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8|回复: 35

果园生草的好处及方法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发表于 2007-10-7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由于当前持续高温干旱,土壤持水量低,田间温度高,对果树生长不利,为有效降低高温干旱对果树的危害,应该大力提倡果园生草。

一、果园生草的好处:

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长期以来,果园内化肥的大量连年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这是红富士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绿色作物根系强大,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翻压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覆盖层下5-10厘米土壤有机质比生草条件下提高1%,表耕提高3.5%。最好的草类应该是耐阴的豆科草,如三叶草、草木樨、毛叶苕子、小冠花等,是固氮力强,又易分解,生长旺盛的绿肥作物。
      2、保持土壤墒情。绿肥作物对土壤墒情的保持,主要是通过活植物体减少行间土壤水分蒸发和吸收、调节降雨中地表水的供应平衡,生长旺盛时刈割覆盖树盘形成覆草保墒来实现的。据试验,在覆盖的条件下,土壤水分损失仅为清耕的1/3,覆盖5年后,土壤水分平均比清耕多70%。
      3、延长果树根系活动时间。果园生草在春天能够提高地温,促使根系较清耕园进入生长期提早15-30天;在炎热的夏季降低地表温度,保证果树根系旺盛生长;进入晚秋后,增加土壤温度,延长根系活动1个月左右,对增加树体贮存养分,充实花芽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冬季草被覆盖在地表,可以减轻冻土层的厚度,提高地温,减轻和预防根系的冻害。
      4、改善果园小气候。由于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的改良,土壤中的水、肥、气、热表现协调,提高果园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时节果园比较凉爽,对果树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并有利于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5、生草具有疏松土壤的良好效果。生草覆盖和果园清耕比较,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疏松易碎通气良好,透水性好,能保持土壤结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蚯蚓繁殖,促进土壤水稳性固粒结构的形成。

6、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益 。据试验,果园生草、刈割和清耕相比,可以减少锄草用工60%左右,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另外,由于覆盖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减少商品肥料和农家肥的施用量,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所有这些都降低了生产成本。

7、提高果品质量。生草果园由于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增加,使果实着色率提高,含糖量大,果实硬度及耐贮性也有明显改善。尤其套袋果园,果实摘袋后最易受高温和干燥的影响,果面容易发生日灼和干裂纹,果园生草能有效的避免和防止以上现象发生,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果园生草存在的误区:一是很多果农碍于面子,怕别人笑话。二是误认为生草会和果树争夺肥水。其实,果树根系的集中分布层在地下20-40公分,而草的根系分布层在10公分左右,所以和果树争夺肥水的矛盾很轻,即使吸收了部分养分和水分,但草制造的养分要远远大于它吸收的。

二、生草的具体做法是,利用行间生草,
一是人工种植三叶草、草木樨、毛叶苕子、小冠花等,
二是充分利用果园杂草,割后覆盖在树盘上,年中一般草长到20-30公分时割草,控制高度不超过20公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鲜花 +15 收起 理由
明天更美好ab1 + 15 我就是一个不怕人笑话的果农,生草,还是生.
绿农先锋 + 10 极有推广价值

查看全部评分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浅谈果园生草技术

当今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果树产业已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水果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对农产品的残留污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质果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改善果品品质,
     解决药、肥残留问题。当前我国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土壤有机质严重匮缺,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异致树体早衰减产,果实品质不断下降。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均已证明,推行果园生草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它的推行也是发展“以园养园”生态农业的最佳途径。

1 果园生草的益处
果园推行生草制是绿色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能够持续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保持水土,抑制杂草生长,保护并繁殖害虫天敌,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果园科学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1)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进地力。白三叶草是果园生草的优良草种,可固定和利用大气中的氮素,据专家测定,四年生草果园全氮、有机质分别提高100%和159.8%。果园种植白三叶草可大大降低乃至取代氮肥的投入。生草果园即使不增施有机肥,土壤中腐殖质也可保持在1%以上,而且土壤结构良好,同时减少了肥料投放,避免了施用有机肥的繁重劳力支出。

2)蓄水保墒,提高果园的抗旱能力;调节地温,缩小地表温度变幅;有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据测定,三年生草果园,25cm土层含水量可提高17.0%,10cm土层含水量提高26.9%;夏季7-8月份地表温度可降低5-7℃,冬季地表温度可增加1-3℃,且全年地温比较稳定。不仅减少灌溉投入,而且对根系生长有利。

3)果园生态平衡,增强天敌自然控制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劳动强度。在果园种植紫花苜蓿、白三叶草、夏至草等,形成了利于天敌而不利于害虫的环境,可充分发挥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持续控制作用,减少农药用量,是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1条有效途径。研究表明态度,种植紫花苜蓿果园,天敌(主要指东亚小花蝽、瓢虫、食蚜蝇、黑食蚜盲蝽)发生高峰提前7-10d,持续时间长,种群密度比常规园增加了2-7倍,仅用1次杀螨剂和2-3次杀虫剂,就可将苹果叶螨、蚜虫和潜叶蛾等害虫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il)以下;生草果园蚜虫、叶螨和潜叶蝗的平均虫口密度为40.1头/枝,0.42头雌成螨/叶和0.11头/叶,仅是常规对照园的51.81%、14.29%和27.4。与常规防治相比,试验园杀虫、杀螨剂用量减少5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5%-30%,每667平方米节省药、工费用100余元,并改善了生态环境,可实现以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为主的果树害虫可持治理。

4)生草果园土壤养份供给全面,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一般果园容易偏施氮肥,或盲目进行配方施肥,往往造成果实品质不佳。生草增加了果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果树营养供给均衡,增加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促进果实着色全面均匀,提高果实抗病性和耐储性,生理性病害减少,果面洁净,从而提高了果品的质量和档次。

2 生草的栽培措施
果园生草对草的种类有一定的要求,其主要标准是要求矮秆或匍匐生,适应性强,耐阴而践踏,耗水量较少,与果树无共同的病虫害,能引诱天敌,生育期比较短。草种以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田菁等豆科牧草为好,目前以白三叶草最为优越,为果园生草的主导草种。

1)播种时间。
研究表明,白三叶草最佳播种时间为春、秋两季。春播可在4月初至5月中旬,秋播以8月中旬至9月中旬最为适宜。春播后,草坪可在7月份果园草荒发生前形成;秋播,可避开果园野生杂草的影响,减少剔除杂草的繁重劳动。

2)种植方式。
可条播和撒播。试验示范表明,撒播白三叶草种子不易播匀,果园土壤墒情不易控制,出苗不整齐,苗期清除杂草困难,管理难度大,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对成坪不利;条播可适当覆草保湿,也可适当补墒,有利于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极易成坪。条播行距以15-25厘米为宜。土质好、肥沃,又有水浇条件,行距可适当放宽;土壤瘠薄,行距要适当缩小。同时播种宜浅不宜深,以0.5-1.5厘米为宜。建议白三叶草每667平方米果园用种量为0.5-0.75千克。

3)水肥管理。
白三叶草属和豆科植物,自身有固氮能力,但苗期根瘤尚末生成,需补充少量的氮肥,待成坪后只需补充磷、钾肥即可。白三叶草苗期生长缓慢,抗旱性差,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成坪后如遇长期干旱也需适当浇水。

4)生草果园的管理。
生草初期应注意加强水肥管理。同时灌水后应及时松土,清除野生杂草,尤其是恶性杂草。果园生草,应控制其长势。适时刈割,可增加年内草的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生草最初几个月,不要刈割,生草当年最多刈割1-2次。一般生草园1a刈割2-4次。刈割要注意留茬高度,原则是不影响果树生长,有利于再生,切记不要齐地面平切,一般以5-10厘米为宜,刈割下的草覆盖于树盘上。对全园生草的果园,刈割时较麻烦,且费工费力,可667平方米喷洒克无踪20%水剂100ml(600-1000倍液),代替刈割。克无踪属触杀性除草剂,遇土钝化失效,无残留,耐雨水冲刷,用后0.5h内无雨即可达到良好效果。生草园可减少氮肥施用量,不施有机肥,同时在生长期果树根外追肥3-4次。生草7a年后,草逐渐老化,应及时翻压,休闲1-2a年后,重新播种。

