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18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本帖最后由 大风正扬 于 2013-8-18 22:44 编辑
关于葡萄的话题,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想,当前葡萄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品种方面的问题,诸如前几年发展速度过快,只顾发展缺乏定位,缺少市场调研,标准化生产不够,质量及安全性不足,品牌打造及营销不够,同质竞争等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截止去年12月份,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超过930万亩,很多地方一拥而上,却忽视市场调研及定位,产销不对接;有的依然是追求产量,忽视品质,而消费者的要求在提高,导致烂货没人要;有的规模种植,但是管理混乱,缺乏标准化的生产要求,内耗多,管理效益低下;有的技术不到位,或者对所种植的品种不甚了解,出不来产量或者好的葡萄。。。
诚然面积的增加造成了一定的销售压力,但是大家看看,每年我国从美国、智利进口的红地球(红提)、无核白(青提)、克瑞森无核(淑女红)、瑞必尔(黑提)、奇妙无核或者皇家无核(无核黑提)等的数量逐年上升,价格同比国产的价格高3-5倍,为什么?
每年我国周围的香港、日本、新加坡等也要进口很多的葡萄,但是这些高端市场几乎没有我国的葡萄印迹。我国出口的葡萄几乎都是通过内陆口岸如从云南出口到越南、泰国、缅甸等低端市场的红地球,从新疆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低端市场的木纳格、红地球等。又是为何?
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从3月下旬云南元谋就有新鲜葡萄上市到翌年2月春季期间甘肃高海拔地区的冷棚延迟栽培的新鲜葡萄上市,几乎可以做到周年供应,但是满足不了高端的市场,另一方面出口无望,或者出口的附加值不高,加上一味面积的增加,又没有明确的定位,最终导致葡萄这个产业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有群友说是“葡萄的冬天",却有其言之理。其实在十数年前,苹果就出现过大量砍树的现象,还有柑桔、香蕉、梨等等轮番上。。。果丰诱农,果贱伤农,如此反反复复,作为农耕者,我们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卷入了这股洪流。我们葡萄今天面临的这些现象,何尝不是个中缘由的外在体现呢?
但是,作为接触了葡萄31年,在葡萄上谋生打拼了26年的我,却不甘心这样的局面在葡萄上真的发生!因为初步估计我国从事葡萄生产的农民约有150多万,关系到多少人的生计饭碗?牵涉到多少人的理想前程?影响到多少客户群体?因此,愿与更多的邦友、从业者、利益相关者,一起好好反思检讨,到底这个产业现在出现了哪些问题?有没有办法解决?接下去的路在何方?如何让我们这些葡萄的从业者吃苦吃累不吃亏?流汗流血不流泪?
该是我们静下来好好想一想的时候了,这个时候,选择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