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17 0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咸阳
版主的论述使自己明晰了两点,有时有些东西朦朦胧胧,似明白非明白也,经一点拨便茅塞顿开,略知一二,比如:日本的桃子品种几乎都是从中国引入的,但经岛国多年提纯历练,再回头引入中国便身价倍增,多少人为了能拥有一根日本来的好品种而费尽周折,其不然它原本就是来自中国 ;
2015年开始种桃子,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不论远近都要前去学习拜访,期间有幸亲耳聆听了北京农林科学院国家首席桃专家姜全老师在陕西某优质桃基地关于桃子种植方面的论述,他讲话最经典的两点至今我记忆犹新:“ 70天的快大鸡永远没有生长一年的鸡肉好吃;不是你们的桃子种的水平高,而是啥品种种到你这儿都好吃,因为你的自然条件”。
至此,便照猫画虎般引入了他家最好的品种,后来每年都要前去学习两三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由种桃一窍不通到知道了一点点,但他的精髓总是没有学来,很是纳闷。比如我们这里的品种都在年年更新,秋改春换,他们照旧还是那些老品种;我们给桃全上纸袋,袋子也在逐年更替进步,他们却继续光果,不套袋子,去年在桃子价格已经走向下坡路的时候,我论斤卖不动他却依旧在论个卖,多年的老客户仍然年年前去淘宝,千亩以上的桃园,除下捡果外很少去市场叫卖,几乎只在自家大门内等待客户上门交易。
由此悟得品种不是越新越好,好品种不是每年推出的越多就越好,半个世纪的”红富士”很难被新品种所代替,即使出了些这变那变的也都存在着它的优良基因 ,好吃的好品种不是哪里都能种出来它那个果香味儿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