3 推行果园生草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从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荷兰、美国、日本等一些果业生产先进国家,果园便普遍实施了生草技术。1998年10月,农业部将果园生草覆盖技术纳入今后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向全国推广。
推广普及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念与认识的问题。推广果园生草,必须首先大力宣传生草的好处,让广大果农对这种管理方式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使果农自身有较强烈的种草欲望,变被动为主动,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2)示范基地的落实。可以肯定果园生草是一种好的土壤管理方式,要搞好示范。百闻不如一见,摸得着,实用简单效果好,生产上就容易认可和接受。
3)果园实行生草制不是十全十美,也不是一劳永逸。把果园生草作为一种制度,必须规范一系列配套措施,生草才能奏效。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法

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实施多年,应用十分普遍。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果园实施生草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开始实验推广果园生草,特别是那些水上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劳动力又很紧张的果园,实施果园生草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意义。另外,实施果园生草也是生产绿色果品和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我国果树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果园生草势在必行,果园生草的大面积实施必将把我国果园土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果园生草法的概念

    果园生草法的狭义概念是除果树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的土壤管理方法。而广义的概念是指人工全园种草或果树行间带状种草,所种的草是优良多年生牧草;全园或带状人工生草,也可以是除去不适宜种类杂草的自然生草,生草地不再有除刈割以外的耕作,人工生草地由于草的种类是经过人工选择的,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

    果园生草法的优点

   
1.防止和减少土壤水分流失,特别是对山坡、丘陵易冲刷地和沙荒易风蚀地果园效果更好。一是因为草在土层中盘根错节,固土能力很强;二是因为生草条件下团粒结构发育好,大粒径的团粒多,土壤的“凝聚力”增强。

   
2.果园实施生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椐实验测定,在30cm厚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为 0.5%—0.7%的果园,连续5年种植鸭茅和白三叶草,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到1.6%—2.0%以上。

   
3.果树缺磷和钙的症状减少,果园很少或根本看不到缺铁的黄叶病、缺锌的小叶病、缺硼的缩果病。这是因为果园生草后,果园土壤中果树必需的一些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因此,与这些元素有关的缺素症得到控制和克服,如磷、铁、钙、锌、硼等。

   
4.使果树害虫的天敌种群数量增大,因此,天敌控制虫害发生和猖獗的能力增强,从而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及农药对环境和果实的污染,这正是当前推广绿色果品生产所要求的条件。

   
5.使果园土壤温度和湿度昼夜变化幅度变小,有利果树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雨季来临时草能够吸收和蒸发水分,缩短果树淹水时间,增强了土壤排涝能力,特别对于桃这样的不耐涝树种尤为重要。同时,生草果园“日烧”病也减轻,落地果损失也小。

   
6.便于果园推行机械作业,省人力,提高于劳动效率。

   
7.果园地面不裸露,防止冬春季风沙扬尘造成环境污染。

     果园生草的草种类
    1.人工生草种类选择原则

人工生草种类选择原则是:草的高度较低矮,但生物量(通常用产草量表示)较大、覆盖率高;草的根系应以须根为主,没有粗大的主根,或有主根而在土壤中分布不深;没有与果树共同的病虫害,能栖宿果树害虫天敌;地面覆盖的时间长而旺盛生长的时间短;耐荫耐践踏,繁殖简单,管理省工,便于机械作业。

   
2.人工种植生草的草种类

人工种植生草是果园生草的一种。目前果园中所采用的生草种类有:白三叶草、匍匐箭舌、豌豆、扁茎黄芪、鸡眼草、扁蓿豆、多变小冠花、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野牛草、羊草、结缕草、猫尾草、草木樨、紫花苜蓿、百脉根、鸭茅、黑麦草等。根据果园土壤条件和果树树龄大小选择适合的生草种类。果园人工生草,可以是单一的草种类,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草混种。通常果园人工生草多选择豆科的白三叶草与禾本科的早熟禾草混种。白三叶草根瘤菌有固氮能力,能培肥地力;早熟禾耐旱,适应性强两种草混种发挥双方的优势,比单种一种生草效果好。

   
3.可利用的自然生草

自然生草就是利用果园自然杂草的生草途径。具体做法是,生长季节任杂草萌芽生长,人工铲除或控制不符合生草条件的杂草,如灰菜、千里光、白蒿、白茅等高大草。国外这种自然生草果园比较普遍,我国还较少。

    果园生草管理技术

    实施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最好最高效的方法,但果园生草后要加强管理,管理技术到位,才能发挥果园生草的综合效益,达到果园生草的目的。

   
1.果园生草种植方法

    果园主要采用直播生草法,即在果园行间直播草种子。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用种量大,而且在草的幼苗期要人工除去杂草,用工量较大。土地平坦、土壤墒情好的果园,适宜用直播法,分为秋播和春播,春播在3— 4月份播种,秋播在9月份播种,直播法的技术要求为:进行较细致的整地,然后灌水,墒情适宜时播种。可采用沟播或撒播,沟播先开沟,播种覆土;撒播先播种,然后均匀在种子上面撒一层干土。出苗后及时去除杂草,此方法比较费工。通常采用在播种前进行除草剂处理,选用在土壤中降解快的和广谱性的种类,如白草枯在潮湿的土壤中10—15d即失效,就可以播种了。也可播种前先灌溉,诱杂草出土后施用除草剂,过一定时间再播种。也可采用苗床集中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采用穴栽方法,每穴3—5株,穴距15—40cm,豆科草穴距可大些,禾本科穴距可小些,栽后及时灌水。为控制杂草通常也是采用预先在土壤中施用除草剂,除草剂有效期过后再栽生草的幼苗。

    果园生草通常采用行间生草,果树行间的生草带的宽度应以果树株行距和树龄而定,幼龄果园行距大生草带可宽些,成龄果园行距小生草带可窄些。果园以白三叶和早熟禾混种效果最好。全园生草应选择耐荫性能好的草种类。

   
2.幼苗期管理

    出苗后,根据墒情及时灌水,随水施些氮肥,及时去除杂草,特别是注意及时去除那些容易长高大的杂草。有断垄和缺株时要注意及时补苗。

   
3.刈割

    生草长起来覆盖地面后,根据生长情况,及时刈割,一个生长季刈割2—4次,草生长快的刈割次数多,反之则少。草的刈割管理不仅是控制草的高度,而且还有促进草的分蘖和分枝,提高覆盖率和增加产草量,割下的草覆盖树盘。刈割的时间,由草的高度来定,一般草长到30cm以上刈割。草留茬高度应根据草的更新的最低高度,与草的种类有关,一般禾本科草要保住生长点 (心叶以下);而豆科草要保住茎的1—2节。有些茎节着地生根的草,更容易生根。草的刈割采用专用割草机。秋季长起来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盖。

   
4.生草地施肥灌水

    苗期注意管理,草长大后更要加强管理,草要想长得好一定要施肥,有条件的果园要灌水,一般追施氮肥,特别是在生长季前期。生草地施肥水,一般刈割后较好,或随果树一同进行肥水管理。

    果园生草应注意的问题

   
1.预防鼠害和火灾,禁止放牧

    特别是冬春季,应注意鼠害,鼠类等啮齿动物啃食果树树干。可采用秋后果园树干涂白或包扎塑料薄膜预防鼠害,冬季和早春注意防火。

    果园应禁止放牧以保护草的生长。

   
2.果园秋施基肥

    随土壤肥力提高可逐渐减少施肥。在树下施基肥可在非生草带内施用。实行全园覆盖的果园,可采用铁锹翻起带草的土,施人肥料后,再将带草土放回原处压实的办法。

   
3.合理灌溉
    生草果园最好实行滴灌、微喷灌的灌溉措施,防止大水漫灌。果园喷药,应尽力避开草,以便保护草中的天敌。

   
4.注意清园

    刮树皮、剪病枝叶,应及时收拾干净,不要遗留在草中。

   
5.草的更新

    一般情况下果园生草5年后,草逐渐老化,要及时翻压,使土地休闲1—2年后再重新播草。也有的地区采用使用除草剂和地膜覆盖的方法进行草的更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的栽培误区

