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2020年中国桃种植面积1335万亩,产量599.3万t,均居世界首位。山东省是全国第一产桃大省,截至2020年桃种植面积204.2万亩,产量422万t,其中设施桃8~10万亩,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目前设施桃产业发展存在缺乏低需冷量、高糖、高硬度、耐贮藏及紧凑型、矮化、柱形品种,限制了设施桃产量的提高、效益的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育设施桃新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是加快桃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根本举措。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研究方向为设施果树专用品种选育(桃、草莓等)、果实品质提升及设施果树休眠分子生物学。获山东省优秀**员、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泰安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课题组获桃良种审定9个, 申报桃、草莓等植物新品种权13个,编制标准1项,获授权专利17项。
一、设施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缺乏设施桃专用品种及专用设施 目前设施桃的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评价均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品种选育后再进行设施栽培试验,选育的新品种无法适应设施内高温、高湿、弱光及低UVB(中波紫外线)环境,导致了开花坐果率降低、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设施桃生产使用的大棚及温室多沿用设施蔬菜生产所用的设施结构而自行设计,存在保温性能较差、自动化程度较低、抗灾性能较弱等问题,不能满足当前设施桃树生产所需的设施环境。
设施桃种质资源评价应在设施内开展,获得适应设施微环境的优良种质后再进行新品种选育。设施结构必须根据设施桃树的生长特性、特点及生产地域进行针对性设计。目前适宜设施桃树生产的专用设施结构包括:砖土混合式墙体结构、模拟下沉式温室结构、双膜覆盖结构等。 2、设施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配套不完善 中国设施桃生产技术的研发及配套措施大多适宜于露天生产的模式,设施桃专用栽培技术及生产模式缺乏。建议更新设施桃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主要从根域土壤有机化改良与维持、水肥气一体化技术研发、新型微肥菌肥研制与应用、高光效树形研制、新型设施材料研发、设施微环境精准调控等方面进行。另外,国家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而设施果树必然要在同一设施内进行连续种植,导致重茬障碍的发生。所以,开展重茬障碍条件下设施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重要课题。
3、物流发展催促产地栽培模式的变化 近年来,传统设施桃促成栽培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如云南等南方地区露天生产的桃与北方地区设施栽培的桃基本同期上市,而通过电商及物流,南方露天生产的桃可快速到达国内各个大型商场及超市,这直接影响了北方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设施栽培面积。所以,设施桃的促成栽培应该利用气候优势进一步北移,使成熟期进一步提前,更早上市。另外,选育超低需冷量的设施桃新品种是实现设施桃促成栽培的根本途径。
4、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机械化水平较低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并且严重老龄化,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外,设施大棚及温室面积狭小,机械化水平不高,智能高效设备不配套等问题也制约了设施桃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鼓励并支持返乡青年从事农业生产,将赋予农业以新模式和新活力;配套适宜设施桃生产的机械设备以改变传统的设施栽培模式。在提高机械化水平方面,应该重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研发配套设施桃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设备,辅助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操作系统,全面提高设施桃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二、早熟、高糖桃新品种选育
