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7|回复: 4

转载:北京市怀柔农民“生态种养”一举两得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255

帖子

859 小时

在线时间

48

好友

大学四年级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昵称
向德晴
UID
23804
鲜花
597 朵
农币
15064 枚
居住地
湖南 湘西 古丈县 古阳镇
专职
合作组织
发表于 2010-1-2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马上加入农人之家,结交更多农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x
北京市怀柔农民“生态种养”一举两得
作者: 温来升 齐阳 王海红    发布日期:( 2010-01-26 )
  大寒时节,怀柔区怀北镇西庄村农民田桂红家的草莓大棚里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成群的小蜜蜂“忙着”授粉、采蜜。“今冬草莓丰收,多亏了这些蜜蜂。”田桂红指着大棚里的蜂箱说,大棚草莓种植与养蜂同时进行,优势互补,蜜蜂给草莓传送花粉,不仅使草莓提质增产,还解决了当地蜂农冬季蜜蜂闲置问题,“生态种养”一举两得。
  传统温室草莓种植,由于环境特殊,草莓自花授粉效果不理想,经常出现畸形果,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人工辅助授粉,不仅费工、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为改变这一局面,区种植中心引进蜜蜂生物授粉技术,在每栋草莓大棚中放置一两箱蜜蜂,通过加厚墙体、双膜覆盖、挖防寒沟等保温措施,确保白天棚内气温达到蜜蜂活动的适宜温度。“蜜蜂是我以每箱每月150元价格从当地蜂农那里租来的,只要棚里温度达到14℃以上,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出来采集花蜜,为草莓授粉。”桥梓镇红莓园负责人介绍,目前50个大棚每棚分别放有一个蜂箱,利用蜜蜂进行自然授粉,预计草莓总产量可达2.5万公斤左右。
  据了解,采用蜜蜂授粉的草莓,不仅能提早3至5天上市,且平均每亩能增产30%至50%,品质也大幅提高,刚上市的草莓可卖到每公斤30至40元,一个三分地左右的草莓大棚可获利4000多元。目前,全区像这样实行“生态种养”的草莓种植户有200多个,仅春节前就能增收几百万元。(摘自:京郊日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156

帖子

139 小时

在线时间

0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51639
鲜花
-113 朵
农币
3027 枚
发表于 2010-1-2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是啊,现在随着保护地果树栽培的兴起,出租蜜蜂成为一个不错的产业,不过我今天看到我朋友从南方带来的野蜜蜂,在草莓大棚,表现好,温度8度就出来工作,比蜜蜂好,不过,他留的给自己大棚桃授粉的野蜜蜂由于没加防护措施冻死很多,看来这种蜜蜂耐低温,但不抗冻。
头像被屏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2

帖子

44 小时

在线时间

11

好友

禁止发言

昵称
冬青
UID
51837
鲜花
46 朵
农币
362 枚
居住地
陕西 西安
专职
批发市场
发表于 2010-2-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395

帖子

3191 小时

在线时间

90

好友

★溉帮★八袋长老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昵称
嚓咔咔嚓
UID
22276
鲜花
23613 朵
农币
91246 枚
专职
园艺爱好者
发表于 2010-2-2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绍兴
常见的西蜂品种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一般要在气温14摄氏度以上时才出巢采集。我国原有的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也有叫土蜂的),只要气温在9摄氏度以上就会出巢采集。但大棚放蜂最大的问题是蜂的趋光性,大棚顶较亮,导致出巢采集的蜂撞大棚顶而造成损失。目前还有采用壁蜂授粉的,CCTV-7上有视频,比普通人工饲养的蜜蜂趋光性要弱,而且生产放蜂都易控制;听说熊蜂的趋光性更弱,但养的人不多。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73

帖子

38 小时

在线时间

5

好友

小学三年级

Rank: 4

昵称
创业一闯
UID
176896
鲜花
27 朵
农币
778 枚
专职
种植户
发表于 2014-5-1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10-11 05:48 , Processed in 0.024312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