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今天在街上看到穿短袖的孩子了,柳树也隐隐现绿,春天真的来了,新一年的葡萄管理又开始了,总想嘱咐点什么,看看以前的文章和课件几乎把所有我经历过的的细节都讲过了,群里和私信问的也都是年年重复的问题,想写一篇文章,把春季管理做一个总纲(3400字)。 其实在我的管理思路中,不乏剑走偏锋使巧劲的技术,但所有的四两拨千斤都来源于扎实的基本功,技术员需要,葡萄也需要,所以我把春季管理归结为:“结硬寨,打呆仗,步步为营做好葡萄春季管理”。
第一,葡萄生长 = 存的钱+挣的钱-花的钱,这个公式永远不会变。
1.存的钱就是上年度枝条的储备,包括花芽质量,枝条木质化程度,主干的强弱,这些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很难有所改变。认识树体营养状况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预算今年的产量和做出今年的管理计划。
老根系在地温7度以上就能够吸收营养,新梢在气温13度左右能够发芽,新根系则要地温达到13度左右才能生出来。早期新梢萌发消耗的是“存的钱”和老根系“挣的钱”,存钱多和母根量大才能够让春季萌芽有劲,这些也很难在春季解决。
随着新梢的生长,消耗量越来越大,此时的葡萄就像一个出门打工的青年,带的钱快花光了,工资要早早发下来才能过得好。
2.挣的钱就是葡萄的吸收量,是春季能够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要想快点挣钱就必须快点生根,也就必须快点让地温达到13度,帮助新根抢班夺权。太阳晒地无疑是提升地温最快最好的方法。埋土防寒去松软的土层堆积在根部周围,阻挡了阳光,扒薄它,让根系接触更多阳光。
实操中我们会在萌芽前沿着根系外延开沟施肥,开沟土向外扒,定植行的土回填施肥沟,这样根部的土层就薄了,两侧施肥沟外沿形成堤堰,水肥也更多的集中在根部周围。
春季护根肥方案是有机肥200--500斤+复合肥40--50斤+钙肥40斤,如果上年度底肥比较充足且有更多秸秆,我们会把钙肥换成菌剂。
3.花的钱就是正常的生命消耗,梢量的多少和定梢(定苗)的早晚可大不一样。
我们一半安排三次定梢法,第一次见芽定,双芽或者三芽只留最壮的一个,此时刚过绒球起;第二次见穗定,有穗的留下,没穗的不留,此时果穗桑葚大小;第三次看颜值定,留下漂亮的果穗,此时差不多该绑梢了。
更新枝主要看位置,有穗的枝条照样可以成为更新枝。
第二,好根、好肥、好叶片,早早促进成花芽,踏踏实实地进入果穗管理阶段。
从拉穗开始正式进入花果管理阶段,此时的营养更多的来源于根系吸收和叶片加工,好根,好肥,好叶片才能让花果管理从容。
1.好根不仅仅靠生根剂,更依赖根部周围的土壤质量,所以在萌芽阶段早早通过护根肥提升根部温度和土壤质量后,新根开始茁壮成长,大约经过25--30天,部分新根会开始老熟,并从老熟的根系上再次生出新的毛细根,此时我们会再次使用生根剂,帮助新根生的更多,更快。
实操中我们一般通过筑基组合促进生根,沙土地更容易出现大白根,黏土地则更多出现弯弯的豆芽根,这些都远好于激素生根长出的细弱的毛毛根。
2.施肥总会有争议,以前我们大多采取中庸偏弱的树势管理,后来有了高质量的水溶肥,树势普遍开始旺起来了,我们发现偏旺的树势更好管理。
硝态氮和钙肥可以让树势旺而可控,所以我们在早春喜欢用1--2次硝酸铵钙;其实碳酸氢铵等铵态氮更容易吸收,但他的挥发性让我在遮雨棚内使用总有些顾虑,底肥当中下一点还是可以接受的;尿素等长效氮肥在低温下见效慢,等到温度恢复后又难以控制,所以这些年我们不用了,平衡型水溶肥中就含有尿素,这几年我们也不怎么在拉穗前使用。
速效氮肥的使用确实能够提升树势,但也会造成虚旺和结果带上移,这就需要正本清源,不能忘了平衡施肥。我们在护根肥中加了40--50斤复合肥,平衡型复合肥,里面的磷钾肥紧贴着新生根,足以满足成花需要。
3.好叶片谁都喜欢,树势强壮了叶片自然就好,同时不要忘了叶片和新梢都在顶端,二者竞争非常激烈。
绑缚过早则新梢长得快,叶片相应会变得小而且老熟会偏晚,硝态氮的使用更能够加剧这一现象,枝叶持续贪青晚熟。
绑缚延迟则会削弱新梢的竞争力,叶片自然长得会更大和更肥,老熟也会相对更快,缺点是卷须会纠缠在一起,树“荒了”,很难看。
