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葡萄生长离不开水,浇水看似简单却有很多讲究,未必人人都会。说实话,不会浇水的果农大有人在。浇水要合理可控,要考虑葡萄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生理特征,还要考虑气候因和土壤条件,当然最好做到水肥一体化,这是大势所趋。 
先普及一下不得不懂的基础知识: 1.沙土保水能力差(漏水漏肥),黏土黑土渗水能力差(不容易浇透),板结的土壤保水能力要打折扣(容易干)。 2.土壤含水量60—70%,根系生长最好 (地表以下10公分的土,捏能成团,落地成面)。 超过80%通气不良(掉在地上不成面),低于35%根系就不工作了(捏不成团)。
3.浇水后地温下降,吸收能力随之下降,太阳晒地是最好最快的提升地温的方式。锄地,蒙黑膜,根域覆盖可以保水,但会阻碍太阳晒地。 4.根系逐水而生,水尽量往根部流动,保证根系周围足墒。同时根域面积要和树体负载相协调,所以浇水还要能够帮助拓展根系。 
基础知识搞清楚后,我们在了解一下葡萄的几个关键时期,对浇水的不同要求。 萌芽--花前 这一时期浇水主要在足墒和地温之间纠结,特别是北方地区。既要保证根部周围足够的含水量,又要保证根部周围足够的温度,既要让太阳晒地升温,又怕春风抽走水分。不断的纠结中,我们有了下面的浇水方式: 
1.萌芽前沿着根系外沿开沟施肥,让根部周围的土壤更疏松,同时施肥沟的外侧起来畦子背,挡住外流的水分,让水更多的集中流到根部,这样水量集中,而且关键位置吸水量大,底墒更有保障。 2.萌芽前后浇大水,浇透浇足,浇回头水可以促使萌芽相对整齐,保证底墒。埋土防寒区尽量不要一出土就浇水(会抽条),缓三两天就好。 3.萌芽后不能勤浇水,更不能连阴天前浇大水,预留晒地的时间,最好连续晴天之前浇水。总之水沟阴面长草前(不是菜),都要保证太阳晒地升地温。 4.根据树体负载确定根域面积,走路脚踩的位置其实就等于限制了根系的外沿,而二道铁丝的宽度决定脚踩的位置。所以要根据种植密度和树体负载合理确定二道铁丝的宽度,这也是浇水的外沿。
花期---保住果 花期浇水时个大难题,浇水降低地温,吸收量减少,葡萄得不到营养就会落花落果,巨峰系等爱掉粒的品种花期不太敢浇水,所以我们针对花期有下面的浇水措施: 1.花前10--7天浇大水,透水,然后晒地,让葡萄足水足肥足地温的过花期,配合高磷水溶肥保果。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保水性能,合理选择浇水时间,一般沙土地浇水晚些,黏土地早些。
2.小粒品种可以浇水来疏果 科瑞森,红宝石等座果率偏高的品种,可以通过浇水疏果,花开1/3浇水,果穗的上中不落果会比较厉害,花开2/3浇水,果穗的中下部落果会多; 水肥疏果要考虑地温恢复,一般花期的温度浇水后太阳晒地两天可以恢复,如果浇水后是阴天,就谨慎选择水肥疏果。根据穗型的需要和气候情况,我们可以合理选择浇水时间。 3.覆盖和保墒 黑膜,白膜,防草地布,根域覆盖,都要为地温让路,当水沟的阴面能长草的时候,地温就不再依赖太阳晒地了,此时可以通过覆盖保水和防草。 
膨大期 这一时期足水足肥就好,但也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连续水肥后地面如果出现白色盐渍,就要追施一下有机质,否则会影响到吸收量。 2.连续高温下,可以在晚上地面不烫脚的时候浇水并充实硝态氮降低地温,减少葡萄的旺长和散热消耗。 
转色期 这一时期浇水要分情况。 1.早熟品种或者大棚,只要能在秋分前完成采收的就不必在意地温。秋分后采收的品种要注意地温,具体方式参照萌芽期。 2.连续阴天前,要锄地减少吸收量,同时留梢增加消耗量,防止裂果。 3.这一时期的水肥要以吸收量为主,而不是大水大肥高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