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一、专家原文: …… 很多地区在林木嫁接上习惯于一些传统的嫁接技术,有的是科学的,也有的并不科学,包括以前有些书籍及杂志上介绍的方法也有错误的。例如,有人认为嫁接后埋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实通过科学考证,埋土是保湿费工和成活率不稳定的方法。春季嫁接,用蜡封接穗和塑料薄膜包扎是最简单和成活率最高的方法。另外,嫁接时把接穗含在嘴里,并使伤口沾上唾沫,有人认为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其实沾唾沫对嫁接成活没有好的影响。还有人认为,芽接时芽片内侧的一块芽与木质部相连的维管束不能掉,这是芽接成活的关键。试验证明,这与嫁接成活无关。愈伤组织能分化出维管束,把砧木和接穗芽相连接起来。在嫁接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嫁接时削得平,削得快,最好一刀削成,使砧木和接生密切接触是成活的关键。实际上如果砧木和接穗不能长出愈伤组织,切削技术再好也没有用。相反,如果砧木和接穗能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把空隙填满,嫁接就能成活。我们不能否定切削技术的重要性,枝接时,要保持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相接,芽接时要避免擦伤芽片内侧和木质部外侧的形成层。但更重要是保证愈伤组织的形成。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对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有人认为单宁物质能使伤口形成隔离层,有些含单宁的植物,嫁接就难以成活。同时,也提出伤口用植物生长素来处理,以便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笔者试用了这些方法发现,主要是砧木和接穗富有生活力,如核桃、柿子、板栗等枝条中含单宁较多,但如果用充实粗壮的接穗,单宁不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砧木和接穗的愈合与嫁接的成活率和其他树种没有多大差别。生活力弱的砧木和接穗用生长素处理也不能使愈伤组织增加。切削的伤口面保持清洁,对嫁接成活很重要,生长素处理时易造成伤口不洁,对嫁接有不良的影响。 二、商榷 1. 有人认为嫁接后埋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实通过科学考证,埋土是保湿费工和成活率不稳定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树种而言,薄膜和蜡封可以取代埋土;而对于少数树种,薄膜和蜡封接穗不能取代埋土。如春季葡萄“土接”(老树从基部平茬,换种),埋土的好处可以将产生的伤流液吸收(尽量避开伤流期,但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树体对温度的反应是不可能一致的),降低对成活率的影响;而蜡封接穗和薄膜包扎,即使少量的伤流液,也无法排出,成活率不高反而降低。 2. 还有人认为,芽接时芽片内侧的一块芽与木质部相连的维管束不能掉,这是芽接成活的关键。试验证明,这与嫁接成活无关。 大量书籍介绍,维管束缺失严重影响芽接成活率(带木质部除外)。笔者反复解剖发现,只要是维管束缺失,残留在木质部上的,基本都是接芽开始活动的;还发现维管束是连接砧、穗木质部的关键。解剖成活的芽眼后发现,是维管束与砧木的木质部愈合,并进一步分生出接穗的木质部。愈伤组织能分化出维管束,从理论上解析不通。 3. 嫁接时削得平,削得快,最好一刀削成,使砧木和接生密切接触是成活的关键。实际上如果砧木和接穗不能长出愈伤组织,切削技术再好也没有用。相反,如果砧木和接穗能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把空隙填满,嫁接就能成活。 枝接的接穗削面若不平整,砧穗的形成层即使对齐了,也距离较远;恐怕不等愈伤组织填满空隙,接穗已经发芽、失水、干枯了。接穗在适宜愈伤组织形成的温度条件下,坚持不了多少天,最多坚持15~20天不发芽,接穗一旦发芽,而砧穗的愈伤组织由于削面不平,距离较远,没有接合;嫁接就必死无疑!这就是老百姓说的“假活”、“抽死了”。 4. 笔者试用了这些方法发现,主要是砧木和接穗富有生活力,如核桃、柿子、板栗等枝条中含单宁较多,但如果用充实粗壮的接穗,单宁不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砧木和接穗的愈合与嫁接的成活率和其他树种没有多大差别。 枝条富含单宁,将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率。对柿子、核桃进行嫁接前“放水”,可以明显提高成活率,就是最好的证据。尤其是柿子,嫁接10天前进行“放水”(灌水后,高出嫁接口5~6cm平茬,顶端会冒出黑色的油状物—单宁氧化物;10天后,正常嫁接),成活率可以明显提高5%~10%。柿子产区的老果农,都知道的道理。核桃“放水”主要是防止伤流液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与单宁关系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