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到了炎热的六月,今年基本上没有什么雨水,再加上去年冬天没有下雪,现在最主要的就是白粉病的防治,接下来介绍白粉病。
英文名 Grape powdery milde
病原 葡萄钩丝壳菌Uncinula necateT(Schw.)Burr,属子囊菌亚门。
寄主 葡萄科葡萄属、爬山虎属、白粉藤属、蛇葡萄属植物。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
(1)枝干:新梢发病新梢上出现星状病斑,上被白粉;木质化后的枝条上出现褐色到黑色病斑。这些病斑只表示枝条受到感染,对病害的流行没有任何作用。
(2)叶片:在生长季初期,由上一年病芽发出的新梢生长缓慢,叶片卷缩(卷缩叶),带灰色。用肉眼能观测到的第1次症状,是分生孢子的出现。由初次病上的分生孢子完成再侵染,从而使叶片上出现与霜霉病症状相似的油斑,但其病斑更小,而且叶背面的叶脉变黑;在这一阶段,菌丝体就在叶片正面出现,叶色绿或呈灰白斑块,叶片正面覆盖白粉(菌丝体),严重时,白粉可布满叶片,叶片卷缩,枯萎而脱落。在秋季,可在一些病叶的病斑上发现黑色的颗粒(直径0.1毫米)这就是病原的有性繁殖器官-闭囊壳。
(3)果实:浆果和果梗上的囊壳要比叶片上的少得多。花序和果穗在转色前,病斑上被白粉,幼果可能干、裂(果皮生长受阻);在转色后,白粉病不能再在浆果上发展,但病果上的黄色病斑可一直保留到采收。此外,即使在转色期以后,白粉病仍可在一些品种的果梗上发展。白粉病为害所有的绿色组织。在浆果上,由白粉病引起的裂果,有利于次生病害灰霉病的侵染,从而降低产量和质量。
发病外部原因
(1)气候因素:白粉病菌的生长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与大多数的真菌不同,白粉病菌是一种最能耐旱的真菌,虽然较高的相对湿度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但在相对湿度低到8%的很干燥条件下,其分生孢子也可以萌发;相反,多雨对白粉菌反而不利。分生孢子在水滴中会因膨压过高而破裂,这是它和霜霉病菌最大不同之处。因此,干旱的夏季和温暖而潮湿、闷热的天气利于诱发白粉病的大发生。各地发生时期的早晚及发病盛期均与此种天气的出现密切相关。广东、湖南、上海等地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盛期;黄河故道、陕西关中于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以后达发病高峰;山东、辽南于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2)栽培因素:白粉病菌为表皮气孔直接侵入的表面寄生菌,寄主表皮组织的机械强度与其抗性有密切关系。凡栽培过密,施氮肥过多,修剪、摘副梢不及时,枝梢徒长,通风透光状况不良的果园,植株表皮脆弱,易受白粉菌侵染,发病较重;植株如受过干旱影响,表皮细胞压低,也易受白粉菌侵染发病较重。此外,嫩梢、嫩叶、幼果较老熟组织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秋冬季认真清园,及时、分次扫除落叶;及时清除残果、残袋;冬季剪除病梢,拿出果园外全部烧毁。
②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疏花、疏果,保持通风透光。
③控制施氮肥,多施农家肥,早施和重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④适时套袋,葡萄座果后,经疏穗疏果后,有些品种经膨大剂处理后即可套袋。
(2)药剂防治:
①发芽前喷波美2~3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病菌。另外,葡萄白粉病发生在幼果期,发病品种应注意喷药保护。从芽体膨大期进入绒球期,开始可用石硫合剂波美3~5度涂刷树体。幼果期喷1~2次,间每隔15天,同时兼治白腐病、霜霉病,采收后喷1~2次。
②葡萄开花至幼果期喷药防治,用40%氟硅唑乳油SE8000倍液,或50倍碳酸钠溶液加适量洗衣粉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8%多·井悬浮剂(复方多菌灵)6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或5%安福1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15%三唑酮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500倍液,或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