processed in 0.170372 second(s), 9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