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大学二年级
   
- UID
- 81161
- 鲜花
- 1837 朵
- 农币
- 9088 枚
- 居住地
- 浙江 嘉兴
- 专职
- 种植户
|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葡萄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网上下载的,个人感觉挺好,大家看看,作为参考)
一、园址规划和选择
(1)要选择地势平坦并且要能灌涝能排,交通方便以及周边环境无污染的地块建园。如南方的江、浙、沪一带的水稻田、蔬菜地、空闲荒地都可建园种植葡萄。
(2)面积可大可小,20亩以下至100亩以上的规模大户,观光园区、休闲农庄,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指导,品种的选择和搭配才能确保种植成功不走弯路。
二、葡萄简易保温避雨设施栽培的架型和结构。
(1)双十字V型架,又分单拱和双拱(但葡萄的整形都为双十字V型整形),单拱总高2.4米,在行距2.6米时,拱宽是2米,株距4-5米,拱与拱之间60公分,空间(俗称天沟),水泥柱总高2.8米,埋入地下45公分,离地高90公分高,在水泥柱上拉一条钢绞线,用于冬剪后结果母枝的引缚,再向上25cm,扎一根长60公分的横梁,再向上35公分扎一根1米长的横梁,即为双十字架,横梁的两头各拉一根纵向对拉的钢绞线用于引缚新梢。再向上40公分拉一条以横向连接拱与拱之间的双股钢绞线,把整个园的单拱相连接(也称横梁,此横梁相连故称连体大棚),再向上高45公分(柱顶)纵向对拉一条双股钢绞线为拱顶,再在柱的两侧横梁上各纵向对拉一条钢绞线,按装竹弓就形成一个弧形拱棚支架。钢绞线纵横拉紧,四周外围用地锚固定形成一个坚固的简易连体大棚,整个结构布局科学合理,也给予葡萄整个生长期,营造了“三带生长环境”,即上中部为光合带,中部为结果带,下部为通风带。
(2)、双拱的树形整形仍是双十字V型整形,它的唯一优点不同的是拱与拱之间不留空间,没有天沟,行距2.6米×2米(为两行一拱),顶高3米,葡萄支架需另立水泥柱,高2米即可,棚架需另立斜撑加固拱棚,该棚的优点空间大,增温保温效果好。
(3)高宽垂T型架整形和双十字整形不同的是:树的主杆高1.5米,在水泥柱地高1.6米,扎一根长1.4米长,横梁即为T型架,在上面纵向拉四条钢绞线以水平引缚新梢,后期新梢在外侧下垂故称高宽垂。此整形适合于生长势强旺品种,另外以上两种棚的降温通风的方法,具体是用镀锌直管,单拱两行纵向装1条直管,横头装上手柄把拱棚膜下边卷在直管上用夹子夹住,降温时摇动手柄,把膜卷在直管上,即开起风口,根据越往上卷风口越大,通风可任意开启,非常方便快捷,特别适合规模大户,一般方法以50亩大棚为例,降温开棚需15人用12小时,采用此法,2个人只需半小时轻松解决。如想详细了解以上架型结构和种植配套技术,品种选择,建园规划指导和种苗供应,请与本场联系。
三、整地和翻耕
(1)先按设计规划把园地整平,再根据行距放样,以2.6米行距,1米株距栽苗250株,在行距的种植中心挖70公分宽,40公分深,长度以行长的种植沟,可机械挖沟和人工挖沟,挖后在沟底可填一层农作物桔杆、树叶等,复一层土,再需猪、羊、鸡、鸭粪2500公斤/亩,磷肥50公斤和土边混边回填,两侧再深翻并开一条两行一深沟,深30公分,宽25公分的行间排水沟,四周围沟。与总排水相连,总排水沟深不得少于60公分,待土风化冻松后耙细加入复合肥10-20公斤/亩,耙入土中做好畦待种。
(2)按上述方法放样,在行距种植中心,80公分撒上述有机肥料及磷肥,进行人工全畦面深翻25公分,沟边留20公分的护边,以防塌边,挖好行间排水沟和上述方法一样施肥做畦待种。