在桃新品种选育方面,山东农业大学设施果树课题组已选育出高糖、低需冷量桃品种9个: 朝霞油桃(鲁S-SV-PPN-020-2014)、 朝月油蟠桃(鲁S-SV-PPC-021-2014)、 春捷毛桃(鲁R-SV-PP-004-2015)、 鲁蜜1号毛桃(鲁S-SV-PP-001-2015)、 鲁油1号油桃(鲁S-SV-PPN-007-2015)、 鲁油2号油桃(鲁S-SV-PPN-008-2015)、 鲁油3号油桃(鲁S-SV-PPN-012-2017)、 鲁油4号油桃(鲁S-SV-PPN-013-2017)、 鲁油5号油桃(鲁R-SV-PPN-004-2017)。 其中鲁油3号、鲁油4号、鲁油5号等因含糖量高、上市早、效益高,深受人们的喜爱。鲁油3号和鲁油4号在2018、2022年全国优质设施桃大赛上连续获得金奖。 2022年6月,本课题组又选育了4个早熟、高糖新品种鲁油6号、鲁油7号、鲁油8号和鲁蜜2号。其中:
鲁油6号,杂交选育,母本为中农金辉,父本为鲁油3号。花芽需冷量465 C.H,叶芽445 C.H。在山东泰安地区露天条件下,4月初开花,5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45~50 d。设施栽培条件下,1月底2月初开花,4月初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60 d左右,平均单果重126 g,最大单果重176.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以上,果实硬度8.8 kg/cm2,黄肉,果面全红艳丽,肉质细腻,香气浓郁。苗木定植当年能形成花芽,第2年每666.7 m2产量达3380 kg,第3年3782 kg,第4年3793 kg,第5年3808 kg。
鲁油7号,自交选育,母本为鲁油4号。花芽需冷量548 C.H,叶芽532 C.H。在山东地区露天条件下,4月初开花,6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60~65 d左右。设施栽培条件下,2月初开花,4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70 d左右,平均单果重162 g,最大20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果实硬度9.8 kg/cm2,果顶凹,黄肉,果面全红艳丽,肉质细腻,香气浓郁。
鲁油8号,自交选育,母本为鲁油4号。花芽需冷量565 C.H,叶芽545 C.H。在山东地区露天条件下,4月初开花,5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48~53 d。设施栽培条件下2月初开花,4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5 d左右,平均单果重156 g,最大194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以上,果实硬度9.6 kg/cm2,黄肉,果面全红艳丽,肉质细腻,香气浓郁。
鲁油8号 鲁蜜2号,杂交选育,母本为鲁油3号,父本为鲁蜜1号。花芽需冷量485 C.H,叶芽465 C.H。在山东地区露天条件下,4月初开花,6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60~65 d左右。设施栽培条件下2月初开花,4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 70~75 d,平均单果重162 g,最大231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以上,果实硬度9.4 kg/cm2,白肉,果面全红艳丽,肉质细腻,香气浓郁。
三、设施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设施桃建园 苗木选择芽体饱满、枝条粗壮、根系完整且发达的,定植前将根系浸水,并用3 °Be石硫合剂喷布全株,用K84蘸根后待栽。栽植时期以春季地温上升后的3月中下旬最好,亦可秋季栽植。建议栽植株行距1.0 m×2.0 m;如果采用“一根棍”整枝,栽植株行距可加密到0.8 m×1.5 m。起垄栽培。授粉树在设施栽培中数量要占30%左右,花期与主栽品种一致,且两者花粉亲和力高,并且授粉树品种经济效益较高。