所谓果园生草,即在果园内人工种植对果树有益的草本植物。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推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可以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果实产量。     实行果园生草法,代替清耕法,这是耕作制度上的一场大变革.近几年来,各地都在积极试验、示范和推广。据笔者了解,由于实行果园生草法是一项新技术,多数果农还一知半解,因此在其栽培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五大误区:   

  一、没有因地制宜选用草种。好多地方都引种白三叶,但白三叶耐旱性差,去冬今春渭北一带多数地区大旱100多天,旱地果园种的白三叶,一般死苗率都在30%以上。因此,应因地制宜选用草种:灌区可选用耐阴湿的白三叶为主。旱地可选用比较抗旱的百脉根和扁茎黄芪为主。  

  二、没有实行规格播种。多数果农将果园地面全部种成了草。这样,树盘上种的草和树根发生了争水、争肥和争呼吸的矛盾,不利于果树正常生长。一般要求幼园,只能在树行间种草,其草带应距离树盘外缘40厘米左右,作为施肥营养带。而成龄果园,可在行间和株间都种草,但在树盘下也不要种草。  

  三、不重视苗期管理。好多果农种了草后,就放任自流了。有的断条缺苗很严重,有的苗挤苗已形成了高脚苗,有的杂草丛生旺长,已压住了种下的草苗等。一般种草后,遇到天雨,就应及时松土解夹。逐行查苗补苗,达到全苗。对于稠苗应及时间苗定苗,可适当多留苗。并应结合中耕,彻底清除杂草,以利种下的草茁壮生长。
   
  四、不加强水肥管理。一些果农有一个错觉,认为“种草可以保水增肥”,因此,就放松了水肥管理。对种下的草一不施肥,二不灌水。一般来说,除了播种前,应施足底肥外,在苗期,每亩应施提苗肥,尿素4—5公斤。每年还应亩施尿素15—20公斤。施肥方法可结合灌水施,也可趁天雨撒施或叶面喷施。天旱缺墒时,就要及时灌水。   

  五、种下的草长期不刈割。有些果农在果园种的草,长的很高也不刈割。一般来说,多数生草,播种后的头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可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刈割3—5次。当草长到40厘米左右时,就可刈割。为了肥田就不要把生草当作饲草。把刈割下的草可覆盖在树盘上,以利保墒。多年生草,一般5年后已老化,就可进行秋翻压,使其休闲1—2年后,再重新播种生草。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技术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 李光晨


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耕作管理的一种方法。所谓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是指果树行间、株间土壤表面的管理和利用,包括清耕法、免耕法、间作和覆盖等,生草法是一种新的土壤耕作管理方法。欧美诸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劳力的紧缺、有机肥源的减少、果园机械化管理的发展以及安全食品生产的需求,果园土壤耕作管理上已逐渐放弃了清耕法、免耕法等,普及推广了生草法。劳力紧缺等问题,我国的果园也已面临,而且非常迫切。所以我们也必须和必然要搞果园生草法。?
  推广果园生草技术,首先要弄清果园生草与以前的间作、种绿肥、秸杆覆盖不同。间作,收获间作的产物,是果园还要生产果品以外的产品;种绿肥,绿肥作物要耕翻到土壤中,常常是一年种一次、翻埋一次;覆盖秸杆或覆盖膜质材料及其他材料,都是非生命(或非生物活体)的材料。生草是指种植多年生牧草,使果园中果树行间、株间常年有植物活体材料覆盖,果园土壤充分得到利用,但产品并不收获走。搞果园生草,一定要保证不再从生草上收获走产品,才能达到生草的目的和保证效益。?
  果园生草,与清耕、免耕等方法比较,劳力与物力投入小,技术简便,但不是放任不管,也要有投入、讲究技术。?  

1?选择草的种类、品种好的生草技术、品种
应当:①多年生;②植株低矮或匍匐生,有一定产草量和覆盖效果;③根系以须根为主,浅生好;④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不是果树害虫和病菌的寄生或宿生场所;⑤易于管理,耐践踏、不怕机械倾轧;⑥较耐荫,易越冬等。?
  目前公认较好的果园生草种类有两大类:一是禾本科牧草,如早熟禾、野牛草、黑麦草、燕麦草等,这类草须根系,耐旱,生活力强,一般高30~50cm,土壤水分好(降雨均匀或有灌溉条件)的环境,一年刈割3~4次,年产草量每亩2500公斤左右。另一类是豆科牧草,如白三叶草、匍匐羽扇豆、扁茎黄芪等。这类草根系较粗壮,但多有根瘤菌,肥地的效果好,一般高20~50cm,土壤水分好的环境,一年刈割2~3次,年产草量1500~2000公斤。以上牧草种类,在北京市水利系统护堤工程中、园林系统绿化工程中,有许多很现代化的应用品种,在果园生草中都可以应用。北京市牧草站(公司)、园林绿化种苗公司等均有种子供应。?
  果园生草,一般一个果园播种一种牧草,也可以禾本科、豆科的草混种,如禾本科草2∶豆科草1,或禾本科草1∶豆科草1。?  

2?播种时期?
  禾本科草、豆科草,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秋季小麦播种时最好,冬前出土或不出土,第二年春季长的好,覆盖快。春夏季播种,幼苗期要特别灭除其他杂草,较费工时。无论哪个季节播种,均要土壤墒情好。?  

3?播种方式(生草方式)? 
   果园全园生草或带状生草,应用较多的是带状生草,即果树行间有生草带,如3×5m定植的果园,5m的行间有2~2?5m的生草带,果树行内(株间)用清耕法或免耕法。幼年果园全园生草,果树长大的树冠后,实际上全园生草也渐成带状生草,顺其自然。3×5m定植的果园,2~2?5m生草带,播种4~6行,播后半年即可覆盖全生草带。?  恶性杂草(如串根性多年生的白茅草、上树的拉拉秧和小旋花等),生草播种前应先灭杂草。两种办法:一是先灌溉诱草出土、再耕除或用除草剂,除草剂有效期过后再行生草的播种;一是杂草正长着用除草剂灭草,除草剂有效期过后再行生草播种。?  除播种(直播)外,也可从已生草的果园移栽生草,或育苗移栽生草。移栽的方法生草,省种子,覆盖效果也好。一般绿化工程用的牧草,很容易移栽,白三叶草一类采匍匐茎扦插,成活也快。?  

4?生草管理?  
    草播种或移栽后,也要管理,不能一劳永逸。主要技术环节有:
①苗期除杂草,个别草铲除或用选择性除草剂。
②草的刈割,果园生草不能让草长的太高太旺,要不影响果树,一般30cm以上应及时刈割,一年2~4次,刈割的留茬度很重要,豆科草要留下1~2个节,约13cm左右,禾本科草要留9~11cm左右。太低的茬,不易较快的再生,影响产草量和覆盖效果。刈割机有多种,单人背负式刈割机,果园应用(在树冠下)很方便,也不用复杂的操作技术。人工刈割也可以。割下的草,带状生草的可以扔到树冠下,全园生草随割随扔在原处覆盖。切忌将割下的草取走。
③防火、防鼠。秋后草枯干,留茬越冬覆盖效果好,但须注意防火,可适当翻一些土压住。防鼠主要是保护好树干,草中有鼠,吃过干的草后要啃树皮,树干最好包扎30cm塑料布或浸过鼠药的旧报纸。
④草长的弱,应给草施以氮肥,促草长,尤其是春夏季,草长好了,有机营养又还给果树,不可舍不得给草施肥灌水。
⑤清园与喷药。秋后果园清园时,草可以不清除干净,但果树的病虫枝叶,包果纸袋等应清理干净,草的覆盖面在冬初或早春喷防病虫的药剂。
⑥草的更新。一般生草可以维护5~8年;年头太久,草老化,土壤表面草盘根错节,影响土壤的通透性。这种情况下应更新生草。办法是用除草剂灭草,休耕1—2年,再生草,或直接翻耕,种另外种类的草。?  

