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苹果幼果期管理的那些事儿
一、今年苹果坐果情况 1、截止2022年5月18日,经粗略统计,全国苹果坐果情况总体不好,根据我收集汇总的情况看全国坐果率较去年减少32.8%。其中陕西减少35%以上、山东减少30%左右、甘肃减少35%左右、山西减少35%左右、河南减少30%左右、河北减少40%以上、辽宁减少25%左右。
2、山东省平均坐果率减少28.6%。其中烟台市坐果比去年减少32%(栖霞减少35%,蓬莱减少35%,招远减少40%,莱州减少20%,牟平减少20%);沂蒙产区坐果比去年减少20%(沂源减少20%);威海市坐果比去年减少18%(而去年比前年减少20-30%);青岛市坐果比去年减少35%。
3、总体来说全国苹果坐果情况都不太好,各地情况参差不齐,同一县、同一乡、同一村坐果差别都很大,主要原因:
一是去年连续长时间阴雨天气而且降雨量大,造成严重涝害和果树提前落叶致使根系严重受损再加上光照不足,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叶重,树体储存养分不足,花期抗温差能力差,在盛花期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并且伴有霜冻导致无法坐果。
二是授粉差,主要是盛花期中午高温蜜峰传粉时将花粉烤死、授粉树今年开花晚等原因造成的。
三是连续多年苹果价格低,果农投入不足。从品种看,早熟坐果都好、中熟可以、晚熟富士系列基本都不太好;从地势看,平地凹地阴坡坐果差,山地高地阳面都可以。
虽然今年苹果坐果率差,但不一定代表今年秋季苹果产量就大减产。但从坐果情况以及部分“三老果园”退出市场来看,今年产量不会太高,所以应该加大投入和管理,争取有个好产量、好收成。
二、苹果疏果定果技术要点 苹果疏果应掌握的基本原则留果量按照树势以及树龄来确定早疏果节约营养是增大果个的一项技术措施,严格疏果留出预备枝成花是连年丰产的关键。
一、疏果时间
疏果的关键是应抓“早”字,但是必须注意要在萼筒闭合期进行疏果。因为只有花萼竖起或者闭合,才能证明授粉受精完成而且良好,此时应该立即开始疏果,应从落花后1周左右开始,花后20天内结束。
二、疏果方法
疏果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间距留果法、按照枝果比、叶果比留果法等,亩留果量按照树势以及树龄来确定。
三、疏果原则
1、选留中心果、果型端正的果,疏除边果、小果。
2、选留健壮果枝上的果。留大果,疏小果。幼果大小与果实最终大小的相关性很高,幼果之间大小差一点,到成熟采收时就差很多。所以留大去小是第一原则。
3、果苔副梢强壮的果留,6个叶片以上的莲座叶果留下,弱小的疏掉。
4、应多选留中果枝和较短的长果枝生长的果。留下垂果,疏朝天果;留果型端正果,疏除果柄过长或过短的果、畸形果、腋花芽座的果。
5、对霜冻果、病虫果、萎缩果、表面受污染或机构损伤的幼果应及早疏除。
6、根据枝条的粗壮度进行疏果。枝条粗壮的适当多留果,一般的叶果比为50个叶片以上,细弱枝少留果。
7、在坐果正常的情况下,采用间距留果法,一般距离为20-25公分。
8、当树体坐果不均衡时,为了保证产量,可以对部分健壮而且坐果多的分枝适当多留果。
三、苹果化学疏果技术
1、化学疏果应用
化学疏果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用来防治病虫害,无意间发现具有疏花疏果的作用。1939年报道二硝基化合物有疏花的作用,之后又发现石硫合剂、硫代硫酸铵和西维因有较好的疏花疏果效果,随着广泛应用,暴露出药剂本身的缺点。
因此越来越多化学疏果药剂被实验和应运。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尝试混合药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疏除效果明显。目前国外把硫代硫酸铵、苯嗪草酮、6-BA、乙烯利当作生产应用的重点,可以有效降低疏果人工成本,降低1~2用工/亩。
2,常见化学疏果药剂及其疏果机理
(1)6-BA
6-BA(6-benzylaminopurine)是细胞因子组中的一种化合物,研究发现,6-BA通过增加细胞分裂进而提高果实的大小。6-BA的疏果原理与光合作用有关,它会抑制光反应,促进暗反应的进行,使大量的营养物质被消耗,由于消耗的营养物质大于合成,造成树体缺乏营养而诱导果实脱落。