2、树形培养 主要采用“一根棍”树形。 树形培养技术要点。 ①第1年。苗木定植后距地面40 cm定干,以竿扶干,新梢长至30 cm时摘心促发副梢。7月中旬对新梢顶部喷施多效唑控长促花;冬季修剪时疏除过密枝。 ②第2年。采果后根据树势对主干进行重短截。对侧芽萌发的新梢不摘心、不捋梢、不扭梢。顶芽萌发的新梢每长15~30 cm摘心促发副梢。7月初至7月15日对新梢喷施多效唑控长促花,冬季修剪时疏除过密枝。 ③第3年。与第2年相同,于5月20日左右采后修剪,主干保留1.4~1.6 m重截;顶部50 cm范围内新梢长30 cm时摘心。下部新梢不摘心、不捋梢、不扭梢。冬剪时顶部50 cm范围的枝条都疏剪为单轴延伸状,无分枝。
设施桃树“一根棍”树形整形效果 3、控长促花 肥水管理,于7月中旬以后停止地下追施氮肥,而以追施磷钾肥为主,每666.7 m2冲施磷酸二氢钾10 kg,并叶面喷肥,每7 d喷1次0.3%磷酸二氢钾,连续喷至落叶,如墒情好,一般不浇水,雨季注意排水。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隔7~10 d喷一次15%多效唑 150~300倍液,喷2~3次,抑制新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 4、扣棚前管理 肥水管理。定植当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秋季不再使用有机肥。结果树,在9月中旬至 10月中旬施1次有机肥和复合肥。 促进营养回流。在桃树落叶前喷施2%硫酸锌溶液实现桃树叶片的快速脱落。
扣棚前冬剪。实行长枝修剪,除对主枝延长枝轻短截外,其余所留枝条一般不短截。 人工破眠。深秋夜间平均气温低于10 ℃时扣棚,白天盖草苫降温,晚上掀苫通风,创造0~7.2℃的低温环境。注意在人工预冷过程中,采取带叶休眠技术,而不再采用传统去叶休眠技术。 5、扣棚升温 如果没有进行人工集中预冷,设施桃生产正常扣棚升温时间为12月中上旬(山东地区),如果进行人工集中预冷,可以适当提前升温。
6、棚室内管理技术 温湿度管理。设施桃树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所要求的温度不同。白天温度,催芽及萌芽期为15~20 ℃(采取逐步升温的方法),花期18~22 ℃,花后至采收期25 ℃左右。夜间温度,开花以前为5~10 ℃,花期至硬核期为10~15 ℃,硬核至采收期15~18 ℃,昼夜温差10~15 ℃。催芽和萌芽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为70%~80%,花期控制在50%~60%,展叶后控制在60%以下。 控制新梢旺长。萌芽后及时抹去背上芽,新梢长至15~20 cm时多次摘心控制旺长。盛花后10 d进行新梢摘心。 肥水管理。花后2周形成叶幕后,开始叶面喷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5~7 d 1次,连喷3~4次。果实膨大初期和硬核期地下追肥各1次,每株施尿素30 g、磷酸二氢钾30 g。结合追肥浇小水,其他时间视墒情浇水,忌大水漫灌。
结果枝管理技术。盛花后40 d,用尼龙扎带在桃树的一年生结果枝基部上方5 cm处勒紧,给予200 N拉力。 CO2施肥。实践表明,CO2施肥可增产20%~30%。 花果管理。 ①花期授粉。配置花期一致的适宜授粉树,降低棚室内空气湿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增强通风,尽量利用蜜蜂传粉,蜜蜂在15~23 ℃范围内传粉效率高且省工。 ②疏花疏果。设施栽培一般不疏花只疏果。要疏并生果、畸形果,保留发育正常的大果。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外围、上部宜多留果,内膛、下部少留果。 ③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主要采用吊果枝、合理修剪、铺反光膜3项技术措施改善光照。注意果实着色期保持15~18 ℃昼夜温差,促进着色及成熟。 ④适时揭除棚膜。从2月中旬开始,将连续10 d当地最低温高于5 ℃,日平均气温高于15 ℃的次日定为揭膜日。在揭膜日下午4时后用卷膜轴将棚膜由下至上卷至整个棚面积的20%处。过5 d之后,将棚膜卷至50%处。再过5 d之后,将棚膜卷至100%处。揭膜完成后对整个棚面采用25 mm规格的聚乙烯防鸟网覆盖。在遭遇寒潮时,晚上先将棚膜放下,后将保温被放下;白天只将棚膜放下。
7、越夏更新,防止隔年结果 采后重回剪。采收后在结果枝基部留2~3个芽重短截,疏去大型结果枝组。 采后施基肥。采后每666.7 m2施腐熟羊粪1000 kg,加硫酸钾复合肥25 kg。 排水防涝。降雨后及时排水防涝,平原粘土地尤应注意。 促长促花。对采后重回缩发出的新梢进行促长促花处理,开始另一个年周期的管理工作。
本文为山东果品产业技术体系“体系专家讲果树”活动论文,作者: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玲、肖伟、文滨滨、陈修德、李冬梅、付喜玲,摘自《落叶果树》2022年第5期专家论坛,阅读全文请订阅杂志。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落叶果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