5?自然生草?
  自然生草,是果园有什么草就让它长什么草,注意控制草的高度,对个别恶性草进行灭除(铲除或用除草剂)。北京地区的果园,春季多有荠菜、苦菜花、紫花地丁、车前等矮的草,可以不管它们,这类草多了,别的草亦少。拉拉秧、小旋花、灰菜、茵陈蒿、猪毛菜、苋菜、马齿苋等,幼苗也无害,不要让它们长高,长高时再灭除。要相信任何杂草都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保持水土的功效。记住我们只要控制杂草的有害一面,切不要“见草为敌”和“除草务净”,果园有一些草无大害,即可以当自然生草利用起来,这样我们既有了草覆盖,也省了干干净净灭除这些草的劳力、物力的投入。所以自然生草应当容易接受。国内许多生草果园,种一两种草,渐渐也长了别的草,一个果园有多种草,实际上变成了自然生草的果园,也很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技术

实行套袋果园种草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更能改善果园小气候,促进果园生态良性循环,提高套袋果的商品率。据李向东在苹果园的试验表明:三年时间内,种植白三叶草的土壤有机质在40厘米土层内较清耕区提高194.3%,含量达2.04%,速效氮提高了2倍,速效磷提高了1.1倍,速效钾提高了422%,在0-20厘米土层内土壤含水量比清耕对照提高了16.2%。应在年降雨量大于500毫米以上的地区推广,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下地区果园种草应具备灌溉条件。
    1、适宜生草的草种

    适宜果园种植的草种主要有豆科和禾本科两大类。在陕西目前主要推广三叶草、黑麦草、扁茎黄芪、百脉根等抗旱草种。

    2、种草的时期和方法

    最适宜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5月中旬,渭北北部春旱也可在8—9月雨后趁墒播种。当地温稳定在15-20度时出苗最整齐。一般推行行间种草、株间清耕覆盖。播种前,先将果园内的杂草清除,深翻地面20厘米,墒情不足时,翻地前要灌水补墒,翻后要用耧耙整平地面。条播撒播均可,条播更便于管理,宜浅播,一般播种深度0.5-1.5厘米。禾本科草类,播种时可相对深些,一般为3厘米左右。播种量每667㎡0.25-0.5公斤。

    3、种草后的管理

    种草当年的管理是种草成功的关键。春季播种的,如遇到天气干旱,要适量补水或少量覆草,确保出苗整齐,防止伏旱造成死苗;秋季播种的,冬季可覆盖农家肥或黄土,利于幼苗安全越冬。在幼苗期,要勤清除杂草,轻微追施少量氮肥,促使草尽快覆盖地面。成苗后,需要补充少量磷钾肥,促进草体健壮生长,促进草根扎稳,后期与刈割覆盖相结合。生草第二年以后,当草长至3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刈割覆盖于树盘,刈割留茬5-10厘米。注意在果树生长前期要勤割草,利于果树早期生长;中期花芽分化时要割草一次,保证树体地下营养的供给;后期要利用草的生长,吸收土壤多余的氮营养,促进果实着色,同时保证最后一次割草时有部分草籽,为来年所用。割下来的草,用于覆盖树冠下的清耕带,即生草与覆草相结合,达到以草肥地的目的。生草果园要避开天敌繁殖期,结合树体喷药,对地面的草一起防治病虫害。果园生草4-6年后,在秋季结合施基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生态果园间种生草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邱  凌



传统果园管理大多沿用清耕除草的做法,即将果园内的杂草全部清除,地表裸露,有的仅间种少量农作物。这种做法导致果园的生态防护功能低,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依靠化肥、农药的投入来提高产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果品品质也受到很大影响。“果园种草”是在果园行间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牧草,建立“果—草—牧—沼—肥”互促驱动、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以达到保持水土、培肥地力、改善果树生态条件、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果园种草的可选草种主要有白三叶草、黑麦草和苜蓿等,“果-草-牧-沼-肥”生态果园工程模式一般选用白三叶草。该草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头形总状花序,生白色小花,果荚小而细长,种子细小。这种植物的生态特性:一是适应性强,分布广,具有一定的抗寒、耐荫和耐脊薄能力,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能正常越冬,可在30%的透光率下正常生长,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为4.5~8.5;二是生长周期长,生物产量高,可连续生长7~9年,年产鲜草40~60 t hm-2,是食草畜禽的优质饲草;三是侵占性强,防护功能好,具有很好的固土防蚀、水土保持功能;四是固氮能力强,培肥效果好,一年可固定N素150~195 kg hm-2,可在脊薄山地种植,能培肥土壤地力;五是一种较好的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花期长达5个月,叶形美观,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白三叶草播种时间一般为3月下旬到4月下旬和8月下旬到9月下旬。3~4 d后出苗,幼苗越冬后于次年4月份成坪。采用条播,行距30~40 cm,播种深度0.5~1.5 cm,播种量7.5~11.25 kg hm-2。苗期注意防除杂草,干早时适时浇水。当高度超过30 cm左右时进行收割,留茬10 cm,一年收割2~3次。

    利用果园行间种草,可使果园处于绿色覆盖状态,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表层土壤的雨水冲蚀,对于旱地苹果生产的蓄水保墒具有特别意义。果树行间种草能够诱引和藏匿害虫的天敌,有利于生物防治害虫;选择花期与苹果花期接近的牧草,有利于招引蜜蜂等昆虫促进苹果的授粉座果;能够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调节果园小气侯,缓和温差,减少苹果日烧,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可亩产鲜草480~580公斤,为养殖畜禽提供青鲜饲料,促进农业生态工程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保墒、抗旱、增草促畜、肥地改土的作用。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宜选白三叶

果园生草是今后果树生产中重点推广的一项土壤管理措施,也是果品标准化生产重要的条件之一。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品最好实行果园生草。果园生草的种类很多,目前白三叶草是果园生草的理想草种。白三叶草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植株低矮,匍匐性强,侧根、须根发达,生有大量根瘤,可固氮,耐寒、耐热、耐荫、耐践踏,适宜范围广,生长势强,在频繁刈割的情况下可保持草丛不衰败。果园种植白三叶草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养分、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等特点。其种植技术如下:
    1.播种时间:白三叶草的播种最适季节为春季,从3月下旬开始到5月下旬都可以种植,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
    2.种植方式:白三叶草可实行条播,成龄果园可在果树行间中央种植两行,幼龄果园可种植四行,行距50厘米。
    3.播种方式:播种前先浇水造墒,以满足水分供应,确保一播全苗。播种时可采用种植谷子的播种方法进行播种,播种深度要求1~1.5厘米。用种量:成龄果园每亩用种500克,幼龄果园每亩用种1000克。
    4.管理:白三叶草属固氮植物,虽然根系有固氮能力,但苗期根瘤菌尚未生成,因此苗期可少量补充氮肥,同时要保持苗期土壤湿润,当白三叶草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刈割,一年可刈割2~4次,刈割留茬不低于5厘米,割下的白三叶草覆盖在果树树盘内。
                                                (山西科技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86

帖子

472 小时

在线时间

18

好友

大学一年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UID
9734
鲜花
1221 朵
农币
4990 枚
发表于 2007-10-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果园种生草,保肥保水,有利于天敌的繁殖,是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的基础,应大力推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hengzhen_ye + 10 绿农大哥你家果园是怎么做的?^_^

查看全部评分

山东威海红富士基地诚邀客商
主营项目:
富士苹果黄金梨丰水梨新兴梨大樱桃
联系人:宫永刚
地址:山东 威海 文登市 葛家镇驻地西首路南
电话:0631---8880005 手机:13863038471
看看我的果园:
樱桃园http://bbs.shuiguobang.com/thread-14712-1-1.html
红富士果园:http://bbs.shuiguobang.com/thread-14713-1-1.html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技术