(2)萘乙酸(NAA)
萘乙酸(NA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最初使用是为了防止苹果早期落果,结果却促进了落花落果,此后对其深入研究发现花后喷施可以疏除幼果,便成为疏果剂使用。关于萘乙酸的疏果机理研究较多,有研究认为萘乙酸处理后乙烯含量增加,生长素运输受到影响,光合作用减弱,最终影响有机物质的生成和输送。
(3)苯嗪草酮
苯嗪草酮作为一种光系统Ⅱ抑制类除草剂已被注册,逐渐将成为取代西维因和6-BA的新型疏花疏果药剂。苯嗪草酮疏除机理主要是通过降低光合作用,在原理上它的作用类似于遮阴,通过嫩叶和幼果之间争夺养分,造成幼果饥饿脱落。
(4)乙烯利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利的疏除机理是促使乙烯的生成,从而产生落果。
3、疏果的时期和注意事项
(1)喷施时期
适宜的喷施时期不仅能够为树体节约养分和水分,而且可以避免大小年发生。不同药剂喷布时期有所差距,疏果剂于幼果期中心果直径10-16mm左右时喷第1遍,幼果期中心果直径14-18mm左右喷第2遍。
(2)浓度
不同苹果品种所需浓度不一,如相同树势与树龄的富士所需浓度大于嘎啦、蜜脆等。在喷施时应该严格按照剂量和浓度,防止疏除过度,尤其在第1次疏除时不可浓度过大。
(3)品种
自花结实品种疏除难度要高于异花授粉品种。生产中对于自花结实品种一般进行多次喷施或是加大浓度。另外树体坐果率的高低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上一年的结果量、天气状况、树体营养水平等都存在关联,因此在喷药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适宜喷施时期与用量。
(4)树龄/树势
通常幼树比老龄树较易疏除,由于幼树体内争夺养分相对较弱;上一年结果多的树,当年正常结果也较易疏除,可能由于树体内储存的养分不足;长势弱的树也较易疏除,由于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对于同一品种要根据树龄大小和树势强弱,配比合适的浓度以供生产种植上使用。
(5)天气状况
在喷施前后天气状况对药剂的影响也是相当大,苯嗪草酮在雨后或是阴天空气湿度大,易造成疏除过度;而6-BA和萘乙酸在晴天干燥条件下喷施效果较好。但温度一旦高于25℃容易过量疏除。
四、苹果树的5月下旬6月上旬管理十分关键
1、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果树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期。
这次的果树根系生长,主要是为了供给树上果实生长,为促进果实的第二次膨大奠定基础。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差,果实长不大。结合磷的作用,施用高磷植炼素,可以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发育。
2、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果树花芽分化的高峰期。
花芽分化分为三个时期,即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和性器官形成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花芽的生理分化高峰期,此期是果树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一个转化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它将决定着花芽数量的多与少。
3、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果树全年的营养临界期。
此期,虽然耗量不大,但非常急需,恰恰又是青黄不接,所以,科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作果树的营养“临界期”。前期,果树萌芽、长根、开花、坐果、抽枝、展叶,已经把果树的贮藏营养消耗殆尽,叶片此期开始利用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制造营养,紧接着果树又将进入果实的迅速膨大期,这个时候给果树补充营养一定要及时和足量。