(3)先把园地整平用大型拖拉机进行全园深翻耕30公分,按上述方法以行距尺寸放样,后施有机肥开排水沟等做畦待种。
(4)上面三种方法如全部采用人工挖沟及深翻,如时间允许可在放好样后先立水泥柱,也可先搭建棚架后再进行人工挖沟和翻耕,这样有利于架材的运送和施工,还可防止土壤在施工时被踩踏而板积,可根据自己立地条件来选择。另外用鸡粪等有机肥需经过发酵后才能施用。
四、小苗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1)春节前后,在已整好地的土壤已冻松、风化,在种前25天再在畦面种植中心0.6m撒施复合肥15公斤或尿素10公斤,进行浅翻耕,将土耙细整平畦面后按株距挖种植坑深7公分,大小35公分(不能太深),挖好后待种。
(2)种植时间南方以农历的惊蛰---春分之间为好,北方在农历的谷雨—立夏。苗木在种前一天进行分级,大小分开种,对较长的根系进行修剪,剪留15公分长即可。将苗木全部浸在专用营养液里,浸透为止,可提早发新根和苗芽,也可将苗木在清水里浸一夜,第二天就可到大田种植。先在坑中施入钙镁、磷肥15公斤/亩,约每坑0.05公斤,将苗木立在坑中,把根向四周伸展,用细土覆盖,厚度在苗木上部根系盖6公分厚细土,千万不能太深。将苗木向上提一下并抖动,使细土与根系紧密覆盖,工踏实、填平,立即浅透水。待雨后,土壤湿透马上盖地膜保温防草,展叶后,经常注意土壤湿度变化,不能太干,及时补充水份,注意的是施肥要到展叶达8片后开始用肥。切不能太早,苗期用肥,要薄肥勤施,以防伤根。
五、幼树的管理
(1)病害:葡萄栽后在3月中下旬芽绒球期(芽没见绿)用200倍五氯酚钠消毒,喷湿所有芽眼,展叶2叶时就要开始防病,在5月前主要防治黑痘病为主,特别是欧亚种抗性特别差,需特别重视。用药要在发病前用保护性杀菌剂,发现病症状时和雨前用内吸杀菌剂,雨后马上喷,一般间隔10天喷一次,病害蔓延时和阴雨天多3-5天一次,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勤喷药,如已发生黑痘病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可用,福星8000倍,注意浓度不能高,使用次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福星是防治黑痘病特效药,因为该药有抑制生长的副作用。一般用保护杀菌剂,如科博500倍,必备、大生等。同时喷药时加入叶面肥,可增加光合作用和营养,提高幼树生长,喷药注意需早上露水干后和下午3点后喷药,中午高温不能喷。另外6月份和9月份起注意,需要防治霜霉病,用于预防性农药如大生、必备、科博等,已发生病害可用杜邦克露、甲霜灵、喷克等,传统的浓尔多液也是非常好的预防用药,总之防治病虫害一般至10月中旬基本结束。
(2)虫害防治,幼树虫害一般防治好于病害,一般虫害较容易发现,如早春的绿盲蝽,中期透翅蛾、地老虎等药剂可用菊脂类、敌敌畏等。做到没病先防,见虫立即用药的原则。
(3)幼树追肥和灌水
用肥一般小苗在展叶8叶后第一次追肥,用肥根据生长情况而定,长势较弱时可用尿素7.5公斤/亩,间隔10天一次,以后改用复合肥10公斤/亩,间隔一般在10-15天一次。施肥方法如盖黑地膜在40公分可不破膜,在膜的两侧外进行条施,具体小雨散施,晴天条沟施,尿素一定要在雨后马上面撒施,施后不能下大雨,以防流失,施肥不能施在根部上,离根系20公分外围),水份一般铺地膜的只要不是长期干旱是能满足的,但大水长期不能排涝要造成根系霉烂,最后造成疆苗死苗,总之不能干也不能涝,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才能保证苗木正常旺盛成长。