园内种植植物,与果园秸秆覆盖有着相似的作用,果园实行生草制是发展节水农业、自给式解决肥源、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一、操作方法  
1、在果园行间种植一、二年生豆科、禾本科植物,如三叶草、草木樨、苜蓿、野豌豆、沙打旺、山绿豆、羊茅草等。可行行种植也可隔行种植,隔行种植便于施肥、日常管理等。  
2、对种植的生草要进行刈割管理,一年2~3次。为利于草的正常生长,要科学施肥和灌水,但控制草不要长的过旺,要保证一定的产草量,否则生草的目的达不到。  

二、主要配套措施  
1、果园不要太密植,最好行内株间距离小,行间距离大,这样利于草的生长。幼年果树因利用行间空间大,产草量大,改土增肥效果好。  
2、雨量不足时应补充灌溉,保证草的生长。灌溉的方法以喷灌或滴灌为好。  
3、果园生草不必平整土地,不用分垄、作畦。  

三、果园生草的效果  
1、果园生草后,能大大减少降雨或灌溉形成的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山坡地和沙滩地果园水土保持效果更明显。  
2、在果树生长状态或是地上部分枯萎时,草能明显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散,尤其是干旱季节,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的效果越明显。有生草覆盖的果园,可减少土壤蒸发量达70%左右,这在干旱地区的果园是很有意义的方法,至少相当于两次透水。  
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果园生草,地上部分刈割后铺在地表,腐烂为肥料,地下根系不断死亡,也成为肥料,并能疏松土壤。  
4、草对一些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强于果树,可以把土壤中钙、铁、锌、磷等吸收转化成为果树容易吸收的状态,从而改善果树的营养状况。生草果园一般不易发生缺铁的黄叶病、缺锌的小叶病,果树品质也较好。  
5、果园实行生草制,能提高果园作业的机械水平,提高机械效率。欧、美、日等国家的果园普遍实行生草制,他们作这种选择的首要理由是生草制便于果园机械化。特别是粘土地果园,没有生草条件就很难在降雨或灌溉之后及时地实施机械作业,即使作业效率也很低。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淮北市推广果园生草技术 发展生态农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业生产,果树种植面积达12.7万亩,果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客观地讲,我们果树生产的技术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土壤管理粗放,一直延用传统的清耕制,即冬季深翻树盘,生长季节中耕除草。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贫瘠程度加重,坡地果园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果树在浅层土壤中的吸收根系被大量破坏,最终导致树势衰弱,抗逆性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
  2002年以来,我市金桥现代企业示范中心在市菜篮子基金资助下从国内科研机构引进草种,开展果园生草相关的试验、研究,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草种选择因果园肥、水条件不一,各品种有不同特点,选择草种时,根据树龄、生产条件,种养结合方式,以根系浅、植株不高,茎叶不攀缠树体、生长速度快、耐践踏、耐阴的鸭茅草、鸡脚草、白三叶、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百脉根等。

  二、合理播种幼龄果园只能在行间种草,而且草带距树干40cm左右,成龄果园除在行间种草外,株间也可以种草,但也不可在树盘下播种,以减少与果树争水争肥。
三、加强管理果园生草必须规范一系列配套措施,生草才能发挥效益。播种前,施足底肥,并及时浇水、除草。生草头一年因苗弱根系小,一般刈割1—2次,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可刈割4—5次,割后每亩追浇尿素15kg。对于多年生的牧草,一般五年就开始存在,及时翻压,休闲1—2年后,重新播种。

淮北市菜办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地果园生草覆盖试验研究

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地果园生草覆盖试验研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果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苹果生产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 转变。传统的果园土地耕作方式已严重制约本市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在山地 果园进行了三叶草等多种生草覆盖技术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试验在西峰治理监督局南小河沟长青山山地果园进行。该区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年降雨量50 0~600mm,海拔高度1240m,土壤有机质含量?6.74g/kg?,土壤容重1.2~1.3g/cm?3,7 ~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9.3%。试验果园1995年建园,品种为长富2号,株行距3m×4 m;每隔2行栽植1行授粉树,授粉品种为新红星和皇家嘎拉,667m?255株。每年每667m?2 施有机肥(纯粪)1200kg,尿素2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10kg。果园管理水平中等,树势 偏旺,全园布设灌溉设施。?
1.2 播种与管理
试验于2000~2003年进行,分4个小区布设,每个小区15株果树,分别为A:三叶草;B:多 年生香碗豆;C:黑麦草;D:清耕,共四个处理。2000年春季,在果树行间播种,宽度1.5m 。播种前,先将果树行间深翻后,用耙耙平,拣去草根和石块,撒播草种,深度1~2cm,播 种量5~8g/m?2。山地较干旱,播种后浇水,10~15d出苗。苗期及时清除杂草,特别干旱 时适当浇水。三叶草和多年生香碗豆具有匍匐茎,繁殖力强,能很快覆盖地面。当草长到30 cm时,定期进行 刈割,覆盖在树盘下,有利于形成有机肥。若采集草籽,则不必刈割。
1.3 测定项目统计
2000年、2003年测定: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产草量,苹果单果重、硬度、果型指数等。
土壤水分的测定在6月25日进行,每小区在行间取3个点,按照0~20cm、20~40cm、40~60c m共三个深度取样,用烘干法测定,取平均值;产草量在每年的8月份刈割,取两年测定平均 值;其余项目均在果实采收后10月10日取样测定;有机质的测定取0~20cm土壤,用重铬酸 钾—油浴法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 果园生草对土壤有机质、水分、产草量的影响
表1 生草对土壤有机质、水分含量的影响和产草量处理
<BR>有机质(g/kg) 水分(%) 产草量 (kg/m?2) 2000 2003 2000 2003 2000 2003
A 7.12 9.02 7.38 10.64 2 4.8
B 7.06 8.80 6.81 8.86 2.5 5.1
C 7.02 8.86 6.15 8.48 1 3.2
D 6.76 6.62 11.43 12.12 — —
从测定结果表1看,生草对山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三叶草增加最多 ,第三年比对照(6.76g/kg)增加33.4%;山地生草果园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黑 麦草第三年仅为对照的53.8%。三叶草处理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第三年为对照的63.7%。随着 种草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提高。三叶草667m?2产鲜草3200kg,多年生香豌豆 每亩产鲜草3400kg,黑麦草667m?2产鲜草2100kg。

2.2 生草对苹果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表2来看测定结果,山地果园生草区果树产量均高于清耕对照区,第三年黑麦草区产量增 加最高达26%,三叶草区产量增加最高达?14.4%?;山地果园生草明显地改善了果实的品质 ,除果型指数外,其余均有大幅度的提高,随着种草时间的延长,果实品质改善更为明显, 三叶草较为突出,生草第三年单果重增加了10.2%,硬度增加?9.2%?。?
&nbsp;表2 生草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BG(〗〖BHDFG16mm,WK8mm,WK71mmW〗〖HT5,5”SS〗处理〖〗<BR>株产(kg) 单果重(g) 硬度(kg/cm2) 果型指数(l/d)
2000 2003 2000 2003 2000 2003 2000 2003
A 23.4 30.2 230. 6 240.5 17.1 17.8 0.89 0.90
B 20.6 27.8 213.2 220.1 17.1 17.6 0.85 0.87
C 26.1 28.1 217.3 216.4 17.6 17.9 0.88 0.88
D 20.7 26.4 209.2 206.8 16.4 16.3 0.85 0.85

3、结论
陇东山地果园土壤干旱贫瘠,缺乏有机质,果园生草从根本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三 叶草最为明显,刈割青草的覆盖,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生草抑制了果树的营养生长,促进了 生殖生长,有利于果树开花结果。山地果园生草,明显地改善了果实的品质,减少果园除草 费用,有利于提高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三叶草是陇东山地果园首选的生草草种之一, 应在陇东地区大力推广。
庆阳市科技局帮环县八珠建“科技书屋”
为认真践行“”重要思想和贯彻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努力使农民朋友提高科技文 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5月20日,市科技局在科技扶贫点环县八珠乡为当地农民建成了“ 科技书屋”。
“科技书屋”是市科技局为了弘扬科学思想,宣传普及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致富而由全系统 职工及单位捐赠各类科技图书建成的,图书涉及农业、工业、电子、法律法规、科技、政治 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共计1000多册,《科技日报》、《陕西科技报》、《中国电脑教育报 》等报纸读物700多份。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科技书屋”的建成不仅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更好地学知识、求发展、学科技、用科技,还提 高了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实现了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普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 面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辩证管果法系列讲座之(一)果园生草