4、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果树内源分泌激素的转移期。
此期,果实的第一次膨大结束,树上生长向树下生长转移,枝叶生长向根系生长转移,果实糖分向花芽转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移。此期,果树的营养多少决定着果实籽仁的饱满程度的大小,籽仁不坚硬饱满,后期无论采取什么措施果实都不会长大。
5、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果树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期。
此期,凡是果树的优生区气候都是反复无常,变化多端,冰雹、大风、干旱、雷雨、病害、虫鸟层出不穷,营养不良,树势衰弱的果树最易发生各种腐烂病。这段时间,果农的劳动最繁重,扭枝拉梢和定果结束,又紧接着要浇水、施肥、打药、套袋、割草,一样都不能少。
大量的研究证实,此时期内,果树因开花结实及生长,需要吸收利用较大量的氮素和钾素及少量磷素营养。
且花后20~35天左右,是果树吸收钙素和补施钙肥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生理落果停止后至果实成熟期可分为两个生长阶段,即前期果实生长为细胞分裂期,后期为细胞膨大期。
在果实生长第一阶段,若缺少氮素和钙素,会明显影响幼果中的细胞分裂数量,而导致果实变小、减产。
在果实生长的第二阶段,若缺乏钾素,则最终会影响果实的内含和外观品质,表现为果实含糖量、VC含量低和果面着色不良。
因此在上述追肥时期内,最好分两次追施肥料,第一次采取高氮、中钾。
第二次采取低氮高钾的原则:两次追肥,所用氮素肥料为全年氮肥用量的约1/3。而钾肥用量应为全年总用量的约80%左右。
另外,在此时期内,花后20~35天,无论套袋与否,一定要喷施2次钙+硼,两次喷施相隔5~7天。 五、果锈及果点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克服 果锈和果点大是会降低新鲜水果市场价值的果面缺陷。
两者都是果皮(表皮)疾病。这些疾病的描述、原因和纠正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似的。
果点问题 霜冻引起的赤褐色霜环。照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 Jim Schupp
果点问题是苹果的一种生理疾病,导致外观呈暗灰色(图 1)。它通常出现在Stayman、Rome Beauty 和嘎啦品种上,但有时也出现在其他品种上。果点最近导致大量宾夕法尼亚州种植的加拉苹果被零售商拒绝,他们担心消费者会将围巾皮误认为是农药残留。行业中的一个常见绰号是“新娘面纱”。广泛种植的嘎啦和 Gale 红色品系特别容易受到影响。暗淡的外观是由果面细胞的皮下层破坏造成的。这一层富含红色素,但当这一层的细胞被破坏时,反射到我们眼睛的光发生折射,显得暗淡无光。
图 1. 嘎啦上的果点,照片经过增强以突出果点问题。照片:梅兰妮舒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果锈
果锈是一种粗糙的棕褐色或棕色果面缺陷,也只是果面深处(图 2)。果锈含量超过10%的水果不包括在美国特级中,而果锈含量超过25%的水果不包括在美国1级中。果锈是由果实表面受损的表皮细胞引起的。对表面的损伤会刺激细胞产生一种封闭伤口的组织——木栓组织,它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木栓化表面。这两种疾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果锈在表面分解,导致形成木栓层,而果点问题损伤停留在表面以下,因此不会形成木栓层。 图 2. 左 - 金冠上的果锈。右 - 霜冻引起的果锈(霜环)。照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Edwin Winzeler 果面缺陷的原因