其实重摘心就可以把带卷须的枝条和叶片一起掐掉,我们摘心一般留下的叶片巴掌大,不仅省工省事,还能让果穗周围的枝条更敦实,成花也明显更早,位置更低。
4.低位成花,懒懒的就干了。
晚绑缚,重摘心,紧贴着新根的有机肥和复合肥,这些词汇放在一起,我们和容易想到成花,老司机都知道,成花位置越低就越安全,修剪越省心,来年春天越强壮。
我喜欢摘心后也不绑缚,让敦实粗壮,微微发红木质化的枝条继续拉耷着长,同时喷点微量元素或者稀土之类,这会让花芽发育得更好。
底部的副梢全揪掉,如果有受伤或者虫害的叶片,就对副梢一叶摘心,补充叶面积,上部留1--2个副梢继续生长,当这些副梢够得着铁丝的时候,我再绑缚,最大限度地避免新梢头重脚轻根底浅。
上部的梢留一根长得快,更适合弱枝;留两根长得偏慢,更适合壮枝,这样可以最大范围内调整树势,拉近花期,这些技术动作是伴随着拉穗一起进行的。
第三,病虫害管控,“拙”和“巧”不在表面,更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1.小虫成大害是因为没重视初防初治。
大多数小虫在温度18度左右出蛰,春天的气温并不稳定,小虫的越冬位置也不一样(浅层土,老树皮),所以出蛰很难把握,这就让我们打药蒙着打,打不准。其实所有的小虫出来后都要吃饭和交配,我们只需要在树底下种一两棵油菜,萝卜等耐低温的蔬菜,虫子出来后自然会就近吃点,菜心破了或者扭曲就是虫子出蛰了,我们把这种参照称为“信号菜”,这是巧劲。
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烟碱类杀虫剂大都有感温性,地温效果不好,所以午饭前打药效果更明显,力作则比较抗时候。这也是巧劲
第一代小虫如果打不住,他们会把卵产在靠近果穗的鳞片位置,二代虫子出蛰期更长,而且有叶片挡着,漏网之鱼不会少,所以才会小虫成大害。看见虫子再打药只是自己觉得巧,本质上拙得很。
2.大多数病害都是从伤口侵染,减少伤口,清理伤口可以减轻大多数病害的发生。
清园是最好的防病,石硫合剂是多年使用的老清园药,自己熬制,波美度更好,效果也更好,只是要注意,绒球期前喷施,成标用了多年也不错。
萌芽后或者新芽见红时,辛菌胺+己唑醇也不错,我喜欢便宜还能促进伤口愈合的辛菌胺。其实还有其他好产品,比如抑霉唑膏体,具体名字好像叫树大夫。
3.认识潜伏期的病害,早下手治疗,就算打错了成本也比发病后再治病低得多。
灰霉和霜霉都带毛,发病后打药的震动足以让毛乱飞,落到哪里都是新的感染源,我们不敢说打药能均匀到让毛毛无处落脚,所以往往要两连击才能安心。而潜伏期的病菌还不具备传染性,一击而中不是难事。
一般灰霉我们打“新梢变色”和“花瓣变色”,霜霉病我们打的是果穗周围叶片上的“小黄点”,有的朋友会说这未必是灰霉和霜霉,春天很常见。对此我的观点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这点成本对比病害爆发期试试,何去何从自己选择。
4.看不见的病害,就打概率吧!
很无厘头的口号,白腐病顺着伤口侵染,然后在出水的伤口有吃有喝,潜伏和悄悄复制,一旦高温高湿,发作的时候往往无解,烂果梗,烂叶柄,烂袋,它才不会和你玩V字形病斑呢!
白粉病也悄悄潜入,慢慢复制,发作时也打不住,去年的痛不能因为伤疤好了就忘了。
白腐和炭疽喜欢伤口,白粉病则可以在高温时顺着毛孔进入,我们只能大概率才会让葡萄生活得安心,所以摘心,抹叉产生伤口后,我们会加健攻,苯甲嘧菌酯或者噻呋酰胺,高温前的福美双也可以喷的,必要时灌根虽然花钱多,但可以应对连续阴天打不上药的情况。
第四,“倒春寒”没多少办法,但思路要捋一捋。
1.面对倒春寒,首先想到的是点火放烟,确实有用,也确实遭罪,而且作用有限。
2.喷水和浇水可以效果不比点火差,水结冰时释放热量,正好保护新梢,但也只能防轻微的霜冻。
3.遮盖挺费事,也只是防轻微霜冻而已。
4.强壮的树势不只是口号,我们能看到初冬的大街上有短衣冒汗的篮球少年,也有羽绒服里的瑟瑟发抖,文章前面的措施就是在培养强壮的树势。
5.全封闭的遮雨棚加上二层膜,大多数霜冻都会安然度过,安心睡觉就行。
6,霜冻后的修复,没有对的方案,只有错的不明显的方案,包括我自己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