辩证管果法系列讲座之  -- 果园生草  


   众所周知,土壤是果树存活的载体和多种养份供应的主渠道,是影响果树生长的最基本要素。土壤的性质对果树的生长发育、结果寿命、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和各种栽培措施的效果都起决定性作用。

    我国现行的土壤管理制度中,清耕制占很大的比例。清耕制以灭草、破板、深翻为基本手段,北方多采用冬春深刨树盘,生长季节多次中耕灭草,灌溉和降雨后及时中耕破板等措施,试图让果园内只长树不长草。我们知道,浅层土壤中的毛细根是果树的主要吸收器官,而清耕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大量损坏毛细根系,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因过度消耗而明显不足,造成土壤有机质严重匮乏,导致树体早衰减产,果实品质不断下降。


    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北美及日本等地有计划种草,并对相应的技术加以规范与完善,形成一种制度。因为草是这一制度实施中的基本物质条件,生草的过程既是对土壤的耕作过程,也是培肥土壤的过程。在日本,长期生草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以上,土壤质地疏松,呈黑褐色,肥力明显提高。这些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已将矮化密植的苹果栽培技术与生草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其作为今后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在本国提倡并向世界各国推广。

    我国果园的立地条件一般较差,如山地果园土层薄、肥力低,并常受干旱的威胁;较肥沃地块,由于滥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而使土壤理化性状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传统的清耕制,更是雪上加霜。辩证管果法创始人刘全保,经过多年实践,在全国率先提出水地、旱地果园实行自然生草制,经过宣传推广,并在广大果区实践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以生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有:自然生草制、人工种草制及覆草制三种发展趋势。覆草制是在果园行间、株间地带,覆盖上作物秸杆、死草和麦衣等植物整体或局部,土壤长期不耕翻,可以培肥地力、保土保墒。自然生草制是在果园行间、株间,任其自然生草,利用活的草层进行覆盖,再清除恶性草(直立生长、茎秆易木质化的草,如灰条等),人为调节生草量及其高度来控制树体生长,土壤长年不耕翻。而人工种草制则是在果园行间、株间等空闲地带,人工播种适宜本地草种,维持多年后进行翻压,使地下草、地下根全部腐烂肥田,融果园施肥、生物覆盖、改善树体生长环境、提高果实品质及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一体,省工省钱、简便易行。

    果树为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这一特性决定了选择实施果园土壤管理制度时,优先考虑它是否有利于果树长期实现优质丰产高效的目的。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生草制优于覆草制。因为覆草需要投入大量劳力采集覆盖物,并将其运到果园,再逐行或逐树盘进行覆盖,而且秋季雨量大时,覆草吸收不了多余水分,使水分蒸发困难,地下湿度大,造成秋梢生长;而生草果园就地取材,相对减少了劳动投入量。

    生草方面,人工种草制与自然生草制各有利弊。自然生草制具有产草量大,草种资源丰富,能缓慢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通透性等优点;缺点是产草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草的密度及覆盖率较低,而且多数为禾本科,容易出现与果树“争氮”现象,常使果树叶黄枝弱,需要适时适量补充氮肥。人工种草制的优点有:草的繁育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到种子采收,都有一系列科学的规范措施,因而产草多,速度快;第二、种草所选育的优良草种均具有生长速度快、匍匐生长耐踩踏;第三、所选草种多为禾本类、豆科及十字花科等,它们相互弥补,可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物质营养,一般情况不需补肥或少量增施磷钾肥即可。缺点是干旱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不易出苗,而且人工种草的草种单一等。

    因此,我们提倡自然生草及人工种草。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枇杷栽培管理之果园生草

关键字:枇杷 栽培

生草有自然生草及人工栽培两种。自然生草简单易行,但要注意除去恶性及高秆杂草,保留培护树冠外的低矮柔嫩的杂草。人工栽培可以选择更加适合果园,经济效益较高的草种作饲料绿肥。自然及人工生草后都要增加施肥灌水,防止与果树争夺养分和水分,注意经常控制草的高度,通常在30厘米以下,超过后及时刈割,并保持在树冠以外的位置(幼树留足直径1米),以免妨碍果树的正常生长。这种生草免耕法能有效地减少冲刷,保持水土,增加抗旱能力;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控制杂草,调节地温,特别是人工生草的将果树生产与饲养业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即以草养田,以草养畜(禽),以畜(禽)积肥,以肥养地,提高果树的品质和产量,显著地改善生态,增加收入。

综合考虑,以果树行间生草作饲料绿肥、地埂种植植物篱(以上称作活覆盖)结合树盘覆盖(称作死覆盖)较好。这在夏季雨水集中、冬春干旱或干季雨季分明及土壤比较瘠薄的地区,尤其重要。一般几年一次,在秋季或冬季全园深翻。用作绿肥的,在花期营养丰富时翻埋。间作植物宜进行轮作,以免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缺乏和过剩。

选择果园草种、饲料绿肥及植物篱的原则:

一、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如高温、多雨、干旱、土壤瘠薄以及土壤过酸或过碱等,容易栽培管理。

二、植株覆盖性能好,繁殖快,与杂草竞争力强,能有效地保持水土。

三、与果树的矛盾小,种在果树行、株间的最好株高不超过30~40厘米(或长高后及时刈割作饲料),方便果园作业,没有缠绕茎或攀缘茎,有匍匐茎为佳,耐践踏,根系浅,不影响果树的通风透光。需肥、需水量较少,与果树大量需肥、需水期错开。种在地埂及二马台上植物篱则要求生长茂密,根系分布广而深,固土能力强。不产生不利于果树生长的分泌物,不滋生或少滋生危害果树的病虫,最好能寄生或保护果树害虫的天敌。

四、饲料适口性好,营养成分及产量高,能多次刈割。

五、能培肥果园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最好将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混栽,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混播比例为1:2~3。豆科植物有固氮性能和较强的富集磷、钾的能力,容易分解腐烂,能较快地补充土壤养分。禾本科植物分解腐烂较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结构的改良。它们之间在不同的覆盖度、不同的根际微生物区系、不同的根系分泌物等方面多具有互补性。

具体选择时,可根据果园土地存在的问题及树龄大小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土壤、肥水、劳力、用途、市场等条件,配置适宜的间作及地被植物。在土质较好,冲刷很轻的枇杷幼年果园里可间种马铃薯、大豆、花生、辣椒、茄子、豌豆、蚕豆(胡豆)、白菜、莲花白等比较低矮的作物,也可种植一、二年生及多年生饲料、绿肥作物。有冲刷的果园要选择覆盖性能好,多年生的饲料、绿肥作物。其中豆科植物有白三叶、红三叶、柱花草、平托花生、红豆草、百脉根等,禾本科植物有百喜草、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王草等。其他科有鲁梅克斯K-1等。土质较差,尤其是山地果园大多土壤瘠薄,缺乏有机质,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最好能在定植果树前1、2年混合种植直立型与匍匐型的先锋绿肥如望江南、草决明、山毛豆、猪屎豆、葛藤等,就地翻压改土。水土可选择箭舌豌豆、雀稗、田莆、柽麻等。

在枇杷园里应避免间种高秆、具缠绕、攀缘茎,与果树争肥、争水、争夺阳光和空间及容易孳生传播病虫的有害作物。如玉米、高粱、向日葵、南瓜、小麦等。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新方法—种油菜

果园生草新方法,是依据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时间长、见效慢、投工大、操作难(不单是与果树争肥水,其中掺杂更多的是传统的习俗偏见,兼有因势调控的具体方法、时间、标准不易掌握)等原因,经与种油菜对比分析后,提出来的一种省工、省时、简便、见效快、易操作的新方法。是在自然而然辩证管的基础上,运用牵制平衡理论的体现。采用此法,无论是从观念或是方法上更易接受推广。

