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苹果痘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近年来,苹果缺钙现象愈来愈严重,套袋苹果相对发病多,一些敏感品种对钙的需求量较大,补钙技术不到位等都会导致病害加重。 一、症状 1、痘斑病的病症 果实从采收前开始出现症状,贮藏期继续发展。果实阳面症状明显,果顶部症状比肩部严重。起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小斑点,以红富士苹果为例,在果点四周直径约1mm 的范围内,果皮变褐至暗褐色,其周围有紫红色晕,晕圈直径约0.5cm。其后,果点附近凹陷,形成直径1-2mm 的暗褐色痘斑。剖视果肉,果皮以下的组织变褐色,呈海绵状,深约1mm,很浅,按一般习惯,削果皮时可将变色组织削掉。因病势轻重不同,一个果上可能发生一二个、三五个直至几十个、一二百个斑点。症状严重的果实,斑点密密麻麻,紫红色晕圈融合,果面十分难看。黄绿色品种表现类似症状,采收时黄绿色果面上出现暗褐色痘斑和紫红色晕圈,十分明显。贮藏期内,痘斑病果易受果腐菌类侵害而腐烂。 2、痘斑病与苦痘病表现症状的区别 在红富士品种果实上,痘斑病症状常和苦痘病症状在同一果上出现。其区别是,痘斑症状以果点为中心,果皮最先变色,还渐扩大,稍凹陷,斑点较小,颜色较暗,周围有紫红色晕,果皮下变色组织较浅。苦痘病是果肉先发生病变,呈淡褐色海绵状,变色组织上面的果皮颜色变深,在绿色部位为暗绿色,在红色部位为暗红色,以后坏死,变褐色,凹陷,轮廓不整,范围较大,常达1cm左右。苦痘病果果肉内部病变出现在果皮坏死变褐之前,病变部位较深,常常是在采收以后果面陆续出现凹陷病斑。
二、病因 痘斑病的病因是低钙。据威尔肯逊和费得勒(B.G.Wilkinson 和J.C.Fidler, 1975)所著《苹果和梨的贮藏生物学》一书引述,卡恩(W.M. Carne)于1948 年在澳洲初次记录了这种病害。以后瑞特和汉森(R.Ritter 和H.Hansen,1965)报道,此病和果皮及皮层含钙量低有关,认为是低钙引起的一种生理病害。皮润(M.A.Perring)取全果进行分析,证明了痘斑病果含钙量很低,以英国的桔苹苹果为例,100g鲜重含钙量如在3.1mg以下,则含钙量愈低,症状愈严重。他在1968年发表研究报告,提出以100g鲜重含钙31mg 作为含钙量阈值。钾和钙有拮抗作用,生产中应注意两者不要混合使用,也不要偏施。另外,套袋苹果需钙量大,应注意补钙。
三、防治方法 1、秋季重施生物有机肥,配合钙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苹果生长期喷钙可以有效地预防痘斑病发生。 2、试验结果表明,硝酸钙与硼砂混用的效果高于单用硝酸钙的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硼有促进钙的吸收的作用。另有试验数据表明,氯化钙的效果不如硝酸钙。 3、在套袋苹果园,建议花后至套袋前,连续喷布3次钙+硼,发挥硼钙双补的协同吸收作用。套袋后至采收前,则建议喷糖醇钙和硼混合液4次左右。对于敏感品种,解袋后,仍可补钙1次。 来源:陕西苹果 老张说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