果点问题和果锈都可能由许多物理或生物压力因素引起,例如霜冻或低温、雨或高湿度、强烈的阳光和化学灼伤。果锈也可能由果面磨损和白粉病等病原体等外部因素引起。可引起果锈的化学试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叶面肥(尤其是金属,例如铜、锌)、某些杀虫、杀菌剂(例如硫磺或克菌丹杀真菌剂),以及氨基甲酸酯类钒酸盐和甲萘威。 关于果点问题的化学原因知之甚少。使用不再使用苯菌灵杀菌剂使果点问题恶化。克菌丹、氯化钙和速乐硼不影响霜环。
果点问题或果锈的各种原因可以叠加并可能相互作用。例如,在环境压力高的季节,通常无害的化学应用会使症状恶化。不利的天气(霜冻/寒冷,或潮湿/湿热)可直接导致果点问题或果锈,这些天气条件通常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在更好(温暖/干燥)天气条件下不会出现的损害。
导致果实生长波动的天气条件也会影响苹果果实的易感性。凉爽多云的天气会使水果更容易受到果面病的影响,尤其是在水果快速生长、压力天气或其他致病因素之后。干旱和其他导致“停停走走”的水果生长的压力天气往往会使果实问题更加严重。化学灼伤通常在伴随着高温时更严重,而当温度较低时症状不太严重。
果点问题或果锈的症状表明水果的表皮已经损坏,不一定能诊断出损坏的确切原因。有时果锈的图案可以表明开花期间的低温致死霜冻,导致“霜环”。这可能导致果锈带环绕果实的全部或部分圆周,通常在果实赤道和果实顶部(图 2,左)然而,霜冻引起的损害也可以在没有特征环,出现在面向树冠内部的果图案的情况下表示。实非红色一侧的果锈可能与仅由高湿度引起的缓慢干燥条件有关。但延长润湿也可能导致与喷洒苛性叶面肥或杀虫剂相关的化学吸收增加。
果点问题和果锈发生在果实发育的前 40 天,从花瓣落下开始。苹果果实从花托发育而来,受精后迅速生长。发育中果实的最外层,即角质层、表皮和皮下组织必须非常迅速地生长,以跟上不断扩大的果实的生长。虽然其中一些生长是细胞分裂的结果,但果皮中的细胞也必须膨胀以跟上快速生长的步伐。已经停滞或受损的果面细胞失去了跟上下方快速扩张的水果组织所需的弹性。这些组织越早受损,由此产生的缺陷就越广泛。较老的水果皮较厚,不易受到果点问题和果锈的影响。应注意;然而,化学损伤引起的果锈甚至可以在生长季节后期表现出来。苹果肩部的果点通常最差,果实快速生长的压力和拉伤最为严重。
虽然几乎任何品种都可能有果面缺陷,但对果面疾病的敏感性是一种遗传特征。某些在基因上更容易出现果点问题的苹果品种包括罗马,尤其是 Law Rome,以及 Gala,尤其是Buckeye 和 Gale Gala。金冠是容易出现果锈的品种的一个例子。元帅是对果锈有一定抵抗力的品种的一个例子。没有任何品种对果面病免疫。
管理
众所周知,从花瓣落下 (PF) 开始,每隔 10 天喷洒几次专有的赤霉素 (GA 4+7 ) 混合物,可以减轻霜环和果锈的严重程度。GA 4+7可有效减少由于不利环境条件导致的果面缺陷,而对于化学原因则效果较差。
用于此目的的市售产品的示例包括 ProVide (Valent BioSciences) 和 Novagib (Fine Americas)。不同产品的活性成分浓度不同,因此请查阅标签了解价格。一般而言,允许标记率范围较高的喷雾剂在减少霜环和果锈方面效果更好。
每隔 10 天喷 4 次 GA 4+7 。在缓慢干燥的条件下,以每英亩 100 加仑的速度喷洒,以增强吸收。如果可能,在干燥缓慢的条件下(清晨或傍晚)使用喷雾,预计最短干燥时间为6 小时。赤霉素不应与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喷雾添加剂一起使用,最好不要与其他农作物保护化学品混合使用。
赤霉素,特别是 GA 7抑制花芽形成,并可能减少来年的潜在作物。虽然对于嘎啦品种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的问题,但对于金冠等品种来说,开花减少可能是一个问题,这些品种更容易产生隔年的结果。因此,当 GA 4+7用于管理具有隔年结果习性品种的果树时,种植者还应使用 NAA 或乙烯利喷雾程序来促进成花。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树果生产指南。
来源:老张说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