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福禄果然美

谁能提我解惑?大家速来围观,这啥情况?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8

帖子

169 小时

在线时间

29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226885
鲜花
920 朵
农币
7266 枚
居住地
重庆 璧山 福禄镇
专职
种植园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0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阿拉宁波人 发表于 2019-05-30 23:14
该不会是食心虫,嫩芽吃完一个换一个,嫩芽是不是空心的。

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138

帖子

456 小时

在线时间

2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UID
315582
鲜花
3555 朵
农币
16741 枚
居住地
浙江 台州 椒江区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9-6-1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细菌性穿孔病,一般在春夏之交最易爆发,症状容易出现在连续5-6天的雨后。发生后扩展较快,对嫩叶嫩芽危害尤其严重。此病重在预防,可以用春雷霉素。链霉素和氯霉素也有效,以前我在水稻上做过防治细菌性白叶枯病试验,效果不错,也没有产生药害。只是链霉素和氯霉素不好买,兽药店应该有,具体怎么配药要摸索,在李子上没用过。春雷霉素农药店有卖吧,没有淘宝有。
春雷4.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8

帖子

169 小时

在线时间

29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226885
鲜花
920 朵
农币
7266 枚
居住地
重庆 璧山 福禄镇
专职
种植园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感谢,感谢,细菌性穿孔病,目前作为治疗剂的农药均效果不理想,如你所言到时候只有用保护剂预防,链霉素以前用过一次,这次用的春雷霉素和噻唑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8

帖子

169 小时

在线时间

29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226885
鲜花
920 朵
农币
7266 枚
居住地
重庆 璧山 福禄镇
专职
种植园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2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看来李树的有些病害邦友们都还不清楚,也界定不了,既然无人知晓答案,今年又进行了大量药剂试验,就我所知道的告诉大家吧。
  首先病虫害发生部位为新稍而且都为新生幼嫩部位,发生时间为5-8月,高温高湿,该症状和观察表明病害可以从一个新稍(或新芽)转移到另一个,感病(或感虫)部位后期有流胶现象。芽点刚出芽正常,之后逐渐出问题。所以我有这样的推断
       排出梨小等钻心类鳞翅目幼虫,以为没发现虫道和虫体,排出咀嚼式口器食叶害虫,推断为刺吸式口器或钝吸式口器害虫首先危害了新稍,但排出蚜虫(因为没发现)。害虫具有转移性所以能从一个芽转移到另一个。最重要的是——单纯的虫害不能造成大量流胶和组织病变。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高温高温为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条件。受害部位在病菌的作用下迟迟不能愈合继而发生流胶,从发生状况看,一颗有整棵都有但是相邻的却没有,所以次病菌的侵染前提是有伤口,夏季有秋季没有,早春也没有所猜测该病不应该是细菌性穿孔病(其它叶子没事,而且我这儿最早观察到细菌性穿孔病在4月11号)。单一的杀虫或者杀菌都不能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药剂方面噻虫嗪/吡虫啉+螺虫乙酯+代森锰锌/有机铜+甲氧基丙烯酸脂和三唑类的复配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728

帖子

169 小时

在线时间

29

好友

高中一年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UID
226885
鲜花
920 朵
农币
7266 枚
居住地
重庆 璧山 福禄镇
专职
种植园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23: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注意不能再添加有机硅等强渗透药剂,药剂选用尽量避开乳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8-8 16:32 , Processed in 0.025529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