(4)幼树的新梢管理,萌芽后先留二个壮芽,其余全抹除,在新梢长到20公分高时,留一壮梢作延主主梢,另一个作于备用采取留3-5叶绝后摘心,不得延长只在主梢,慎拆断后备用的。当主梢长到离地面90公分时,也就是第一档铁丝行轻摘心,摘心后最上端萌发的一次副梢留左右四个,生长势弱的留二个至三个,用作延长主梢,其余副梢全抹除,当留下的几个延长主梢长到8叶时进行第二次摘心,摘以后留顶端萌发的副梢留5叶摘心,其余副梢全抹除。以后延长4叶,3叶多次反复进行,直到秋天,此法有利于营养的秋果,促进枝柔增粗,成熟度较好。另上摘心要注意按生长速度及时平缓进行,要防止重摘心,避免造成冬芽,遏发造成营养的浪费,但对生长势较强旺品种,和一些欧亚种,需要留副梢来控制冬芽的萌发,但带梢留叶要根据长势情况分别为1-3张叶,反复摘心,又可避免冬芽萌发和节约养份,又提高花芽的分化。
六、结果树的管理
(1)基肥,每亩施有机肥,如鸡、鸭、猪、羊粪等都少施用,用量按质量较好的鸡粪为例,经过发酵约2吨,加磷肥50-100公斤,加钙肥50公斤,硼锌肥15公斤,镁肥1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时间最了在10月底完成,把上述肥料均匀撒在畦面上进行翻耕,但对根系尽量少伤为好,另一方法可在主杆两侧开条沟,离主杆35-45厘米处挖施肥沟,把肥料和土耙匀回填并耙平,施后马上进灌水,以利于养份分解及时被吸收利用。故施肥时间不能太迟。
(2)芽肥:芽肥需根据品种而定,一般每亩复合肥20-50公斤,尿素10-20公斤,对于浅根系要分批施用,不能全部一次性施,目的防止伤根。施肥时间在萌芽前25天左右。
(3)芽刚吐绿时使用促萌剂促芽及一些配套技术措施。(请看超大果配套栽培新技术),催果肥可不施,但对一些树势较弱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施用。
(4)花后壮果肥,一般用进口复合肥50-60公斤/亩分次施用,结合灌水让其有充分的肥水提供果实生长。没有水是无法起到作用的,水是根系对肥料吸收的载体,需特别重视!
(5)催熟肥:一般在硬核期施硫酸钾25公斤/亩,不易上色品种再用20公斤/亩,和磷肥30公斤/亩。后期减少灌水,以利上色。减少病害。同时喷药时施用叶面和催熟剂,营养增色剂等。
(6)采后肥的施用,葡萄采后要及时进行补肥,亩用复合肥20-25公斤,晚熟品种要提前施用。
七、冬季修剪
在江南的浙北地区冬季最冷的1月份为最佳时期,大棚栽培可提早20天约12月上旬。以双十字V型架株距一米为例。修剪方法:(1)花芽分化较好的品种长条5-6芽,短梢2-3芽,结果母枝长枝留4根,短枝两根。(2)花芽分化较差的欧亚种适当放长8-10芽,短梢3-4芽,结果母枝长枝留4-6根,短枝两根,以防花量不足之虑,修剪完成后,马上可进行引缚枝条,均匀缚在各株的上方第一档铁丝上,不得与邻株交叉。大棚盖膜前7天马上用破眠剂,可选用石灰氮、朵美滋、芽录,以后二种药效果最好。购芽时有施用方法。
八、盖棚和温度管理
(1)浙北地区在1月15日-2月15日,如采用套棚可提前至1月上旬开始,但要考虑早期萌芽时的霜冻和雪灾,做到心中有计划、有准备、计划盖棚时间。
(2)封棚后的温度,前一周缓慢进行升温,绒穗期萌芽前最高不超过35℃,有利于花芽分化,温度不能太高,萌芽时温度不能低于零下1℃,展叶新梢不能低于零下1℃,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最适温度25℃-28℃。特别幼嫩大肥大小栽培的藤穗不能超过28℃。
(3)湿度在萌芽期要提高土壤和空气的温度,达80%-90%,萌芽后,控制在60%以防病害的发生,阴雨天湿度大,棚内温度虽不高,但也要进行开棚通风降湿。晚上不必封的太严。
(4)萌芽期,新梢管理、定梢定穗和膨大剂、无核剂、催红剂,提早成熟,营养增色等,请看“超大果配套栽培新技术”内部技术资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