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邦农人之家

 找回密码
 加入农人之家大家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田丰

[疑问] 补钙最佳时期在什么时侯?现在补钙还来的及吗?摘袋疏烂粒后,喷什么药?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4662

帖子

1377 小时

在线时间

99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昵称
小马哥
UID
20830
鲜花
8673 朵
农币
103359 枚
居住地
山东 烟台 蓬莱市 登州街道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09-8-30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13# 诚信的味道

是葡萄裂的口不干,接着流红水,看喷啥药好?
田丰 发表于 2009-8-29 12:10

应该是葡萄炭疽病。用凯润打一次。
真话不说全,假话全不说。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11

帖子

279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45847
鲜花
56 朵
农币
1748 枚
居住地
山东 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套袋葡萄打内吸药,只喷叶片能传导到果穗吗?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991

帖子

2035 小时

在线时间

191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UID
35948
鲜花
997 朵
农币
47006 枚
发表于 2009-8-30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套袋葡萄打内吸药,只喷叶片能传导到果穗吗?
田丰 发表于 2009-8-30 19:34

不如直接打药到果穗上效果快.
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就静静做一名观众。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4662

帖子

1377 小时

在线时间

99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昵称
小马哥
UID
20830
鲜花
8673 朵
农币
103359 枚
居住地
山东 烟台 蓬莱市 登州街道
专职
农技推广
发表于 2009-8-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套袋葡萄打内吸药,只喷叶片能传导到果穗吗?
田丰 发表于 2009-8-30 19:34

当然能的。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真话不说全,假话全不说。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11

帖子

279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45847
鲜花
56 朵
农币
1748 枚
居住地
山东 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谢谢老师指点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991

帖子

2035 小时

在线时间

191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UID
35948
鲜花
997 朵
农币
47006 枚
发表于 2009-9-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当然能的。
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 ...
马起林 发表于 2009-8-31 08:00

马老师,就这个话题以前好象有个专题论述吧,建议发来共享下.
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就静静做一名观众。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11

帖子

279 小时

在线时间

14

好友

初中二年级

Rank: 8Rank: 8

UID
45847
鲜花
56 朵
农币
1748 枚
居住地
山东 烟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太好了谢谢。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991

帖子

2035 小时

在线时间

191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UID
35948
鲜花
997 朵
农币
47006 枚
发表于 2009-9-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葡萄园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和生物防治为重点,辅助以化学防治,并应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不可盲目施药。化学防治就是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保护预防为基础,结合和配合使用内吸性杀菌剂,治疗杀灭相结合。

    杀菌剂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两类: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外或体表直接与病原菌接触,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使之无法进入植物体内,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此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药剂喷洒后与病原菌接触直接杀死病原菌,即“接触性杀菌作用”;二是把药剂喷洒在植物体表面上,当病原菌落在植物体上接触到药剂而被毒杀,称为“残效性杀菌作用”。内吸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虫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为了达到葡萄园合理施药,实现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常用的葡萄杀菌剂分类及科学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就静静做一名观众。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991

帖子

2035 小时

在线时间

191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UID
35948
鲜花
997 朵
农币
47006 枚
发表于 2009-9-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1  保护性杀菌剂

    1.1  硫制剂:如硫磺悬浮剂,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等,在葡萄上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毛毡病,在发芽前使用石硫合剂或多硫化钡是非常有效的清园措施。虽然对环境没有危害(或潜在威胁),但在葡萄生长期使用,要注意使用浓度和对葡萄的安全性问题。

    1.2  铜制剂: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预防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等有效,药效间隔期最长,可达15-20天,是套袋后、果实采收后的主要药剂。但存在药效不稳定、浓度过大而产生药害、污染叶片和果面、影响光合作用的缺点。无公害葡萄生产中可用科博,多宁,易保,必备等药替代波尔多液。

    1.3  国产EBDC类:一是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药,对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等有效,但易造成落花落果,叶片和果面受伤害,应注意使用安全性问题;二是福美双、炭疽福美,退菌特等药,对葡萄的果穗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霜霉病也有一定药效,但要注意这类产品造成的污染,注意食品的安全性,后期应谨慎或禁止使用。

    1.4  进口EBDC类:如喷克,喷富露,克菌丹,大生,太盛,安泰生等,这类产品安全性好,不会对葡萄产生伤害,可以在葡萄整个生长期内施药。混配性也好,与很多的杀虫杀菌剂混合使用,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就静静做一名观众。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991

帖子

2035 小时

在线时间

191

好友

★农艺师★

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Rank: 36

UID
35948
鲜花
997 朵
农币
47006 枚
发表于 2009-9-2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2  内吸性杀菌剂

    2.1 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甲托)等,具内吸并向顶输导性能,药效快,为广谱性杀菌剂,对葡萄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等有效。由于近年来使用广泛,已产生抗性,药效一般,建议与其它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注意不能与含铜的农药混用,否则会产生药害(如果锈)。

    2.2  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速克灵等,是广谱触杀型保护性杀菌剂,同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是防治灰霉病的优秀药剂。也可通过根部吸收起内吸作用,可有效防治对苯并咪唑类内吸杀菌剂有抗性的真菌。要注意不能与强碱性或强酸性的药剂混用,为预防抗性的产生,葡萄全年扑海因的施用次数要控制在3次以内,在病害发生初期和高峰前使用,可获得最佳效果。不能与腐霉利(速克灵)、乙烯菌核利(农利灵)等作用方式相同的杀菌剂混用或轮用。

    2.3  有机磷类:如三乙膦酸铝、疫霜灵等。在植物体内可以同时向上、向下传导而起抑菌作用。对果树霜霉属、疫霉属病原菌引起的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谱广,对霜霉病有特效。与福美双、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混配混用可提高防效,扩大防治范围。

    2.4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包括吗啉类和哌啶类、三唑类、咪唑类和嘧啶类,如氟硅唑、亚胺唑、烯唑醇、咪酰胺、苯醚甲环唑、科克、氟吗啉等,这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药效期长。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但要注意:一是需要控制年生长期内农药使用次数,延缓抗性产生;二是规范使用浓度,浓度过大时有些农药品种会产生药害;三是注意有些农药品种对葡萄新梢生长、果穗拉长和果实膨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长前期不适合使用。

    2.5   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宝丽安、多氧霉素等,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作用,渗透性好,即能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白粉病和穗轴褐枯病,又能促进葡萄生长,对葡萄一般不造成药害。可在花前、花后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效果很好。

    2.6  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苯霜灵、恶霜灵和甲呋酰胺等。是防治霜霉目真菌的专用药剂,具有显著的保护、治疗和**作用,由于该类杀菌剂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因而很容易导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要注意轮换用药,交替使用,也可以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如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克露等药,减缓抗性产生、增加药效。
有舞台就好好演一个角色,没舞台就静静做一名观众。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客户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规则制度|隐私政策|小黑屋|活动|水果邦 ( 京ICP备06047721号-4 )

GMT+8, 2025-7-19 11:05 , Processed in 0.036618 second(s), 5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