    果园自然生草,强调旺树少割草,弱树勤割草;控春草、促秋草;最后一次割草时间,必须是有了草籽之后才可以割;提倡人工除草,注意果园防火。自然生草要求:要秋草不要春草;要低草不要高草;要软草不要硬草;要当年生草,不要多年生草。

    果园种草,一般选择种扁茎黄芪、白三叶、黒麦草、百脉根,效果与自然生草相比见效稍快、比较简便。在调控树势方面,同样要求刈割的时间、次数,根据果树生长势人为地给草施肥、助草旺长,有意识地让草与果树争肥水,调节树体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面快速转化。

    无论是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尽管连续生种九年后,坚持用氨基酸补充树体营养、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果园亩产一年比一年高、果品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不足0.2%逐年提高到2.7%的速度十分缓慢,加之区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刘全保老师提出:将人工种草改为种油菜,以肥养油菜、以油菜补土壤养果树,实现生态有机栽培,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种油菜的方法是依据当地种小麦前一个月撒种油菜(要老油菜,此种油菜在一些地区被农民称为“小人参”)。每亩一斤老油菜籽(成本只有2元钱),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浅锄一下即可。当苗出来后间苗10~20公分留一棵,待春暖花开季节,油菜长至30~40公分高,出苔花不开时再锄掉油菜顶,不让其生长。(油菜苔营养丰富、自己可以食用,还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很受欢迎,价格不菲)锄掉顶的油菜根30~40天后完全腐烂,全是有机营养供果树所需,地下形成一个个深洞,边沿还有网状条纹又能贮水,又能透空气。(山西临猗卓晋刚,五十亩三年生红嘎,去年种油菜,今年三月二十八日用两天时间全部打顶,经在果园行间、株间不同区域挖成断面调查:油菜顶部直径3公分,根茎粗大分根多,与果树根系相互交叉,深达40~50公分不等,土壤10公分以下墒情特别好,树势健壮,花量大)。在当地收了油菜后,遇雨用同样的方法再撒一次油菜籽,一年可以种两次。注意在每次春季除油菜顶时,可以结合自己果园情况,适当留一、二行,让其开花、结籽,以供播种,多余还可出售,一举两得。

    采用这种新方法,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地下有机质含量大大增加,每年只需少量的生物、有机、氨基酸复合肥料就可生产出优质高效的绿色果品,产量同样一年比一年高,质量同样一年比一年好。可以说是当前最快、最省、最简便、效果最好的生草方法,也是辩证管果技术“四位一体”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实行果园生草制促进果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名称:实行果园生草制促进果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行  业:生物技术
性  质:病虫防治
简  介:烟台市农业环保站(264001)田明英 许淑桂 刘 倩招远市农技中心(265400) 王吉田

经国内外数十年的实践证明,实行果园生草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果园生态环境恶化、树势弱、产量不稳、各种缺素症不断、果品质量差等问题。保证果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果园生草是果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果园生草制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多年的试验显示,生草法是目前最好的土壤管理方法,它主要有以下优点:

1.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果园生草后,降雨和灌溉的地表径流大大减少,随水流失的土壤也很少,尤其是山坡地和沙滩地果园,效果更明显。

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刈割后铺在地上的草及草死亡的根,都是土壤有机质稳妥可靠的来源。经试验,用白三叶或黑麦草在果园生草,经过5年,土壤有机质可由0.5%~0.7%增加到1.5%~2%。土壤有机质达到2%左右,果品优质就有了保证。由于草对一些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强于果树,草可以把土壤中的钙、铁、锌、磷等吸收转化成为果树容易吸收的营养成分,从而改善了果树的营养状况。生草果园一般不易发生缺铁性黄叶病、缺锌的小叶病,果实品质较好,道理就在此。

3.生草果园有良性的“生物??土壤??大气”生态平衡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生草条件下,果园土壤表层的季节性和一天中昼夜温度的变化小。如一些沙土地果园,在清耕条件下,夏季炎热的中下午,地表温度高达70℃以上,果树处于临死状态,而同样气候的生草果园地表温度最高不超过35℃,果树正常生长。二是生草果园的湿度较大,可减轻果树枝干和果树的日烧,叶片光合效率高。

4.减少用药,提高生防质量。在生草条件下,许多害虫天敌,如草蛉、食蚜蝇、瓢虫、赤眼蜂等种群数量增大,有利于它们的栖息,增强了天敌控制病虫害发生的能力,从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果园生草种类的选择原则 根据目前我国果园的情况,采用人工生草,其草种的选择原则是:⑴草的高度低矮、生物量大,覆盖率高。⑵草的根系应以须根为主,最好没有粗大的主根,或有主根但在土壤中分布不深。⑶没有与果树共同的病虫害,能栖宿果树害虫天敌的更好。⑷地面覆盖的时间长而旺盛生长的时间短,这样可以减少草与果树争夺水分和养分的时间。⑸耐阴耐践踏。 根据多年的试验及国外许多果园的经验,目前果园生草多选择白三叶草。白三叶草属豆科,根瘤菌有固氮能力,能培肥地力,多年生,匍匐生长,耐践踏。

三、果园生草的种植与管理
1.播种时间。在烟台及沿海地区,白三叶草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春秋两季。春季播种可在3月下旬至4月,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即可播种。这时果园工作量小,果树经修剪后有利于田间播种作业。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下旬至9月。秋季一般墒情较好,田间杂草基本不出苗了,白三叶草小苗没有杂草的侵扰,生长快,气温也极利于白三叶草的生长。
2.种植方式。条播、撒播均可。春季以条播为好,行距30厘米左右,以利于及时清除杂草。秋季以撒播为好。播种宜浅不宜深,一般划0.5~1.5厘米深的沟,播种后稍耙即可。
3.种子处理。播种前一天晚上用50℃左右的热水浸种。将热水边搅动边倒入种子,搅动到自然冷却的温度,然后浸种8小时,捞出晾干播种。
4.田间管理。白三叶草幼苗期长势很弱,与杂草的竞争力差,抗旱性差,因此,苗期一是要及时清除杂草。二是天旱时应适时浇水。三是如有地下害常害要及时用药防治。
5.刈割。当白三叶草长到30厘米以上时要进行刈割,一般可割2~3次,刈割时留茬不低于10厘米,以利再生。割下的草就地株间覆盖。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库区果园生草技术

  整地和施肥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全面耕翻与施肥。具体方法是每亩果园施入50~75公斤磷肥(普通过磷酸钙)和7.5公斤尿素或10公斤磷酸二铵,将肥料撒在果树行间准备种草的地面,然后对土壤耕翻两遍,耕翻深度为20厘米左右,将地整平。

  种植条带  果园生草主要在果树行间进行,一般情况下生草条带宽度为1.2~2.0米,果园生草种植的边缘距果树根部保留50~80厘米的距离。

  播种时间  果园生草多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3月15日到5月25日,秋季8月25日到10月15日,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温和降雨状况相应推迟或提前。另外,不同的果园生草品种也略有差异,春秋两季气温相对较低,又有一定的降雨保证,所以非常适合豆科牧草苗期生长,此时播种容易成功。

  播种方法  将地整好,疏松后把种子拌入一定的沙土撒播在地表,然后用耙耙一遍覆土即可。果园草的播种最好根据天气预报,干种等雨,播在雨前,让苗出在雨后。当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则可先将地灌溉,然后再播种。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

  田间管理  牧草苗期较细弱,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待成株后,田间的大型恶性杂草也要及时清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在天气极度干旱时灌溉一次。白三叶一般无须青割,其它果园生草要在50~60厘米高时青割,割后就地覆盖在果树间、树盘下或运回家中养畜禽,然后将畜禽粪便再施入果园。养畜禽也可青割白三叶。青割时一般留茬5~10厘米。生草果园的土壤始终是疏松的,无须进行耕翻。

  利用方式  全面种植实行免耕的,在草高达25~30厘米时刈割,留茬5厘米左右。只在行间种植的,可将刈割的草先覆盖于树盘(带),秋季结合施基肥予以翻压。利用生草养畜、禽的,必须将畜禽粪还施于园土,确保增加土壤肥力。生草入沼气池的要将沼渣还田,沼液用于果树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

  除人工生草外,蓄留果园自然生长的杂草予以合理利用,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果园耕作方式。自然蓄草除了具有覆盖率较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果园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等生草栽培共有的优点外,因不需人工种草,故还能节省果园开支。但自然蓄草如同种植黑麦草一样对增加土壤氮素作用不如种植豆科植物明显。在采取自然蓄草的耕作方式时,要适当补充土壤氮素,另外要控制好高秆和对肥水争夺能力特强的恶性杂草,如艾蒿、狗尾草等。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园生草的优点?


