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金塘岛是我的老家,虽然同在一个县区,然而我依然会把金塘称之为家乡。
对于家乡的记忆最深的有二样东西。一离我家不远的那片大海,因此小时候的夏日总是在海滩上渡过,我深切地感受到海的喜怒哀乐,以致于在日后听到《大海,啊故乡》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夕阳下波光鳞鳞的那片海。
另一个自然是金塘李子了,一个以金塘岛而得名的红心李,具有百年历史的特产名品。其实从吃的方面来说,金塘岛真正出名的东西并不多,金塘李是其中最有名气的,我想这主要的原因鲜脆的口味以及一百多年来的记忆传承。当然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更愿意去分享这些特产,并以这些特产为纽带,来增加被日常的繁忙而有所消磨的感情。在此我还愿意分享金塘的几样特产:一是梅雨季节期间的海瓜子,这个时节最为肥壮嫩鲜,我曾经跟母亲学过抓海瓜子。二是带籽水白虾。我小时候时常混海涂与船厂码头,在码头上用砌虾网诱虾,时常能捕到带籽的水白虾,虾个大,籽黄,通体透明,也是小海鲜中的上品。
金塘李在每年的七月成熟,去年成熟的早一些,加上雨多,裂果严重,甚为遗憾。今年,虽然一场大雨,吹掉了金塘李花的盛景,却留下了累累硕果。在前些天,来自木岙平地水库胡家李子园的主人在微信告诉我,今年李子大丰收,欢迎到她家去吃李子。同样在6月中旬的金塘李推广协调会中,来自金塘镇农办的老许也认为,今年李子很多,产量能达4000吨。
金塘李的名气显然比小海鲜要大得多,每当金塘李上市的时节,以李为礼已经成为金塘人的一种习惯,品尝一些金塘李,也成为家乡记忆的重要内容。
金塘李已经有160多年的种植历史,也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番沉浮,2017年金塘李获得了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地标申报的参与者,记当时在北京专家评审汇报时,有位专家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下金塘李申请的理由。我当时用了这样的表述:
金塘李是中国唯一一个与海岛优势相结合,跟随近现代社会百年的兴衰沉浮,扬名于沪杭甬及港台地区,并根植于金塘人民文化之中的以岛为名的红心李品系。
我们依然可以从当年金塘李的起源中,感受到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天作之缘:据颜氏宗谱记载:1854年,金塘秀才严逸舲和夏金陪去杭州赶考回来的路上看到几株红心李树非常喜欢,便偷偷采摘了一些枝条藏在毛竹筒里带回了金塘,喜爱种树栽花的他们饶有兴致的以毛桃为砧木嫁接繁殖,三年后得果,并未有异,在金塘这方水土的滋养下,逐渐转为皮青肉红,肉质松脆,味鲜而甜。清光绪《定海县志》称之为“花红李,金塘最盛,每户种之成林。”,因引于杭州当时称杭州李。
来源于杭州的红心李,到以岛为名的金塘李,自然与金塘海岛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海运发展有关,金塘岛在过去有不少大舶船,把家乡的物产带到了那些海运可及的地方,特别是与金塘隔海相望的宁波、位于金塘北面并不大遥远的上海,和被称之为东方明珠的香港。
如果没有了好吃这样的底子,金塘李也就成不了金塘人的骄傲,关于金塘李的品质特点,这里再次引用一下专业的表述:
“金塘李果实中等,圆球形,果顶圆或微凹,缝合线浅。果皮底绿色,果粉厚,果肉近核部分呈鲜红色,半离核,皮脆,肉质细嫩,味酸甜。完全成熟时果肉深红色,纤维少,微香。”
果青而肉赤,是金塘李最大的特点。
在我看来,最为好吃的金塘李应是:脆甜细嫩,带着李子的清香。对于一只树上的李子来说,成熟度是最关键的影响李子口感的因素,少一分皮涩,多一分质软,浅一分肉色显青,多一分红线太满。金塘人看李子那层如霜般白色果粉的青色果皮下面所透出来的红紫的程度,总能够在这中间寻找到最好的李子。
当然,随着金塘李成熟度的提升,透着蜜甜香味的金塘李子的气息也就浓郁了起来,果肉如红宝石般晶莹,软糯甜香,显现出一种别样的风味。曾几何时,我也爱上了这样的金塘李。
金塘有句俗话:“吃过金塘椰子,夏天不生痱子。”金塘李除了鲜食外,还可以浸酒,并具有解暑消夏等药用功能。
当下,已是金塘李上市的季节。对于每一位金塘人来说,该是品尝金塘李的时候,也是分享金塘李味美的时候了。
感谢阅读!
注:本文李子照片拍摄于胡家李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