(1)生草能有效的防止地表土肥水流失。
(2)在果园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生草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生草还可以明显提高果实矿物质营养的利用程度,增加对钾、磷及多种矿质元素的吸收,减少缺素症的发生。
(3)生草有利于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
(4)生草能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
(5)生草后增加了地面的覆盖层,减少了温度变幅,有利于表层根的发育。
(6)生草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可增加果树害虫的天敌。
(7)生草可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技术

一、适于渭北苹果产业带果园主要生草品种与特征
1、白三叶: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固N能力较强,种一次可利用5~8年,是果园生草的首选品种,该草既喜肥又喜湿,耐旱能力强,适应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主要特点植株低矮,草层只有30cm高,根系群主要分布在15cm的浅土层。草层致密,覆盖度高,抑制杂草作用明显,践踏后草层经12天又恢复原状,不影响果园管理。该草适口性好,叶多茎少,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低,是养殖各种畜禽的好饲草。
2、百脉根: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固N能力较强,种一次可利用5~10年,适应性较为广泛。植株较矮,草层高度为50cm左右,基本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农进入果园进行其它管理。一年能刈割2~3次。耐热性能强,夏季78月份高温期,其它豆科植物生长不良的情况下,百脉根依然生长良好。多匍匐生长,草层细而致富,覆盖保墒效果好,对杂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土壤中易腐烂。
3、毛苕:属豆科越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矮,草层高度为50~60cm,一年能青割3次,割后将草覆盖在原地或覆盖在树盘下,让其自行腐烂,肥地保墒。根系主要集中在30cm土层中,耐旱性较强。
4、多年生黑麦草:该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可利用46年,耐旱能力强,适应性广,草层高度40~50cm,播种当年即可分蘖成株。根系主要集中0~30cm土层,与果树争水争肥较弱。在6月底7月初生长发育完全可进行刈割,该时期是果实开始膨大,资源匹配合理。产草量高,每公顷产青草5000~7500kg
二、生草模式的选择
果园生草后,所生牧草与果树争夺水分是渭北苹果产区生草栽培普遍存在的一种主要矛盾,因此,在生产中选择适当的生草模式对缓解或消除生草栽培中牧草与果树争水矛盾有重要作用。在果树根系主要分布区留出清耕带,且清耕带宽度应随果冠扩大而扩大,大体应在60~200cm范围内变动。果园生草优化模式应为“果树行间生草+清耕带覆盖”或“果树行间生草+清耕微集流”二元优化覆盖模式。
三、生草方法
1.整地与施肥:播前应对土壤进行全面耕翻与施肥,具体方法是按每亩果园施入50 kg磷肥(普通过磷酸钙)和7.5 kg尿素或10 kg二氨将其撒在果树行间,然后对土壤进行耕翻或旋耕,耕翻深度宜20cm左右为宜,平整地面。
2.种植条带:一般情况下生草条带为1.2~2.0m,生草带的边缘应根据树冠的大小在60~200cm范围内变动。
3.播种时间: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生草的最佳时期应在8月10日~9月10日,该时期种植气温相对较低,又有一定的降水保证,所以非常适合牧草苗期生长,播种容易成功。
4.播种量:白三叶每亩果园播0.25kg,百脉根0.5kg,毛苕子2.0kg,黑麦草1.5kg。
5.播种方式:果园播种方式大多采用撒播,即将地整好,疏松后把种子拌入一定的沙土撒播在地表,然后用耱耱一遍覆土即可,这种播种方式适于白三叶、百脉根、黑麦草,但对种子籽粒大的毛苕子,应开沟条播,覆土3~4cm。
四、生草制果园的土、肥、水管理
1.增施化肥:牧草地被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牧草植被发育初期,牧草对土壤营养的暂时性消耗程度不同地影响土壤库营养物质,因此,应在生草植被的培育阶段加强施肥管理,一般禾本科牧草应施氮肥为主,豆科牧草应施磷肥为主。
2.抗旱保墒:果园生草后,所生牧草与果树争夺水分是渭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生草栽培普遍存在的一种主要矛盾,通常采用适时刈割覆盖来缓解或消除。根据生草制苹果园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应在春季及秋季加强牧草刈割管理。
3.重视病虫防治:果园种草后,既为有益昆虫提供了场所,也为病虫提了庇护场所,果园生草后地下害虫不同程度有所增加,应重视病虫防治。
4.注意更新:生草地在利用多年后,草群变稀,作用功能降低,出现“自我衰退”现象,应及时采取更新措施。对自繁能力较强的百脉根通过复壮草群进行更新,黑麦草一般在生草4~5年后及时耕翻,白三叶耕翻在5~7年草群退化后进行,休闲1~2年,重新生草。
5.草体利用:当行间牧草高度达30cm时,可人工刈割在清耕带覆盖树盘。自繁能力较强白三叶、百脉根等易蔓延到树盘下,应间隔1-2年翻树盘一次,留出清耕带。
五、果园生草发展方向
目前对牧草的利用基本以刈割覆盖为主,是一种线性利用模式,忽视了对牧草资源合理的代际配置,应发展“果—草—畜—沼—窑”五位一体高效循环利用模式,实施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建立“草-畜-沼”为基本结构,形成以果园生草为源头,建沼养畜修窖,提高果园生草的综合效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会科)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普通会员

UID
6978
鲜花
-24 朵
农币
-2 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果园生草主要功能

传统果园土壤管理借用一年生作物的管理方式,以清耕、裸露、中耕为主要手段,清耕制短期效果虽好,但长期清耕导致果园地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果实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果园生草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其主要功能有:
1、改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后,由于活地被物下垫面的存在,导致土壤容积热容量增大,而在夜间长波辐射减少,生草区的夜间能量净支出小于清耕区,缩小果园土壤的年温差和日温差,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利用。果园空间相对湿度增加,空间水气压与果树叶片气孔下腔水气压差值缩小,降低果树蒸腾。近地层光、热、水、气等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的微域小气候环境。
2、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土壤是果园的载体,土壤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园生产的性质、植株寿命、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园生草栽培,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活地被物残体、半腐解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有机质及有效态矿质元素,不断补充土壤营养,土壤有机质积累随之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激活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N、P、K移动性增加,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团粒结构形成,有效孔隙和土壤容水能力提高。
3、有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果园生草增加了植被多样化,为天敌提供了丰富食物、良好的栖息场以及泌源植物,克服了天敌与害虫在发生时间上的脱节现象,使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富集性及自控作用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果园生态系统对农药的耐受性,扩大了生态容量,果园生草后优势天敌东亚小花椿、中华草蛉及肉食性螨类等数量明显增加,天敌发生量大,种群稳定,果园土壤及果园空间富含寄生菌,制约着害虫的蔓延,形成果园相对较为持久的生态系统。
4、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在果园生草栽培中,树体微系统与地表牧草微系统在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方面相互联接,生草直接影响果树生长发育。试验表明,生草栽培果树叶片中全N、全P、全K含量比清耕对照增加,树体营养的改善,生草后花芽比清耕对照可提高22.5%,单果重和一级果率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明显提高,贮藏性增强,贮藏过程中病害减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会科)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5-14 11:31 , Processed in 0.152477 second(s), 9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